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1

读书笔记:

大凡高度的概括,总带有想象的成分。

1,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

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1587年,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

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故事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

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2,

统治我们这个庞大的国家,专靠严刑峻法是不可能的。

其秘诀在于运用伦理道德的力量使卑下者服从尊上,女人听男人的吩咐,而未受教育的愚民则以读书识字的人作为楷模。

3,

迷信与非迷信,其间的分野也可能极为模糊。

当一个人强迫自己对一件事情、一种前途建立信念,则其与宗教式的皈依就相去极微。

因为凡是一个人处于困境,他就不愿放弃任何足以取得成功的可能性。

即使这种可能性极为渺茫,没有根据,他也要把它作为自己精神上的寄托。

4,

今年不死,明年不死,年年等死,等不出死,反等出祸。

然而祸来又不即来,等死又不即死,真令人叹尘世苦海之难逃也。

可如何!

5,

难道一个人熟读经史,文笔华美,就具备了在御前为皇帝作顾问的条件?

难道学术上造诣深厚,就能成为政治家?

25年前翰林院修撰徐时行也曾对这些问题发生疑惑。

但今天的大学士申时行对此涣然冰释,理解了其中的精微奥妙

因为帝国在体制上实施中央集权,

其精神上的支柱为道德,

管理的方法则依靠文牍。

6,

皇帝以一人而君临天下,具有最高的权威,实因天意之所归。

天意必须通过亿万臣民的信念而体现出来。

皇帝和他的大臣,经常以庄严美观的形式举行各式各样的礼仪,又为巩固这种信念不可或缺。

无数次的磕头加强了皇帝神圣不可侵犯的意义。

而他亲自主持各种礼仪,更表明他也同样受上天的节制,即受传统的道德所节制。

7,

他的老成来自长期处理各种人事经验。

这种经验,使他深知帝国有一个特点:

一项政策能否付诸实施,实施后或成或败,全靠看它与所有文官的共同习惯是否相安无扰。

否则理论上的完美,仍不过是空中楼阁。

8,

任何人替陛下做事,都免不了作威作福。

因为误事的官员必须降黜,尽职的官员必须提升,所以不是威就是福。

二者之外,还有其他?

9,

治国的根本大计是在上层悬挂的一个抽象的、至善至美的道德标准,

而责成下面的人在可能范围内照办,行不通就打折扣。

10,

这种不景气的趋势愈演愈烈,

使整个王朝走向了崩溃的边缘,

其所以能勉强维持,

实在是因为替代的方法没有找到。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