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听众朋友晚上好,我是您的老朋友社工师王玉。这一周我们进入秋天,初秋特有的气质在南阳表现的淋漓尽致。我们益博社工继续奔走,为南阳市军休二所的老军休干部开展社会工作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新生街,也在民主街,聆听讲述,照耀更多人,用记忆凝结的力量,让我们了解叙事治疗与生命故事讲述这些社会工作方法论的现实意义。
聚沙成塔,厚积薄发,博观约取,向来是文化发展的根基。梅溪是南阳中心城区内河最具诗意的地名,也是浪漫故事的见证。梅溪就像一粒种子,在南阳塑造了地名文化的一个城堡,散发着多元包容互动的精神气质,是这个城市最温暖的文化地标。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古宛城地处梅溪河和温凉河两河之间,南面是古白河;明代挖壕沟引梅溪河水,入护城河绕城一周后,于城东南隅的闸口下泄至琉璃桥处会温凉河,最后汇入白河。至清代,除原护城河外,又西引梅溪河水、东疏温凉河以为寨河。梅溪河作为南阳中心城区8条内河之一。它发源于紫山南麓,经靳庄水库入市区,在卧龙路与三里河交汇,下面是七里河,至黄龙庙处注入白河,全长23.5公里。但是知道有关梅溪有多少地名?百度上讲河流名,地名,人名(号),诗名。共有五条河流,九个乡镇街道,八位著名人士,一首名诗。唐张籍《梅溪》------自爱新梅好,行寻一径斜。不教人扫石,恐损落花来。南阳就有梅溪的民间传说在记忆中这南阳的梅溪河很早就有了,不过这个河的名字还是有来历的。
据史料记载,梅溪河源头有一股蟒泉——汤谷,水量很大,可以行船。汉代南阳石桥人张衡在他歌颂家乡南阳的诗词——《南都赋》中曾说“汤谷涌其 后,公式水荡其胸”,可见其出名。明代居住在南阳王府山的唐王将行宫建在紫山,为了免除陆路车马的劳累,利用发源于紫山的万湾河(梅溪河)乘船去紫山。历 史上的梅溪河如神话传说一般,河水潺潺,清水流远,给沿岸居民带来无尽的欢乐。
南阳城西北紫山脚下有个小山村叫杨家滩,村里有个老汉叫杨成,他女儿腊梅长得俊秀,心眼又好,许配给了斜对门的穷小子清溪。二人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双方父母决定中秋让他们成婚。一天,腊梅去河边洗衣,正好被乘龙舟到紫山行宫的朱王看到。朱王被其美貌打动,随即命人传话给杨成,说第二天要迎娶腊梅,如敢不从,小心脑袋。腊梅与清溪眼见好事不成,晚上在河边抱头大哭,正好被张果老发现,叫来山神一问,才知情由。此时已近五更,二人见朱王龙舟已到,决心以死相抗,便迎着龙舟扑进河里。这一切张果老看得清清楚楚,他气得咬牙切齿,让毛驴蹬毁了朱王行宫,紫山顿时化为几瓣,尘土阻断了河水,只留下一股细流,人们都说这是腊梅和清溪的眼泪,就叫它“梅溪河”。
从城区蜿蜒流过的梅溪河,明清护城河、清代寨河都靠从它引水而成,可见河之重要。这条发源于紫山的河流,河道全长二十多公里。梅溪河在城区曾名万湾河,清光绪《新修南阳县志》载,“梅溪河屈曲如画,故名万湾河。”一个老南阳说,四十年前的南阳城周边有许多池塘,城中梅溪河水面宽阔,四季流淌。放学后的作业大致上不会超过三道题,回家的路是可以悠闲的遛着马路或顺着河床逍遥的游走。夏天不到雨季,河里的水没有太深,清澈见底的水里少不了小鱼和小虾,下河抓鱼是常干的勾当,但往往落了空,只混了一身的腥臭和泥污,到家自然是一通臭骂,若顶嘴时,可能还要招来一顿饱打。最好玩的莫过于拣到几块扁圆的小石头,或者破瓦片儿,沿河找到一处开阔的水面,弯下腰身,贴水面甩出去,击出一连串的涟漪,心也追着小石头沉入重重波纹的水面。
我曾面朝梅溪河工作了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或者你会注意到梅溪河边注意到有个树,你其实不一定有兴趣去了解它,了解它的脾气秉性,甚至视而不见。我也是如此,只知道弯弯曲曲的梅溪河和那个充满浪漫的故事传说,但具体到对面那个不言不语的树,你别说,还真没研究。有些事情往往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些年每年都从梅溪河走过,也只是走过,关注到的桥、水、路、人、树,向来也是不少的。前几天去七一街道曙光社区说社区老年人参与的事,黄稳书记去开会了,只好无果而返。但梅溪河双桥东面南岸的两棵树,吸引了我的眼球和兴趣。不仅在于它的枝繁叶茂,也不仅在于它的粗壮斑驳的树干,更在于是它满身的枝丫和串串的花。
