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成都站活动体验
1.1 活动印象
昨天第一次参加印象笔记组织的线下活动,感觉还是蛮不错的,三个嘉宾分别从生活应用、工作应用和实用技巧三个方面分享了宝贵经验,另外还有不少朋友也一起分享了各自的使用经验,对我来说试一次很好的体验,下一次希望还能有机会参加类似的活动。
1.2 使用历史
我应该是在12年知道Evernote并注册开始使用,当时主要是被它的信息安全与私密性功能说吸引然后用于保存一些游戏软件的激活码之类的东西,因为毕竟是海外服务,考虑到稳定性并没有用于资料储备的相关功能。后来在13年的时候注册了印象笔记并把资料转移过来后因为流量限制和价格因素,所以并没有继续开发更多的功用。
直到去年把系统升级到Win10以后,因为很喜欢OneNote的自由排版功能后才开始考虑用笔记的形式积累我的知识和经验。我有一个习惯,但我想依靠某种软件完成某项功能时我会找几款不同的软件进行体验,并设想出不同的应用情境,最终再选出最适合自己使用的。所以最后我选定了印象笔记,其主要因素有两点:1. 无限制的存储空间,并且永不过期。2. 强大的检索功能。
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我也学习了一些老手门的实用技巧并不断尝试摸索印象笔记的功能和使用方式,期间进行过两次笔记本结构修改,和一次标签管理(最终作废),借着本次活动,我也通过和大家交流,重新审视一遍印象笔记,通过我对它的使用感受和感悟,作为一个阶段的使用总结呈现给大家,并希望印象笔记在中国能够发展的越来越好。
2 印象笔记核心价值
2.1 云同步
印象笔记的云同步做得很好,这一点无可挑剔。
2.2 知识库
印象笔记的口号就是作为你的“第二大脑”,把你获取的知识积累到印象笔记中,在需要的时候随时取用,要建立这样一个系统就必须具备以下几个基本功能。
2.2.1 文档资料库
印象笔记最重要的功能就是一个“文档资料库”,就好比是一个个人图书馆。在这里你可以找到所有记录下来的文档资料,从而减轻大脑的记忆负担。
2.2.2 收集
方便的收集,任何类型的原始素材都可以方便的收集到一起,这里的核心就是便捷、有效。
2.2.3 整理
就像人的大脑一样,你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感知等最后都统一成你的记忆,再通过回忆的方式还原成某种印象。整理的意义就在于把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进行“格式化”和“规范化”管理,让它们形成一个整体。我们不断的回忆可以加深印象,所以我们我们不断的整理也能起到同样的作用,去粗取精,浓缩精华。
2.2.4 索引
我们去商场买衣服和从衣柜里面找衣服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体验,同样是找一件上衣,前者是进行同类型的比较和挑选,从颜色到款式上的区别,这种方式叫搜索;后者是进行精确定位,我那件花格子的衬衣放哪去了?这种方式就是索引。索引的目的是就是“标签化”。就像我们是查字典,从偏旁部首到笔划,或是通过拼音顺序进行精确定位。搜索和索引,一个感性一个理性;一个注重范围,一个注重效率。
2.2.5 分享
从古至今,如果没有知识分享,我们应该还是会停留在原始社会,我们无时不刻都在进行着分享,只有分享才能带来进步,信息闭塞只会延缓发展速度。
3 核心价值的增值空间
3.1 加强印象领导地位
加强印象在笔记领域的领导地位,其核心就是强化自己的优势,并减少自己的弱点,如何强化自己的核心价值应该是最重要的目标,因为这些才是用户最终选择印象的主因,同时也是印象做得最优秀的地方,其他竞争对手在这方面很难赶超。
3.2 从知识库到资料库的转变
印象笔记目前还只能称作是知识库,而无法作为资料库存在,但是知识和资料其实是索引和内容的关系,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许印象笔记不可能成为一个资料库,但应该通过某种方法或方式把知识和资料关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3.2.1 云存储
云存储的发展为这种可能性提供了一种不错的选择,而且我看到Evernote已经和Google Drive有了不错的联动尝试,但是在国内这还是一个长远的课题。
3.2.2 资料分享
其实就资料本质上来说,因其唯一性在多个用户之间的重复性应该是蛮大的,所以通过分享可以节省不少资源,但最大的问题是版权,所以只能在小范围内实现,因为我没有用过企业版,所以似乎企业版正在尝试这些功能。
3.2.2.1 Wiki
Wiki是另一种资料分享方式,但是种类非常繁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和格式,所以如何引用这种资源还有待研究。
3.3 核心功能的增强
除了云笔记以外,其实作为知识库来说,各个环节还有很多的不足有待改进,这些方面我的抱怨其实还是蛮多的。
3.3.1 作为文档资料库的不足
核心问题是图片排版问题,无论任何平台都应该考虑一下图片在文档中的篇幅面积,尤其是在编辑状态下,每次导入图片后都会影响到文字录入体验,所以应该能够自动生成缩略图,或至少能够一键切换图片的显示模式。
自动标签功能最早我是在谷歌博客中见到过,现在也很普遍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实用的功能,而且实现起来也不困难,我认为在文档编辑器中应该添加上这个功能。
