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应该以人为本,也就是围绕着人的需求,为人服务,而且是全方位、多元化地围绕着人的需求,为人服务。这个是教育的本质问题,但却总是为人所忽略。
自古以来,人接受教育,就是有所图,而师者教书育人,也是有所图。无论是国内的“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皇家”,还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或者说国外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都表明了一件事:人类为了某种意图,去求学,然后满足自己的意图。
至于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渴求的也是桃李满天下而非圣贤之意达四海。至于古代一门三进士,今日全班上清华,也往往是以结果论,表明成功的教育以达成目标为导向。
这时候我们再看现在一味鼓吹减负,求索教育改革的手段,卖弄教育技术的革新,追寻教育的产业化,其实都或多或少忽略了人的需求,也就是忽略了以人为本。
那么怎么才叫以人为本呢?人各不同,有人自幼胸怀鸿鹄志,有人但求平稳度一生,有人家业待兴扬,有人祖荫万千丈。我们做教育,必须承认有教育做得到的事,也有教育做不到的事,承认了局限性,看清楚了处境,才能带着脚镣跳舞。跳什么舞?那就看看客人们想看什么舞。
中国人口众多,随着二胎开放,教育资源里教师资源会更加短缺,名师择名校而教,犹良禽择木而栖,而学生进名校是需要扎扎实实的经济和学业实力的,这是第一个需要考虑的地方。
学生求名师觅名校,为的是什么,假如将其变成需求什么,答案就是:要教育资源、要机会资源、要社会资源。所有所有的最后又指向了同一个答案,毕竟人是社会里面的人,而社会里面就是一个争取资源的丛林。我们以往告诉学生,高考了上个好大学,就能有好工作,就有好的收入,不少本身出身没那么好的人,因为这个理念,走上了苦学总有出头天的道路,这些学子所求的,是生存所需要的社会资源,这些资源从别人的手里面流出来,到他们手上。而家庭优渥的人,还有更多额外的体验机会,比如钢琴、舞蹈、周游列国,但其所求的其实是更高层次的社会资源,这种资源除了来自于外界的给予,还来自于体验后的自我生成和创造,而且这个是持续性的过程。
以上总总,体现在今天我们面临的问题上,就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阶级固化,马太效应等,教育从业者要努力改善这些问题。第一步就是要看清这些问题。
那好了,看到了之后,就是思考的时候了。我们说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让受教育者达成目标所采取手段的可能性空间减少的过程。举个例子,有个孩子从小看了比尔盖茨的传记,中学开始决心要做个IT界强人,赚很多钱,同时做慈善回馈社会。这里孩子有明确目标是在他看见了自己的榜样之后,看见榜样的方法是阅读传记。很多人都是通过阅读、聆听,或者其他方式,体验或感受了一种生活,而将其变成自己的理想。也有人并没有机会自发地形成目标,这些人则大多接受了别人为其设置的目标,或者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在有良好的思维能力后,自己总结出一个目标。
如果目标形成期是孩子在接受教育的时候,他就能选择性地接受教育,比如上面以比尔盖茨为榜样的孩子,就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数学,然后是计算机课上,他会慢慢从历史课了解到商业世界的变迁,政治课教给他的生产资料和生存关系也会让他理解为何微软能爆发式发展。他在大学会选择喜爱的专业,并一路调整自己的定位。到最后发现其实自己的偶像是张小龙。但这个过程中他的目的性很强的学习一路把他带着到了他喜欢的位置。
而假如一个人的目标无法在受教育期形成并加以落实,那么他就要自己在社会中花费额外的努力,通常是数倍的努力,去为自己摸索,这就是为什么有人毕业后事业能迅速发展,而有些人频繁跳槽多年但还是迷失方向。
因此当我们大谈教育的时候,必须把受教育者的需求放第一位,尽快找到学生的需求就能尽快帮助其受教育。我这里用的是帮助,因为最好的带领者是学生自己,他有自己的目标,我们只要辅助他,跟他说他不会的方法和思路。而在找到需求之前,我们都是在推动,在引导,在为其受教育做准备。
怎么找到需求?让其去体验,去了解,去见识。家庭条件好或者藏书多,或者父母本身见识广的家庭,这里会为后代带来优势,而我们提供教育就是希望帮助一些人缩小这个差距,帮助另一些人扩大这个差距。我们能够通过成年人的远见和理解,按重要程度、接受难易程度、实现难易程度等方式,让学生在课余尽可能地体验,帮助其建立目标。不怕他变化目标,不怕他多个目标,就怕他没有目标。
