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凡具有收敛固涩作用,可以治疗各种滑脱症候的药物,称为收敛药。又叫收涩药。
滑脱的病症,主要有自汗盗汗,久泻久痢,久咳虚喘,遗精滑精,溲多遗尿,白带日久,失血崩漏等症。因为滑脱诸症,如不及时收招,可引起元气日衰,或变生他症。所以,《本草纲目》说:「脱则散而不收,故用酸涩之药,以敛其耗散。」。
本章药物具有敛汗,止泻,固精,缩小便,止带,止血,止嗽等作用。凡属外感实邪未解或泻痢、咳嗽初起时不宜早用,以免留邪。
参考资料:http://drugs.medlive.cn/drugref/drugCateLast.do?treeCode=Z0118&page=1
椿皮
椿皮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 椿皮 药典
【拉丁名称】 CORTEX AILANTHI 药典
【汉语拼音】 Chun Pi
中药 >> 中药材 >> 收涩药 >> 固精缩尿止带药
古籍出处:
《新修本草》
基原:
为苦木科植物臭椿(樗)Ailanthus altissima(Mill.)Swingle的根皮或树皮。主产于山东、辽宁、河南、安徽等地,全年可采,剥下根皮或干皮,刮去外层粗皮,晒干、切断或切丝。生用或麸炒用。
炮制:
椿皮 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丝或段,干燥。
麸炒椿皮 取椿皮丝,照麸炒法(附录ⅡD)炒至微黄色。
性状:
根皮 呈不整齐的片状或卷片状,大小不一,厚0.3~1cm。外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多数纵向皮孔样突起及不规则纵、横裂纹,除去粗皮者显黄白色;内表面淡黄色,较平坦,密布梭形小孔或小点。质硬而脆,断面外层颗粒性,内层纤维性。气微,味苦。
干皮 呈不规则板片状,大小不一,厚0.5~2cm。外表面灰黑色,极粗糙,有深裂。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药性:
苦、涩,寒。归大肠、肝经。
应用:
1.赤白带下
本品入大肠,苦可燥湿,寒以清热,涩能收敛。既可清热燥湿,又能收敛止带,为止带之常用药物。治疗湿热下注,带脉失约而致赤白带下者,常与黄柏等同用,如樗树根丸(《摄生众妙方》)。
2.久泻久痢,湿热泻痢
本品入大肠经能收涩止泻,清热燥湿。治久泻久痢,常与诃子、母丁香同用,如诃黎勒丸(《脾胃论》);治湿热泻痢,常与地榆同用,如椿根散(《鲁府禁方》)。
3.崩漏经多,便血痔血
本品入肝经血分,善能收敛止血,因其性寒,尤宜用于血热崩漏、便血者。治崩漏、月经过多者,常与黄柏、黄芩、白芍、龟甲等同用,如固经丸(《医学入门》)。治便血痔血,可单用本品为丸服;或与侧柏叶、升麻、白芍等同用,如椿皮丸(《丹溪心法》)。
此外,还本品尚有杀虫功效,内服治蛔虫腹痛;外洗治疥癣瘙痒。
功效:
清热燥湿,收敛止带,止泻,止血。
用法用量:
煎服,6~9g。外用适量。
古籍摘要:
1.《新修本草》:“椿木叶,味苦有毒,主洗疮疥,风疽,水煮叶汁调之。皮主甘。”
2.《本草拾遗》:“主赤白久痢……疳虫,去疥……下血。”
3.《日华子本草》:“主女子血崩,产后血不止,赤带,肠风泻血不住,肠滑泄,缩小便。”
化学成分:
根皮含苦楝素、鞣质、赭朴酚,根及树干含苦木素。树皮含臭椿苦酮、臭椿苦内酯、乙酰臭椿苦内酯、苦木素、新苦木苦素等。
药理作用:
椿皮有抗菌、抗原虫及抗肿瘤作用。椿皮煎剂在体外对福氏痢疾杆菌、宋氏痢疾杆菌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臭椿酮对阿米巴原虫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对淋巴细胞白血病P388显示一定的活性。苦木素对人体鼻咽癌KB细胞有细胞毒活性,同时能提高小鼠白血病P388的生命延长率。
山茱萸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成熟果肉。
【性味与归经】酸、涩,微温。入肝、肾经。
【功效】补益肝肾,涩精,敛汗。
【临床应用】1.用于肝肾不足,头晕目眩,耳鸣,腰酸等症。
山茱萸功能补肝益肾,凡肝肾不足所致的眩晕、腰酸等症,常与熟地、枸杞子、菟丝子、杜仲等配伍同用。
2.用于遗精,遗尿,小便频数,及虚汗不止等症。
山茱萸酸涩收敛,能益肾固精。对肾阳不足引起的遗精、尿频均可应用,常配合熟地、菟丝子、沙苑蒺藜、补骨脂等同用;对于虚汗不止,本品又有敛汗作用,可与龙骨、牡蛎等同用。
此外,本品又能固经止血,可用治妇女体虚、月经过多等症,可与熟地、当归、白芍等配伍应用。
