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白失败

在公交车雨棚的灯箱电影广告下面,看到了一行字——3月14日白色情人节首映。又是情人节!2月14日的情人节,我想写点应景的文字,结果到现在只在笔记本上写了一半,没想到一个月之后还有第二个叫“白色”的情人节。

之前我一直以为,所谓第二个情人节是指中国的七夕。搜索了一下,才知道,3月14日也算是情人节。2月14日是纪念不顾禁令为恋人进行婚礼仪式而被绞死的神父,3月14日,则是这对活下来的恋人公开宣示恋情至死不渝的一天。巧的是正好隔了一个月。这一年中的第二个西方情人节正好可以用来救赎我那篇快烂在肚子里的文章。不过实在没写成,就拖到8月份去。

有人会选择情人节那天,去做一件事情——表白,或者称之为告白。届时各大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就会发很多各种新颖、独具创意的表白方式的新闻,吸引眼球,提高流量和点击率。

表白,简单的说就是还未相互认可为恋人的男女中的一方向另一方提出确定恋爱关系的行动。可以说出动听的话,有些人是唱歌,有些人是挂横幅,总之表白形式丰富多彩,花样层出不穷,创意十足。

即使绞尽了脑汁,代价不菲,最后的结果也未必是如愿的。相信不少人都尝到过被回绝的滋味。被拒绝就是表白失败,这也是他们给自己下的结论。

我曾经自己也遭遇过这样的情形,懊恼、失意、自怨自艾,在一段时间里面,被那种因失败而起的低落情绪笼罩,就如在表白之前被焦虑情绪缠绕一样。除了自己,我被几个朋友,甚至是不怎么熟悉的人,叫去,陪他们喝喝酒、聊聊天,听听他们的宣泄和倾诉。一般这时候,我扮演的角色就是听众,之前我基本不发表什么意见,也不知道什么样的话,可以宽慰这种受伤的心,天涯何处无芳草式的陈词滥调少我一个人说也不会对表白失败的人带来什么改善。借助酒精完成对此情感伤痛的清洗,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只会把这些感受压制在意识之下。

最近的一次情人节之前,我突然从一个纯粹的倾听者,一下子变成了主讲人。那位失败的仁兄,被我说的一愣一愣的。我犹如醍醐灌顶般地灵感迸发,居然说出了一套自己都不曾细想过的“理论”,从他的眼神和表情中,终于看到了点释然和平静。这次的谈话,我可以肯定自己一定是说了什么非常切中要害的东西出来。

我从失败开始分析,力图击破被拒绝就是失败,这种非黑即白的思维。失败不是黑与白那么分明的,它的确有层次和梯度。达到表白这个地步之前,一定也发生过什么事情,如果你什么都没有接触过,一下子上来就是表白,那被拒绝就可以理解成绝对的失败。不过谁都不会这么做,这么做基本就是被拒绝的,不停地这么做就是受虐狂。就算是去做一件事,仅仅看这一件事,也会有彻底的失败和轻微的失败。要知道自己失败的程度,可以从回观这件事情的各个环节开始。这样就不会一概而论、全面否定,可以知道自己离成功还有多远。

一个人如若有去表白的冲动,便是因了某种勇气,只要是表达出来,就可以认为不是全部失败,你也不是一个全然的失败者。那些想表白而没有表白的,想做没有去做的人,也许是能量没有积累到冲破各种束缚的程度,他们才是彻头彻尾的失败者。每一个冲破的束缚,可以看成是这个阶段的成功,勇气和强烈地向往不是人人都有的,甚至有些人还因此深深的怀疑自己。

能否真诚、清晰和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心意,这是第二个阶段的成功的关键。这里有两个层面,真诚真挚是态度和情感,完整清晰则表达自己的心意是技术方面的问题。表白是传达信息,表达是有技巧的,无论如何,光有炙热的心是不行的。如果这个你也达到了,那么可以说是成功了一半。

表白这件事情,显然是两个人,整件事情的一半成功对你而言,从你的角度出发可以说是完全成功了。接下来,是你表白的对象了。

最基本的是对方有没有完全完整地理解你的意思,这个是双向的,至少你要表白到对方能够理解你的意思为止,开始的试探和暗示,如果不奏效,就要直接一些,有些土豪在这方面有无与伦比的优势,直接堆钱,让人一下子看明白。如果你确信对方已经完全明白你在做什么,理解你行动的目的和意义。你已经成功了四分之三,最后的,也是决定性的时刻,就是他(她)做出决定性的回应了。

接受或者拒绝,这是一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的决定性部分,你的努力已经结束了。在期望美好结局的等待时刻,对方只要是真诚地表达了她内心的想法,无论“是”、“否”,都可以理解为你已经进行了一次成功地告白。就算是真诚地拒绝了你,你的表白仍旧可以理解为是成功的,只要你认为人都是独立的,都有自由做出自己的选择,对方接受你不是必然的。

如此,我重新定义了表白成功这件事情。也许是诡辩,也许有点鸡汤成分。不过我的目的并不是想安慰那些表白失败而情绪低落的人,而是想让他们鼓起勇气,关注自己的行动,用理性的力量来看待表白失败。

写到这里,对于表白失败出现失去控制的情绪化言行的人,这个说法是否能够奏效还是未知,毕竟我也成功了就这么一个。用理性来处理感性,用智商去弥补情商,也许情商没补上去,把智商弄低了,所以要慎重。

你可能感兴趣的:(表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