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都攻防战——1944年秋亚琛战役详述

旧都攻防战——1944年秋亚琛战役详述

旧都攻防战——1944年秋亚琛战役详述_第1张图片

战役背景

1944年9月,盟军已经进抵德国西部边境地区,兵锋直指有着“西墙”之称的“齐格菲”防线。然而,盟军的后勤困难给了德军时机,增兵西线并重新调整部署。1944年9月,德国国防军最高统帅部将“齐格菲”防线的守军增加至23万人左右(含10万新兵)。9月初,德军在西线大约只有100辆坦克,但这一数字在当月底已经增加至大约500辆。随着兵力的增加,德军在“齐格菲”防线得以建立起一个纵深达3英里(4.8公里)的防御体系。

“齐格菲”防线是一条由各类堡垒工事相互串联起来的防线,并且在许多地方布置了纵深雷区、“龙牙”反坦克障碍物和铁丝网。在一些地区,“齐格菲”防线的纵深长度超过10英里(16公里)。历史学家史蒂芬·安布鲁斯(Stephen Ambrose)曾这样赞叹“齐格菲”防线:“这无疑是有史以来最难以攻克的防线。”德国人根据其在东线的经验,将其主防线部署在“齐格菲”防线所穿越的城镇中央地带,依次依托狭窄的街道限制敌军装甲车辆的机动能力。尽管此时的“齐格菲”防线守军作战素质远不如以往,但受到各类堡垒要塞庇护的亚琛和鲁尔河必将成为美军进军德国本土进程中难以逾越的绊脚石。另一方面,美军认为在背后地形坦荡如砥的亚琛地区获得突破,将十分利于机械化部队日后的作战进展。

艾森豪威尔领导下的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部此时将目标聚焦在了德国工业心脏地区——鲁尔地区。美军第3集团军司令巴顿奉命占领洛林地区,霍奇斯将军的第1集团军则奉命在亚琛地区突破“齐格菲”防线。霍奇斯最初希望绕过这座城市,因为他相信这座城市的德军守备兵力不会很多,美军可以将其孤立并迫使其投降。

旧都攻防战——1944年秋亚琛战役详述_第2张图片
■“齐格菲”防线某地一览。照片中可以看到混凝土堡垒工事、铁丝网和“龙牙”反坦克障碍物等大量防御工事。

古老而别致的亚琛城并不是德国战争生产的重心城市,这座拥有16.5万人口的城市此前也没有遭到盟军的大规模轰炸。但是,这又是一座在纳粹政权和德国民众心目中拥有无限象征的城市,这并不仅仅因为其是二战中第一座受到盟军占领威胁的城市,而且她还是“第一帝国”缔造者查理大帝的历史都城。为此,守军的心理也有所改变,一名德国军官曾这样说道:“那一刻,我们不再是纳粹,我们都是德国士兵!”

1944年9月初,德国陆军第116装甲师的车队急速向东,它们的目的地正是古老的亚琛城。当该师师长格哈德·冯·什未林中将(Gerhard von Schwerin)和他的士兵在1944年9月12日抵达亚琛时,这座城市已经陷入一片混乱。

亚琛当地的纳粹党机构和政府原本应负责疏城内的居民,但许多官员在疏散工作尚未完成前便已经逃命了。尽管四处都很混乱,亚琛城守备部队还是组建了预备单位,进驻了一些“西墙”工事。但是这些部队不仅没有接受充分的训练,而且还严重缺少物资和装备。此时,美军第7军的部队已经进抵距离这座德国最西部的城市只有几公里了。

对于防守亚琛城这一艰巨的任务,什未林中将并没有抱什么幻想。尽管他在数日前便已经接到了防御命令,但他那些经历了一系列艰难战斗的部队早已筋疲力竭,人数也只有600人,坦克只剩下12辆。另外,为避免古老的亚琛城和城内数千尚未疏散的平民遭到战火蹂躏,什未林决定效仿迪特里希·冯·肖尔蒂茨将军(Dietrich von Choltitz)在巴黎城的做法,撤离亚琛。他紧急来到亚琛电报局,在此给美军指挥官留下了一封信。他在信中阐述了自己的决定并请求美军善待亚琛城内的平民。他猜测,美军第1步兵师可能在几个小时后进入亚琛城。