【处方用名】山萸肉、净萸肉、山茱萸(蒸熟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9g,煎服。
【按语】1.山萸肉微温而不热,是一味平补阴阳的药品,不论阴虚或阳虚,都可配用。它既能补益肝肾,又能收敛固涩;能补能涩,是它的又一特点。
2.本品经炮制后,形如黑枣的皮,故有些地区称作“枣皮”。由于它酸涩收敛,如内有湿热、小便不利者不宜应用。
【方剂举例】山茱萸丸《普济方》:山茱萸、覆盆子、菟丝子、巴戟天、人参、楮实、五味子、萆薢、牛膝、桂、天雄、熟地黄。治肾虚腰膝无力,小便多。
【文献摘录】《本经》:「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去三虫。」
《别录》::「强阴益精,安五藏,通九窍,止小便利。」
《汤液本草》:「滑则气脱,涩剂所以收之,山茱萸止小便利,秘精气取其味酸涩以收滑也。」
五味子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木兰科植物北五味子的成熟果实。
【性味与归经】酸,温。入肺、肾经。
【功效】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
【临床应用】1.用于久嗽虚喘。
五味子能上敛肺气,下滋肾阴,对肺肾两亏所致的久咳虚喘,可收止咳平喘的效果,常配党参、麦冬、熟地、山萸肉等同用。
2.用于津少口渴、体虚多汗等症。
本品能生津止渴、固涩敛汗。常可配麦冬、生地、天花粉等用治津少口渴;可配党参、麦冬、浮小麦、牡蛎等治体虚多汗,无论阳虚自汗,阴虚盗汗,均能应用。
3.用于精滑不固,小便频数,久泻不止等症。
五味子能益肾固精、涩肠止泻。治梦遗滑精、小便频数等症,可与桑螵蛸、菟丝子等同用;治久泻,可与补骨脂、肉豆蔻等同用。
【处方用名】北五味、五味子(蒸熟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分至一钱五分,煎服。
【按语】1.五味子味酸收敛,性温而不热不燥,临床上常用它敛肺、止汗、涩精、止泻,都是取它收涩的功效,故凡表邪未解而有实热者,不宜应用。至于 素有寒饮,而又外感风寒,出现咳嗽喘急、痰多稀薄等症,可用本品与温肺散寒的干姜、细辛等配伍,一收一散,一方面可防肺气耗散太过,一方面又可防止敛肺遏 邪的弊害。
2.近年来本品应用范围有所发展,临床上常用于神经衰弱、失眠等症;对于肝炎恢复期血清转氨?超过正常数值而久不恢复者,应用本品有降低作用。
【方剂举例】肾泻丸(原名四神丸)《内科摘要》:五味子、补骨脂、肉豆寇、吴茱萸。治脾肾虚寒泄泻。
【文献摘录】《本经》:「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酸,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
《用药法象》:「生津止渴,治泻痢,补元气不足,收耗散之气,瞳子散大。」
《本草备要》:「性温,五味俱备,酸咸为多,故专收敛肺气而滋肾水,益气生津,补虚明目,强阴涩精,退热敛汗,止呕住泻,宁嗽定喘,除烦渴。」
乌梅
【药用部分】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梅的经加工的未成熟果实。
【性味与归经】酸,平。入肝、脾、肺、大肠经。
【功效】敛肺,涩肠,生津,安蛔。
【临床应用】1.用于久咳不止。
乌梅敛肺而止咳,对于久咳不止,痰液稀少等症,可与罂粟壳、半夏、杏仁等药配伍应用。
2.用于久泻久痢。
乌梅又有涩肠止泻作用,治疗泻痢日久不止,常与肉豆蔻、诃子、苍朮、茯苓等配伍。
3.用于虚热口渴。
乌梅能生津止渴,可治气阴两虚的烦热口渴及暑热烦渴,可与天花粉、葛根、麦冬、人参、黄耆等药同用。
4.用于蛔虫为患所致的呕吐腹痛等症。
乌梅味酸,蛔得酸则伏,故能和胃安蛔,常与黄连、黄柏、干姜,细辛、花椒、附子等配伍,治蛔厥腹痛。
本品外用,又可用于牙关紧闭,以乌梅肉擦之;用于外疡弩肉,以乌梅炭研末外敷。
【处方用名】乌梅、大乌梅(带核用)。乌梅肉(去核用,用量宜小)。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9g,煎服。
【方剂举例】乌梅丸《伤寒论》:乌梅、黄连、黄柏、干姜、附子、蜀椒、桂枝、细辛、人参、当归。治蛔厥腹痛。
【文献摘录】《本经》:「下气,除热烦满,安心,止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蚀恶肉。」
《大明本草》:「和建茶、干姜为丸服,止休息痢。」
《本草纲目》:「敛肺涩肠,止久嗽泻痢,……蛔厥吐利。」
《本经逢原》:「乌梅酸收,益津开胃,能敛肺涩肠,止呕敛汗,定喘安蛔。」
莲子(附:石莲子、莲须、荷花莲房)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的种子。