图片不能加文字标注,我不是指标注到图片上的文字,而是很多博客网站都有的给图片添加文字说明的功能,我认为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图文排版功能。
3.3.2 收集功能的不足
剪藏的核心功能不够完善,“网页正文”、“整个网页”和“选定部分”应该整合成一个更强大的功能,而“网页截图”也不能截取长屏。“隐藏广告”功能不错,但在论坛使用时有时候会截取多页内容,且范围不可选。
3.3.3搜索功能的不足
每次使用搜索框总会卡一下,说明你们的检索算法有待提高。
另外标签体验是最差的,这一点我在活动上也说了,另外我再多补充几点:
空标签的问题,我认为空标签没有任何意义应该可以自动删除,这一点尤其在进行标签管理时很讨厌。
标签删除是一个很危险的操作,所以在进行这个操作时应该增加一个提醒,另外最好是在能够看到标签下所有文档的情况下才可以删除标签。
标签的自动填充中文和英文是不同的,中文直接回车并不会自动填充,我个人更喜欢英文标签的自动填充方式,这样更效率一些。
因为中文的语境习惯所以希望能够按词汇识别标签自动填充,比如我经常会有类似“美食烹饪”、“烹饪美食”、“美食笔记”这样的类型标签,但其实内容都是相关的,只不过是我在填写标签时忘记了上次定义的名字罢了。
3.3.4分享功能的不足
印象笔记中分享功能的缺失是最大的遗憾,其实Evernote并非不注重分享功能,只不过在国内把这个问题给刻意回避了。但在这方面我单方面的认为印象笔记做的不够好,我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我通过邮件给一位非印象笔记用户分享一篇文章,他打开后并不能直接看到内容而是需要去注册一个印象笔记账户才能浏览,我认为这是一种霸权模式,换做是我肯定不会为了谋篇文章而去注册一个我还未了解过的服务,这样的代价太昂贵了,甚至可以说会产生负面印象。而较为友善的方式应该是限次或限时访问,如果需要经常访问这个内容了才去考虑注册账号或向分享人再次申请访问权限。
我可以把微信或微博内容转发到印象笔记,反过来却不能把印象笔记的内容发布到我的公众平台上,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印象笔记只不过起到一个文本编辑器的作用,这样又有何不可?
印象笔记的群聊是一个必不可少但却又非常特立独行的存在,我还从没见过有哪个交流工具不是以用户列表为中心的,而印象笔记这种反其道而行的做法也没有发现什么好处,反而变得很难用。
4 印象笔记的薄弱环节
4.1 不足即竞争对手的机会
印象笔记并非没有竞争对手,有竞争才会有进步, 印象笔记也并非完美,它的缺陷就是竞争对手的机会,如果不重视这些缺陷,也许就会有用户流失,如果用户流失的太厉害,最终也只能被淘汰。
4.1.1 发展速度有待提高
最近也刚好经历了5到6的版本更新,更新后确实有不少改进,但我在活动上听到Joe君一句话其实还是让我挺难过的,印象笔记整个团队用了3年的时间才带来了这些明显的改变,也许在这3年之间印象笔记的版本变化不可能一直维持在5,但是这种进步速度真的不太适应发展需求,大象就是大象,也许你很厉害,但最终也跑不过猎豹。
4.1.2 如何适应敏捷开发
我并不是搞开发的,但是我认为敏捷开发是一种很高效的开发方式,考虑到数据安全性,可能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大象,但是对于新功能的拓展应该还是很有帮助的。
4.1.3 学习开源软件的发展优势
我的很多工作应用都是开源的,我认为开源软件最大的优势在于价格和开放式的构架上,在保有其核心功能的基础上更加广泛的吸收优秀的定制功能,以满足不同的特殊需求,大象类似的模式就是它的“百宝箱”功能了。
4.2 功能性 VS 臃肿
我经常听人说大象臃肿一开始还不觉得,随着笔记内容的增多和使用时间的增加,这一感觉也越发强烈了。虽然以前大象把很多功能做成不同应用的方法也不够好,但是现在把所有功能进行整合的策略我也觉得不妥。
就拿我在用的安卓手机应用的拍照功能简单举个例子,就功能上来说,安卓应用的拍照功能非常完善,但是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就不是那么美好了。首先,印象笔记的拍照精度不够,远不如用手机自己的系统拍照后再整理到印象笔记中;其次,就扫描文档或名片来说我个人在用名片全能王和扫描全能王,前者可以把名片内容直接整合进你的手机通讯录,而并非像印象笔记那样关联一个在国内普及率很低的Linkedin,后者从效率和质量上都要比印象笔记的好,而且可以整合成pdf格式的文件直接保存进印象笔记。
4.2.1 瑞士军刀也不适用各个情境
原来我比较喜欢大而全的应用,一款应用包含了很多功能,就可以少装几款应用。但是后来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每个软件都会有自己的优势和缺陷,一味地追求大而全反而牺牲了自己的特色。即便是瑞士军刀也不适用于各个情境,反正我平时在外最多修个指甲,也不会随身带着它。
4.2.2 插件式功能的优势
如果能把各个核心之外的功能用插件的形式让用户自己选择安装,我认为是一个较为稳妥的方法。如果我只需要最核心的功能那我只安装基本功能就可以满足我的需要,这样轻便效率。如果我需要功能A那我就没有必要安装功能B来浪费空间。
4.2.3 做好最核心的功能
做到插件式功能管理后,印象就可以集中资源优化和增强核心功能,通过“百宝箱”的方式把扩展功能留给更加专业的应用或开发者,来完善印象笔记的应用面,我认为这种集中所有优势力量的发展模式应该是最高效的。
感谢你花时间看我的文章,最后祝大家知识积累越来越丰富,印象笔记越用越顺手。
Ps: 哎~ 印象笔记写的文章复制过来文字颜色全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