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SCI论文撰写研修班

说明:这篇笔记由多位老师的讲稿综合而成,从“战略”和“战术”两个角度阐释了写SCI论文的基本套路。仅供学习参考,不做任何商业用途。

【战略部分】

1. 如何评价科学家的研究质量

1.1 Citation Count

文章的引用可分为自引和他引,自己引用自己的文章不算厉害,别人引用的次数才算数。

1.2 Impact Factor(IF)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出品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项数据,现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它不仅是一种测度期刊有用性和显示度的指标,而且也是测度期刊的学术水平,乃至论文质量的重要指标。

计算方法:

以2016年为例,计算某期刊在该年的影响因子:

X=以2016年为基点、某期刊于2014和2015年出版论文在2016年被引用之总次数

Y=以2016年为基点、某期刊2014和2015年全部论文发文量的总和

IF2016 =X / Y

1.3 The h-index

H-index,又称为h指数或h因子(h-factor),是一种评价学术成就的新方法。h代表“高引用次数”(high citations),一名科研人员的h指数是指他至多有h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h次。h指数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一个人的学术成就。一个人的h指数越高,则表明他的论文影响力越大。例如,某人的h指数是20,这表示他已发表的论文中,每篇被引用了至少20次的论文总共有20篇。生物学家的h指数都偏高,表明h指数就像其他指标一样,不适合用于跨学科的比较。

1.4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SM ( 基本科学指标,简称ESI) 是一个基于Web of ScienceTM 核心合集数据库的深度分析型研究工具。ESI 可以确定在某个研究领域有影响力的国家、机构、论文和出版物,以及研究前沿。除了ESI外,Science Watch也能用以追踪热点。

1.5 Highly cited researchers

这是一个科学家的排行榜,在某一领域中文章引用进入前1%的人才能进入这个行列,可在Web of Science中查询。

1.6 Mentoring Abilities

Mentoring Abilities反映了一个科学家的指导能力。学生出师后,如果能一段时间内在某一领域有所成就,这就说明其导师的指导能力很强。目前还没有相关公式来计算这个指标。

总结:应该采取综合的方法来评估科学家的研究价值。虽然h-index变得越来越流行,但也应该与其它指标综合起来考虑。


2. 选择方向

在写论文之前要想好:

你为何要开始?

你做了什么?

你发现了什么?

它的意义是什么?

总结:在实验和论文之前首先要选方向。选择方向时要知道某一领域的发展状况,比如可通过ESI判断热点和趋势,或者通过h-index看看行业大牛在干什么。


3 审稿(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1 稿件处理流程

【笔记】SCI论文撰写研修班_第1张图片
一般稿件的处理流程
【笔记】SCI论文撰写研修班_第2张图片
《中国科学》审稿流程
【笔记】SCI论文撰写研修班_第3张图片
The EMBO Journal(IF: 8.295)的审理流程

3.2 初筛退稿的主要原因

不符合期刊的刊载范围。

不符合期刊的格式要求。

未达到期刊的发表要求,创新性和科学意义不够。

专业性太强,对于相对综合和宽泛的期刊,不易引起广泛的兴趣,应投专业领域的期刊。

写作粗糙,可读性差。

总结:有接近50%的论文被拒都是因为格式或内容不符合要求造成的,况且初审被拒后是不能得到有价值的意见的,这很浪费时间。为避免初筛就被退稿,应在推送之前仔细做好检查,可以请别人帮忙看一下,也可以隔几天自己再去看。


【战术部分】

1. 学术论文的整体结构

篇前部分:题名+眉题;作者姓名+单位署名+通讯地址;摘要+关键词。

主体部分: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与讨论;结论。

篇尾部分:致谢;参考文献。

* 注意:具体的操作步骤并不是按照文章的结构顺序来,摘要很重要,一般放在后面写:

选方向-->选杂志-->做实验-->得出数据(Tables&Figures)-->题目-->介绍-->方法与材料-->结果-->结论-->摘要-->讨论。

1.1前篇部分

1.1.1 题名 (Title)

准确(Concrete):准确反映论文内容,内容的核心主题放在词放在题名开头。

简洁(Concise):中文最好不超过20个汉字,英文最好不超过10-12个单词。

清楚(Clear):清晰地反映文章的具体内容和特色,简单有效,重点突出。

慎重使用缩略语。

避免使用化学式、上下角标、特殊符号(数字符号、希腊字母等)、公式等。

避免使用Thoughts on... Regarding... Study on...等。

1.1.2 作者姓名的拼音表达方式

国家标准(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方案):汉语人名按姓和名分写,姓和名的开头字母大写,如:Zhou Jielun(周杰伦)。

国外期刊一般会尊重作者对自己姓名的表达方式,但大多倾向于大写字母只限于姓和名的首字母。例如:Jie-lun Zhou(缩写:Zhou J L)。 

(哈哈,小公举其实是Jay Chou啦~)

应尽量采取相对固定的英文姓名的表达形式,以减少在文献检索和论文引用中被他人误解的可能性。

1.1.3 作者单位名与地址的标署

作者单位署名,可署多个单位,用数字表示。应明确单位署名顺序,中英文对应一致。

作者简介:出生年、学历、职称、研究方向、email等。

尽可能地给出详尽的通讯地址,如果论文出版时作者调到一个新的地址,新地址应以“Present address”的形式在注脚中给出。

如果第一作者不是通讯作者,作者应该按照期刊的相关规定表达,并提前告诉编辑。期刊多以星号(*)、注脚、致谢的形式标注通讯作者或者联系人。

1.1.4 摘要(Abstract)

大致包含IMRD结构的论文写作模式。根据编辑要求选择段式结构式

使用简短的句子和熟悉的词。

注意表述的逻辑性,尽量使用标示性词语来表达论文的不同部分(例如:使用We found that..表示结果;Based on.., we found..表示通过对...分析,我们发现)。

保持独立性自明性避免引用文献、图表和缩写。

尽量避免使用化学结构式、数学表达式、角标和希腊文等特殊符号。

适当强调论文的主要的论点和重要之处,但不用出现评论性文字(例如:重大发现... 首次...)

1.1.5 关键词(Keywords)

关键词数量要符合杂志要求。

选关键词的三个层次普通关键词,用于读者快速判断论文的研究领域,如:影像识别(image recognition);过渡性关键词,较大次级领域,例如:指纹识别(fingerprint recognition);特指性关键词,有助于读者准确地检测文献,例如:非剪接基因(nonalternative spliced genes)。

避免使用自定的词作为关键词,除非是科学界公认的专有的缩写词(例如:DNA)。

1.2 主体部分

1.2.1 引言(Introduction)

1.2.1.1 写作套路

综述研究背景:概述本项工作的研究或观察的理论基础,给出简明的理论或研究背景(哪些做了,哪些没做),一定要引用新的重要的相关文献(包括正反方向的文献),阐述其结果与意义。

指出存在的问题:说明为什么要做这项工作。

阐述研究的目的:说明有别于他人的“主意”。

引言”要与“讨论”形成呼应的关系。

1.2.1.2 注意事项

不要回避某些“最相关的引用”。

避免过多引用自己写的文章。

解释或定义术语以及缩略词。

在强调自己的创新性时,要慎重而留有余地,不要自夸或过谦(避免使用“首次提出”、“重大发现”等语句)

1.2.2 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明确描述实验对象和方法的选择,还应说明实验过程是否符合伦理学要求。