然而,美军由于担心迅速入城会遭到德军的疯狂抵抗,于是停止前进并对部队进行重组。这样,美军便失去了迅速占领亚琛城的唯一机会。正当第116装甲师准备放弃亚琛时,什未林中将接到了来自上级的发来的情报——美军已经停止前进并进行重组,预计短期内部队向亚琛发起大规模进攻。另外,上级还向什未林示意增援部队正在赶往亚琛的途中。

这时,一支美军侦察部队出现在了亚琛西南郊地区。什未林随即接到了反击的命令。随后,第116装甲师的装甲掷弹兵击退了这股美军。什未林随后让一名军官返回邮局去取回那封“献城”的信件,但是这封信此时已经落入党卫队秘密警察手中。于是,希特勒在9月14日下令解除了什未林的职务。从9月15日至9月19日,第116装甲师师长一职暂由海因里希·沃伊希茨贝格少将(Heinrich Voigtsberger)代理,直至西格弗里德·冯·瓦尔登堡少将(Siegfried von Waldenburg)到任。

美军中止前进以及第116装甲师的反击暂时稳定住了亚琛地区的形势,德军第49步兵师和第275步兵师随后在亚琛西北面部署防御,第116装甲师则被部署在亚琛西南面地带。德军预测第116装甲师的防区在未来的几天里将面临异常严峻的进攻。亚琛守备部队的预备队则继续在城内构筑防御工事。

正当这些在前线疲于战斗多日的德军士兵们安定下来时,大量他们已经多日未见到的补给、坦克、突击炮、榴弹炮和轻武器被送到了前线。德军背靠着本土工业中心地区,后勤补给工作此时已经相对容易了很多。在另外一边,英国第21集团军群总司令蒙哥马利元帅注意到,德军还远未到被侧地击垮的地步。随着盟军向西欧腹地继续挺进,其后勤补给线过长的问题愈发严重,而且此时仍有许多法国港口还是德军手中。在比利时,盟军亦未能解放对于后勤补给工作十分重要的安特卫普港。显然,蒙哥马利此时还不想在“西墙”上撞个头破血流。他更愿意在莱茵河下游地区绕过“西墙”,然后调头向南夺取鲁尔地区——这完全是德国进攻低地国家的“施利芬”计划的一个翻版战略。

蒙哥马利计划在1945年新年前结束欧洲战事,寄希望于“市场-花园”行动可以为他打开通往德国西北部地区的大门。尽管盟军在阿纳姆的空降行动最终以失败告终,但蒙哥马利仍坚信击败德国的重点地区依然在左翼——即英国第21集团军群所在的西北欧地区。

艾森豪威尔则更倾向于在最宽广的战线上继续向德军施压,美军应在亚琛地区突破“西墙”,然后继续向科隆地区挺进,以此迅速夺取鲁尔地区。

1944年9月14日清晨,美军第7军如期来到了亚琛以南地区。美军迅速刺穿了德军的防线,在亚琛城外继续向东挺进。德军第116装甲师尽管迎头出击,依然无法让美军停止前进,美军第7军的部队一度攻入了“西墙”的第二道防线。幸运的是,刚刚休整完毕的德军第12步兵师及时赶到了前线,从而重新合拢了亚琛东南地区的缺口。另外,美军也在亚琛以北地区发动了进攻,但未能击退德国守军。

美军在亚琛地区的行动受挫后,向德军第81军的整个战区实施了猛烈的炮击,随后又在9月17日发动了步兵进攻。在经历的激烈战斗后,德军第49和第275步兵师开始向比利时小城海尔伦(Heerlen)撤退。第183人民掷弹兵师随即奉命前来助战,帮助这两个师重新稳定住了战线。美军在亚琛西北面进攻的同时,也在亚琛西南面的施托尔贝格(Stolberg)附近向北发动了进攻。显然,美军企图从两翼同时发起进攻,以此包围亚琛。为此,亚琛东北面的山岭地带成了一处至关重要的战术目标,谁占领了这条山岭,谁便控制了亚琛城。美军的北向进攻也被德军第12步兵师迅速击退。亚琛战役就此进入了中场休息时间,而从9月13日至17日的这次战役又被德军称为“第一次亚琛战役”。