这是教育的第一步,也是我们现在缺失的一步。我们小学时都会被问到自己的理想,这时候大多数孩子回答的都是科学家,老师之类的被家长灌输的答案,也有参考其他同学的,但是真正是因为自己爱好或体验而提出来的,很少。我一直记得我一个同学起立的时候,回答的理想是要当超人。我当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笑出来,我是莫名的觉得,自己当科学家的回答相比之下,是多么不酷。现在则体会到,他肯定又被爸妈教育过,问他想当什么,问他当什么最开心,并没有刻意纠正他。这就是差距,当学校教育在这一环节缺失了之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就体现了。我们不能指望家长们都有这种悟性,所以我觉得教育改革或者教育创新的第一步,就是强化体验,助力建立目标,这是以人为本四个字里面,找到人、找到本的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传递知识了。知识的传递,本质上是受教育者实现其目标的可能性空间的减小,最优质的教育,能将可能性空间减到最小,让受教育者能将全部精力倾注于其目标上。还是上面以比尔盖茨为榜样的同学为代表,优质的教育能够使得其了解到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将数理逻辑理顺比起将西洋艺术史理顺更有用,搞懂商业逻辑比搞懂天体运行规律更有效,他能够有的放矢,而不需东张西望。
那么是不是说实现目标以外的信息传递,的相关教育就没有用呢?当然不是。但是根据不同的目的,以不同的心态去对待同一件事,效果是云泥之别。有人研究过为什么社会底层的体力劳动者为什么不去上夜校提升自己,获得更高收入,结果发现对于劳动了一天的人来说,任何要求更多精力的进修或者训练,都是没有可行性的,他们下班后所有的注意力都在生存问题上,他们的注意力带宽就那么多,没有剩余流量给进修深造。
我们今天谈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多元化,这本身是好的,但精力的多元分配是建立在一事毕一事立的基础上的,当你明天面临着高考,今天通宵去看方法演技也没办法让你扮演一个出色的高考选手。更功利地说,假如考上了好大学,你研究前苏联表演体系的时间会比你在差大学多得多,资源也充足得多。我们要考虑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也是建立在学生目标与定位的基础之上。
但我们发现,要把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空间缩小,是一件很耗费脑力的事情。而要帮数以亿计的学生完成这样的知识传递,是很耗费国力的事情。在以前,我们选择填鸭式应试教育,不是因为我们不愿意因材施教,而是因为这是一种效率最高,而效用相对较好的方法。在技术有了更高发展的今天,我们必然有更好的方法。要知道,我们从几千年的四书五经走到了今天的文理分科,高职高专,专业高等教育,已经是全面发展了。而这一套体系本身的目的,是为了工业化社会提供合适岗位的人才,是上个时代的产物,在新到来的信息化时代,这一套体系也必然面临改革。教育的本质不会有变化,只不过我们错误地以为培养合适岗位的人才,就是教育。
在未来,教育体系依然会转变为为主要利益集团提供满足其需求的人才,正如儒家教育服务于帝皇统治,现代教育服务于工业社会一样。而社会发展的方向一是越来越专业化,在如今,博士毕业的学生才能有机会在某一领域内专精研究,而需要专业特长的社会工作就已经需要硕士生了。在未来由于计算机以及人工智能对于研究的介入和帮助越来越大,依靠实验来进行研究的机会越来越少,更多的是通过人利用其特有的愿景和在某领域具有深度的战略眼光,先构建大体方向,安排模拟运算来进行研究。因此,我们现在的教育必须开始着重于培养受教育者的战略眼光和格局。
通过培养格局和眼光,使得受教育者能够得出自己的目标,并为了实现目标而规划自己人学习和实践任务,高速成长,然后用余力全面发展,乃是未来教育的基本方针。
第二个特点是个人化。当社会经济发展到物质条件更加发达时,人的个性化就更加需要得到彰显。由于强调个人目的和深度培养,每人的培养方式大不一样,因此不能指望能再像现在一样在大学中一个老师带领一个大课。届时老师更像是一个咨询顾问,有专业人士担任,以解决问题的形式传授经验。除了基础教育外,不再有课堂存在。
第三个特点是精英化阶级化。在保证基础教育的前提下,用有限的社会资源满足无限的受教育需求是天方夜谭,更何况本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争夺社会资源。因此,社会中精英阶层必然会为了保护自己而将资源紧紧握在手中,这就使得更多普通人的后代,只能接受基础教育。因为在该情况下,接受专业教育的人类。也竞争不过机器人和人工智能。
不过大家不必担心,其实我们身处的这个现代,已经有这样的趋势每天发生在我们身边了。但我们并没有去了解和发觉而已。
我们今天的教育,为了那时候做准备,首先要做的就应该是将现有资源分类整理好,以免随着知识的增多而日益难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