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的写作主题——幸福人生的哲学思考
本月的阅读书目:《苏格拉底的申辩》、《重塑自我:如何成为一个很幸福的人》、《哲学的慰藉》、《会饮篇》、《阿里斯托芬喜剧六种》
先从一个问题开始思考:
有些人并不思考,但也能当一个正直的人,比如智商很低的阿甘。那么你觉得当阿甘好呢,还是苏格拉底好呢?
单以结局论,苏格拉底不如阿甘。阿甘最后跟自己的儿子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苏格拉底却被自己所奉献一生的雅典民众判处了死刑。但是看完了《苏格拉底的申辩》以后,我对苏格拉底更为欣赏。
苏格拉底的人生态度更为主动积极。苏格拉低专注于美德和人性的思考,相比于追求物质条件和社会地位,他认为人们如何看待事物更为重要。而无论观点还是态度,都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完全可以自己照顾好自己的灵魂,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救世主。
“对人真正的伤害,就是使他变成一个坏人。只有对灵魂的伤害才是真正的伤害。”苏格拉底认为相对于放弃求真追求至善,死亡并不是一件更坏的事。因此,死刑对他来说不是悲惨的结局,而是雅典人民的悲剧。这是知行合一的老头,他是毫无恐惧、毫无遗憾地服下毒药的。对于这样的人,生活起伏、人间毁誉已经无法太过影响他了,他的幸福是最主动,最可靠、最近真实的。
相比苏格拉底,阿甘秉持着美国南方负责、保守、勤奋的文化内核,从一而终,坚如磐石。阿甘的人生因各种奇遇而精彩,因编剧的偏爱而幸运。现实对他没有影响,他坚信他所信,从无怀疑,无论生活如何、同伴是谁,他就是阿甘,从不改变。
阿甘让我想到了郭靖,看似愚钝,其实智慧,侠之大者,命中注定。也许因为他们的观点一开始就是光伟正的,不需要省察修正,所以一路贵人相助,顺风顺水。但这种生而为圣的人毕竟极少,让我看了觉得缺乏亲近感。年龄长了,我觉得,迷茫、疑惑、无助是真实人生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无知之知
德尔菲神谕说,苏格拉底是全世界最智慧的人。人家把神谕告诉苏格拉底后,苏格拉底自己觉得,我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智慧啊,可是神又不会说错话,那怎么办呢?于是,苏格拉底转入了惯用的反问思维:“如果找到了一个比自己更有智慧的人,就会证明神谕说错了。”苏格拉底就去跟当时社会上公认最聪明政治家、诗人和手工艺人请教。他发现这些聪明人们可能在某一方面有些智慧,不过这些人都会过分自信地认为自己知道很多事情,而其实他们并不知道。听到最后,苏格拉底恍然大悟,原来德尔菲神谕的意思是说,别人都以为自己知道一些事情,而其实他们并不知道。而唯有苏格拉底很清楚,有些事情知道,有些事情自己不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这是苏格拉底比其他人都有智慧的地方,所以神才会说苏格拉底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这就是苏格拉底的“无知之知”。
智慧的人是什么样的?只有神才是全知的,人的认知总有局限。苏格拉底认为,德尔斐神谕告诉我们的是,智慧的人知道自己不知道,清楚自己无知地边界的人反而是智慧的。东方的孔子也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很高的智慧境界。
智慧不是什么?智慧不是善辩、反应快、或者会做数学题。智慧就是真实,追求智慧约等于探求真实,你对自己、对世界的认识越贴近真实,你就越有智慧。画家工匠虽然掌握创造美的技能,但如果他们自负地认为自己什么都懂了,那他们也没有智慧,因为他们的认识偏离了真实,却不自知。这样的人怎么能称作是智慧的呢?
不智慧是什么?以为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五 | 为哲学而死的理由)迷信就是这样,你在生活中见过迷信的人吗?他们都是自以为自己掌握了真理,但其实并不是这样。
哲学家的使命是去当牛虻
从“无知之知”出发,苏格拉底开始有使命感:他要像牛虻一样,去叮醒那些浑浑噩噩的人们,让他们发现自己认识上的错误。极少的雅典人开始对一些原本天经地义的事情产生疑问,从而省察自己的想法,一些雅典年轻人只是觉得苏格拉底让那些名人出丑很刺激,而大部分被问到哑口无言的雅典人愤愤不平,甚至怀恨在心。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苏格拉底得罪了很多人,最后因此获罪,被判死刑。但是他觉得对自己而言,殉道而死,远比浑浑噩噩活着有意义。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东西方圣人的精神都是相通的。
苏格拉底呼吁:“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过”。为什么呢?人总会相信些东西,不管是拜金、敬神还是唯物,或者是不可知论,这些思想是指导我们行为的准则,是文化内核中隐藏的操作系统。人们会衡量某个决策的利弊,但是极少会去反问自己的操作系统有没有问题。看看周围,看看自己,这个现象是不是很普遍?细想起来,非常荒谬,大多数人都在捡芝麻,而对硕大的西瓜视而不见。人们因循自己的操作系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生活,把这当做理所当然,就像梦游一样,完全是被动地在生活。牵线木偶的一生,当然是没有意义的,苏格拉底老师教导我们要过的是觉醒的、主动的、思考的一生。
人们为什么不去省察自己的价值观?何帆老师洞察到:“我们心中都有两种倾向:一种倾向是,我们都想要努力改进和完善自己的理性,但同时,我们还有另一种倾向,我们都会逃避、害怕和憎恨自己可能犯错误。”我觉得没有比这更加到位的回答了。
人们为什么要克服本能去省察自己的观念呢?苏格拉底认为,这可能是人所能做的价值最大的事情。因为省察自己的人生,可以让人探寻到真正的德性,按照这种真实的德性指导自己的生活,就能找到真正的幸福。
抄起苏格拉底给你的手术刀
现在没有苏格拉底老师跑到面前棒喝我们了,社会上却有更多的“智者”们在给我们灌输各种观念。这些“智者”3000多年前就有,而现在更多。这些“智者”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巧舌如簧,能够颠倒黑白、善于迎合权威或大众、并且逻辑严密道貌岸人,乍一看到,你甚至会很崇拜他们。但你听了他们的话之后,往往不会更加智慧,而是更加迷惑,不会更加幸福,只会更加浮躁。他们会让你感觉很好,甚至以为掌握了世界的真理,但其实这都是海市蜃楼。
这时候,如果你能拿起苏格拉底老师3000千前给的思维手术刀,你就有办法去怀疑他们、去质问他们、去省察自己,咔擦咔擦几下,你会觉得自己的想法更加清晰有力了,就像抡起孙悟空的金箍棒,把通往真经路上的妖魔鬼怪一扫而空。
这个手术刀、金箍棒就是反问法。反问法是苏格拉底老师教给我们探寻真理的神兵利器。要怎么操作呢?首先,找到一个自己原本认为天经地义的观点,然后,假设它是错的,接着去找到一个反例来证明它是错的,最后来修正自己原有的观点,周而复始。
这个思想武器看似简单,其实威力巨大,关键要提出正确的问题(这个非常难)。在这条路上,你要翻过怀疑主义(怀疑是目的而非工具)、相对主义(凡事都是相对而言的)、不可知论(没有真理,只有情境)几座高山。唐僧有孙悟空当保镖,有沙僧挑行李,有猪八戒来逗趣,你却只能靠自己。但最后你会发现,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西儒苏格拉底老师教给我们的立身修道之路的终点站是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