旧都攻防战——1944年秋亚琛战役详述_第3张图片
■1944年9月,正在准备撤离亚琛的德国平民。
旧都攻防战——1944年秋亚琛战役详述_第4张图片
■格哈德·冯·什未林(1899-1980)

此前在指挥第76(摩托化)步兵团、第16(摩托化)步兵师和第16装甲掷弹兵师期间先后获得过骑士十字勋章(1942年1月17日)、橡叶饰(1943年5月17日)和双剑饰(1943年11月4日)。什未林在1944年9月被解职后,被调往意大利接管第76装甲军,后在1945年4月晋升为装甲兵上将,并最终于1945年4月26日在意大利被英军俘获,直至1947年底获释。

旧都攻防战——1944年秋亚琛战役详述_第5张图片
■1944年9月12日,一支美军步兵单位在亚琛附近跨过比利时边境线,进入德国本土。
旧都攻防战——1944年秋亚琛战役详述_第6张图片
■1944年9月16日,一辆美军“谢尔曼”坦克正从一条由工兵部队打通的通道,穿过亚琛附近的“齐格菲”防线的“龙牙”反坦克屏障。

兵力对比

进攻亚琛受挫让美军一时陷入了困惑,他们不知道已经在西线被打垮的德军为何能够调来第12步兵师这样的新鲜血液。该师究竟来自何处?要知道,第12步兵师可是刚刚在东线几乎被全歼于苏军的夏季攻势(“巴格拉季昂”行动)。事实是,德军在8月份已经暂时阻挡住了苏军在东线的攻势,使得德军得以在西线集中兵力并将诸如第12步兵师这样补充了新鲜血液的部队投入到西线。同时,德国还源源不断地从鲁尔地区为亚琛地区守军调运来所需要的大量物资。

另外,德军借机将党卫军第1、第2和第12装甲师以及了陆军第9和第116装甲师撤出前线休整。1944年10月,德军将亚琛地区的防御工作交给步兵上将弗里德里希·屈希林(Friedrich Köchling)的第81军。该军当时下辖第183和第246人民掷弹兵师以及第12和第49步兵师。这4个师以及第506重装甲营和第108装甲旅的总兵力约20000人,坦克也只有11辆。另外,德军还向屈希林将军允诺将调来获得重组的第116装甲师和第3装甲掷弹兵师,这两个师的总兵力大约24000人。亚琛城防司令马克西米利安·莱赫尔上校(Maximilian Leyherr)则拥有约5000人的兵力。

接替第116装甲师的是格哈德·维尔克上校(Gerhard Wilck)率领的第246人民掷弹兵师,第183人民掷弹兵师和第49步兵师负责防守亚琛以北防线,第12步兵师则被部署在南部战线。10月7日,党卫军第1“警卫旗队”装甲师的部分单位亦被调来增援亚琛地区的防御。

尽管希特勒为屈希林调来了大量兵力,但第81军的损失仍很严重。在9月16日至23日的战斗中,第12步兵师已经损失了大约半数的战斗兵力,第49和第275步兵师也不得不撤出前线进行休整。二战初期,德国一个步兵师的兵力大约在15000至17000人,而到1944年10月,德国步兵师的满编兵力已经削减到12500人,实际平均人数则只有大约8761人。为了弥补兵力短缺问题,德国在1944年开始组建人民掷弹兵师,而这种掷弹兵师的兵力平均大约为10000人左右,其中只有1/4的士兵为拥有作战经验的老兵,半数为新兵,另有约1/4的人员为从空军和海军转役的人员。这些部队普遍装备了最新式的轻武器,但严重缺少火炮和摩托化运输车辆,从而严重限制了其战术作战能力。以第81军第183人民掷弹兵师为例,该师尽管超编了643人,但其刚刚在1944年9月15日组建,根本没有进行系统的训练。第246人民掷弹兵师与第183人民掷弹兵师的情况类似,其在来到亚琛地区前只接受了不到10天的训练。尽管如此,亚琛地区精心部署和兼顾的堡垒工事在随后在战斗中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这些部队的不足之处。

