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成熟而自由的亲密关系是怎样的?

真正成熟而自由的亲密关系是怎样的?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归其根。

------《道德经》

所谓的“道家的纯真”:完美的人不会干涉生命中的个体,他不会将自己强加于其上,但是他会“帮助所有生命获得自由”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谈的马斯洛和卡尔.罗杰斯共同推崇的亲密关系:一段真正成熟的爱情,往往具备这种纯真和无为——放弃控制权、放弃改造对方的欲望,才是爱情的本质。

1. 聆听的艺术:

“仅仅用耳朵听”本身就是一种疗愈

当你处于痛苦和悲伤的时候,如果有一个人可以仅仅“用耳朵倾听”,而不会对你做出任何评价、判断、表扬和审判,也没有人想要改造你,这种感觉真的很棒。每当这个时候你都觉得自己的压力舒缓了,体验到的恐惧、绝望和迷惑都得到抒发。

心理学家指出,在人际关系中,不用做任何事情,“仅仅是用耳朵听”本身便是一种神奇的疗愈——仿佛道家无为之治的智慧。

有一个经典案例——某位研究视知觉的心理学家,与许多学生进行交谈,询问他们的视觉情况(比如是否有阅读困难,佩戴眼镜的反应等等)。这位心理学家只是饶有兴趣地听着,对他听到的内容不加评断,收集完数据便离开。然而,令他惊讶的是,许多学生主动回去感谢他给予的“帮助”,因为单纯的倾诉本身就是情绪的释放和能量的重组。

这种疗法后来在心理咨询中非常普遍——只要给患者提供一种不妄加评断的氛围,让对方畅所欲言,便已足以疗愈对方。风靡一时的“互助小组”——一群人在一起表达自己的困难,彼此认真倾听,而不做任何评价,能帮助彼此走出困境,采用的就是这个原理。

比如当你说,“我最近事业很低落。” 接下去当你开始阐述的时候,却被对方打断,然后给你套上一个标签,“你这么容易低落,说明你是个悲观的人。”接下来,就开始他的教育课堂。

这种行为有什么问题呢?

最直接的——扼杀下一次敞开心扉分享的欲望。当一个人努力将最深层次的自己、内心最私密的地方吐露给亲人的时候,却被“割断”了这种情绪,是痛苦的经历 。它催生自闭和孤独,久而久之,亲密关系中,自由自在的分享越来越少。

更深层次的——它不利于亲密关系中个体的自我发展。一个judgemental、充满审判和控制企图的环境,其本质不是“充分成为你自己”,而是一个“让你成为我想要的那个人”。这会造成个体无法真正寻求自我、理清自我的欲望和渴求。他的成长不是自发的,而是被各种夹杂的欲望所左右的。

后来,马斯洛发现,这种“仅仅用耳朵听”的能力和“人格发展程度”高度相关。

他指出,人格发展程度高的人,都有一个明显的特征——认识人和事物更加带有“被动”的特征,更能抛弃成见,去“被动倾听”对方语言,而非采取某种带着意见的态度去倾听;相反,人格发展程度较低的人,在认识事物和倾听人的时候,会带着更多的主观色彩。

2. 相处的艺术:

放下“试图改造一个人”的欲望

与“仅仅用耳朵听”的道家式纯真的背后,隐藏了“纯粹的欣赏”的爱情哲学。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很难摆脱企图控制、改变一个人的欲望。但是,研究发现,如果我们放下试图改变一个人的努力,去“纯粹欣赏”一个人,我们能让自己和对方都更快乐;不仅如此,这种氛围中的亲密关系,能让双方的人格向着更加健康、健全的方向发展。

卡尔.罗杰斯常爱举落日的例子来说明什么叫做“纯粹、不带企图的欣赏”:

我们喜欢落日,是因为它美而我们无法控制它,当我欣赏落日的时候,我不会说:“右下角的橘黄色再柔和一些,云彩中再加一些粉色。”对吧?我们不会这么做,我们只是充满敬畏地看着落日。

当我能像欣赏落日那样欣赏我的同事、孩子时,我的自我感觉最好。

这就是一种马斯洛常常提到的“被动的欣赏”,一种对于他人非常深刻的尊重和敬畏——仅仅观望,而不试图改变,这是一种道家式的纯真,就像欣赏一幅画作一样;与之相对应的,是控制的欲望,是“企图把你改造成我喜欢的样子”。

在马斯洛的研究中,那些高度成熟的人也都有一个特点——在欣赏他人(家人、伴侣、朋友)的时候,更容易呈现出这种“被动欣赏”的特征,他们更容易像欣赏一副画作一般欣赏一个个体,“用无为无欲的方式赞赏和享受一个人”,更能接受“只欣赏而不占有、不改造”的自由相处模式。

霍妮在一次演讲中也指出,区别一段爱情是健康的爱情还是神经质的爱情,最重要的指标就是:你是单纯享受、赞赏、感受乐趣,还是企图控制、改变和占有它。懂得前者的人一般很少在亲密关系中失败,而后者在建立长久亲密关系上失败率奇高。

或许你会问,这种高度自由、不加控制的亲密关系,真的能保证对方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么?真的有利于个体的成长么?

