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最强大脑中魏坤琳与郭敬明因对挑战项目的难度评判不同再次产生巨大争执,针对选手“光点美人”的挑战,魏坤琳以科学理论“生物运动信息”的理论打出了6分的低评引发小四的炮轰。
“这个光点是运动的,之前有场比赛光点是不动的,他居然打了9分。”
“小四,我觉得你说的很多话都非常的业余。”
“作为一个北大的教授,我觉得不管你的修养你的学识都出现了问题。”
“我怎么感觉好像跟女人在吵架。”
一个是生物运动,一个是立体视觉,两个不同的范畴,我们姑且不说各位选手的表现究竟值分多少,一石激起千层浪,北大教授VS商业作家,透过这场唇枪舌战的掐架,网络引起轩然大波。理性与情感,究竟谁才充当社会前进的支柱。
我们先来看下各自的背景资料:
魏坤琳: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硕士与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心理学教授。涉猎广泛,可谓是全才型的学术达人。因长相英俊,又被誉为“最帅大学教授”。
郭敬明:年少出名,作家出道,后又成立上海最世文化有限公司担任董事,近又转向电影。吸金无数可谓是多栖发展的商业巨鳄。
“我怎么好像跟女人在吵架。”此话一出,小四愤然离场。又在微博发表委屈:“女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成为羞辱对方的词汇,相反,‘她’应该是美好的,永远值得我们尊重和平等对待。”大打“女人是美好的”和“侮辱性词汇”的手牌,借此煽动网民情绪。引发一些不明真相和认知混淆妹子们的力挺。
与其说郭敬明是个作家,倒不如说更是个商人与辩手。早在多年前,《首席夜话》一栏乐嘉与郭敬明的访谈节目中,其出口成章的演讲,让能言善辩的乐嘉老师油然感叹:
“千万不能跟敬明讨论这个问题,他在长期的面对这种各行各业三教九流的记者的丰富的斗争经验当中,只要你讲任何话,他一定有办法变成他的演讲词。”
如此看来也见怪不怪,随后与魏坤琳这样“名门正统”的较量中,小四剑走偏锋,不用逻辑和理性的判断,而是用情绪和感性来感知这个世界。成功地偷换概念、以偏概全、避重就轻,力挽狂澜完成一场华丽的诡辩:
偷换概念:同样是光点考察,以立体视觉偷换成生物运动,也难怪DR魏一脸无奈的摆手感叹小四非专业的学识。
以偏概全:不得不说,我们秉直的DR魏在遇到对手胡搅蛮缠的的围攻下,也意气用事的说出“怎么像女人”这样逻辑性不强的话语从而被抓住话柄。随后,郭敬明片面的借题发挥,大打“侮辱牌”“女权牌”,无限的蔓延与上升,从而占据道德的制高点左右着舆论的导向。
避重就轻:有人说,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姑且不去说节目录制过程中小四一副霸道总裁的傲娇面容,和时不时扭头的冷笑。不逊的出言,亟需被纠正的认知,究竟是谁更没有学识和修养,面对DR魏再三的握手言和更是置之不理,夺席而去。从未审视自身的言行举止,而是以一种受害人的姿态以博共鸣。就像狂热的医闹份子,谩骂着医院的不耻行为和痛哭流涕抒发着自己丧子的悲痛,
面对小四一次次咄咄逼人的围剿,出身名门正统的DR魏不得不无奈的耸肩。心想教授此时脑门一定爆出三条黑线:醉了,真是醉了。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受过良好教育,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及以上的人,在面对偏激论调或愚昧行径等个体认知破裂的时候,以及共识危机或突发事件等社会舆论风暴的时候,倡导理性、客观、公允,试图教化愚昧的对方开启民智其实是对牛弹琴。
事实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一切温和克制的姿态同暴虎冯河的认知的浴血奋战都将一败涂地。
随后,最强大脑官方发出申明声援小四:
“强哥想说小四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质疑规则,是这个科学舞台所需要的。昨天的节目中,小四也只是在质疑节目规则没有讲清楚会造成观众的误解,没有不尊重DR魏....”
我们不得不承认,郭敬明其背后强大的商业财力和运作关系已让这个社会认知产生动摇。就像我在之前很多时评文中的见解一样,不管是清一色以耍贱、撕逼为噱头的爆文炒作,还是满目伪鸡汤的盛行,实际生活中,大多数时候大多数人,不是用理智在交流,而是用情绪在对抗。情绪,是横越在真理前的第一障碍。
而郭敬明煽动公众情绪的手段更是轻车熟路,深谙社会运作法则,即便是身处劣势,也能化不利为有利。
你说我个头矮小?-----你这是歧视残疾,先天的出身无法控制。(以博先天发育不良者的共鸣)难道我们没有心灵没有灵魂么?(上升到人格侮辱,占据道德制高点)
你说我赚钱多我拜金?-----我都是来之有道,是为梦想而不懈追求。(偏移到梦想话题),我来自自贡小城市,通过努力一步步爬上金字塔,何罪之有?(偏移到屌丝逆袭的励志鸡汤)我的钱都多存于父母,希望他们能过好日子。(一张亲情牌,让人大呼孝子)
看似句句有理,却存在极大的逻辑漏洞,回首抛出去的命题,答非所问甚至扭曲提问者的原意。也难怪博学多识的DR魏评价:“我觉得你非常的业余。”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有时候看《奇葩说》,一直叹服于辩手的舌灿莲花和技术精湛。听完正方的高谈阔论感觉振振有词,听完反方的见招拆招又觉得甚有道理。一来一回,就像乒乓,赛手心知肚明,而观者已眼花缭乱。所以作为一名学者而不是段子手,我并不爱举自身的案例故事,尽管可以完全掷地有声说服民众。因为这种主观意识的论证,稍有情绪偏颇便有失公允。真正的理性捍卫与建设,它是基于现实的考量而不是虚拟的构建。
任你是雄才大略,苦口婆心,凤毛麟角,想在网上这种虚拟世界跟人家撕X,唯有死路一条。面对网络上成灾的手撕与骂街,也难怪清华大学杨奇涵老师感慨:网上讲理,身不由己;不和稀泥,必死无疑。
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
构建精神文明体系,尤其是网络世界任重道远,文末以《唐顿庄园》老妇人的一段话自持与自省:
你站在道德的高地就不冷吗?当你不耻他人的行为的时候,你又何尝不是做着也另别人所不耻的事情。在你们自以为自己道德上无瑕疵对他人口诛笔伐、党同伐异的那刻,你们有没有扪心自问是不是也高估了自己的道德品行,面对同样的处境,你难道内心不会有一丝的动摇?
我们都是一群对自己道德太过自信和自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