盟军方面,攻克亚琛的任务落在了美军第19军的第30步兵师和第7军的第1步兵师头上。第30步兵师将获得第2装甲师的支援,后者将负责在前者突破了“齐格菲”防线后拓宽突破口。这两个师的侧翼则由第29步兵师保护。在南面,第1步兵师将得到第9步兵师和第3装甲师的支援。上述几个美军参战师在经历了过往2周的战斗后接受了休整并补充了兵力,在9月的下半月进行了乡村作战训练和武器训练。在美军的这次攻势计划中,第30步兵师和第1步兵师应避免在亚琛城内进行巷战,而负责从南北两面包围亚琛,然后在美军大部向继续向东推进时,派出小部分兵力夺取该城。

尽管美军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迅速补充兵力,但补充兵员同样往往明显缺少战术训练,许多低级军官缺少战术和领导能力。许多坦克手在来到欧洲前甚至还从来没有开过车,导致许多坦克车长在执行任务前还需要教他的手下们如何装弹和开火。在美军的战场兵员补充体系中,往往注重数量,而不是质量,导致许多补充部队抵达战场时没有接受过充分的作战训练。因此,美军一些部队在亚琛战役的最初几天中损失了约半数的补充兵员,也就不足为奇了。亚琛战役中,美军承受了严重损失,导致其不得不投入更多的兵力,例如美军第28步兵师的一个新建的补充营刚抵达前线便立即被投入进了进攻亚琛城的突击行动,以在亚琛战役最后阶段(10月18日至21日)支援几近枯竭的第1步兵师。

美军的地面进攻将得到第9航空队的空中支援,其将负责空袭德军防线上75%的堡垒工事,并投入360架轰炸机和72架战斗机实施第一轮地毯式轰炸,另有部分飞机用于第二波空袭,如有可能将使用凝固汽油弹。鉴于德军在亚琛地区的高炮兵力十分有限,且德国空军亦无法提供有效的空中支援,因此盟军几乎完全控制了亚琛地区的制空权。

旧都攻防战——1944年秋亚琛战役详述_第7张图片
■弗里德里希·屈希林(1893-1970)1944年9月21日由第10军军长转任第81军军长。1945年4月13日被美军俘获,后在1947年6月获释。
旧都攻防战——1944年秋亚琛战役详述_第8张图片
■1944年9月,在亚琛附近一片树林中休息的一支美军部队。

战役经过

在美军攻势发起前6天,美军用猛烈炮火打击了德军在亚琛地区的防御工事。美军的炮击尽管迫使德军第81军停止了所有昼间的人员和补给活动,但对德军坚固堡垒工事和据点的打击效果并不明显。10月2日,美军的大规模空袭亦只微弱破坏了德军的防御工事,第一波450架飞机发动的空袭竟然没有一枚炸弹直接命中德军堡垒工事。美军的弹幕炮击所带来的浓密烟尘完全笼罩了德军目标,轰炸机根本无法进行瞄准。空袭结束后,盟军再度实施大规模炮击,372门各种口径火炮在短短的1个小时内共发射了18696发炮弹。

北线攻势——10月2日至8日

10月2日,美军第30步兵师在发起进攻前,使用师属炮兵炮击了德军堡垒工事。但是,即便如此,该师平均需要30分钟才能夺取一座德军碉堡。美军发现,如果他们无法立即向下一个碉堡发起进攻,德军肯定会立即发起反击。另外,美军也没有预料到德军的抵抗会如此顽强,该师的一个连甚至在1个小时的战斗中损失87人;另一个120人的连队在一次德军炮击中则损失了93人。第30步兵师只能缓慢渡过武尔姆河(Wurm),并只能用火焰喷射器和炸药对付德军碉堡。至10月2日中午,第30步兵师已经突破了德军的防御,并抵达帕伦贝格镇(Palenberg)。美国大兵们在这里经历了一场残酷的逐屋争夺战。第30步兵师第117团的二等兵哈罗德·基纳尔(Harold G. Kiner)在这个小镇附近的战斗中,用自己的身体压住了一枚德军手榴弹,从而拯救了另外2名战友的生命,因而在1945年6月23日被追授荣誉勋章。

