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心理学》谈的那些事

《拖延心理学》谈的那些事_第1张图片
伤不起的拖延症

1.伤不起的拖延症

你有拖延症吗?当你想完成一件事,却迟迟没有动手,以至于最后放弃或者做的结果很差,心里产生内疚的消极情绪时,这就是拖延症在作祟。

有拖延症没什么好丢脸的,连绘画大师达芬奇也有拖延症。达芬奇一生的手稿有成千上万张,但是,真正完成的作品却只有二十几幅,其中《最后的晚餐》花费三年的时间完成,《蒙娜丽莎》则用了四年。

想要克服拖延症,让内心得到轻松和愉悦,并且完成任务,首先要,认清拖延症的形成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拖延症的形成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本能。

在一百五十万年前,人类的生活就是获取食物和找到配偶,除此之外便是休息。现在的人类也是崇尚享乐主义,怎样不用动手做饭就可以在家享用美食?外卖。怎样可以在家中享受美甲按摩清洁等服务?家政等更多服务可以上门安排。本能,就是一个已经发展了150万年进程的人类特性。

现在我们需要完成任务和目标,则是需要理智在推动我们。而理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发展形成时间不够久远,于本能之间的抗衡,力量较为悬殊。理智败于本能也是家常便饭。

二,恐惧。

恐惧,也属于本能里的一种,它深植于人类的心理之中,恐惧不是贬义词,它是人类自我保护的机制,如果没有恐惧,恐怕命不久矣。

当我们,在做任务或向目标前进时,所产生的恐惧是对什么的恐惧呢?是对自我能力不佳恐惧,也就是害怕失败,或者害怕成功。

害怕失败很容易理解。当一件事情结果却不理想的时候,可能就会归结于这件事情是因为“我没做”,而不是“我做不好”。

害怕成功,常常是因为家庭因素的影响。孩子如果生长的家庭是容易打击他,比如说,经常对他说,“你不是做这块儿这件事的料”,“你是不可能完成这件事的”,这种不好信息会给孩子的信心造成很大的影响,让他产生自我怀疑。当孩子尽心尽力快要完成一件事的时候,回想到家人的这句话时,就会心生恐惧,怕他们的预言成真,就会导致害怕成功这样的心理产生。

三,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分两种,一种是行为上的完美主义,还有一种是思想上的完美主义。行为上的完美主义,是让人们在行动过程中逐渐打磨修整和改善,趋近于完美;而思想上的完美主义,则是,人们在心中树立起一个完美的形象,而且是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但行为上不做任何改变和行动。

2.告别拖延

1.设置deadline。

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这话不假。如果一件事是出于我们的内部动机,也就是想要去完成或者是帮助我们喜欢的人的事情的时候,就会有自动驱动力推动行动,这个时候不容易产生拖延症。当以外部动机,即被别人要求或是为不喜欢的人做事的时候,就更需要deadline来规范我们的行为。

2.向本能服软。

显然,本能的力量过于强大,直接硬碰硬,理智会输得一塌糊涂,惨不忍睹!然而很多事情都需要,理智来操控,那么与其说是打败本能,不如说是向本能服软。以太极中四两拨千斤之势,去引导本能在潜意识里休息,让理智主控全场。

3.粉碎思想上的完美主义。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开始行动,比做足充分准备再行动更重要。打破思想上的完美主义的美好画面,用行动打磨例行,向行为上的完美主义逼近。罗曼罗兰说过,人要成为伟大,而不是显得伟大。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从小事做起,把简单的事情坚持做下去,也是一种伟大。

你可能感兴趣的:(《拖延心理学》谈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