可可·香奈儿的传奇一生

内容简介

可可·香奈儿的传奇一生

今天要为大家分享的书是《可可·香奈儿的传奇一生》,本书由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本书是曾获得英国国家图书奖提名的作品,也是法国香奈儿公司唯一官方授权传记,由Chanel首席设计师卡尔·拉格斐亲笔插图设计。作者是贾斯迪妮·皮卡蒂。

贾斯迪妮皮卡蒂,英国著名传记作家,曾担任英国版《VOGUE》专题总监、《观察家》杂志高级记者,现供职于《星期天邮报》,是知名的时尚专栏作家,还为《时尚芭莎》及《虹》等多本时尚大刊撰稿。本书是她应香奈儿公司之邀,特地为纪念香奈儿女士诞辰128周年而写。

坐落在康朋街31号的香奈儿总部,仿佛一个圣殿,里面供奉着已离去的创始人,享誉全球的时尚女性,20世纪最杰出的时装大师之一,小黑裙的设计师,5号香水的缔造者——可可·香奈儿。这里早已化身21世纪的时尚殿堂,每天都迎接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

客人如蜂鸟般簇拥在唇膏展示柜周围,或者扑向挂着丝质套装的衣架,或者流连于最新一季的发布会——也许正想像着自己穿上了一整套的香奈儿。简约中透出奢华的香奈儿品牌,令无数女人为之着迷。

但香奈儿,这位时尚领袖对世人来说始终好像一个谜,她的神秘身世,她的优雅、时尚与前卫,还有关于她的传说,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她的生命虽已逝去,但传奇永存。下面我们就随着作者的笔触,一起走进时尚设计大师,香奈儿。

香奈儿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中,她出生时父亲阿尔贝并不在场,他似乎故意逃避家庭。当香奈儿的母亲让娜怀上第一个孩子时,他就跑了。这样一来,香奈儿就成了私生女,直到香奈儿15个月大时,她的父母才补办了结婚手续。后来一名美国记者向她提出关于出生的问题时,香奈儿回答说:“我出生在旅途中。”

在香奈儿的记忆中,母亲的形象只是一团虚弱、模糊的影子;香奈儿的母亲死后不久,她的父亲就将她和她的两个姐妹送到玛利亚圣心会修道院的孤儿院里。

然后孩子们的父亲就消失了。香奈儿后来声称他是去了美国,远离那座他遗弃女儿们的苦行修道院,去新大陆的乐土中寻找财富了。香奈儿在孤儿院里度过了7年,直到她18岁。

香奈儿不止一次地提到过她幼年时有过结束生命的念头,犹如她对于逃跑的渴望,她觉得她憧憬的浪漫故事只能在自杀中实现。

香奈儿离家出走的时候还不到16岁。她想要去维希的祖父家,可是前景让她深感忧虑,以至于她在公园里拦下一名年轻漂亮的军官艾提安·巴勒松,并请他带她走。

香奈儿对巴勒松说:“整个童年我都希望被爱。每天我都在想怎么自杀。要不,我从高架铁路上跳下去吧……”

香奈儿的这番话激起了巴勒松想要保护她的欲望,以至给她提供了另一条出路:邀请她去参观霍亚里越的府邸。

就这样,香奈儿上路了,跟着巴勒松去了霍亚里越。她与巴勒松则成为了情人。彼时的巴勒松已经有一位著名的交际花情妇,名叫埃米莉安娜·达朗松,也住在霍亚里越。她比香奈儿大14岁,尽管已经过了花样年华,人们一直把她看作是当时的一大美女。但香奈儿只是把埃米莉安娜描述为“穿笨重的裙子,戴圆点蕾丝面纱”的一个老古董。

香奈儿则相反,像风一样自由,既不打扮成贵妇,也不装扮成女仆,倒像个假小子,并整天骑着马在周围森林里跑。

不同于埃米莉安娜,香奈儿穿的是附近一个裁缝为她缝制的上装和马裤,这正是她让自己与众不同的方法。

正是在霍亚里越,香奈儿邂逅了英国男孩亚瑟·卡柏。这个年轻的男人英俊帅气,非常迷人,而且出类拔萃。香奈儿与卡柏间的爱情韵事,是香奈儿所有爱情故事中最浪漫的一段,也是她一生中决定性的一步。

