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第五次研讨

今天早上群里的马老师主持研讨第二章第一节:知觉的常性和知觉的因果性。群里讨论的几个问题很热烈。

恰逢这些日子在读《如何阅读一本书》,作者提到一个主动的阅读者会自己和书籍对话,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自己读懂了,这本书深入到你的骨髓中,你才是主动自觉的读者。想到过去读的很多书,仅仅是停留表面,或者是没进入书中和作者对话,过去的读书都白花功夫了。现在读的皮亚杰《儿童心理学》更是难懂,在队友的启发下,看到一点皮亚杰,感觉挺有趣,但真的不是一个人能读懂的书。

一、知觉发展

感知—运动结构怎样成为日后思维运算基础?成人的知识形成,智慧形成可以追溯到儿童时期。

接下来仍然是用感知—运动结构考察儿童的知觉发展。知觉是什么?是从造形角度描述现实。作为整体动作主要是运算和改造现实。也就是说,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二、知觉常性

主要包括两个常性:大小和形状。

大小常性

是指客观事物无论远近,在知觉中仍保持原有的大小。

形状常性

是指对一个客观事物常见的形状知觉,不管这个客体远近而引起透视上差异。

婴儿是不是在最开始就认识事物的大小形状?不是的。大小常性在婴儿六个月时才出现。是在抓握和视觉协调后才出现,为什么?因为婴儿通过感知—运动,也就是抓握事物的大小,在触觉中感知常性,大小常性才出现。

形状呢?婴儿在九个月时才有形状的常性。皮亚杰举一个有趣的例子。把奶瓶倒过来给七八个月的婴儿,婴儿只能看到白色底瓶时,他不会倒过来拿。到了九个月,不管把奶瓶以怎样的方式递给儿童,他很容易把它转过来,九个月的婴儿建构永久客体图式,这说明知觉和感知运动图式存在相互作用。

三、永久客体和知觉

“屏幕效应”:物体A经过另一物体b的下面,即使物体A被部分地隐蔽着,根据形状和背景规律所组成的界限,儿童还能认识A。

“隧道效应”:物体A经过另一物体b的下面,物体A完全看不见,但是如果物体A的速度在它入口前被察觉,儿童对A位置有知觉不是感觉印象,他就能预料物体A的出口。

马老师根据这两个效应提出,迷宫游戏的原理是不是这两个效应呢?马老师真会思考。

突然想起孩子在去年暑假也就是三岁半时,在外面和几个孩子玩小车游戏。小他几个月的孩子把车开过去,不懂开回来,他把车开过去然后又返回来。这说明儿童建立永久客体后,“隧道效应”才出现。迷宫游戏是在今年初才开始玩,走迷宫时遇到过不去时会返回来重新走。拼图游戏在七月份才开始玩,之前不感兴趣。

四、知觉的因果性

感知运动因果性不能从知觉因果性产生,这因为儿童知觉因果性比起成年人更依赖于物体接触情况,而儿童对因果性的信念比成年人为薄弱。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婴儿感知自己的动作建立的因果性,而成人知觉因果性是在物理特征上思考。

0——2岁孩子每个动作图式都充满了神奇,包括眼神转动,所以家里有小宝宝的爸爸妈妈,留意孩子的所有动作,你会发现孩子真是神奇啊!

你可能感兴趣的:(《儿童心理学》第五次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