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梅长苏一开始只派人联系了蒙挚?

为什么梅长苏一开始只派人联系了蒙挚?_第1张图片
忠于大义

蒙挚,大梁禁军统领,琅琊高手榜排名第二的大梁第一高手,因在赤焰军中待过一年,是被祁王萧景禹提拔上来,而一直感念在心。他武功高强,性情刚烈,勇武忠义,正直无私,同时又憨厚朴实、少有城府。

林殊化名梅长苏在江湖中“隐匿”12年之久,为何只派人给蒙挚告诉他林殊还活着的消息?和当年林殊关系最好的莫过于萧景琰、霓凰,最可能帮他的也会是静妃、言侯;梅长苏单单放心大胆地告诉了蒙挚,他就不担心这个蒙大统领暴露自己的身份,或者有任何行动而提早坏了他十几年的准备筹谋吗?

事实上,从蒙挚与梅长苏在谢府和宫墙边的两次相遇对话,便可品出其中的缘由了。

为什么梅长苏一开始只派人联系了蒙挚?_第2张图片
谢玉怀疑

1.粗中有细,自知之明

前面《为何只有太奶奶能一眼认出“小殊”?》中就有留疑:梅长苏在进金陵前就派人书信联系蒙挚,知道林殊还活着,且因伤病音容大改;但为何他与梅长苏在谢府初见就能一眼认出苏哲就是梅长苏呢?

带着这个疑问,反复看蒙挚和梅长苏在谢府相遇这一幕,最有可能的解释就是,要么是蒙挚知道梅长苏就是林殊,且早知梅长苏的样貌;要么就是,梅长苏在众人面前,自己暗示出来的。我更愿意相信后一种,因为梅长苏和蒙挚两人当时的话语和表情,都太奇怪了——

梅长苏和景睿豫津一起进京以来,一直是景睿向所有人介绍苏哲,他本人从不开口解释;直到进入谢府在蒙挚面前,梅长苏才第一次郑重其事地躬身作揖,并亲口“自报家门”:“在下苏哲,与萧公子相识于江湖,承蒙他相约来金陵小住。”主动告诉蒙挚,自己是江湖人,这一句便是一种暗示;

蒙挚接下来的回答反而是抛出了另一个所有人都会有的疑问:“你这位小兄弟身手了得,你能得到他的护卫,想必也一定有你的过人之处。”说明蒙挚已经猜出这个江湖人苏哲的真实身份。

但他知道,这么一来,既然自己都猜出来了,在一旁的谢玉又怎么会不怀疑?此处发问,更像是在为梅长苏铺路,给同样觉出端倪的谢玉一个解释“只是刚好飞流遇难时,我刚好巧遇相救,他为了感恩才留在我的身边。”

而后蒙挚的回答“这江湖真是卧虎藏龙啊,我今日算是领教了。”就明显是帮梅长苏圆了这个说法。

之后在雪庐,景睿都说,”飞流仅仅是你的一个小小的护卫,功夫竟这般高强,恐怕我父亲是没办法将你视为普通江湖人士看待了。”可见身为太子心腹的谢玉并不会被蒙挚的“台阶”蒙混过去,便借谢弼之口,让誉王也同一时间知道苏哲就是梅长苏的信息,进而借机成为他进京谋事的开端。

这么看来,梅长苏会让蒙挚提前知道他的身份的最大原因便是:这个“蒙大哥”性格粗中有细,在尽自己所能顾及梅长苏的同时,又有自知之明——很清楚地明白自己的城府心思不多,因而不会盲目冲动,给梅长苏所谋之事增添任何变数麻烦。

萌大统领

就像蒙挚为梅长苏选的苏宅原址,他知道自己不善风水景致建宅之事,但他知道梅长苏需要和靖王密谋大事,便发挥自己的长处,尽可能周全地帮他选宅。连梅长苏自己也说,“就这一点好处,远远胜过十处美景。”“蒙大哥,还是你最懂我的心思。”

通常对朋友,古来便有肝胆相照、两肋插刀、上刀山下火海这样的说法,仿佛为朋友可以不惜一切,也正是因为这种传统观念,许多人总是不问朋友是否需要,不明对方的真实意图和打算,就“自作聪明”地好心办坏事,反而会让友谊变成双方沉重的包袱,甚至是互相伤害。