他们在巴黎共同生活,卡柏对香奈儿来说意味着一切——既是父亲,又是兄长,更是完整的家庭。

卡柏教化着香奈儿,仿佛香奈儿是他的孩子。香奈儿回忆道:“他在培养我时,从不纵容我。”

而此时的香奈儿开始了自己的设计,最早,她的计划是卖帽子。香奈儿做的帽子摘除了所有妨碍她灵敏思维,甚至仿佛要压垮女人的赘饰。就这样,香奈儿开辟了自己的道路,成为瞩目的焦点,她让那些对手和竞争者们感到无尽的狼狈。

香奈儿的生意越做越大,除了帽子之外,她也开始出售服装 。一如既往,她只做适合她自己的设计。

但她似乎就此放下了年轻女孩的浪漫幻想,放弃了她还是小女孩时热烈渴望的紫色裙子,好似也坦然接受了蕾丝婚纱永远不会属于她。

香奈儿取得了成功,也对外界展现出无可挑剔的外表,可是内心却受着煎熬。香奈儿很容易晕倒,或许是太多的欲望和恐惧压垮了她紧绷的神经。

香奈儿说,她在工作的时候恢复了健康,尽管她从不承认,但自己的事业才能给她安全感,一种可以在世间真正独立的踏实感,比从卡柏那儿得到的更多。

可是,香奈儿的名号依然把他们联系在一起,心照不宣地,他们成了一对搭档。他们之间没有一份正式的合同,正如他们也没有一张结婚证书,而这个品牌的名字却把他们结合在了一起,就像那个双C的标志所暗示的:香奈儿和卡柏交织在一起,然后背靠背。

1918年的7月,卡柏最终还是没能和香奈儿走入婚姻的殿堂,他与美丽的英国贵族女孩戴安娜·温德姆结婚了。在随后的岁月中,香奈儿从未评论过这段婚姻;实际上,对她来讲好像没有这回事。

卡柏是个充满野心的人、而一个贵族血统的妻子能够巩固他的社会地位,这一切都是可可·香奈儿无法做到的。当然了,香奈儿同样野心勃勃,她想要提高她在巴黎社交圈的地位。

她已经从帽子商走到了服装设计师,已经得到了那些男爵夫人的青睐,她已经从“半上流社会的尴尬”中脱离,走到了全世界为之喝彩的瞩目焦点上。很多年后,香奈儿无意间透露道,她曾经希望她和卡柏最终能实现她少女时期读的那些言情小说的快乐结局。但这一切终究只是希望。

1919年12月,卡柏从巴黎到戛纳的路上遭遇车祸死亡。香奈儿不愿意参加他的葬礼,却让司机把她拉到车祸现场。香奈儿摸着汽车残骸,就像摸着卡柏的尸体,直到这时她的眼泪才喷涌而出。

香奈儿失去了卡柏,可是她没有失去卡柏帮她创建的香奈儿王国。香奈儿的事业并没有因为失去卡柏而以失败告终,反而,香奈儿从服装领域转战到了香水市场。

1917年,轰轰烈烈的俄国革命到来了。十月革命撼动了整个俄国,而巴黎到处是俄国流亡在外的移民。

香奈儿的人生道路即将与这些移民交汇,其中包括狄米崔大公和恩尼斯·鲍。恩尼斯·鲍给香奈儿带来了财富,而狄米崔大公则与她谱写了一段罗曼史。

如果有人天生在血液中就流淌着香水,那么一定就是恩尼斯了。恩尼斯除了是个化学家,还是个战士,这种双重身份或许可以解释他用香水来纪念拿破仑胜利的初衷。几年的战争洗礼给了恩尼斯创作一款新香水的灵感与冲动,重新回到实验室后,恩尼斯决心开始创作。