【性味与归经】甘、涩,平。入脾、肾、心经。
【功效】养心安神,益肾固涩,健脾止泻。
【临床应用】1.用于心悸,虚烦失眠等症。
莲子能养心宁神,常配合茯苓、酸枣仁、柏子仁等药,用于心悸,失眠等症。
2.用于肾虚遗精,崩漏,带下等症。
莲子益肾,且有固涩作用,对下元虚损的遗精、崩带等症,常配合沙苑蒺藜、菟丝子、芡实、山药、牡蛎等同用。
3.用于脾虚久泻。
莲子能健脾而固肠,用治脾虚久泻,常配合白朮、茯苓、淮山药等同用。
【处方用名】湘莲肉、建莲肉、莲子肉(打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9g至五钱,煎服。
【附药】1.石莲子:又叫甜石莲。为成熟莲子在莲蓬将裂开时采集者(莲子去果皮、石莲子不去果皮),或修整池塘时捡取落入淤泥中的莲实。性味苦寒, 功能除湿热,开胃进食。适用于噤口痢、久痢、久泻等症。一般用量为一钱至9g,煎服。市售另有一种名为苦石莲者,为豆科植物喙荚云实(南蛇勒)的种子,味 极苦辛,应予区别。
2.莲须:又叫莲蕊须。为荷花的花蕊。性味甘平。功能清心固肾,涩精,止血。适用于肾虚滑精、遗精、尿频、遗尿,以及吐血、崩漏等症。一般用量为五分至一钱五分,煎服。
3.荷花:为莲的花瓣。性味苦甘温。可捣烂外敷,治天泡湿疮。
4.莲房:又叫莲蓬壳。为莲的成熟花托。性味苦涩温。功能化瘀止血,适用于妇女崩漏、尿血等症。外用烧存性,研末,可涂治天泡疮。近来也有用本品煎服用治子宫颈癌者。一般用量为一钱至9g,煎服。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清心莲子饮《和剂局方》:石莲子、人参、茯苓,黄耆、甘草、麦冬、黄芩、地骨皮,车前子。治气阴不足,遗精,淋浊,消渴,以及妇人血崩、带下等症。
【文献摘录】《本经》:「主补中养神,益气力。」
《食疗本草》:「主五藏不足,伤中,益十二经脉血气。」
《本草纲目》:「交心肾,厚肠胃,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止脾泄久痢,赤白浊,女人带下崩中诸血病。」
肉豆蔻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种仁。
【性味与归经】辛,温。入脾、胃、大肠经。
【功效】涩肠止泻,温中行气。
【临床应用】1.用于久泻不止。
肉豆蔻善能温理脾胃,长于固涩,可涩肠以止泻,常合干姜、党参、白尤等用于脾虚久泻;对脾肾虚寒泄泻,亦可应用,多配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同用。
2.用于脘腹冷痛。
肉豆蔻虽为收涩之品,然温中行气止痛的作用亦属不弱,故又可配木香、吴茱萸等药用于脾胃虚寒、气滞腹痛等症。
【处方用名】肉豆蔻、肉果、煨肉果(用麸皮炒至老黄色,肉捣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9g,煎服。
【方剂举例】肉豆寇丸《百一选方》:肉豆寇、木香、大枣。治久泻不止,气滞胀痛。
【文献摘录】《开宝本草》:「主温中消食,止泄,治积冷心腹胀痛,霍乱中恶。」
《海药本草》:「主脾胃虚,冷气,并冷热虚泄。」
《本草纲目》:「暖脾胃,固大肠。」
诃子(附:藏青果)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的成熟果实。
【性味与归经】苦、酸、涩,平。入肺、大肠经。
【功效】涩肠止泻,敛肺利咽。
【临床应用】1.用于久泻久痢,脱肛等症。
诃子酸收固涩,能敛涩大肠,以制止腹泻,适用于痢疾、泄泻等病症邪气已衰而久泻不止者,以及因久泻而引起的脱肛等症。对于痢疾腹痛而偏热者,可配黄 连、木香等同用;对于久泻久痢而偏寒者,可配干姜、肉豆蔻等同用;如因泻痢日久、气阴两伤,须配益气健脾养阴的药物如党参、茯苓、莲肉、甘草、石斛、白芍 等品同用。
2.用于肺虚喘咳或久嗽失音等症。
诃子能敛肺下气,又可苦泄降火。治肺虚久咳、动则气促,可与党参、麦冬、五味子等配伍;治痰火郁肺、久嗽失音,可与瓜蒌皮、青黛、川贝母、桔梗、玄参、甘草等同用。
【处方用名】诃子、诃黎勒、诃子肉(生用,捣碎,一般用于敛肺降火)。煨诃子(用麸皮拌炒至微焦用,用于涩肠止泻)。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9g,煎服。
【附药】藏青果:一名西藏橄榄。即诃子的未成熟果实。有利咽,开音作用。可用治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等症。一般用量为一钱至9g,煎服。或每次一枚,含咽其汁。
【按语】诃子一药,主要用于久咳、久泻等症。它酸收而苦降,除能敛肺止咳、治肺虚咳喘外,对久嗽之症而兼有火邪者,也可酌情配用。但因它长于收涩,对于痰嗽泻痢初起、实邪尚盛者,不宜使用。
