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去世,同治继位,而手握大权的曾国藩为何不乘势取而代之?

咸丰去世,同治继位,而手握大权的曾国藩为何不乘势取而代之?

作者:枯木

咸丰去世,同治继位,而手握大权的曾国藩为何不乘势取而代之?_第1张图片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清咸丰帝去世,临终命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八位大臣为赞襄政务王大臣,辅助年仅六岁的皇子载淳(即同治帝)继位,是为同治帝。

咸丰去世,同治继位,而手握大权的曾国藩为何不乘势取而代之?_第2张图片

同年九月,载淳生母皇太后叶赫纳拉氏(即慈禧太后)鼓动咸丰帝皇后钮祜禄氏(即慈安太后)与八大臣争权,勾结恭亲王奕訢等人发动宫廷政变,杀死肃顺,令载垣、端华自尽,罢景寿等五大臣职,实行垂帘听政,赞襄政务王大臣之名目遂废,史称“辛酉政变”、“祺祥政变”或“北京政变”

咸丰去世,同治继位,而手握大权的曾国藩为何不乘势取而代之?_第3张图片

当此之时,统治中国二百余年的大清,积弱已久,内忧外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首先是吏治腐败,官员们结党营私、相互倾轧、卖官鬻爵、贿赂成风;其次是军队战斗力下降,装备陈旧、操练不勤、营务废弛、纪律败坏;再就是财政上捉襟见肘,国库日益亏空、入不敷出;社会上物价飞涨,税负过重,民不聊生。

咸丰去世,同治继位,而手握大权的曾国藩为何不乘势取而代之?_第4张图片

在对外上,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面对侵略者的坚船利炮,清政府无心恋战,丧权辱国,割地赔款,都以失败告终,从此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在内部,南方的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已历十载,波及大半个中国。

咸丰去世,同治继位,而手握大权的曾国藩为何不乘势取而代之?_第5张图片

洪秀全手迹

而当时的曾国藩,1953年创立湘军,殚精竭虑,镇压起义,将近十载,战绩颇丰。太平天国则内讧频起,处于战略防御阶段;1861年湘军攻占安庆,曾国藩被实授两江总督,加太子太保衔,以钦差大臣身份督办四省(苏、皖、浙、赣)军务,其巡抚、提镇以下悉归节制,可谓一人撑起半边天。

咸丰去世,同治继位,而手握大权的曾国藩为何不乘势取而代之?_第6张图片

于是有人提出,当时曾国藩为何不趁宫廷内变,湘军势壮,借势自立,揭竿而起,推翻清廷取而代之?记得某作家在小说中曾经借他人之口也有类似建议,如今有很多人有这种想法,然后,都归结到曾国藩的忠君思想上来。


那么,曾国藩有没有这种想法?假如有,能不能成功?现实中很多人喜欢空谈,做“事后诸葛”,笔者不才,就自己浅薄的历史知识谈谈自己的看法。

咸丰去世,同治继位,而手握大权的曾国藩为何不乘势取而代之?_第7张图片

曾国藩手迹

不可否认,曾国藩从小接受孔孟思想,“致君尧舜”忠君思想根深蒂固,28岁中进士,得到道光帝亲拔第二,选为翰林院庶吉士,从此官运亨通。“人为知己者死”,君恩深重,曾国藩自然是效忠朝廷。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正因为儒家思想,曾国藩也很明白“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因而直言敢谏,痛陈时弊,以拯救黎民百姓为己任,这在其《应诏陈言疏》、《敬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备陈民间疾苦疏》等奏折里表现得淋漓尽致,直陈皇帝流弊,替百姓呼喊,看得出曾国藩并非是“愚忠”,而是非常有见地的政治家。

咸丰去世,同治继位,而手握大权的曾国藩为何不乘势取而代之?_第8张图片

因而不能简单的用忠君思想来评判曾国藩当时没有取而代之的行为。况且若只是因为受孔孟教育来评定,您可知道,太平天国的洪秀全也是饱学诗书的孔孟子弟,落第后来才改为信奉基督教;吴三桂受明清两朝重任,依然反叛;唐末黄巢也是才华横溢的落地举子;王莽在建立新朝前勤学简朴,忠君官廉,举国赞誉。诸如此类事例很多,因而不能简单的归结到忠君上来。

