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自我觉察日记(day16)

21天自我觉察日记(day16)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1天自我觉察日记(day16)

          看见的三个层次

      借由今天读书会小伙伴的好问题,让我对“看见”有了重新梳理的机会。我们说:“看见即疗愈”,于是小伙伴的问题来了,孩子出状况的时候,我们的情绪马上就来了,发完火,开始觉察,后悔和自责不应该那样对孩子,为什么看见了,可是还是做不到不发火呢?

      我反问小伙伴:“你看见了什么呢?”

      看见事实是第一个层次,它让我们可以有个标的去回溯;借由回溯看见事实背后的逻辑和观念,是第二个层次;看见即使在潜意识的操纵下,我们仍然执著坚持的给爱,是第三个层次。

      比如小伙伴问出的这个问题,我们看见事实是我们会因为孩子的行为而有情绪,这个情绪有可能会伤害孩子,这是第一个层次;如果我们再回溯一下,为什么我们会有情绪,背后是什么逻辑、念头、标准?这是第二个层次;我们明明知道在那样的逻辑和信念下,我们就会有情绪,可还是要去处理孩子的事情,这背后是什么在驱使?这是第三个层次。

      当我们陷入第一个层次的“看见”,无疑只会自责和更加恼怒,这种恶性循环会让整个人都面临崩溃;当我们在做书写练习、疗愈日记、说故事,最先达到的目的就是疏解情绪,在此基础上进入第二个层次,“看见”背后的信念、逻辑,而第三层次的“看见”则是给我们力量去调整和转变。

      每一个层次的“看见”都是经由觉察,是由心而发,有意识的去感受和思考,这种觉察的练习一开始往往是事后觉察,就是当事情发生后,才“看见”、意识到,但随着不断的练习,觉察的速度会越来越快,感觉会越来越灵敏,直到有一天,量变引起质变,觉察的速度超过了潜意识自动自发的速度,那个盘踞在潜意识里的逻辑信念也就发生了转变。

      当然也不排除,有人也会在潜意识发动的时候会通过意识刻意控制,比如人们常提到的“情商”概念通常指这种,但如果不经由第二、三层次的觉察,这种控制只是暂时的起作用,要么在某个临界点爆发,要么身体去承担那压抑下来的情绪,转变成各种病痛。

      好了,这样一回顾,更加清晰,所以开始第二个层次、第三个层次“看见”的练习吧。

                                    2018-9-8

                                        刘东辉


21天自我觉察日记(day16)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1天自我觉察日记(day16)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21天自我觉察日记(day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