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人工智能:李开复谈AI》| AI来了,有思想的人生并不会因此而黯然失色

书籍:《人工智能:李开复谈AI如何重塑个人、商业与社会的未来图谱》

作者:李开复

推荐语:人工智能小白的扫盲推荐阅读书籍


荐书《人工智能:李开复谈AI》| AI来了,有思想的人生并不会因此而黯然失色_第1张图片
人工智能小白扫盲推荐阅读

人工智能之所以能在近年来突飞猛进,主要得益于深度学习算法的成功应用和大数据所打下的坚实基础。

目前使用的领域

1、自动驾驶

2、智慧金融(股票分析、金融智能投顾、信用风险防控、安防与客户身份认证、智能客服)

荐书《人工智能:李开复谈AI》| AI来了,有思想的人生并不会因此而黯然失色_第2张图片
智慧金融

3、智慧生活(语言翻译、生活超市)

4、智慧医疗(制药等)


今天的人工智能还不能做的

1、自我意识:人类之所以为人类,是因为拥有自我意识,即为:喜怒哀乐,人生思辨,用自己的思维和逻辑探索存在的意义,指导自己的行为和意愿

2、常识

在生活中经常会使用“符合常识”或“违背常识”来判断一件事情的对错与否,但几乎从来无法说出判断的依据。在每个人头脑里都有一些几乎被所有人认可,无须仔细思考就能直接使用的知识、经验、方法。

3、推理能力

人类拥有强大的联想、类比能力,这是推理能力的基础。

福尔摩斯可以通过一顶帽子中遗留的灰尘来推理出这个人的生活习惯,家庭、婚姻状况。从表象推导认识背后的规律的能力,计算机目前还远远不能及的。

4、审美

人的艺术修养和美学感受,很难用技术语言解释,是需要不断学习和培育的。虽然机器可拥有模仿的能力,但并不真正懂得什么是美。

另外,审美能力不是简单的规律组合,也不是大量数据堆砌后的统计规律,无法去量化的

5、情感

每个人因情感的存在而变得独特和有存在感。而在机器人看来,这都只是大数据下的情绪指标。因此,常人说,冷血得像机器人一样。

若机器人未来也能拥有丰富的情感,会怎样呢?


面对人工智能革命,我们该用怎样的姿态和心态去面对和准备?

1、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需要教育父母,让他们不要再期待孩子寻找“安稳”的工作,因为在传统意义上,“安稳”意味着简单、重复,“安稳”的工作早晚都会被机器取代。我们要帮助下一代做最智慧的选择,选择那些相对不容易被淘汰、或者可以与机器协同完成任务的工作。

只有我们的教育体系不断培养出适应新的金字塔模型,可随着社会结构调整需求,快速灵活完成不同类型的工作,发挥人类创造力的人才,人类才不必终日担心被人工智能取代。

2、在人机协作、各自发挥特长的人工智能时代,学习方法比学什么,更为重要。文中,作者提了个例子,是密涅瓦尔大学一年级的四个课程方向。

最核心、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包括:

主动接受挑战

在实践中学习:一边学习一边实践

主动向机器学习:从人工智能的计算结果中汲取有助于改进人类思维方式的模型、思路甚至基本逻辑

学习要追随兴趣: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美或者好奇心而引发的兴趣,都会推动到学习的更高层次


荐书《人工智能:李开复谈AI》| AI来了,有思想的人生并不会因此而黯然失色_第3张图片
密涅瓦尔大学一年级的四个课程方向


对于人工智能时代,我们该学什么?

李开复提出,人工智能时代,程式化的、重复性的、仅靠记忆与练习就可以掌握的技能将是最没有价值的技能,几乎一定可以由机器来完成;反之,那些最能体现人的综合素质的技能,例如,人对于复杂系统的综合分析、决策能力,对于艺术和文化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由生活经验及文化熏陶产生的直觉、常识,基于人自身的情感(爱、恨、热情、冷漠等)与他人互动的能力……这些是人工智能时代最有价值,最值得培养、学习的技能。 而且,这些技能中,大多数都是因人而异,需要“定制化”教育或培养,不可能从传统的“批量”教育中获取。

科幻作家、雨果奖得主郝景芳说:

“很显然,我们需要去重视那些重复性标准化的工作所不能够覆盖的领域。包括什么呢?包括创造性、情感交流、审美、艺术能力,还有我们的综合理解能力、我们把很多碎片连成一个故事这样的讲述能力,我们的体验。所有这些在我们看来非常不可靠的东西,其实往往是人类智能非常独特的能力。”


面对人工智能,作为PM来讲,其实自己内心是即期待的,但对于未知的人工智能发展也带着小小的担忧,而李开复说:

对于心态问题,我们不必焦虑和担心,在ai时代,我们可以更多地借助机器和互联网的力量,更好地感知整个世界、整个宇宙,体验人生的诸多可能,才不枉我们短暂的生命在浩瀚宇宙中如流星般走过的这一程。

AI来了,有思想的人生并不会因此而黯然失色~

你可能感兴趣的:(荐书《人工智能:李开复谈AI》| AI来了,有思想的人生并不会因此而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