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极客少年
如果有谁有权以其当时的准则来被衡量,那就是亚历山大。——赫尔曼·本特松,《希腊人与波斯人》
玛丽·玛瑙特的“提洛”
“他的脸多年萦绕在我的心头;那双不可思议的眼睛,那头发在额上跃跃弹跳,还有那想必在他二十岁已沧桑毕露的美,晒伤的皮肤黝黑,太阳下的头发近乎白色。”玛丽·瑞瑙特曾经在写给牛津大学的同窗的信件里这样忆起亚历山大大帝。仿佛是命中注定一般,玛丽读书期间参观了校内的阿什莫尔博物馆(Ashmolean Museum),欣赏了雅典卫城出土的亚历山大大帝头像。
千年古老沧桑的雕像栩栩如生,关于亚历山大大帝的传说始终流传在蓝色的地中海上,被古希腊人敬为神祗传说,为游吟诗人所歌唱。玛丽踏足克里特岛,考据雅典王子忒修斯杀死牛头怪的王宫,在带着海盐味道的海风中,思索历史的迷津。回到南非开普敦,玛丽在一座木屋住了下来,她命名为“提洛”,原本是爱琴海岛屿,传说中阿波罗的诞生地。
玛丽在“提洛”潜心刻写那个古老的从马其顿崛起的少年帝王,在广阔的星光下蛰伏,等待着她命运最重要时刻的来临。几年后,玛丽出版了洋洋百万字数的古希腊历史小说扛鼎之作《波斯少年》、《天堂之火》、《葬礼竞技会》,统称“亚历山大大帝三部曲”。亚历山大大帝,这个埃及法老、阿蒙之子(埃及人对亚历山大的尊称)在她的笔下,迎来了20世纪文学界的晨曦之光。
大流士与亚历山大的交锋
夏季的古希腊苏萨炎热起来。
大流士西进巴比伦,和亚历山大统领的马其顿军队交锋。
大流士的一万长生者——护卫国王的禁卫军和国王亲军,镶满金釉的日神驾车,手银祭台的祭司,撘营卸帐的奴隶群,优雅的宗室子弟,后宫的宦官妃嫔,他们恪守古老的等级法度如沙丁鱼般涌进繁华的巴比伦。而亚历山大则举办古希腊运动会和竞技会,“咨询神意,卜问发动战事的吉凶”。
拂晓,对阵双方在高伽米拉平原展开厮杀。玛丽出于和平主义的立场没有直接描写战争的残酷性,而是借由大流士的男宠巴勾鄂斯来侧面感受战争的惨状。
亚历山大侧面袭击大流士左翼,诱使大流士调集部队防守而致使中军薄弱。“眼看亚历山大骑着黑马穿过烟尘逼近,他(大流士)就像风暴里的落叶被惊恐挟制,驱动战车加入遁逃”,大流士的遁逃使高伽米拉平原成为了血腥的修罗屠场。
当后面有雄狮追击的时候,要么停下来反击,要么抛出一点东西来吸引它。大流士的接连败逃终于致使波斯内部分崩离析,在逃亡路上即发生军队哗变,军权旁落,大流士死在了军队统帅贝索斯的手上。波斯帝国的荣光不复存在。
末路国王,弃置的御营,诡异的黑森林,散落的士兵与过往宏大的巴比伦城墙,辉煌华美的波斯波利斯宫殿,涂抹珐琅或釉料的神庙陶砖构成难以置信的映衬,让人读来心疼。玛丽在《波斯少年》里给予了波斯帝国足够的同情和赞美,却无法掩盖马其顿少年亚历山大的崛起光芒。
在《波斯少年》里,我们得以窥见的文学上的爱情更多来自政治上的联姻。玛丽藉由大流士宫廷男宠巴勾鄂斯(后进入亚历山大内廷)的视角对亚历山大远征进行了真实细腻又不失瑰丽想象空间的史诗描写。虽然亚历山大力排众议娶了部落酋长明媚动人的女儿,然而我们不可否认的是亚历山大的爱情充满政治上的纷争和考量,在他死后这种爱情纷争终于演变成残酷又险恶的谋杀。
近卫的刺杀阴谋与背叛
亚历山大的远征之路并不只有解放城市的玫瑰和香车盛赞,还有来自近卫的刺杀阴谋。胜利和死亡也仅仅只是隔着密特拉的裁决(密特拉是古希腊复仇之神)。
近卫迪慕努斯策划了对亚历山大的谋杀,但更惊人吃惊的是菲洛塔斯将军隐瞒了对亚历山大的刺杀计划。
菲洛塔斯是帕曼恩尼之子,此人是亚历山大西路军统帅,司掌艾克巴塔纳的财富,在亚洲位极人臣。迄今为止,菲洛塔斯是想借刀杀人还是幕后主使还是历史的一个疑案。