当时,香奈儿有一家非常时髦的时装店,她想让恩尼斯给这家店设计几款香水。于是恩尼斯就带了两个系列的香水过去给她。香奈儿选中了几瓶,其中就包括5号香水。

当外界问起为什么起名为5号时,香奈儿回应道:“我5月5号开时装发布会,这是一年中第5个月,我们就把NO.5这个名字留给它吧,而且5这个数字始终为我带来好运。”确实,5号香水给香奈儿带来了莫大的成功,让她在香水界站稳了脚跟。

狄米崔大公和其他落难王孙一样,因为流亡在外手头拮据,已不复往日的尊荣和男子气概。

但香奈儿在1920年遇见狄米崔时,香奈儿仍然觉得他魅力无边,虽然他被说成是家道中落、一文不名的花花公子,但是围绕着他的那些丑闻和神秘莫测的传言,却使他更具魅力。

香奈儿与狄米崔一起共进晚餐,当然,此时的狄米崔已经无法支付得起昂贵的晚餐费用了,全凭香奈儿的经济援助。

但狄米崔并非香奈儿唯一资助过的俄国人,他既不是唯一对香奈儿献殷勤的人,也不是香奈儿用金钱博取注意的唯一的一个人。

香奈儿与迪亚吉列夫,就是基于香奈儿对俄罗斯芭蕾舞团的慷慨资助,促成了舞台剧《春之祭》重返舞台,两人才发展成好朋友。此举还让香奈儿成为《春之祭》的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心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在斯特拉文斯基最穷困潦倒的时候,香奈儿为他和他的家人提供栖息之处,让他们暂住在加尔什的别墅里。在加尔什的暂住似乎非常有利于斯特拉文斯基的创作,在这里他完成了钢琴曲《五指》。人们纷纷猜测斯特拉文斯基已经爱上了5号香水背后的女人。

与斯特拉文斯基、迪亚吉列夫、狄米崔等俄罗斯人的友谊也化为香奈儿生意上的助力。

1927年,借着恩尼斯·鲍的帮助,香奈儿把她和狄米崔大公的罗曼史装进一款名为俄罗斯皮革的新香水里,然后,她在康朋街雇用了一些俄国流亡贵族作店员和模特。此举并非同情,而是这些落魄贵族就是她服装和香水的最佳代言。

那时,巴黎的女装业几乎可以说是由少数几个内行人垄断,他们悉心照顾着一小撮挑剔、时髦女人的喜好,只为这一小群人服务。

时尚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广泛传播,而当时尚普及化了之后就变成了个人主义,几乎认不出来了。

香奈儿是第一个为各式各样的喜好定出一种标准,让所有人都喜欢的设计师。也是第一个基于经济观点把女装艺术民主化的人。战后,潮流的趋势是偏向简单大方、自由写意。香奈儿把她的观察应用在服转设计上,引起了广泛的共鸣。

圣诞节期间,苏兰高地庄园的主人本德径直走到香奈儿的餐桌前邀请香奈儿上他的游艇。香奈儿接受了,两人度过了一个还算愉快的夜晚。

从与本德的第一次晚餐起,香奈儿就认识得非常明白。她的财富尽管不少,却远远无法与本德相比。这个男人,就像之前的卡柏,能够从根本上保障香奈儿的资金无忧,然而他的忠诚却永远无法保证。

尽管香奈儿努力保持距离,但本德却送给她大量的礼物来讨好她。

一天,一箱新鲜时蔬送到了巴黎的别墅,香奈儿在箱底的一个珠宝盒发现了一颗未经雕琢的祖母绿宝石,震惊不已。

还有一次,香奈儿给送花的开门,巨大的花束遮住了送花人的面孔,正当香奈儿要给小费时,才发现送花的就是公爵本人。

香奈儿犹豫了几个月,虽然她深知本德是不可救药的花花公子,但本德的温柔攻势唤起了香奈儿心中对卡柏的回忆。香奈儿最终还是答应了本德的追求,选择了一个在钱财上最能保护她的人。