答案是肯定的——提供一个充满信任、自由、充满纯粹的欣赏和爱意的环境,能够滋养出一个更加健康、友好、阳光,也更愿意自我成长的个体。我们来看下一部分。

3.“无为”的氛围:

心理学家把建立亲密关系称为“人的第三次成长”——

除了童年和青春期以外,人可以通过一段良好的亲密关系获得新一轮的内在成长,你童年收到的创伤,都可以通过一段好的亲密关系来疗愈。

我见过很多的案例,一个原本自我意识丧失、充满自卑的人,通过爱一个人、以及被爱,而重新获得自尊,认识到自我的重要性;也见过很多的案例,原本对生命毫无期待,通过一段充满爱的亲密关系,而更热爱生活,甚至改变了性格。

人们在亲密关系中获得成长,被自然而然改变。不是因为对方“企图”去改变他们,而是创造出了一种充满爱、温馨、信任、自由的环境,这种环境是人格成长的“养分”,或者说“羊水”,滋润了一个更好的人格,让人“自然而然想变得更好。”

我很爱来自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一个词,叫做“生命的定向过程”——无论是何种水平的生物,只要在一个有促进作用的环境中,都会有积极实现自我固有潜力的大量内部运动。

它肯定了这样一个积极的理论——只要提供足够有益的环境,我们就可以期待个体“自然而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我们也需要信任在亲密关系中的另一方,无论是伴侣,家人还是孩子,有这个能力和潜力。:)

而相反,如果你提供的是一个压抑的、充满了judgemental和被控制的环境中,个体会有着“抑制自我成长、甚至毁灭自我的倾向”,或者,即使暂时他得到了成长,长期以来会产生远离家庭控制的欲望,同样不利于人格的发展。

你要去相信,“自由自在、被理解、被纯粹地爱着”定是每个人所追求、并且值得拥有的美好感受。

当你创造这种“无为”的氛围,去认真倾听一个人、纯粹欣赏一个人的同时,你自己的内心得到了丰富和扩展,能够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加强了生命的厚度和宽容度,这本身就是一种内在的成长。

4. 我们来集中谈谈 How 吧

以上都是高度理论化的 what 和 why,我们接下来谈谈更接地气的 how——

在生活中,我们如何做亲密关系中的“道家无为”。

1. 如何“仅仅用耳朵听”

“仅仅用耳朵听”,难度比你想像得低。那些接受心理治疗的互助小组的成员,彼此分享痛苦,只静静地听,不judge对方,就是做到了这点。

这说明共情与其说是一种技巧,在更大程度上说是一种意愿:暂时抛弃自己的价值观,用孩子般单纯的视角去接受对方的语言的意愿。

具体来说:

1)听到任何观点和事例时,都避免在脑海中形成任何“判断和结论”不要自以为你获得了对方没有感受到的情绪和“事情的真相”——这太有胁迫性;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对方

这才是“成熟的倾听”

你只需要点头,同时采用适当的疑问句鼓励对方继续诉说,你的全部愿望是希望对方把话说完。

什么是“适当的、引导性的疑问句”呢?举个例子,当对方说“对于这件事我很难过”时,你可以问“你难过是因为得不到父母的关心,还是被家人误解了,或者是其他呢?” (记住,不能用肯定句,要用开放性的疑问句)。

2)在倾听的过程中,你需要充分融入对方所描述的情景中,去努力感知对方的感受。如果你真的做到了与他“共情”,你就能理解他现在经历的每一个情绪都是合理的,你会跟他一起经历情绪的起伏。

你们的情绪越相近、越融为一体,你的“共情”就做得越到位。这次聆听就越有效。如果倾听结束,你还是无法理解对方的某一种感情(比如恐惧、迷茫),那就是一次无效的共情倾听。

记住,共情是你能给予的最温柔而敏感的陪伴;深度理解更是给予他人最珍贵的礼物。

2. 摒弃“贴标签”行为

带着主观色彩将人标签化、脸谱化,这是亲密关系中残忍的举动——每个人在面对自己被标签化理解的时候,都会产生本能的反抗。

比如“你是一个自私的人”,“你太残忍”,就是将人脸谱化的体现。

用标签去认识一个人,是“不去认识”的形式。它让人无需进一步费力做更仔细、更深入的感知或者思维活动。毕竟把一个人纳入系统中、囊括在某个“目录”之下,比认清其本质要省力多了。

这种行为根源于亚里士多德“二分法”的逻辑:一个人必须在“自私-无私”,“仁慈-残酷”,“善-恶”这些相反的性格特征中占据一种。总之,A和非A无法并存

但是,人往往是极其复杂的(马斯洛发现,越是人格发展程度高的人,就越复杂),每个人都是同时自私又无私着;他们对一些人仁慈,而对另一些人残酷;在某些情况下善,在另一些状况下恶。

这才是人性的“本来面目”。

只有如是把对方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认识到人性本该复杂、无法用某个标签简单粗暴地去囊括,才能做到更纯粹的欣赏。

更多关于魅力养成原创文章,可关注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 veritasfashion

你可能感兴趣的:(真正成熟而自由的亲密关系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