在全军集会上,士兵判决叛乱者包括亚历山德罗斯在内的死罪。亚历山德罗斯是马其顿王位第二顺位继承人,迪慕努斯显然想拥亚历山德罗斯为王。马其顿的传统是,马其顿国王不经过公民的表决赞同,就不能处决任何人。在马其顿,连农夫也可以参与公审并表决。在乔治马丁的巨著《冰与火之歌》中,诺恩也是通过表决当上守夜人司令的。士兵们亲切的觉得亚历山大就是自己人,他会亲自骑着牛首骏察看防线,跟士兵一起流汗、受冻、挨饿,他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几次徘徊在生死线。
在这次谋杀中,亚历山大表现出了惊人的“如铁”一般的镇定,从初次获悉谋杀阴谋,再到控制反叛者,心思缜密,捉捕行动滴水不漏。
在玛丽的书中,亚历山大经历了反复多次的谋杀。在马其顿历史上,历代国王每经历一两代就遭受刺杀。传闻亚历山大的母亲奥林匹娅斯在幕后参与策动了腓力王(亚历山大的父亲)的刺杀。宫廷的血腥和危机四伏的政变铸就了亚历山大对死亡的高度警觉性。
统治亚洲诸国的国王和行省总督们表面以玫瑰鲜花迎接他,誓言效忠,成为大帝的座上宾。然而等他一转身就杀死他留下的卫戍军,反戈叛乱。即便他身边的近卫,也常常被煽动倒戈相向。他反问背叛者:“我做了什么对不起你的事?”
他是一个习惯了靠近死亡活着的国王。
大帝的星辰与大海
毫无疑问,亚历山大大帝的目光永远停留在远方的地平线。年少的他师从亚里士多德,从希腊最有智慧的智者——亚里士多德口中得知了世界的广阔版图。他念念不忘周流洋(美索不达米亚与印欧神话体系里,世界被一条巨大的河流所环绕),渴望穿越大地,抵达世界的尽头,北航至攸克塞因海,南绕至巴比伦,势要站在海角天涯上。
他完成了即便英雄赫拉克勒斯、居鲁士大帝也未竟就的伟业。
然而,就在他准备进军的时候,他的军队却不愿意前进了。他们已经走得足够远,建立的帝国版图一直从地中海延伸到印度河流域。无论是从极北的凯尔特人到南亚的印度人,还是从马其顿人、希腊雇佣军到全身绘着狂放彩绘的色雷斯人,都讲得出他的故事。他以火和光吸引着他们,像彗星拽着慧尾。然而,他们死的死,瘸的瘸,老的老,遥远未知的征途和险恶的困境在消耗着这支战无不胜的精锐之师。
军队终有疲倦的时候。
他听从军队和士兵们的心声,停下了前进的步伐,重新赢回军队的挚爱。
一位印度当地哲人问:“你何以历尽艰辛,不远万里的前来。无论你去到何处,也只有你足下的方寸才是你的,直到你死了,你占有的土地才会大一点点。”
亚历山大回答说:“我行走大地不是为了占有它,还希望了解它是什么样的,人是什么样的。”
然而,命运留给亚历山大的时间不多了。
葬礼竞技会
即便理智冷静如亚历山大大帝,也有疯魔的时候。在归程上,亚历山大的少年好友赫菲斯提昂死于伤寒症。他几乎因此进入癫狂状态。
他以国王葬礼的荣耀来告别自少年伊起就陪伴着他的赫菲斯提昂。
“人活着,应该把生命当做永恒,同时又觉得每一瞬间都可能是最后一瞬。”盛大肃穆的葬礼竞技会过后,他立即下令开掘海港,制作战舰,准备远征阿拉伯世界。
然而,在接二连三凶险的朕兆发生后,亚历山大病倒了。他受过的战伤加上先前高强度恶劣的沙漠行军,终于致使这位半神之子死在异国他乡。关于亚历山大大帝的死因,历史学界的争论甚多,这里不再展开。当那个从马其顿崛起的少年大帝回归众神之列,他所建立的横跨亚欧非的庞大帝国已经开始崩裂,碎片像金子一般散落,成为最强者的争夺品。
“那时,利比亚献上非洲金冠,埃塞俄比亚献上马鱼齿和巨象牙,迦太基献上青石、珍珠和香料,西徐亚献上极北福地的琥珀。西北方来了魁梧的凯尔特人,意大利来了褐发的伊特鲁里亚人,甚至远在赫拉克勒斯之柱的伊比利亚人也来了。他们尊称他为亚洲之王,从帝国边疆带来诉讼,请求他的圣明决断。他们敬畏、崇拜他,像希腊人去他们最伟大的雅典神庙一样。”
他死后,葬礼竞技会才真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