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笔者整理了一下2018年公链的主网上线情况和9102年即将上线的公链项目,算是对当前区块链技术发展状态做了的一个辞旧迎新的总结了。
在大年三十,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TL;DR】
技术上2018和9102都是现有题材的翻修,基本无大亮点,公链上主网非常容易,也出现大面积上主网的,然而这些主网只是一个阉割版本,并不满足白皮书的早期规划,使用价值也不大,大家将开始认真思考如何利用区块链技术服务于现实场景,进一步将其拉下神坛;区块链技术的使用对记录数据价值也应该是分层的,不同的层级对应的数据价值不同,也可以理解成区块链平台的垂直分层,取而代之的将是Web 3.0的论调。区块链技术将是Web 3.0的基础设施,尤其是以IPFS + filecoin为主的具备分布式存储和搜索功能的技术及激励模型能够落地后才可能出现进展,而当前以BTC支付类型为1.0和以ETH智能合约为2.0定义状态的公链只是Web 3.0生态的0.1阶段,后面的路还很长,发展空间也很大。
【2018年回顾】
整个2018年区块链项目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季度以1C0热掀起了应用项目热潮——ERC20发币容易,成本低收益高;
第二、三季度以EOS为首的回归公链平台技术潮——1C0的破灭和回归区块链技术的理性;
第四季度公链平台潮的褪去——模块化区块链将上主网变得容易,生态建设和Dapp才是公链平台的核心竞争力和生命之源;
整个过程中,大家仍在以智能合约为主的第二代区块链技术世界里摸索,效果并不明显,一年下来,市值大头又回归到最早的仅具备支付功能型代币上,如BTC,XRP等;但值得注意的是技术上的兜圈,却无法阻挡部分将现有区块链的优势与现实结合的落地,显著的是拥抱合规的尝试,最成功的当属稳定币为代表的实物资产代币化类型和代币证券化的STO,当然STO只是转化旧有概念,不能算新创新。
单从技术层面上,不论公链币项目还是公链平台项目,2018年新出来的公链项目基本都采用Fork + 改编路线,很多Fork出来的公链均以高TPS为主要噱头,打着第三代、第四代公链的名号,TPS也以过万、过十万、过百万著称,这一点我们对比一下Visa的数据就能辨别真伪:Visa平均处理2000TPS,每日平均峰值可以达到4000TPS,理论上最高能够支持5.6万TPS;而Paypal全年处理490万笔交易,性能可达10万TPS;淘宝2018年双十一交易创建峰值49.1万笔/秒。
除此之外,笔者也整理了2018年有一定知名度的25条公链上主网情况,发现公链的开发落地也并不是一番风顺,如下表所示:
上表可以得到以下几个结论,2018年既定主网上线的公链项目中,有:
1.近一半的项目主网上线的滞后的;
2.至少三分之一的项目滞后严重,推迟到了9102年;
3.在EOS主网上线期间出现了公链主网扎堆上线、抢先上线的情况;
4.扎堆主网上线的项目容易出现年内迅速迭代升级的情况,上线的主网只有基础功能并未覆盖白皮书全部功能甚至优势功能的情况;
5.头牌明星项目的愿景和开发难度在项目成立之初往往被忽视,如ADA,ZIL、Filecoin等,纷纷滞后严重。
纵观2018年全年公链项目,能让大家眼前一亮的基本也就是EOS和Tron两个项目了,他们将TPS提升到了千级,并开启了大家对TPS上千之后碰到的资源制约问题、数据量暴增问题、暴增数据价值问题等的思考,也许对区块链技术的使用,我们目前仍然没有想得很清楚,区块链已经开始降温。
尤其是以EOS为代表的“公链”TPS突破千位量级后,出现了数据量的暴增,然而大量的数据来自于简单的游戏,却并未出现预想中的大面积实用应用落地。
这个事件引发了笔者对公链真正使用价值产生了思考。这里可以做一个近似的假设:以往我们用visa的中心化服务器去记录每一笔交易,为了实现“去中心化”,参考EOS的模式我们需要至少21个同等服务器去做同一件事情,那么花费的成本也可近似类比成以前的21倍,这样对所记录的数据价值要求就会非常高,大量的简单游戏过程数据是没有这样的价值的,等于我们付出了高价值却得到低价值的结果,这样的性价比是非常不合理的!简而言之,区块链技术的使用对记录数据价值也应该是分层的,不同的层级对应的数据价值不同,大家目前过于关注技术实现或者突破,却忽略了不同定位的区块链对不同价值数据的适用场景分类,如公链上记录的数据价值应该是最高的,有最高级的去中心化需求和价值;联盟链上的次之,更多是联盟间需要公证的数据;私链上基本上可以等同于传统的中心化服务器,以信用做背书,技术上融入区块链技术即可。EOS是个非常好的实验,让我们提前体会到一旦TPS上去后,区块链的价值该如何体现性价比才最高,这就好比一块很好的地皮,如曼哈顿岛上建设单层瓦片房一样,是毫无性价比的。