咸丰去世,同治继位,而手握大权的曾国藩为何不乘势取而代之?_第9张图片

那么,在当时国家内忧外患,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的乱世,曾国藩有没有产生过“取而代之”的想法呢?依笔者猜测,以曾国藩沉稳内忍,坚忍不拔,深谋远虑,精于谋略的性格,也许可能对此事有过想法,然而只需要略加谋划,就知道不能成功,因而绝口不提,潜心忠于朝廷,小心谨慎,一旦大功告成,立即自削羽翼,激流勇退,以持盈保泰。


为何不能成功?《孙子兵法》云:“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陈澹然评价“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曾国藩就是经过深思谋虑后的结论,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咸丰去世,同治继位,而手握大权的曾国藩为何不乘势取而代之?_第10张图片

湘军火枪队

首先,曾国藩创立湘军,是以拱卫朝廷,维护孔孟之道,铲灭太平天国上帝教等为目的。湘军的壮大,离不开朝廷的支持和兵勇百姓对信仰不同的排斥,是在太平天国起义者的鲜血中崛起的。因而,如果曾国藩更弦易辙,将会面临和清廷以及同太平天国势不两立的局面,其结果是两面夹击,处于不利境地。

咸丰去世,同治继位,而手握大权的曾国藩为何不乘势取而代之?_第11张图片

湘军 

其次,假设太平天国和曾国藩合作,也很难铁板一块。第一是信仰问题难以融合,再就是以前的血海深仇难以调和,即便是临时能够相互容忍,其结果依然是势同水火,最后会出现太平天国那样内讧的局面,鹿死谁手很难判断。

咸丰去世,同治继位,而手握大权的曾国藩为何不乘势取而代之?_第12张图片

其三,理由不足。倘若曾国藩打出的旗号是明末或者清末的“驱除鞑虏”,恢复汉人统治,那么肯定响应者云集,可是作为在清朝位高权重的曾国藩,自身位置很尴尬,一方面受清朝器重,难免被人说成像吴三桂那样的两面派;另一方面,满族统治已经二百年,余威尚在,有许多人都想趁此建功立业,倘若曾国藩起兵,会有很多人浑水摸鱼,明争暗抢难以避免。因而成功的过程非常曲折,甚至可能半路折戟。

咸丰去世,同治继位,而手握大权的曾国藩为何不乘势取而代之?_第13张图片

曾国藩手迹 

其四,缺乏将才。湘军虽然声势浩大,并且将领大多都是儒生,许多是曾国藩的同学、师生、亲友,服从他的号令,这前提是拱卫朝廷,因而得到拥护和支持。倘若起兵就会出现分化,亲友毫无疑问是支持的,可是师生同学就很难说。

咸丰去世,同治继位,而手握大权的曾国藩为何不乘势取而代之?_第14张图片

曾国藩的几个弟弟,都称不上真正的将才,若是没有曾国藩从中调停和支持,很难建功立业。俗话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倘若起兵,弟子门生肯定支持,虽然有胡林翼(当年去世)、郭嵩焘、彭玉麟等将领,然而其中可以独当一面的却很少,因而面临手下无将才可用的局面,而具有将才的很难说会归附曾国藩。

咸丰去世,同治继位,而手握大权的曾国藩为何不乘势取而代之?_第15张图片

比如左宗棠,这个胸有大志的将才,一直想建功立业,名垂青史,因而在政治和军事上很难和曾国藩一致,就连曾国藩为朝廷誓死效力,还连连遭到左宗棠弹劾,更别说起兵后的站位问题。假设“曾左失和”是为了自保唱的是“苦肉计”,可是以左宗棠刚烈秉性,上面若是没有皇帝,面临黄袍加身的时候,很难说会服从曾国藩,要么功成摘果子,要么在起兵之初很可能提一旅斜路杀出,前景依然难以预料,因而起兵很可能是替他人做嫁衣裳。