【方剂举例】诃黎勒丸《沉氏尊生》:诃子皮、轻粉、青黛、香附、杏仁、贝母、栝楼仁。治劳嗽。
【文献摘录】《新修本草》:「治痰嗽咽喉不利,含三数枚殊胜。」
《本草衍义补遗》:「实大肠,敛肺降火。」
《本草备要》,:「涩肠敛肺泻气。」
赤石脂
【通用名称】 赤石脂 药典
【拉丁名称】 HALLOYSITUM RUBRUM 药典
【汉语拼音】 Chi Shi Zhi
【中英别名】 红土 ; 红高岭 ; 吃油脂 ; 赤石土 ;
《神农本草经》
【药用】为硅酸盐类矿物多水高岭石族多水高岭石,主含含水硅酸铝[Al4(Si4O10)(OH)8·4H2O]。主产于福建、山东、河南等地。全年均可采挖。拣去杂石。研末水飞或火煅水飞用。
除去杂质,打碎或研细粉。
煅赤石脂 取赤石脂细粉,用醋调匀,搓条,切段,干燥,照明煅法(附录ⅡD)煅至红透。用时捣碎。
本品为块状集合体,呈不规则的块状。粉红色、红色至紫红色,或有红白相间的花纹。质软,易碎,断面有的具蜡样光泽。吸水性强。具黏土气,味淡,嚼之无沙粒感。
置干燥处,防潮。
【性味与归经】甘、涩,温。归大肠、胃经。
【功效】涩肠止泻,收敛止血,敛疮生肌。
【临床应用】
1.久泻,久痢
本品甘温调中,味涩质重,入于胃肠,长于涩肠止泻,尚可止血,为久泻久痢,下痢脓血之常用药物。治泻痢日久,滑脱不禁,脱肛等证,常与禹余粮相须为用,如赤石脂禹余粮汤(《伤寒论》);若虚寒下痢,便脓血不止者,常与干姜、粳米同用,如桃花汤(《伤寒论》)。
2.崩漏,便血
本品味涩能收敛止血,质重入于下焦,而以崩漏、便血者为多用。治崩漏,常与海螵蛸、侧柏叶等同用,如滋血汤(《和剂局方》);治便血、痔疮出血,常与禹余粮、龙骨、地榆等药同用。本品温涩,既可固冲,又可止带,配伍鹿角霜、芡实等药,可用于妇女肾虚带脉失约,日久而赤白带下者。
3.疮疡久溃
本品外用有收湿敛疮生肌之功。治疮疡久溃不敛,可与龙骨、乳香、没药、血竭等同用,研细末,掺于疮口。此外,外用亦治湿疮流水、外伤出血等。
【处方用名】赤石脂。
【一般用量与用法】煎服,10~20g。外用适量,研细末撒患处或调敷。
【文献摘录】
《神农本草经》:“主泻痢,肠澼脓血,下血赤白。”
《名医别录》:“疗腹痛肠澼,下痢赤白,……女子崩中漏下,产难胞衣不出。”
《本经逢原》:“赤石脂功专止血固下。仲景桃花汤下痢便脓血者,取石脂之重涩,入下焦血分固脱,……火热暴注,初痢有积滞者勿用。”
《本草纲目》:「补心血....厚肠胃,除水湿,收脱肛。」
【化学成分】
本品主含含水硅酸铝,尚含相当多的氧化铁等物质。
【药理作用】
有吸附作用。能吸附消化道内的有毒物质、细菌毒素及代谢产物,减少对肠道黏膜的刺激,而呈止泻作用。对胃肠黏膜有保护作用,能制止胃肠道出血,显著缩短家兔血浆再钙化时间。
禹余粮
【药用】本品为斜方品系褐铁矿的矿石。
【性味与归经】甘、涩,平。入胃、大肠经。
【功效】涩肠止泻,收敛止血。
【临床应用】1.用于久泻久痢。
禹余粮涩大肠而止泻痢,与赤石脂作用相似,故两药常配合应用。
2.用于崩漏带下。
本品有固涩止血作用,治体虚崩漏可与党参、当归、熟地、赤石脂等同用;治带下可与乌贼骨、?牡蛎等同用。
【处方用名】禹余粮、禹粮石、余粮石(打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9g至八钱,煎服。
【方剂举例】赤石脂禹余粮汤《伤寒论》:赤石脂、禹余粮。治伤寒下利不止。
【文献摘录】《本经》:「主下赤白。」
《药性本草》:「主崩中。」
《本草纲目》:「催生,固大肠。」
五倍子
【药用】本品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叶上的绵蚜科动物五梖子蚜寄生所形成的虫瘿。
【性味与归经】酸,寒。入肺、肾、大肠经。
【功效】敛肺降火,涩肠止泻,敛汗,止血。
【临床应用】1.用于肺虚久咳。
五倍子药性收敛,功能敛肺止咳,用治肺虚久咳,可与五味子、婴粟壳等敛肺药同用。
2.用于久痢久泻。
五倍子又可涩肠止泻,治疗久痢久泻之症,常与五味子、白朮、补骨脂、丁香等配合同用。
3.用于体虚汗多,以及痔血、便血等症。
五倍子用于止虚汗也有作用,可单味研粉敷脐孔上,或煎服;亦可与诃子、五味子等药同用。本品又有止血的功效,可用于痔血、便血等症。
此外,五倍子又能用治遗精、遗尿、脱肛等病症,还可外用敷治疮毒皮肤湿烂。
【处方用名】五倍子(煮死内部寄生虫后晒干应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分至一钱五分,煎服。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五倍子散《珍珠囊》:五倍子、地榆治小儿脱肛。
【文献摘录】《开宝本草》:「主齿宣疳匿,肺脏风毒,流溢皮肤,作风湿癣疮痒脓水,五痔下血不止,小儿面鼻疳疮。」