目前公链项目的瓶颈在于区块链全生态建设和配合上,比如ETH是个安全性很高的公链,它需要可扩展性强的layer2层来配合,需要分布式存储来存储,这需要一个全生态技术覆盖,区块链公链世界不一定要很多条公链,但需要大家都在一个安全的生态下去扩展硬需求,效果远远大于fork一条所谓新公链,这些都是伪改进。
【9102年展望】
上面我们发现整个2018年区块链技术处于全面降温,欲速则不达的状态,同时应用项目落地也无实际上的成果。预测9102年,公链技术疲态将继续,并不会有重大突破,仍然是现有的延续,但对区块链技术的使用、理解和认识上将会是一个飞跃,这一个由现实思考对技术需求进行反馈促进的一年。
我们先看看预计9102年主网上线的项目,如下表所示:
上表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一部分是9102年上主网的典型项目;
另一部分是2018年延误到9102年主网上线的项目。
技术涉及跨链、DAG、分片、分布式存储、VRF(可验证随机函数Verifiable Random Function)的POS等。不难发现,这些技术都是在2018年就反复炒作的概念,我们在回顾一下以太坊的开发升级之路,在Homestead(家园)时社区已经规划下一阶段Metropolis(大都会) 由PoW转向PoS过渡,并为此准备了难度炸弹,计划下一阶段PoS过渡成功后拆除难度炸弹;然而实际开发之路却不像计划一样简单,PoS(Casper)的开发一再滞后,于是在拜占庭(Byzantium)和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升级中共将难度炸弹拆除时间推迟了2.4年,按照最新ETH 2.0的时间规划,预计几大功能上线将到2021年,如下图所示:
由此可见,9102年公链技术将无重大突破,仍是现有的延伸,同时针对2018年碰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修补,如区块链安全问题,将出现标准的安全审计流程,标准的安全沙盒测试以及同行代码安全审计等;针对区块链技术使用的思考:区块链技术的使用对记录数据价值也应该是分层的,不同的层级对应的数据价值不同,大家目前过于关注技术实现或者突破,却忽略了不同定位的区块链对不同价值数据的适用场景分类,如公链上记录的数据价值应该是最高的,有最高级的去中心化需求和价值;联盟链上的次之,更多是联盟间需要公证的数据;私链上基本上可以等同于传统的中心化服务器,以信用做背书,技术上融入区块链技术即可;这样的分层甚至可以更加细分,如下图所示:
当然,长远来看公链技术仍将是Web 3.0的基础设施:
Web1.0提供了用户读取的需求,任何东西都可以通过主动去查询来获得;
Web2.0提供了用户互动的需求,用户可以查询,同时还能有互动和反馈,但所有的数据都是通过寡头企业的服务器存储记录,用户也会有隐私被人监控的感觉;
Web3.0将提供一个更加扁平的互动模式,所有数据交换将基于分布式网络,以加密的形式分布式存储在网络中,而不是掌握在寡头企业,每个人有自己的数据画像缩影,可以用于大数据自动分析偏好和需求,自己真实信息都是以这个数据画像缩影来体现和验证,而不用泄露自己的具体信息,个人将是网络中的真正的主体,需求将会被自动分析来提供给个人参考,隐私将得到充分的保障,当然那时公链的定义可能较当前的定义会有很大的不同,当前以BTC支付类型为1.0和以ETH智能合约为2.0定义状态的公链只是这个生态的0.1阶段,非常初期的技术迈步,后面的路还很长,发展空间很大,只是这些都不太可能出现在9102年,毕竟它也依靠以IPFS + filecoin为主的具备分布式存储和搜索功能的技术及激励模型能够落地后才可能出现进展。
除此之外,两个产量减半的PoW代币事件也是大家值得关注的:
9102年8月15日左右的LTC产量减半;
2020年上半年(4月份左右)的BTC产量减半;
虽然这两个事件于技术并无实质贡献,但是但这之前资本的炒作和做多布局、做空收割将也蕴含着无限“投机”机会。
应大家建议开通微信公众号方便交流,目前公众号已与同步更新。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以后仍会以为主,微信公众号同步的方式,可以搜索公众号名“Putin学习区块链”或者“PutinBlockchain”,二维码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