清楚说明实验材料的技术规格(如理化特性:纯度、浓度等)、数量、来源或制备方法。并非所有材料都需说明品牌名、制造商或经销商,但都必须使用科学名

参阅已有方法,应尽量引用参考文献,并做简要描述,但不必全部重复描述。

如果对已有方法进行了实质性改进,应清楚地说明改进的内容及理由。

采用常规仪器材料和通用方法,可只列名称,不必详述。

尽可能详尽,具有可重复性

1.2.3 结果(Results)

1.2.3.1 总体要求

选择在文中展现那些结果。对实验观察结果的表达要高度概括和提炼,按逻辑顺序描述或总结重要的观察结果。

确定表现形式。数据表达可采用文字与图表相结合的形式(避免使用文字、图、表重复表达同一数据)。

尽可能列出“结果”的原始数据,包括与预期相反的数据。

清楚地描述一个或多个变量响应或差异的重要性,如果适合,使用变化的百分数而不是具体数据。

突出重要的发现和特点(数量特征、优化)。

总结统计分析结果,给出所有初步分析的实际P值。

英文写作时,应使用一般过去式叙述研究结果。

写作准确、简洁、清楚

1.2.3.2 Figure&Table要注意的内容(一图胜千言~)

表格:很方便地列举大量精确数据或资料。

图表:直观有效地表达复杂数据,尤其是不同数据间的比较、关联、趋势。

表格和图表应有良好的“自明性”,要有统一的编号和标题

图表题名:准确而清楚地表达数据或资料的含义,切忌简单地描述数据。

文字与图表要有“相对独立性”。描述变量间的关系或规律,而不只是结果如图/表1.

曲线图与柱状图:连续变量VS离散变量。

1.2.4 讨论(Discussion)

1.2.4.1 基本内容

讨论是一篇文章的“心脏”,最能反映作者掌握的文献量和对某个学术问题的了解或理解程度。

“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结构来写讨论:从发现文献,到理论,到实践。

讨论的重点在于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和推断(解释现象和阐述观点),阐明你的结果为什么具有新颖性、重要性和广泛性,并说明作者的结果是否支持或反对某种观点,对后续研究有何建议等。

阐释结果与目标的关系,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勿用道歉的语气),以及这些局限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并建议进一步的研究题目或方向(不要超过两条)。

避免含蓄或夸张,做到简单明确,以便审稿人和读者了解论文为什么值得引起重视。

1.2.4.2 注意事项

着重强调重要发现,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不要过细地重复引言或结果中的数据和资料。

推论要符合逻辑,避免实验数据不足以支持的观点和结论。

对结果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应实事求是,适当留有余地

客观公正,既阐明数据重要的科学价值,又不伤害同行的智慧。

动词的时态要与前面的引言保持一直,都用现在时

讨论和评价与结果相矛盾的解释,这是一个好的讨论的标志(中国的作者常回避讨论不一致的内容)。

1.2.5 结论(Conclusion)

有时可将“结论”包括在“讨论”或“结果与讨论”之中。

作者本人研究的主要认识或论点

总结性地阐述本研究结果可能的应用前景、局限性及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

结论中不应涉及新的事实,也不能简单地重复之前所说的句子。

1.3 篇尾部分

1.3.1致谢(Acknowledgements)

对于不够署名条件,但对研究结果有贡献者,可以以致谢的形式列出,主要包括:协助研究的实验人员;为研究提供方便(仪器、测试)的机构人员;提出过指导性意见的人员;资金资助项目或类别(但不宜列出经费的数量)。

尽量指出致谢对象的具体的帮助与贡献。

为表示礼貌尊重,投稿前应请所有被感谢的对象阅读论文定稿,致谢的某人可能暗含着某人赞同论文的观点或结论,如果相悖就尴尬了。

使用We thank.. 而不是We would like to thank... (不要用虚拟语气,不真诚)

1.3.2 参考文献(References)