能做到蒙挚这样对自身优缺点了然于胸,把对朋友的情分时时放在心上,把对友情的好心用在“刀刃”上,宁愿不作为,也不妄自添乱,才算是对人对己都更负责任的做法吧。

你最懂我

2.无怨无恨,持身中正

蒙挚在赤焰军中仅呆过一年,虽然后来由祁王提拔才有“如今的禁军统领之位”,但毕竟相对于靖王和霓凰等人,他蒙挚尽管对赤焰军也深深地惋惜、心痛,但对梁帝和大梁朝廷,始终无怨言、无仇恨,不危害梁王,只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做好自己的禁军统领。

而没有像靖王一样,对梁帝抱着不满和怨怼,在梁帝心中埋下深深的“刺”,几乎磨灭自己多年所有的军功作为,并成为他和梁帝,乃至大梁皇位之间最大的阻碍,任谁一碰都几乎是不可收拾的局面。像背对着这一切的石头一样,任凭风吹雨打,不肯有一丝一毫地退让。说好听了是刚正不阿,宁折不弯;但说不好听了,是不懂得保全自己,在碰到梅长苏之前,更不会有任何有益于澄清当年之事的作为。

蒙挚虽然也看不惯梁王的做法,在太子和誉王激烈的党争中真正做到了持身中正,谁也不想帮,但也没有像霓凰一样,看厌了大梁朝中乌烟瘴气的勾心斗角,守着当年的回忆,不忍向前。

甚至,在第一次雪庐夜话时,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忠义在心,不在名。”仔细读来,这句和梅长苏对靖王说的那句“殿下尽可以用任何方式试探我,因为我知道自己忠于的是什么”是不是有些相似?

因为蒙挚和梅长苏一样,尽管经历了再多,他们也不会对朝廷国家心生怨怼或者心如死灰,真正应了那句“大梁虐我千百遍,我待大梁如初恋。”

忠于国家,完成自己应做之事,才能让蒙挚对大梁和梁帝无怨无恨;而持身中正,并不单单是指,蒙挚能够是在党争中不偏不倚,不舍身其中,更是指,他始终不忘记自己心中的道义,对国家的忠诚,对正义的坚守,而不是对太子誉王甚至是靖王梅长苏的“私情”。因此我们尽可以大胆地设想一下,如果换做靖王和霓凰一开始就知道了梅长苏的身份,会像他一样依旧这么“持身中正”么?

这大概也是让梅长苏始终隐瞒着其他人而唯独早早告诉蒙挚的最大缘由吧。

朋友之间最值得信任的便是这样的“志同道合”“心意相知”:因为你始终明了自己的心中大道义,也就知道怎么守住自己强大的精神世界,始终站在客观中正的角度看待朋友乃至身边发生的一切;不会因为我们的友情而改变自己的初衷,我们之间的这种“契合”也就变得坚若磐石。

而恰好,身为朋友的我,也是如此。

反观自己,你是否也有这种不改初衷、不违背自己本心的坚定心性和信念支撑?能够让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愿意始终信任放心呢?

深受打击的梁帝

3.明辨曲直,深受信任

若论在梅长苏未进京之间,梁帝最放心信任的人是谁,一个是身边“装傻充愣有意无意提点梁帝”的高湛高公公,另一个就是掌管金陵皇城五万禁军的蒙大统领了吧?

这个几乎可以说掌管着皇家性命安危的蒙大统领,能够经过赤焰军之案,始终让梁帝放心大胆地依旧信任他,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蒙挚和高公公一样,不参与太子誉王的夺嫡阵营,对一些“不关己”的问题,通通不置一词,尽自己所能做好本职绝不逾越。

但进一步问,为何蒙挚会如此?

因为他城府不深,不擅权谋,梁帝觉得他可靠,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他明白蒙挚这个人“单纯”,以为能一直把他掌控住;另一方面,他自己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是非曲直在他心中简单纯粹,就像他在靖王最后“逼宫”时所做所言。

这种明确大是大非、没有深沉城府又不擅权谋的人,任谁不愿意信任呢?

为什么梅长苏一开始只派人联系了蒙挚?_第3张图片
心疼规劝

人生在世,能活成梅长苏那样轰轰烈烈,风云因而激变,固然过瘾,却需要天赋与各种磨砺,一步错便有可能在劫难逃;

活成高公公那样大隐于朝,看遍风起风歇而隐匿其中得以善终,也不可不谓一种高深圆满,但能是步步小心谨慎,把握时机拿捏分寸;

相较之下,可能蒙挚这样是更值得平凡之人学习借鉴的,没什么捷径,将自己的“内功”修炼到极致,坚守着自己内心的大是大非,反而能够简简单单、心思纯粹地活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减少世事所累,多几分纯粹轻松的情义,不是麽?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梅长苏一开始只派人联系了蒙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