亚琛以北20公里处的小镇里姆堡(Rimburg)内的战斗同样十分残酷,美军装甲单位无法渡过武尔姆河,因此在步兵突击一座被德军用作堡垒的中世纪城堡的战斗中,无法为其提供火力支援。在一天的战斗中,第30步兵师使用包围并从后方进攻的战术,攻克了大约50座德军碉堡。当然,该师的进攻得到了第29步兵师从侧翼实施的牵制火力打击的支援。这两个师的配合行动,导致当地的德军以为这是美军的主攻方向。10月2日夜晚,德军第902突击炮营奉命向美军第30步兵师发动反击。但是,该营的夜间突袭行动自开始便遭到了美军的炮火骚扰,并最终以失败结束。

10月3日,尽管美军装甲部队可以支援步兵的进攻,但第30步兵师进攻部队在德军的几次反击中被迫屡次停止前进。美军当天夺取了里姆堡镇,但美军进攻穿过德军防区的速度仍十分缓慢,直至M4“谢尔曼”坦克和155毫米榴弹炮进至平射火力距离之内。随后,第30步兵师开始进攻包围于巴赫镇(Übach),美军坦克在战斗中冲入了这个小镇,直至遭到德军炮击才停止前进。在德军之后的反击中,美军依靠密集的炮火才避免小镇被德军夺回。至当天结束时,第30步兵师在强渡武尔姆河并建立桥头堡的战斗中损失了大约300人。

10月4日,德军再度向巴赫镇发动了反击,但在美军的炮击和步兵火力之下承受了严重损失。尽管一直无法夺回巴赫镇让德军指挥官们相信自己没有足够的兵力阻止美军接近亚琛城,但德军的反击拖住了美军继续前进的脚步。10月4日,美军的进展依旧十分有限,只占领了小村霍费霍夫(Hoverhof)和小镇贝根多夫(Beggendorf)。美军在北线的三天战斗中损失了大约1800人。10月5日,美军获得了不错的进展,第30步兵师第119团夺取了梅克斯泰因镇(Merkstein)和赫尔巴赫镇(Herbach)一线地区。10月6日,德军再次向于巴赫镇发动了反击,但依旧没有把美军逐出小镇。德军装甲单位根本无法对抗在数量上占据优势的美军装甲部队。德军夺回于巴赫镇的最后努力失败后,开始集中进攻德军炮火可以触及到的美军阵地。尽管屈希林将军得以向距离亚琛14公里阿尔斯多夫镇(Alsdorf)派出一支“虎”式坦克单位,企图以此堵住美军在亚琛北面防线打开的缺口,但德军的反击仍因缺少预备队而力不从心。

10月8日,德军以一个步兵团、一个突击营、第108装甲旅的一个战斗群和大约40辆从各部队集中起来的装甲战斗车辆,在北线发动了一次反击。尽管遭到了美军的炮火阻截,但德军左翼反击部队仍设法包围了美军的一个排。而右翼部队则来到了阿尔斯多夫镇北面的一处公路岔路口。美军一个支援进攻玛利亚多夫镇(Mariadorf,阿尔斯多夫镇东南方)的“谢尔曼”坦克排突然发现自己遭到了德军从其身后发动的进攻,直至在经历了一场激烈战斗后才击退了德军。当天,2辆德军四号突击炮和一些步兵进入了阿尔斯多夫镇。这2辆突击炮最初尽管避开了美军坦克,但后来遭遇了美军步兵,被迫撤退至出发阵地。

随着兵力损失越来越大,而美军越来越逼近亚琛,德军最高统帅部将第3装甲师调到了亚琛,而党卫军第1装甲军也将携第116装甲师和党卫军第101重装甲营奔赴亚琛前线。


旧都攻防战——1944年秋亚琛战役详述_第9张图片
■亚琛战役期间,美军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炮群正在炮击德军阵地。
旧都攻防战——1944年秋亚琛战役详述_第10张图片
■1944年10月初,一个美军第30步兵师的火焰喷射器小组正在向亚琛以北地区一个德军混凝土碉堡的射击孔喷射火焰。