引用的文献必须是自己看过的。

按照杂志要求选择合适的格式。

可以用一些工具来生成相应的文献引用格式。

2 写完论文的后续工作

2.1 修改论文

2.1.1论文检测流程

检测实验和数据的可靠性;检查书写和语言组织;检查逻辑性;检查每一部分是否达到了要求;检查用词是否正确、简洁、清楚;检查各种图表;检查引用;检测参考文献;使用CrossCheck,Similarity Check 或“学术不端检测系统”进行查重。

英文书写的论文可以请母语者帮忙修改润色,或请正规的翻译机构提供专业的服务。

2.1.2 投稿前需要检查的项目

是否满足期刊所要求足够份数的原件和复印件。

通讯作者详细的通信地址、E-mail地址、电话号码。

论文的字数、摘要的格式等是否符合要求。

表格和插图分别单独打印, 并按其在论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号。

确保参考文献目录中的各著录项准确且完整无缺; 并且在正文中分别有引用标注。

其他:投稿信、相关的声明信、贡献单,等。

2.1.3投稿信(cover letter)的写作

简短明了、重点突出, 最好不要超过一页;

投稿信的基本内容:

 稿件的栏目类型;

 建议的审稿人或需回避的审稿人;

 联系人或通讯作者详细的联系地址、电话号码、E-mail地址、传真号码。

2.1.4 如何推荐审稿人?

引文的作者;

期刊的编委;

重要的研究群体或个人:

 与期刊主办单位的关系,

 否曾经是期刊的作者,

 知名度。

2.1.5 与编辑的联系

如果没有收到期刊的“收稿回执”,可在2-3周后通过 E-mail或电话询问编辑部;

如果2个月后没有收到是否录用的决定,可以询问;

审稿结果:

无须修改即可录用;

改后录用;

退稿(或改后再审)。

2.1.6 如何处理“改后录用”的稿件

仔细阅读并思考审稿人或编辑提出的修改意见;

修改信:

 逐条说明按要求修改的内容;

 如果认为审稿人或编辑的修改建议不合理,可坚持己见,但一定要有充足的理由

尽快返回修改稿。

2.1.7 如果收到的是一封退稿信

认真思考审稿人或编辑提出的退稿意见:

 暂不再投稿;

 修改稿件, 并重投到同一份期刊(explain why);

 修改稿件,改投其他期刊

不要将不做任何修改的原稿件转投他刊。

2.2如何增加论文被接收的几率?

Better science

Better writing

Better organization

Right words in the right order(logic)

Getting help from colleagues

Getting help from English editor

Getting help from journal editor

Getting your network to work for you

Hired help(English editor service)

Strategic co-author

2.3 表达上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

2.3.1 句子需要注意的

在句子开头,如果表示数字,不要用阿拉伯数字来表示,而要用英文全拼。(例如:3 bodies... 不对;而要用Three bodies... 来表示)

表示“我国”不要用at home/our country,而要用in China。

尽量用短句,不要用长句,句长最多不要超过60个词。

注意冠词的使用:a, an, the 别用错。

注意代词的使用:it, that, they... 这些指示代词不宜在同一段落中多次使用,否则容易使人混淆。

主语和动词尽量紧密相连,避免头重脚轻。

图、表一般不作句子的主语。

2.3.2 标点符号

英文中没有书名号,而用斜体表示著作。

英文中没有没有波浪号(~),如果表示1到10,则用“1-10”来表示。

连字符主要起连接作用, 破折号则主要起分隔作用。

SI单位的倍数单位应根据使用方便的原则选取: 一般应使量的数值处于0.1-1000之间。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相乘所构成组合单位作为分母时, 应使用括号或连乘表示, 以避免误解。

量符号中下标符号表达的原则为: 表示物理量符号的下标用斜体; 其他下标用正体。

一些约定的常数 (Re, Fo等), 使用斜体形式。

有关矢量、张量和矩阵等符号, 需要采用黑斜体形式。

动植物等属以下(含属)的拉丁文名称(如: E. coli, Oryza), 使用斜体形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笔记】SCI论文撰写研修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