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清雅的美梦--《受戒》读书报告

一、初识作者

与汪老结缘还要追溯到几年前。课本中有一篇《端午的鸭蛋》,看完整篇文章我不禁暗暗佩服作者,能将家乡的鸭蛋描述得如此诱人,让读者有种马上就去品尝的冲动。而平易近人的语言在无形中也拉近了作品与读者的距离。于是我记住了作者——汪曾祺。

汪曾祺出生于江苏省高邮市。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后与文学结缘,师从沈从文。解放时期曾被两次划为右派并下放劳动,在此期间一直坚持创作。晚年一直活跃于文坛,新作不断。1996年,在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推选为顾问。次年因病抢救无效身亡,享年77岁。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贾平凹在一首诗中这样评价汪曾祺:“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摘自新华网《一只文狐修炼成老精》)关于故乡的记忆和曲折的经历造就了他淡然的心境。汪曾祺的散文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这与他心地的淡泊和对人情世物的达观与超脱是分不开的。

二、结缘《受戒》

高中时语文老师的一次推荐让我与《受戒》结缘。短篇小说总是比长篇小说更吸引我,因为短,所以更考验作者讲故事的能力,一篇好的短篇小说总是能给读者带来不期而遇的小惊喜和无限遐想。这部作品集扎根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了传统的民族风俗,如《受戒》、《故里三陈》等篇目,都让人感觉仿佛自己也置身于那个年代。它给我的感觉就像一杯花茶,口味清淡,氤氲清香。平实而流畅的文字,贴近生活的故事,巧妙的反讽都让我对它爱不释手。但因高中课业繁重一直没有机会重读,恰逢这次机会,我想,是时候再次品味这杯香茗了。

三、重读之感

  致那梦中的世外桃源——读《受戒》一文有感

陶渊明有梦,于是写下了《桃花源记》;汪曾祺有梦,于是写下了《受戒》。读完全文,留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美”。汪老文章中景色美,人心美,最动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美。

初闻“受戒”二字,本以为通篇都是在讲修禅道,谈人生。而当我真正进入文中的“寺庙”时,却发现它更像一个世外桃源。在这里,当和尚只是一个最普通的职业,他们可以打牌,可以娶亲,可以吃水烟,可以吃荤。而且报酬不菲。“这个庵里无所谓清规,连这两个字也没人提起。”(摘自汪曾祺《受戒》)这还是我们印象中的寺庙吗?这是作者对现实的讽刺吗?我不敢妄言。只能说,这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无处寻找,却极具生活的味道。当然,这更是“受戒”的缘起。

向后读,江南水乡的气息扑面而来“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噜噜飞远了……”(摘自汪曾祺《受戒》)。这段文字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有着艳艳小花,袅袅歌声的江南。阳光微醺的午后,微风轻起,两个两小无猜的小朋友,摇着桨,在水面上自由的穿梭。在世俗世界中尚有如此清新明快的景象,当真是令人感动的。汪老自然细腻的笔触将江南水乡安逸宁静的生活展现的一览无余。

在这种清新自然的环境的铺垫下,女主角小英子出场了。“眼睛长得尤其像,白眼珠鸭蛋青,黑眼珠棋子黄,定神时如清水,闪动时像星星。” (摘自汪曾祺《受戒》)寥寥几笔就描绘出了一个清丽的江南少女模样。然而,她不仅外表美丽,内心的纯真让她愈发惹人喜爱。“闹半天,受戒就是领一张和尚的合格文凭呀!” (摘自汪曾祺《受戒》)也许只有在这种不受拘束的生活环境中,才会有如此纯真的心灵吧。

当然,明子和小英子之间纯真的爱情是最美的。一个是出家受戒的和尚,一个是不谙世事的少女。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想来这样的初恋大家也是都向往过的。小英子第一次透露自己的感情是赵大娘和大英子夸赞明子喊的号子时“小英子非常骄傲地说:‘十三省属第一’!” (摘自汪曾祺《受戒》)这个“骄傲”用的极好,一个少女略带羞涩又自豪的样子仿佛就在我眼前浮现,这大概也是感情萌芽的开始。后来,他们一起去收荸荠,小英子第一次勇敢的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她老是故意用自己的光脚去踩明子的脚” (摘自汪曾祺《受戒》)就是这一踩,让明子的心泛起了涟漪。于是后来进城出现了这样的情形:“闲时是赵大伯划船;忙时是小英子,划船的是明子。”“芦苇长的密密的,当中一条水路,四边不见人。划到这里,明子总是无端端地觉得心里很紧张,他就使劲划桨。” (摘自汪曾祺《受戒》)汪老笔触果然细腻又巧妙!将初恋时男生紧张的小心思展现的既含蓄又直白。最后,他们的爱情有了圆满的结局,看到最后明子终于小小声说要小英子当老婆时,心下不禁暗暗祝福这两个天真无邪又勇于追求爱情的小小少年。但我们终究不是生活在这场美丽的梦里,现实生活中太多杂质阻碍了我们的步伐,人们无法像明子一样,在事业和爱情中,毫不犹豫的选择爱情。试问当今又有多少人能抛弃杂念只为求心中所爱?我觉得这句话总结得很好:“文明强加给爱情许多条件,把爱情变得复杂,从这个意义上讲,单纯甚至落后的人们更能感受到最美好最原始的爱意。”(摘自豆瓣网《点灯说话儿,吹灯做伴儿,清早起来梳小辫儿》)

这篇文章读得越多,对于书中一些含蓄的感情描写体会越深,不禁感叹汪老下笔虽让人感觉清淡但却字字珠玑。整篇文章从不相关的风俗背景讲起,逐渐铺垫出主人公纯真的爱情故事,甚至在文章末尾才提到“受戒”,但却是真正做到了“行文如流水”,让我们看到生活原来可以这样过,爱情原来可以是这个样子。就像“它虽然是雾里盛开的花,但它毕竟宣告了另一种花开的样子,即使不可企及,雾里观花也是安慰”。(摘自豆丁网汪曾祺《受戒》赏析)说的一样,虽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找到,但如果人们心中有,也可聊以自慰了吧。

我仍愿在某个阳光微醺的午后,坐在原木色的摇椅上,捧一杯茶,再听一遍这个故事,重温一遍这一场美梦。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场清雅的美梦--《受戒》读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