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習内容
1.正確看待:不要放大,沒有時間情緒不良,生活過得豐富(懶惰不行動容易導致)。情緒是個顯示器,你開心幸福,實際在做擅長的事情;你不舒服不願面對,實際是遇到需要改進的事情。越真實越有力量!
2.本質:自愈(快速調整自己的狀態)、欣賞事物的能力
3.原因:外部—關係人的言行;内部—能力不足,不自愛(實驗:對著鏡子表達自己的喜愛)
4.方法:
a)提高沸點,拉高情緒波動的點,開拓眼界、多學習積累
b)分析法:寫日記,創造條件分析自己難受的原因和如何避免
c)轉移法,初級是分散注意力,尋找適合自己的有效途徑(唱歌、抄寫);高級是充實自己,學習和健身(學習:閲讀、鏈接高人,彪悍一隻貓:勾搭100人,琪琪:混沌大學上課,Grace:學習心理學),多做有利於自身成長的事情
d)接受法:NLP裏的方法,脫離成第三者的視野,觀察當下自己;想象力可以幫助自己療愈自己,想象自己是導演在拍攝;冥想:站在中立立場觀察自己
e)咨詢:有巨大創傷需要找專業人士
f)助人:想象有同樣問題的人向你求助,如何幫助,或許就能成爲相應的專業人士
5.3個維度的應用:
1)工作:外部—積累經驗,把挫折當做挑戰,設定做人底綫,言行一致,不要一味討好領導和同事;内部—構建工作系統思考“接下來,我要幹嘛”,如郵件、會議總結、操作手冊、面試
2)自己:能力和欲望不匹配,周圍的成就帶來焦慮(分析,接受,積累);自卑(助人,積累);委屈(發泄)
3)家庭:家是談感情的地方,是創造溫馨時刻,而不是講道理,學習
6.總結
1)經歷越多,能力越强,越不容易被瑣碎事情擾亂心神
2)你不是全世界最慘
3)思維模式放在積極創造,就沒空抱怨和焦慮
4)對不起,我沒空情緒不良,因爲我忙著學習
二、課後感受
1.共鳴
談起這個主題,我真的不知道該如何表達。小逗說,她是個情緒表達能力很强的人,我覺得自己恰恰相反,我可能不太擅長表達情緒。我的情緒很少大起大落,基本是比較平穩地維持在一個水平中,我也不確定這是正常水平還是正常偏低水平。我和他人的關係甚少交惡,大家都覺得我很容易相處,我也不喜歡充滿衝突的環境,凡事以和爲貴。我很少在外面有負面情緒,總是保持積極向上的鷄血狀態,不過壓力很大的時候,也發生過一兩次的深夜獨自抱頭痛哭。在親密關係中,我才會有情緒的起伏,例如和父母、伴侶、自己。我想我有時過於依賴外在,所以很多情緒的發生都是源自現實與期望的落差。而且我的眼淚比大腦跑得快,一旦觸及,眼淚就先跑出來,而此刻的自己也并不一定清楚是哪個點不舒服,有時沒控制住,就會陷入情緒的漩渦中。我有時會覺得自己也無法理解自己,大概是内心深處習慣封閉,所以沒有那麽容易能感知。我嘗試過記錄自己的情緒,和自己對話,接納它並給它安慰。
寫完這段話,再重溫今天的學習内容,真有想刪掉的衝動,這是不是就是我閑著沒事想太多的證據。其實我覺得今天内容的核心在於正確看待情緒,不過分在意,并且正確擺放自己的焦點,我要每天告訴自己“我沒空情緒不良,因爲我時間不夠用了,要忙著學習啊!”
2.反思
1)Grace提到要拉高沸點,讓我情緒興奮高漲的沸點確實非常高。我想我應該思考如何降低,或是提高自己對這方面的敏感度。以前嘗試過寫感恩日記,來提醒自己要覺知身邊自己擁有的美好,提高幸福敏感度,或許可以堅持試試這個方法。
2)充實自己是根本之道。我覺得内心富足的人,會非常願意熱烈而高頻地付出和分享自己,也因此收穫很多,從而達成正向反饋和循環,也就更加沒有時間胡思亂想。明確自己的目標,讓自己活成想要的生活,充實的狀態就會有富足的内心吧。
3.精進
1)端正對情緒的態度,情緒一起就看看自己的成長目標清單
2)小情緒的發生,馬上用轉移法
3)大情緒的爆發,要及時處理,不逃避不掩蓋,寫覺察分析撫慰
4)承認自己的不足,更加努力去積累
5)和伴侶的情緒問題要多保持積極溝通,不能冷戰
4.書單推薦
1)情商:爲什麽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2)硅谷最受歡迎的情商課
3)培養高情商的孩子
4)情商魔法訓練營
5)關鍵對話
6)高情商的説話之道
7)蔡康永的説話之道
8)高情商管理
9)吸引力法則
5.其他
三、今日作業
1.自己如何處理情緒?3條經驗
1)閉上嘴巴,把第一時間想衝口而出的話吞下去
2)深呼吸,并且用大腦思考:對方真正想表達的什麽,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回應是什麽
3)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客觀地表達出自己的意見
2.情緒出現的原因和類型,創建情緒處理中心
1)焦慮,欲望和能力不匹配——承認自己的不足,也看到自己的優勢,思考導致這種狀況的原因是什麽,接下來如何幫助自己,可以向什麽人求助、可以獲取什麽資源、具體行動方案是什麽
2)不被理解、感受不被重視(親密關係中)——擁抱自己,同時告訴自己這是非常正常的,沒有人能完全理解另一個人,不要被情緒模糊雙眼,要認清到對方的本意(已經在努力而不是置之不理,并沒有不重視而是不懂怎麽回應),冷靜下來后認真溝通,一起討論彼此的需求,商議適用于雙方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