咸丰去世,同治继位,而手握大权的曾国藩为何不乘势取而代之?_第16张图片

李鸿章

再说弟子李鸿章,对曾国藩是感恩戴德,毕恭毕敬,可这些的前提下都是在有清廷这个框架下。李鸿章才华横溢,为人能屈能伸,手腕老道,颇具帅才。从后来看,曾国藩自削羽翼,李鸿章却迅速扩充“李家军”,同时和洋人打得火热。因而倘若起兵,即便是前期大力支持,最后功成之时,很难说不是又一个摘果子的。

咸丰去世,同治继位,而手握大权的曾国藩为何不乘势取而代之?_第17张图片

其五,形势不利。我们来看看当时的形势,在曾国藩实力壮大之时,其实朝廷已经开始猜忌,并且采取了不少预防措施,北方僧格林沁率蒙古骑兵与捻军作战,倘若曾起兵,联合捻军,将会直接面对北方铁骑的压力和源源不断的北方军队;东南方为太平天国势力,即便是暂时休战,也很难得到有力支持,而且将来必将有一场争斗,因而不得不考虑。;因而势力范围只能是西南一带,其结果很可能群雄混战,要想一统全国,必须北伐,而历史上北伐很难成功,在此之前只有朱元璋建立明朝,因而很难说鹿死谁手,即便是把清廷推翻,说不定到时北方又会出现其他豪杰,最终依然很难摘取胜利果实。

咸丰去世,同治继位,而手握大权的曾国藩为何不乘势取而代之?_第18张图片

其六、军饷难筹。自古以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大多是打的银子,没有雄厚的资金和筹措能力,后勤跟不上,再厉害的军队也很难打得胜仗。而当时连年战乱,老百姓流离失所,到处哀鸿遍野,庄稼荒芜,粮草难以为继。曾国藩的湘军军饷,依靠的是举全国之力支持以及内部攻占后的掠取,倘若起兵,势必粮饷皆断,只能自己筹措。如果加强势力范围内的税负,势必引起老百姓反对,如果允许抢掠,这无异于豪匪,很难得到支持,因而在筹措粮草上有着先天困难。

咸丰去世,同治继位,而手握大权的曾国藩为何不乘势取而代之?_第19张图片

洋枪队 

而当时清廷刚经历鸦片战争,割地赔款,倘若曾国藩起兵,势必使得清廷更加依靠洋人,在洋人的坚船利炮和资金支持下,一是鹿死谁手很难断定,再就是加剧国家分裂,促使洋势力进入内地,这是双方都不想看到的,很可能成为千古罪人。以曾国藩所受的儒家思想和孔孟教育,绝不会陷自己于不义,陷百姓于水火之中,因而略作衡量,就不会做出出格的举动。

咸丰去世,同治继位,而手握大权的曾国藩为何不乘势取而代之?_第20张图片

综合以上六个方面,起兵即便是能够成功也是火中取粟,难上加难,稍有不慎就会“为他人做嫁衣”,弄不好还会身败名裂,满门不存,因而,曾国藩没有做出“取而代之”的决定,反而是明哲保身,在功成之时,不居功自傲,自削羽翼,最后功成身退,名垂千古。

咸丰去世,同治继位,而手握大权的曾国藩为何不乘势取而代之?_第21张图片

当然,以上都是假设,历史没有假设,然而可以做衡量。曾国藩作为一位中兴名臣,为人谨慎持重,在没有十分把握之下绝不会轻易透露自己的想法,也许是深思熟虑后的抉择,也许是从未有过如此设想,只是笔者的妄自猜测。可是从实际来看,曾国藩当时没有走出后人假想的“臭棋”,确实有过人之处。

咸丰去世,同治继位,而手握大权的曾国藩为何不乘势取而代之?_第22张图片

2019/11/19榆木斋

你可能感兴趣的:(咸丰去世,同治继位,而手握大权的曾国藩为何不乘势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