1924年春,香奈儿和本德在一起了。要兼顾自己的生意又要与本德共同生活,让香奈儿像是走在钢索上。尽管本德的要求不算苛刻,却往往让身为企业掌门人的香奈儿左右为难。

有一次,本德把香奈儿的缝纫工召到伊顿,以便香奈儿在设计服装的时候,也陪着他。可是,每年两次的时装发布会的时候,香奈儿都会离开伊顿,前往巴黎。本德只好去康朋街的店里找香奈儿,但本德的没耐心与焦躁是显而易见的,这让香奈儿很是为难。

此时香奈儿已经40岁了,一年又一年的过去,有个事实摆在眼前,尽管她四处求偏方,但她还是没法怀上本德的孩子。

1927年的6月,英国版的《Vogue》杂志宣布香奈儿在伦敦开了分店。不管媒体报道与否,伦敦时尚人士都知道香奈儿与本德的这一段罗曼史,已反映在了她新一季的设计里。不管最终她和本德是否结成连理,她在英国上流社会的地位已然确立。

香奈儿在新设计中也融入了某些苏格兰元素。在洛什莫尔时,香奈儿曾经借本德的衣服来穿,并把他的斜纹软呢外套改制成自己的。

将本德的衣服改头换面之后,香奈儿开始以这种苏格兰斜纹软呢为面料,创作出她经典的斜纹软呢小外套和套装。同时在伊顿小住时,她曾经从本德的仆役和管家的条纹制服上获得灵感,设计出《Vogue》的读者极为熟悉的“香奈儿英伦风”,其中包括宽松羊毛对襟衫。

香奈儿很喜欢在穿着时,佩戴数米长的珍珠项链。所以在香奈儿的每个生日,本德都会赠送给她一串新的珍珠项链,外带其他许许多多贵重的贺礼。

然而在多如繁星的珠宝馈赠中,却从没有过结婚戒指。尽管香奈儿和本德没能孕育出一个爱情的结晶,但这段深具意义的感情仍在彼此的生命中,刻下浓墨重彩的印痕,犹如魅影般徘徊不去。

如果说伊顿庄园和洛什莫尔是本德的领地,那么蔚蓝海岸则是香奈儿的地盘,在这里本德只是香奈儿的座上宾。

在蔚蓝海岸的洛可布鲁,香奈儿亲自设计了一栋度假别墅,取名La Pausa,建筑造型古朴典雅,木质结构的身姿屹立在马丁海角上,可以远眺意大利海岸的壮丽景观。

即使La Pausa如此自由,如此令人忘返,La Pausa的女主人却不能阻止本德四处旅行。香奈儿对此颇有微词,她和本德激烈的争吵声打破了La Pausa的宁静,主题永远脱离不了本德的不忠和花心。

本德曾试图修补彼此的关系,他送给香奈儿一颗祖母绿,香奈儿接受了,然后一言不发地把它扔进海里。

另外一次,他们在蔚蓝海岸出海几日,本德给香奈儿一条珍珠项链作为他之前和一名年轻女孩调情的赔礼,香奈儿再次让项链葬身大海。

1929年底,本德下定决心要找一个能为他生个儿子的新夫人。但两人的关系依然纠缠不清。

尽管可可·香奈儿从未穿过嫁衣,她却深谙白色礼服的强烈魅力。在经济大萧条之后,白色缎面裙以威不可当之势,横扫女装界,但早在那之前,香奈儿的白色礼服已经炉火纯青。整个夏天,香奈儿光彩照人的雪白身影出现在不同的场合,好像是对黯淡经济状况的一种蔑视。

香奈儿在设计一条优雅的白裙时,将尘世之美与飘然外物的高雅完美结合。在设计这条白裙时,香奈儿的十个指头、指甲、手心、手背,都在这件衣服上动个不停,时而别大头针,时而剪几刀,这件衣服就像一层白色的水雾,泛起阵阵涟漪,细碎闪亮的水晶四散飞溅。

香奈儿有时也会在作品前俯身跪下,神色严肃,并不是为了欣赏自己的作品,而是为了精益求精。香奈儿在自己钟爱的作品前,永远保持着热枕和谦卑。腰身挺直、双腿屈膝地跪在地上,就像一个勤勉而谦卑的修女做着沉重的洗衣活,日复一日。

