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道》读书笔记

作者从惧怕自然学科的俄语专业学生,26岁开始学三角学,最后成为工程电气和电子工程协会副主席、工程学博士;在这个过程中作者找到了很好的学习自然科学的方法。


第1章 《开启大门》-- 每个人都能提升学习能力

1、学习需要方法,掌握一些小技巧,也需懂得适可而止,不可图一口吃一个胖子

2、学得越好,就会越喜欢学,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3、如果你认为自己天生不是学数理的那块料,那这儿有个惊喜:你的大脑生来就配备了非凡的心算能力。我们每一次接球、每一次随节拍舞动、每一次开车绕过路面的坑,都是在做心算的过程。我们常常无意识地做出许多复杂计算,解决许多复杂方程。有时我们却又四处寻找,意识不到答案早已是囊中之物。[2]事实上,我们对数理知识都有着天生的敏锐和直觉。想要学好,需要掌握的只是数理学科独有的语言和知识背景。

4、意识到自我的转变,会进一步提升学习效率和创造力。不仅是数理知识上的学习,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你都会有长足的进步。

第二章 放松点  有时候太勤奋也是一种病

为思维加力

1.在你初读一本书的某个章节或某个部分,而且其中内容涉及数学或科学概念时,先宏观浏览一遍会比较好。不只是看表、公式或图片,还有小节标题、总结,甚至如果章节末尾有思考问题,最好也看看。

 预先阅读,再开始深度阅读,你正在创造小小的神经挂钩,把思维靠上去,这会使把握概念变得更加轻松

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

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它们对学习都非常重要,日常生活会在两种模式下不停切换。


1专注模式:一台排布紧凑的弹球机

专注,可以说是大脑的基本功,不能专注思考就不能掌握操作规则和理解抽象概念,想要在任何脑力领域有所成就就非得从小训练专注的功夫,是掌握抽象概念的套路,以及使用这些概念和套路的思维,特点是每次专注于一点,是局部的思维。

专注思维有个很大的局限性,容易限入思维定势。需要用发散思维来弥补

普通人说难处也许是在于怎么专注于集中思维,对职业选手来说关键却在于学会暂时不思考

高手会主动交替使用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

2为什么数学和科学知识会更难对付

数学概念往往比传统语言问题更加抽象隐晦

学数学

思维的定式效应-类似一叶障目,在这种效应里,你脑海中已有的,或是最初的想法,会阻碍你产生更好的想法或答案。

学数学和科学的学生常犯的一个显著错误:还没学会走就开始跑。[11]换句话说,他们没读教材,没上课,没看在线课程,甚至都没问过那些会的人,就开始盲目地做作业了。这种行为简直是自暴自弃。


专注思维,就是在此时此刻的短期工作记忆里强化这个新信息。


3.发散模式:一台间距松散的弹球机

如果你正纠缠于一个全新的概念,或是要解决一个陌生的问题,预先并不存在神经模式为你铺路搭桥,甚至连个指出大概方向的路标都没有。那你就必须深入更广阔的疆域以寻求潜在的解决方案。而发散模式就是这次历险的通行证。

如果你想要理解新事物,那最好关掉精确的专注思考模式,把开关切换到“广角光源”

发散模式有其自由意志,它可不会听话的地被打开或是关闭


发散思维,就是短期工作记忆和长期工作记忆之间的通道

专注模式生成了初步思路之后,发散模式的灵感才源源涌现(看来发散模式也难为无米

之炊)


4有悖直觉的创造力

经验:你越是苦思冥想,得出来的想法就越是味同嚼蜡,目前为止,我都觉得这条规律放之四海而皆准,所以说努力工作时的放松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当然,更是令工作卓有成效的关键


5、为什么有两种思维模式

可能是生物演化,如果你观察鸟类,就会发现,它们先啄一下,然后停下来四处张望——看上去就像是不停地在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之间切换。