《本草纲目》:「敛肺降火,化痰饮,止咳嗽,消渴,盗汗,呕吐,失血,久痢....治眼赤湿烂,消肿毒,喉痹,敛溃疮金疮,收脱肛子肠坠下。」
罂粟壳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罂粟科植物罂粟的果壳。
【性味与归经】涩,平。入肺、大肠、肾经。
【功效】敛肺,涩肠,止痛。
【临床应用】1.用于久咳不止。
罂粟壳功能收敛肺气,适用于肺气不收、久咳不止的病症,可配合乌梅等同用。
2.用于久泻,久痢等症。
本品有涩肠止泻作用,治久泻、久痢等症,可单用,或与木香、黄连、干姜等配伍。
此外,婴粟壳的止痛功效亦颇显着,临床上常用于胃痛、筋骨疼痛等病症。
【处方用名】罂粟壳、御米壳(生用,用于涩肠、止痛)。炙粟壳、炙御米壳(蜜炙用,用于敛肺止咳)。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9g,煎服。
【按语】本品性涩收敛,故咳嗽或腹泻初起时忌用;如久咳、久泻用一般药物无效者,始可考虑应用本品,但又不宜多服、久服。
【方剂举例】百劳散《宣明论》:罂粟壳、乌梅。治久咳虚嗽。
【文献摘录】《本草纲目》:「止泻痢,固脱肛,治遗精久咳,敛肺涩肠,止心腹筋骨诸痛。」
《本草求真》:「功专敛肺涩肠固肾,凡久泻,久痢脱肛,久嗽气乏,并心腹筋骨诸痛者最宜。」
石榴皮(附:石榴根皮)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石榴科植物石榴树的果皮。
【性味与归经】酸、涩,温。入胃、大肠经。
【功效】涩肠止泻,杀虫。
【临床应用】1.用于久泻,久痢等症。
本品有收敛涩肠作用,适用于久泻、久痢等病症,常与诃子、肉果等药配合应用。
2.用于虫积腹痛等症。
本品能驱虫,用治蛔虫病、绦虫病等,常与摈榔、鹤虱等药配合应用。
【处方用名】石榴皮(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9g,煎服。
【附药】石榴根皮:即石榴树根的外皮。性味、功效均同石榴皮,但杀虫力较强,主要用于虫积腹痛。一般用量为五分至9g。有毒性,不可大量应用。
【方剂举例】黄连汤《千金方》:石榴皮、黄连、黄柏、阿胶、甘草、干姜、当归。治赤白久痢。
【文献摘录】《别录》:「止下利、漏精。」
《本草拾遗》:「煎服下蛔虫。」
《本草纲目》:「止泻痢,下血,脱肛,崩中,带下。」
明矾
【药用】本品为二方晶系明矾石精制而成的结晶品。
【性味与归经】酸,寒。入脾经。
【功效】止血,止泻,袪痰,外用燥湿止痒。
【临床应用】1.用于久泻不止,便血,崩漏等症。
本品收敛涩肠,能治泻痢日久不止,可单用小量吞服;或配五倍子、诃子等药同用。对便血、崩漏,也可配合收敛止血药同用。
2.用于风痰壅盛,或癫痫等症。
明矾有袪痰作用,可与半夏、猪牙皂角、甘草等配伍,用治风痰壅盛,喉中声如牵锯;又可配郁金,治风痰痫病。
3.用于湿疹瘙痒。
本品?用外敷,有收敛燥湿止痒之功,如治牛皮癣可配石榴皮同用;治聤耳可配黄丹同用。
【处方用名】明矾、白矾(打碎用)。枯矾(?用。主要外用于湿疹等)。
【一般用量与用法】二分至一钱,煎服。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皮湿1号膏《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地榆、煅石膏、枯矾。外治湿疹。
【文献摘录】《本经》:「主寒热泄痢,白沃,阴蚀,恶疮,目痛,坚骨齿。」
《本草纲目》:「矾石之用有四:吐利风热之痰涎,取其酸苦涌泄也;治诸血病、脱肛、阴挺、疮疡,取其酸涩而收也;治痰饮、泄利、崩带、风眼,取其收而燥湿也;治喉痹、阴疽、中蛊、蛇虫伤鳖,取其解毒也。」
椿根皮(附:凤眼草)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苦木科植物樗的根皮或树皮。
【性味与归经】苦、涩,寒。入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涩肠止泻,止带,止血。
【临床应用】用于湿热白带,湿热泻痢,以及月经过多,漏下不止等症。
椿根皮为清热燥湿的药物,具有收敛固涩作用,故能止带、止泻、止血固经。在临床上用于湿热带下,常与黄柏、白芷、白芍等配合应用;用于湿热痢疾、腹泻等症,常与黄连、黄芩、木香等配用;用于血热所致的月经过多、漏下不止等症,常与龟板、白芍、黄芩等同用。
此外,用本品煎汤外洗,可用治皮肤疮癣。
【处方用名】椿根皮、椿根白皮、樗白皮(洗净,晒干,切碎用)。炒椿根皮(麸皮炒用,稍减苦燥之性)。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9g,煎服。
【附药】风眼草,即樗的果实,功效与椿根皮相似。适用于痢疾、便血、白带等症。一般用量为一钱至9g,煎服。