旧都攻防战——1944年秋亚琛战役详述_第11张图片
■1944年10月6日,美军第30步兵师的一些士兵在一个刚刚被他们占领的德军堡垒前合影。
旧都攻防战——1944年秋亚琛战役详述_第12张图片
■美军第19军在亚琛以北地区的作战示意图(1944年10月2日至7日)。

南线攻势——10月8日至11日

在南线,美军第1步兵师在10月8日发起了进攻,目标是夺取维尔劳腾海德镇(Verlautenheide)以及拉维斯贝格镇(Ravelsberg)附近绰号为“十字架山”(Crucifix Hill)的231高地。在进攻发起前,美军同样实施了一轮大规模弹幕炮击,从而帮助进攻部队迅速占领了目标。在“十字架山”,第18步兵团C连连长博比·布朗上尉(Bobbie E.Brown)亲自用爆破筒敲掉了3座德军碉堡,并且尽管受伤仍带领部队继续进攻,为此赢得了荣誉勋章。至10月10日,第1步兵师已经抵达了其与第30步兵师建立连接的指定区域。当天,德军向231高地发动了一次进攻,激烈交火之后,这场战斗以德军付出40人阵亡和35人被俘的代价结束。此后,尽管德军的反复反击迟滞了美军前进,但美军第1步兵师仍夺取了亚琛城周边的高地。

10月10日,美军第1步兵师师长克拉伦斯·许布纳(Clarence Huebner)向亚琛城内的德军发布了一份最后通牒,威胁守军如果不投降,将对亚琛古城实施大轰炸。德军指挥官明确拒绝了他的最后通牒。于是,美军在10月11日开始炮击亚琛城,共发射了5000发炮弹。同时还伴以猛烈空袭。

旧都攻防战——1944年秋亚琛战役详述_第13张图片
■1944年10月9日,德军西线总司令莫德尔元帅来到亚琛附近视察第246人民掷弹兵师的防御部署,与该师师长维尔克上校(右)一起研究亚琛地区的作战形势图。
旧都攻防战——1944年秋亚琛战役详述_第14张图片
■1944年10月,美军第1步兵师的一支部队行进在亚琛附近森林中。

成功合围——10月11日至16日

在德军的频繁反击以及突击德军碉堡的高代价下,美军的损失也在节节攀升。10月10日夜晚,北线德军将巴登贝格镇(Bardenberg)内的地下室全都改造成了一座座碉堡。为此,美军进攻这个镇子的部队被迫后撤,随后依靠猛烈炮击迫使守军投降。10月12日,德军向美军第30步兵师实施了一次大规模反击。德军的反击节奏遭到了美军的重炮火力和精心部署的反坦克火力的骚扰。在比尔克村(Birk),一些德军坦克和一辆美军“谢尔曼”坦克展开了一场长达3小时的对战。这辆“谢尔曼”坦克击毁了一辆德军四号坦克,并迫使另外一辆撤退。这辆孤单的“谢尔曼”坦克随后加入了第2装甲师的队伍,德国人则被逐出了比尔克村。第30步兵师随后发现其全线遭到了德军进攻。尽管如此,该师仍继续向南推进,前往其与第1步兵师建立连接的维尔瑟伦镇(Würselen)。为达成这一目的,第29步兵师的2个步兵营被加强给了受到重压的第30步兵师。

同日,2个德军步兵团在南线企图从美军第1步兵师手中夺回“十字架山”。在惨烈的战斗中,德军曾一度控制了该山,德军一支“虎”式坦克部队则在美军第1步兵师身后获得突破,一度切断了该师的后勤补给通道。但是,在当天结束时又被美军赶下了山头,德军的2个步兵团几乎被全歼。10月11日至13日,盟军空袭了亚琛城,并对距离美军战线最近的德军目标实施了打击。10月14日,第26步兵团的1个营奉命清剿亚琛城边缘的一处工业区,并准备独自进攻亚琛城。10月15日,为了拓宽美军钳形攻势的缺口,德军再次向美军第1步兵师发起了反击。尽管一些重型坦克突入了美军战线,但德军大部在美军的炮击和空袭中被歼灭。第二天,德军企图用第3装甲掷弹兵师的兵力发动一些局部反击行动,但该师终因损失惨重而放弃了继续进攻。