无论是专注模式,还是发散模式,都要求两个大脑半球同时参与。想要学习数学和科学,而且保持创造力,两种思维模式都会被用到,对它们的强化训练缺一不可,面对一个困难的问题时,我们必须先要作专注模式奋斗上一阵子,投入艰苦的努力。

6接纳困惑

学习本来就是从困惑中摸索问题答案的过程,能够描述出来问题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只要发现了困扰你的东西是什么,那么你就离解答出来不远了。

7拖延的前奏

如果你拖延,你就没有时间供专注模式稳扎稳打,只够走马观花地过一遍,番茄工作法,专注25分钟就奖励自己休息

驻足与回顾

合上书,不要偷看,想想本章有哪些主要思想

这一技巧特别重要,需持续练习,会大大提高阅读能力

8学习提升

为什么有时候对于学数学和科学的人来说,克服拖延症格外困难?

建议:1自己阅读比听别人讲更好理解,所以我从来都会读教材,我会先快速翻阅,了解这一章大概在说什么,然后再去读细节。每一章节我都会读上几遍,只是不按顺序而已

2、如果读过之后还不甚明白,可以去看视频,不是说书本或老师讲得不透彻,而是有时对概念稍有不同的表达,可以让你的思维换个角度看待问题

3还不想不明白,就出去散步,吹吹风,或者做点其他

学习过程最初要靠死记硬背(索引学习过程)(所谓学习,就是把进入大脑的短期工作记忆的内容强化吸收,写进长期工作记忆之中的过程。)

第3章学习即创造

1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之间的切换

只要你放下手中的工作,停下来喘口气,发散模式就会乘虚而入,上蹿下跳,高屋建瓴地搜寻解决方案。当放松过后的你重新回到工作中,就会收到一份迎面跳出的解决方案作为惊喜。就算问题的答案仍然犹抱琵琶,你对问题本身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入。

爱迪生:遇到棘手难题会往往会先小会一会儿,而非废寝忘食的努力攻克。他会拿着球坐在躺椅上,在躺在旁的地上放个盘子,然后逐渐放松下来,任由大脑进入自由开阔的发散思维模式(入睡是放松大脑的好办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在放松状态下思考要解决的问题,或进行任何需要创造力的工作)而一旦爱迪生睡着,他手中的球就会滑落,小球落进盘子的响声将他惊醒。在这一瞬间,伟大的发明家就会抓住发散思维留下的碎片,找到新的解决方案


2创造力就是对自身能力的驾驭和拓展

发散模式能让你的学习更有深度和创造力,而解决数学和科学问题的背后往往正是创造力在运筹帷幄。许多人认为一个问题只有一解法,但如果带着一点创意去看,各种解法俯拾皆是,勾股定理,已知有超过300种不同方法可以证明

3二种模式间的切换帮你掌握新知识

犯错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要想解决掉论文,那就尽早动笔,即使是休息的时候,你的发散模式仍然在后台工作。放松的时候也在学习。

在寻求解答的这场冒险里,每抓住一个错误都是往前进了一步,揪出错误也能带给你成就感。

在紧凑的专注模式后,利用发散模式的方法奖励自己

激活发散模式的一般方法  :去健身房、参加运动,如踢足球打篮球、慢跑,散步或游泳、跳舞,开车兜风、绘画或者涂鸦、淋个浴或是泡个澡,听音乐、尤其是纯音乐,用乐器演奏熟悉的歌曲,冥想,睡觉(召唤发散模式的终极法宝)

下面活动反而会拖进更专注的状态里,消耗注意力,打电子游戏,上网、和朋友聊天,主动帮助别人处理个小任务,阅读休闲读物,给朋友发短信,去看电影或戏剧

4别怕落在同学后面

放慢脚步,也许你会得到惊喜:细嚼慢咽反而让你比那些脑子快的同学学习更深入,帮我武装起大脑的最后果要窍门之一,就是不要想一口吃一胖子

5避开思维定式

做作业和考试时,接受大脑的第一个想法,会有碍于你另觅佳径。方法:眨眼、闭眼,断开注意力,远眺

想要学得好,不得能在两个专注学习期之间空出时间,让神经模型得以巩固,就像砌砖墙一样,你得给泥浆留出干燥的时间

专注和发散思考的转换

进入下一次专注模式前,应该留出足够长的休息时间,让你的意思完全从手上的问题脱离出来。通常来说,几个小时就足够发散模式取得重要进展了,当然,时间也不能太长,否则灵感还没来得及传给专注模式就会消逝掉。这里有一条经验之谈,学新概念时,别扔上一天才回头复习