这树叫什么名字?我不知道。我就问了路过的一个阿姨说不知道,问树一侧公共厕所里休息的一个五十多岁的保洁员,都不知道。哎,怪了。又往西走五十米同样的一棵树下,四五个人围坐在一起打牌。老板,这树叫啥?一个女的传出回声————鬼柳树,大鬼小鬼的鬼,柳树的柳。看他们一直在来牌,怕扫兴,就悻悻而去。回到办公室与水利局杨文磊老师联系,他是一个民间乡土大家,自然民俗眼界宽泛,掌故具体。他说这是一个乡土树种,主要生长在河边,离水很近,便于树根汲取营养。南阳白河槐树湾过来这种树很多,基本上每个村子的寨河边上都有。碰到一个七八十岁消瘦的老年人,他说这是鬼柳树。1963年梅溪河修河提时栽的,原来这都是地,南阳老城就那么大一点。树上不时有喜鹊在枝头乱窜,树顶上空有一群白鸽盘旋挥舞。
一个益博社会工作志愿者告诉我,儿时老家寨河的桥旁边,就有两棵这样的大树,叫它扁食树,因为它结的果实与饺子很像,一串一串的,俗称扁食,所以叫扁食树,叫着形象又亲切,枫杨也很好听。鬼柳不好听。但是这个树叫鬼柳树是与屈原有关的。她回忆,那时的春夏秋冬,多在此树的荫凉与乐趣。夏天在此树下乘凉戏水,大人们从地里回来,也在此歇息一下,抽袋烟,聊聊天。秋天,那一串串的果实落了,便捡了来,在桥面的青石板上,摆成各种各样的造型。此树高大繁茂,常在它树下系筐捉鱼。一提到这种树,那些美好的记忆都回来了,它与家乡是一体,与童年也不可分,像长辈一样为我们遮荫挡雨。
生活在梅溪河边几十年的老南阳赵玉荣说,梅溪河也叫娃娃河。我小时候这水清啊,哗哗地流着,鱼虾成群,在1965年我们结婚的时候还不脏,水很清,浇水,洗衣服都可以。下乡后也是成天从河堤上边走着进城。1980年汛期发了一场大水,水都进到厨房里了,主要是河水倒灌。每家每户都有出水口,河水水位高过地平那不倒过来流才怪。
与梅溪有关的地名如此的丰沛,以至于人们印象最深的要数梅溪路了。那里的商业繁华,买卖衣服都人潮人海,很多衣服都在那里买的。那里的梅溪米线店、东方红影院、南阳电影城、二高还有很多美好的回忆都在这里。我还从贾平凹的回忆录上了解到1974年带着对南阳的向往,从他的老家棣花开始沿312国道一路东行,跟着四个过西峡口。经过九个小时的奔波,到南阳时候天已经黑了。他们在梅溪路边上的一个小旅社住下,两人热的睡不着,躺在苇子席上摇着老南风蒲扇说着明天的计划。第二天天亮的时候贾平凹突然高烧不退,四哥带他去一个诊所看病,被一个女医生认定为感冒,打了退烧针,烧退了贾平凹却又冷得直发抖,盖被子都没用。四哥感觉事情不妙,赶紧装好货物连夜赶回棣花,原来平凹得的是疟疾,热起来高烧冷起来打摆子。这给作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像八十年前老舍来南阳一样满含着一样。一群人正在寻找二月河的足迹,从山西出发,会在梅溪路尽头的老房子边停留。
人民路中段原名柳河街,柳河街以北是红桃街的南段和梅溪河的一段古道,其余为菜地。古道红桃街在梅溪河与西北角城河交汇处。据传,明唐藩时梅溪河两岸分段种植花果树,栽种垂柳、柿树、桃树等,南阳因此有了柿子园、白果园、红桃街等地名。红桃街南北走向,南端在西关吊桥外与柳河街相接,北端于望乡台南侧东折至北关西拐街寨门。抗战时期,拆毁城墙,地形改变,街道消失。红桃街已然无存,在梅溪河两岸,“里白果园”、“外白果园”、“柳河巷”。据说1960年人民路曾被命名为梅城路,1964年定名为人民路。
昨天晚上我看到写秋斋主人说组织走护城河和马道的活动。因为我们清晰的看到护城河改造在即,古城恢复也已启动。可期待梅花寨城的华丽转身和南阳历史文化名城的辉煌重现。作为一座古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结构,留下 马道、护城河的现状,以作未来的对比;并结合古城街巷、坑塘、码头布局,为护城河改造提出更多合理化建议,以为百年名城不留更多遗憾。还是那句话,南阳,是咱们南阳人的南阳。古城,是咱们共同的世俗世界、烟火人间。就像昨天一个朋友告诉我一样,我们重走解放路一样,行走最有力量,只要有梦想,什么时候都不晚。
祝大家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