【方剂举例】愈带丸《饲鹤亭集》:熟地、白芍、当归、川黄柏、良姜、川芎、椿根皮
治妇人赤白带下,经浊淋漓等症。
【文献摘录】《大明本草》:「止女子血崩,产后血不止,赤带,肠风,泻血不住,肠滑泻,缩小便。」
《本草备要》:「治湿热为病,泄泻,久痢,崩带,肠风,梦遗便数,有断下之功。」
芡实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芡的种仁。
【性味与归经】甘、涩,平。入脾、肾经。
【功效】益肾固精,健脾止泻,袪湿止带。
【临床应用】1.用于肾虚精关不固,梦遗滑精,小便失禁等症。
芡实益肾而长于收涩,能固下元,故可涩精缩尿,用治梦遗滑精、小便失禁等症,常与金樱子、桑螺峭、菟丝子等配伍同用。
2.用于脾虚不运、腹泻不止等症。
芡实为滋补敛涩的药品,能扶脾以止泻,治脾虚久泻,常与山药、茯苓、党参、白朮等药配合应用。
3.用于妇女白带。
本品能健脾而袪湿,且可固涩而止带,故常用于妇女白带,不论属于湿热带下或脾肾两亏的体虚带下,都可应用。配白果、黄柏、车前子等治湿热带下;配山药、菟丝子、海螵蛸、?牡蛎等治体虚白带。
【处方用名】芡实、南芡实、苏芡实、北芡实(打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9g至一两,煎服。
【方剂举例】金樱芡实丸(原名水陆二仙丹)《洪氏集验方》:芡实,金樱子治遗精。
【文献摘录】《本经》:「主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
《本草纲目》:「止渴益肾,治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
《本草求真》:「功与山药相似。然山药之补,本有过于芡实,而芡实之涩,更有胜于山药,且山药兼补肺阴,而芡实则止于脾肾,而不及于肺。」
桑螵蛸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螳螂科动物大刀螂等的卵块。
【性味与归经】甘、咸,平。入肝、肾经。
【功效】补肾,固精,收缩小便。
【临床应用】用于肾阳不足的遗精,滑精,小便频数,小便失禁及小儿遗尿等症。
桑螵蛸补肾助阳而偏于收涩,故有固精、收缩小便的功效。配菟丝子、枸杞子、补骨脂、龙骨、牡蛎等,可用于遗精、滑精;配覆盆子、益智仁、金樱子等,可用于尿频失禁及遗尿等症。
【处方用名】桑螵蛸(用麸皮炒微焦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9g,煎服。
【按语】桑螵蛸补肝肾,助阳固精,能治肾虚阳痿、遗精、尿频失禁、遗尿等症;也可用于头晕、腰酸及带下等症。总的说来,补肾收涩,是它主要的效用。如属阴虚火旺或内有湿热的遗精、尿频,不宜应用。
【方剂举例】桑螵蛸散《本草衍义》:桑膘娟、远志、龙骨、石菖蒲、人参、茯苓、龟板、当归。治小便频数及遗尿、失精等症。
【文献摘录】《本经》:「主阴痿,益精....女子血闭腰痛,通五淋,利小便水道。」
《别录》:「疗男子虚损,五脏气微,梦寐失精,遗溺。
覆盆子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蔷薇植物覆盆子的未成熟果实。
【性味与归经】甘、酸,微温。入肝、肾经。
【功效】益肾固精,缩尿。
【临床应用】用于肾虚阳痿,遗精早泄,小便频数及小儿遗尿等症。
覆盆子滋养肝肾,且有收涩作用,故有良好的固精缩尿的功效。配以枸杞子、菟丝子、五味子等则益肾补精,用治肾虚阳痿、遗精早泄;配以桑螵蛸、益智仁、菟丝子等则固肾缩尿,用治小便频数、小儿遗尿等症。
【处方用名】覆盆子(洗净,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9g,煎服。
【按语】1.覆盆子一药,具有益肾缩尿的良好作用,以功效而得名。本品性微温而不燥热,功能收敛固精而无凝滞的弊害,补肾助阳而无伤阴的缺点,故善于滋养肝肾,又可明目,适用于遗精、早泄、多尿、遗溺及眼目昏糊等症。
2.据明代《本草纲目》记载,覆盆子与悬钩子是两种植物。但《中药志》说,目前市场所用主要为植物秦氏悬钩子的果实,其它悬钩于属多种植物的果实,皆能作覆盆子用。
【文献摘录】《别录》:「益气....,令发不白。」
《药性本草》:「男子肾精虚竭,阴痿。」
《本草备要》:「益肾脏而固精,补肝虚而明目,起阳痿,缩小便。」
金樱子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果实和花托。
【性味与归经】酸,平。入肾、大肠经。
【功效】涩精,缩尿,涩肠止泻。
【临床应用】1.用于肾虚滑精、遗精、遗尿、小便频数及带下等症。
金樱子酸涩收敛,功能固精缩尿。用治肾虚滑精、遗精,可单独熬膏服;也可与潼蒺藜、菟丝子、补骨脂等配伍同用。在临床上常用本品与芡实相配,制成丸药,用治遗精、小便频数、妇女带下等症。