10月13日至16日,美军第30步兵师与第29步兵师的单位和第2装甲师的单位,继续向南推进,来到维尔瑟伦镇周边地区。然而,美军尽管得到了强大的空中支援,但依旧无法冲破德军的防御并与南线的第1步兵师建立起连接。德军则利用美军变狭窄的战线,向美军进攻部队实施猛烈炮击,德军坦克则利用房屋作为堡垒突袭美军步兵。第30步兵师师长利兰·荷布斯将军(Leland Hubbs)利用2个步兵营从另一地段进攻,一次从侧翼迂回包抄德军。这些侧翼迂回行动十分成功,第30步兵师和第1步兵师得以在10月16日建立起连接。

自战役发起以来,美军第19军已经付出了400人阵亡和2000人受伤的代价,其中72%的伤亡来自第30步兵师。德军的损失也好不到那里去,截至10月14日已经阵亡了630名官兵,另有4400人受伤。10月16日,第3装甲掷弹兵师在反击美军第1步兵师的行动中又损失了600人。

旧都攻防战——1944年秋亚琛战役详述_第15张图片
■美军合围亚琛的钳形运动作战示意图(1944年10月7日至20日)

城内激战——10月13日至21日

出于需要大部分兵力应对德军的反击,美军第1步兵师只能用1个团夺取亚琛城。这个任务落在第26步兵团身上,而该团此时只有2个营的兵力。为了入城作战,第2和第3营装备了大量机枪和火焰喷射器,但最初只能得到少量坦克和1门155毫米榴弹炮的支援。此时,亚琛城内的德国守军大约有5000人(含大批由海军、空军和警察部队转役自陆军的人员),但大部分士兵都基本没有接受过合适的训练,作战经验也很少,而且只能得到少量坦克和突击炮的火力支援。然而,亚琛守军可以利用复杂的街道作为依托实施城市游击战。

10月13日,第26步兵团的进攻验证了城市街道战的艰险,躲在下水道和地下室内的德军频繁伏击了美军,迫使美军在向下一条街道发起进攻前不得不清剿每一个房间。美军坦克亦无法有效压制德军火力。美军进攻至任何区域都会疏散平民,其不允许任何德国人留在部队的身后,而且在战斗中衡量胜果时只能以占领的房屋数量来计算。为了对付被德军用作堡垒的建筑物,美军时常用榴弹炮在近距离直射来打穿这些古老建筑物厚实的墙壁。榴弹炮所轰出的通道,让步兵得以不必穿越一栋栋楼房进入其他街道。美军“谢尔曼”坦克行驶到一些交叉路口时经常遭到德军隐蔽的反坦克炮伏击。美军坦克和装甲车只能小心翼翼前进,时常在伴随步兵清理可能潜藏着德军的楼房之前,便击中火力炮击这些楼房。德军步兵也时常穿过下水道,转移至美军身后,从后方偷袭美军。总的来说,亚琛守军的抵抗十分顽强,他们发动了一些小规模的反击行动,有时也有装甲车辆阻击美军前进。

10月18日,第26步兵团第3营准备进攻奎伦霍夫酒店(Hotel Quellenhof)。该酒店为亚琛城内其中一处德军最后的抵抗据点。美军用坦克和火炮在近距离炮击了这家饭店。当晚,300名党卫军第1营的士兵赶来增援,并击退了美军的数次进攻。德军的一次反击曾攻克了美军在酒店外的一些据点,并在美军实施密集迫击炮炮击之前一段缓解了奎伦霍夫酒店的压力。

美军为了继续前进并降低步兵的损失,最终决定使用155毫米榴弹炮直接炮击德军剩余据点。另外,为了支援第1步兵师,第28步兵师第110团的1个营在10月18日从第5军战区抽调至亚琛,以闭合在城内作战的第26步兵团的一处缺口。10月19日至20日,这个营的任务也由防守堵缺转向进攻,作为第26步兵团的第3个营参加最后的突击行动。10月21日,美军终于攻克了亚琛中心地带。12时05分,10月12日开始兼任亚琛城防司令的格哈德·维尔克上校在其位于吕切大街上的“鲁斯贝格”堡垒(Lousbergbunker)的指挥所内决定放下武器。亚琛城完全被美军占领。