其实,在孤儿院生活多年的香奈儿很了解白色的另一层意义,那就是悲伤。香奈儿曾经说过:“我也曾为爱痛哭,但我现在不会了。当一个人不再相信幸福时,就不会再哭泣。”

1931年经过好莱坞一再邀请,香奈儿决定去好莱坞发展。因此,可以预见到香奈儿将以她独到的手法来改变美国女性的穿着品味。

去好莱坞设计电影服装,这对香奈儿来说,即是一次实验,也是一场百万美元级的豪赌。

2月15日,时尚女王香奈儿,将过去的辉煌抛诸脑后,登上了欧罗巴号游轮,去好莱坞奔赴前程。不久,香奈儿和高德温合作的歌舞喜剧片《全盛时期》开拍。

但香奈儿在电影中设计的服装并没有得到很大追捧。好莱坞的巨头们认为:香奈儿设计的服装不够妩媚,她只是把女性打扮得更有女人味,而好莱坞是想让一个女人看起来既够正经,也能妩媚。

在好莱坞经过短暂的风光迎接和排场后,香奈儿离开了。香奈儿在好莱坞也不算一无所获,至少《名利场》杂志将香奈儿拱入了1931年的名人堂。

香奈儿对美国的态度是极度矛盾的。一方面,因为香奈儿的香水在美国大卖,造就了她的财富。但另一方面,内心深处那个朴素的小修女又让她下意识地拒绝美国的诱惑。因为美国,会让香奈儿回想起父亲曾将美国描述为遍地黄金的梦土,所以他才毅然地把女儿们丢给修女。

在香奈儿的内心,她应该清楚父亲早就不在了,但她似乎比较愿意相信父亲只是淹没在茫茫人海中而已。

很多年后,香奈儿经常被噩梦所困扰。

在香奈儿的梦里,无边的黑夜中,常出现一列白色的火车,车厢里都是花,到处充满了花香,车厢侧面还写着可可·香奈儿的名字。车内载着一具尸体,就是香奈儿的尸体。

1932年万圣节,天空低垂着铅块一样的乌云。巴黎在美国经济大萧条的巨大阴影笼罩下,一片愁云惨雾。

圣奥诺雷府邸的豪华大墙遮挡了外界的寒风凛凛,在这个天地里,香奈儿女士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时尚风潮。她佩戴真假珠宝混用的饰品,在20年代刮起一场前所未有的时尚风潮。的确,真假混用成为香奈儿独特的珠宝设计风格,也只有她能自信十足地将贵重的宝石和玻璃制品混搭,让人真假难辨。

在这个经济日益恶化的时代,大家都认为奢侈品早已不合时宜,香奈儿也要跟着没落,而她竟然在大环境最恶劣的谷底,反其道而行之,将这些贵重宝石打造得精美绝伦。

事实再次证明香奈儿的影响力,至少在她手中,无论华尔街股市如何涨跌,时尚生意比金融市场更能稳定收益。

二战轰轰烈烈地爆发了,当听到法国沦陷投降的消息时,香奈儿失声痛哭。在巴黎解放后的几周,即使别的地方战争还在继续,但是巴黎看上去终于渐渐恢复太平。

只是当危险离去后,香奈儿却很少出现在康朋街和丽兹酒店了。香奈儿当然并未消失,但她的确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好像随时可能从此一去不复返。

当香奈儿在1954年2月发布她的回归之作时,她已经70岁高龄。即使选在她的幸运日5号这天,也无法让她免于被法国媒体的猛烈抨击。

但香奈儿盛装而来,无畏地直面那些抨击,唇膏和指甲都是浓郁的深红色,一条即兴创作的晚礼服,耀眼出众,赢得了广泛的赞美。

香奈儿声称,就是这条红裙子说服香奈儿重回时尚王国。

当香奈儿斗志昂扬地归来时,法国时尚媒体翘首期盼着香奈儿战后的第一个发布会,就好像猫窥伺树洞一样。

香奈儿看着观众的面孔,心里很清楚,这些人固执己见,手中已经握好毒辣的笔准备嘲讽一番。转天媒体开始了盲目又暴力的攻击。时尚写手们似乎妄图用吼闹和语无伦次的批评彻底否定她过去的成就,但是他们的攻击却燃起了香奈儿的斗志。