2.用于脾虚久泻。
金樱子又能收涩固肠而止泻,用治脾虚久泻,可单用熬膏服,也可与白朮、山药、茯苓、芡实等健脾药同用。
此外,本品在临床上还可用以治疗子宫脱垂症,也是取它固涩的功效。
【处方用名】金樱子(洗净,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9g至一两,煎服。
【文献摘录】《蜀本草》:「主治脾泄下痢,止小便利,涩精气。」
《本草备要》:「固精秘气,治梦泄遗精,泄痢便数。」
乌贼骨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软件动物乌贼科乌贼鱼的骨状内壳。
【性味与归经】咸,微温。入肝、肾经。
【功效】收敛止血,固精止带,制酸,敛疮。
【临床应用】1.用于崩漏下血,创伤出血等症。
乌贼骨有良好的止血作用,对崩漏下血,可与茜草合用;如体虚的常和黄耆、白朮、党参、阿胶、熟地等同用。对外伤出血,可用乌贼骨粉搽敷,也有止血的功效。
2.用于遗精及妇女赤白带下等症。
乌贼骨长于收敛,故能涩精、止带,常合山茱萸、沙苑子、菟丝子等用于遗精;合白芷、牡蛎等用于带下。
3.用于胃脘疼痛、泛吐酸水等症。
乌贼骨功能收敛止血,且能中和胃酸,以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泛吐酸水,或溃疡病出血,常合象贝、甘草研末同用。
4.用于疮疡、湿疹、溃疡久不愈合等症。
乌贼骨外用又能收湿生肌,可与黄连、黄柏、青焦等研末外敷,以疗疮疡湿疹。
【处方用名】炙乌贼骨、海螵蛸(用麸皮炒至微黄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9g,煎服。如研粉吞服,每次五分至一钱。外用适量。
【按语】乌贼骨又名海螵蛸,它与桑螵蛸虽同称为螵蛸,且都有收涩作用,但海螵蛸具有止血、制酸的特长,也能固精止带,然无补益作用;而桑螵蛸则以固精缩尿为特长,具有益肾的功效。乌贼骨功专收涩,多服久服,常有引起大便秘结的现象。
【方剂举例】固冲汤《衷中参西录》:乌贼骨、茜草、棕炭,五倍子,龙骨、牡蛎、萸肉,白朮,黄耆,杭芍。治血崩。
【文献摘录】《本经》:「主女子赤白漏下,经汁血闭,阴蚀肿痛,寒热症瘕。」
《别录》:「止疮多脓汁不燥。」
《大明本草》:「疗血崩。」
碎米荞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碎米荞的全草。
【性味】甘,温。
【功效】收涩止带,止痢。
【临床应用】用于妇女白带多,以及痢疾等症。
本品具有收涩作用。临床上配合淮山药、炒白朮、芡实等药,可治疗妇女体虚白带多;也可用以治疗慢性痢疾。
【处方用名】碎米荞、白带草(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钱至一两,煎服。
鸡冠花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苋科植物鸡冠的花序。
【性味与归经】甘,凉。入肝、大肠经。
【功效】止血,止泻,止带。
【临床应用】1.用于便血,痔血,崩漏等症。
鸡冠花为收敛止血的药物,配生槐花、生地榆,可治便血;配防风炭,可治痔血;配万年青根、土牛膝,可治疗崩漏。
2.用于白带,痢疾等症。
本品有止带、涩肠功效。配白槿花,乌贼骨、白朮、茯苓等,可治疗白带;配椿根皮等,可治疗久痢。
【处方用名】鸡冠花(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9g至五钱,煎服。
【方剂举例】崩漏验方《草药处方选集》:鸡冠花、万年青根、土牛膝治血崩。
【文献摘录】《本草纲目》:「痔漏下血,赤白下痢,崩中赤白带下。」
浮小麦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禾本科植物小麦的干瘪轻浮末成熟颖果或带桴的颖果。
【性味与归经】甘,凉。入心经。
【功效】止汗。
【临床应用】用于体虚多汗。
浮小麦专敛虚汗,不论自汗、盗汗均可应用,常配合黄耆、麻黄根、白朮,或五味子、?牡蛎等同用。
【处方用名】浮小麦(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9g至五钱,煎服。
【方剂举例】牡蛎散《和剂局方》:?牡蛎、浮小麦,麻黄根、黄耆。治虚汗
【文献摘录】《本草纲目》:「益气除热,止自汗盗汗,骨蒸虚热,妇人劳热。」
《本草备要》:「止虚汗盗汗,劳热骨蒸。」
糯稻根(附:糯稻草)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糯稻的根。
【性味】甘,平。
【功效】止汗。
【临床应用】用于虚汗、盗汗。
本品有止汗的功能。临床上常与瘪桃干、红枣等配合,用以治疗虚汗、盗汗的症候。