旧都攻防战——1944年秋亚琛战役详述_第16张图片
■1944年10月13日拍摄的一张美军炮击和轰炸过后的亚琛城,照片前景处的亚琛郊区可以看到轰炸过后密密麻麻的弹坑。
旧都攻防战——1944年秋亚琛战役详述_第17张图片
■美军第1步兵师第26步兵团的士兵进入亚琛城。
旧都攻防战——1944年秋亚琛战役详述_第18张图片
■亚琛战役期间,美军正利用一辆155毫米自行榴弹炮直射据守在坚固工事中的德军。
旧都攻防战——1944年秋亚琛战役详述_第19张图片
■一名在隐蔽在亚琛街头一个地下室入口处的德军士兵,其身旁放置着两具“战车噩梦”反坦克火箭筒。
旧都攻防战——1944年秋亚琛战役详述_第20张图片
■1944年10月15日,一个美军M1919机枪小组正在亚琛街头猛烈射击。
旧都攻防战——1944年秋亚琛战役详述_第21张图片
■1944年10月15日,美军的一个57毫米反坦克炮小组正在亚琛街头炮击德军据点。
旧都攻防战——1944年秋亚琛战役详述_第22张图片
■一辆美军“谢尔曼”坦克在亚琛街头为向市中心地带挺进的美军部队提供警戒。照片背景处为一辆M10“狼獾”坦克歼击车。
旧都攻防战——1944年秋亚琛战役详述_第23张图片
■10月15日,几名美军第26步兵团的士兵在一辆“谢尔曼”坦克的掩护下,将一名受伤的战友转移至安全地带。
旧都攻防战——1944年秋亚琛战役详述_第24张图片
■亚琛战役中,一名美军士兵躲在一个窗户背后仔细地搜寻德军狙击手。
旧都攻防战——1944年秋亚琛战役详述_第25张图片
■1944年10月21日中午,亚琛城防司令维尔克上校(照片中央身着皮革大衣戴野战帽者)带领司令部人员向美军投降。
旧都攻防战——1944年秋亚琛战役详述_第26张图片
■维尔克上校正在签署投降书。他在投降书中这样写到:“我,格哈德·维尔克上校,亚琛德军城防司令,在此时此地将麾下所有部队、武器、物资和堡垒降予美军。美军已经同意我的所有部队都将得到战俘的相应待遇。医护人员和伤病员也将根据1929年的《日内瓦公约》得到相应的安排。我的所有部队都已经放下了武器——1944年10月21日12时于德国亚琛。”
旧都攻防战——1944年秋亚琛战役详述_第27张图片
■维尔克上校与幕僚坐在一辆美军吉普车上,等待被送往美军后方。

后 记

亚琛战役让德美两军都付出了惨重代价,美军伤亡约5000人,德军的伤亡则超过了6000人,另有约12000人被俘。自10月2日以来,美军第30步兵师承受了3000人的伤亡,第1步兵师则至少伤亡1350人(150人阵亡,1200人受伤)。德军仅在亚琛城内的损失就达到约5100人,其中3473人被俘。在整个战役中,德军2个师被全歼,另有8个师损失惨重,其中包括3个新组建的步兵师和1个刚经过休整的装甲师。德军的损失主要由其战斗战斗方式所导致,德军先后用20个营的兵力向美军第30步兵师发动反击,但每次的反击兵力只有大约2个团的步兵。另外,美军占据绝对优势的炮兵和装甲部队所实施的无差别炮击也给德军带来了严重损失。第30步兵师和第1步兵师也因在亚琛战役中表现双双获得总统团队嘉奖。

然而,德军在亚琛的顽强抵抗打乱了美军继续向东进军的计划。亚琛战役结束后,美军第1集团军的任务是夺取许特根森林后方的一系列德国水坝,以免德军炸毁大坝用洪水淹没通往柏林的河谷地区。随即开始的许特根森林战役,最终证明比亚琛战役更加艰难。

旧都攻防战——1944年秋亚琛战役详述_第28张图片
■1944年10月22日,大量在亚琛地区被俘的德军士兵列队前往战俘营。

你可能感兴趣的:(旧都攻防战——1944年秋亚琛战役详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