香奈儿展示的新设计依然奉行一贯简约流畅的风格,媒体却认为这是了无新意的重复,是一次失败的展示。

但美国,却为可可·香奈儿的卷土重来大声喝彩,也是美国,让她再次扬名,将她高举成一个20世纪的偶像,让她的脸变得世人皆知。美国最畅销的杂志之一《生活》杂志,为香奈儿发布的一切带头鼓掌喝彩。在接下来的6个月里,美国的订单如潮水般涌来,受欢迎程度远远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期。

71岁的香奈儿创造的不仅是一种时尚,更是一场革命。她这次非同寻常的回归之所以能东山再起后而屹立不倒,不在于她给时尚带来了显著的创新,而在于香奈儿一直都明白女人真正的渴求,并且一直创造那些能给女人自信的服饰。

尽管香奈儿年事已高,但香奈儿本人似乎还是她作品的最佳模特,就连香奈儿站姿也被一大批追随者争相效仿。

她首创了著名的香奈儿站姿,像猫一样从容。一只脚朝前,胯部前送,两肩垂下,一只手在口袋里,另一只手比划着手势。整体来看,有着一种玩世不恭的风雅。在美国,香奈儿获得了20世纪最有影响力设计师的时尚大奖。

期间,在接受采访时,有记者问她为什么要隐退那么多年?

香奈儿的褐眼闪烁了一下,气定神闲地说:“在我心底里我从来没有隐退。一直以来,我都在观察那些新的服装。然后积淀,沉着,怀着很大决心,我开始做一个新的系列。

我在巴黎展示它的时候,受到了很多批评,他们说我过时了,说我跟不上时代了。我在心里一笑了之,因为我知道,我会让他们看清的。”

香奈儿确实做到了,就在人们嘲笑她耽溺于过去的时候,她指引了未来,她的成功使得法国又开始模仿她的设计风格。

香奈儿常常在脖子上挂着一把剪刀,以独特的“招牌可可”的姿势,轻拍着一套新装的不同部位,轻声说:“这儿再做一个褶,要一个聪明利落的褶。”她的双手经常在模特上游移,她的手指感觉着衣服下的身体线条,剪刀不停地裁剪着。

香奈儿一直为自由而战,无论是想摆脱童年阴影,还是奥巴辛的艰难岁月,这也是为什么香奈儿始终致力于设计那些让女人获得自由的服装。

所有的核心都是为了自由。忘怀也是一种自由,所以香奈儿自由地忘却前尘往事。就算她不能真正忘却,她也会将记忆封存于某处,不把沉重的过往背负在身上。

香奈儿喜欢将自己写的一页纸剪成一个个细长条,那些纸条越来越小,最后精准严苛到只剩几毫米。香奈儿对人们也是如此严苛,严苛到只带给她一个结果,就是离群索居的孤独。

每当这个时候,香奈儿都会说她的人生其实很失败,她失去了所爱的人,没有什么比孑然一身更可怕,唯一留下陪伴她的只有她设计的裙子和大衣。

尽管会有这样脆弱的时刻,香奈儿却从不会停下脚步,她的裙子和大衣给了她足够的快乐让她一往直前,直到1971年1月10日,香奈儿在丽兹酒店的白色卧室里与世长辞。这位时尚大师终于摆脱了孤独。

香奈儿一贫如洗地降临到这个世界上,最后却带着时尚大师的至高称号离世。神秘而优雅,时尚而前卫,一直都是香奈儿的代名词,无论是具有代表性的服装小黑裙,亦或是香水5号,香奈儿的每次创作都引来了一大批追随者。她是自由而激烈战斗的海燕。一如她充满战绩的人生。

到此本书的主要内容就分享完了,获取自由或许并不像说起来那么简单,但你如果身体力行,你的人生也会为此而闪耀。

你可能感兴趣的:(可可·香奈儿的传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