近年来,有以糯稻根配红枣,或加摈榔,治疗丝虫病;又可配合石见穿等水煎,加白糖饮服,治疗传染性肝炎。
【处方用名】糯稻根、糯稻根须(洗净,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钱至一两,煎服。
【附药】糯稻草:即糯稻的茎叶。可治疗传染性肝炎,亦可作为预防用。一般用量为五钱至一两,煎服。
麻黄根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麻黄科植物麻黄的根。
【性味与归经】甘,平。入肺经。
【功效】止汗。
【临床应用】用于自汗,盗汗。
本品专用于止汗,无论气虚自汗,阴虚盗汗,均可应用,常与黄耆、浮小麦、当归、?牡蛎等配合应用。也可研末外扑以止汗。
【处方用名】麻黄根(洗净,晒干,切片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9g,煎服。
【方剂举例】止汗方《肘后方》:麻黄根、龙骨、牡蛎。外治大病愈后,多虚汗,及眠中流汗。
【文献摘录】《别录》:「止汗,夏月杂粉扑之。」
《本草纲目》:「麻黄发汗之气,驶不能御,而根节止汗,效如影响。」
白果(附:白果叶)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银杏科植物银杏的种子。
【性味与归经】甘、苦,平。有小毒。入肺经。
【功效】定痰喘,止带浊。
【临床应用】1.用于咳嗽痰多气喘。
白果能敛肺止咳而定痰喘,适用于咳嗽气急较剧的症候,在临床上常与麻黄、甘草等药配伍,用治哮喘痰嗽等病症;如兼有肺热现象,可再加桑白皮,黄芩等清肺药品。
2.用于白带、白浊及小便频数等症。
白果长于固涩,故可止带浊、缩小便,常与芡实、莲肉等配伍同用。
【处方用名】白果(带壳,打碎,生用)。白果肉(打碎,去壳,生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9g,或五只至十只,煎服。本品有毒,如炒熟服食,不宜过多。
【附药】白果叶:即银杏的叶。性味苦甘涩平。有杀虫功效,可防治虫害。据报道,本品又可用于高血压及冠心病。
【方剂举例】定喘汤《摄生众妙方》:白果、麻黄、苏子、款冬花、半夏、桑白皮、杏仁、黄芩、甘草。治咳嗽哮喘。
刺猬皮
刺猬皮
【通用名称】 刺猬皮
【汉语拼音】 Ci Wei Pi
所属类别:
中药 >> 中药材 >> 收涩药 >> 固精缩尿止带药
古籍出处:
《神农本草经》
基原:
为刺猬科动物刺猬Erinaceus europaeus L.或短刺猬Hemiechinus dauuricus Sundevall的皮。主产于河北、江苏、山东、河南、陕西等地。全年可捕捉。将皮剥下,阴干。切片炒用。
药性: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脊椎动物刺猬的外皮。
【性味与归经】苦、涩,平。归肾、胃、大肠。
【功效】固精缩尿,收敛止血,化瘀止痛。
【临床应用】
1.遗精滑精,遗尿尿频
本品味苦涩性收敛,主入肾经,长于固精缩尿。适用于肾虚精关不固之遗精、滑精;肾虚膀胱失约之遗尿、尿频者。可单用炒炙研末服;或配伍益智仁、龙骨、金樱子等药同用。
2.便血,痔血
本品功能收敛止血,入于胃肠经而善治下焦出血证。治肠风,常与木贼同用,如猬皮散(《杨氏家藏方》);治痔漏,常与槐角同用,如猬皮丸(《寿世保元》)。
3.胃痛,呕吐
本品能化瘀止痛。治胃痛日久,气血瘀滞兼呕吐者。可单用焙干(研末,每次吞服3g,每天一次至二次)研末黄酒送服;或与延胡索、白朮、白芍、香附、香椽皮等药同用。胃不和所致的胃脘疼痛,
【处方用名】刺猬皮、炙猬皮(炒至微焦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煎服,3~10g;研末服1.5~3g。
【方剂举例】遗尿二方(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方):炙刺猬皮、益智仁。治遗尿。
【文献摘录】
1.《神农本草经》:“主五痔阴蚀下血,赤白五色血汁不止,阴肿痛引肩背,酒煮杀之。”
2.《名医别录》:“疗腹痛疝积,烧为灰,酒服治。”
3.《医林改错》:“治遗精。”
化学成分:
上层的刺,由角蛋白(Keratin)所组成,为主要成分。下层的真皮层,主要为胶原(Collagen)与其他蛋白质如弹性硬蛋白(Elastin)之类和脂肪等组成。
药理作用:
具有收敛、止血作用。
其它具有收涩安神的药物
1.龙骨、牡蛎(安神)
2.敛汗:酸枣仁(安神)
3.除热止汗:橹豆衣
4.固精涩尿:山楂(消食)、山药、益智仁、山茱萸(补虚)
5.止血固带:鹿茸(补虚)
6.止泻摄涎:益智仁(补虚)
7.补脾止泻:菟丝子(补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