开始摸索全新的概念或问题时,大脑要费上一些时间,调停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之间的紧张状态

*当你真的被难住的时候怎么办

自制力很强的人反而更难关闭专注模式,好让发散模式进入工作状态,这种人有一个技巧:重视倾听,把同伴、朋友或亲人的意见放在心上,他们会在你沮丧到临界值时有所察觉

*失败也是一位良师

*理解学习中的矛盾

学习过程有时是自相矛盾的:正是我们要学的东西,让我们难以发挥学习能力;我们需要全神贯注才能解决问题,可专注也会阻碍我们找到所需的新方法;成功很重要,但辩证来看,失败也同样重要,

*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

在大脑中对正在处理的信息进行瞬时以及有意识加工的这部分记忆,叫做工作记忆。广泛共识是工作记忆只能容纳四个组块

如果你掌握了一门数学或科学的技术或是一项概念,它在工作记忆中所占据的空间就会变小。释放 的大脑空间则可以让你更轻松地处理其他想法

如何把工作记中的信息留住 呢? 一般来说就是不断地排演重复

长期记忆可以看作仓库。研究表明,当你的大脑首次把一个信息条目存入长期记忆时,最好时常去看看,以保证日后需要时还能找得到它

把信息从工作记忆转存到长期记忆需要花点时间。不过有个叫作间隔重复的技巧,有助于推进这个过程,你或许猜到了,它需要你不断重复要记忆的内容,比如一个生词或者一种解题技巧,连着重复几天,这就是一个阶段。两个阶段之间休息一天,多来几次,延长整个练习过程,效果就会截然不同。

一晚上重复20次,不如每天重复几次,多坚持几天甚至几周效果来得更好。

*运行你的思维后台

下次解决棘手的问题时,先尽力做上几分钟。一旦做不下去,就转去另一项任务。发散模式会继续在后台处理之前的问题。等你折返回去的时候,取得的进展会让你目瞪口呆

睡眠对学习的重要性

睡眠是记忆和学飞的重要环节,充足的睡眠能够显著提升人们解决难题,理解知识的能力

前提:专注模式下知识的种扎了根,发散模式才能开花结果

要是打盹或晚上睡前看些知识点,会增加你梦见它们的概率。

学习中的你感到疲倦,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去睡觉,第二天起个大早,再用以逸待劳的大脑完成阅读

让精力充沛的大脑阅读一个小时,强过疲劳的大脑读上三个小时

*各学科都可触旁通的方法

如果卡在一道难题上,我会干脆躺在床上去,摊开笔记本,旁边放一支笔。在快要入睡前或醒来时,写下自己对这个问题的一些想法。尽管有些想法其实没太大意义,但它们能让我从全新的视角看待这个问题

*本章小结

遇到数学科学上的概念和难题,首先要让专注模式打头阵,它完成第一轮战斗后,就轮到发散模式了

学好数学和科学最好的办法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让两种模式有足够的时间各行其是,你才能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

主要 的记忆系统有两类:

工作记忆-只能一次扔四个球的杂耍演员

长期记忆-能储存大量知识的仓库,不过要靠定期回访保持对其中内容的新鲜感

间隔性重复有助于把信息从工作记忆转移到长期记忆

构造一般性思维活动所需的神经联结-这也是为什么考前一晚的睡眠很重要

攻克难题,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

巩固复习重点知识,修剪旁枝末节

*驻开口呼与回顾

*学习提升

学习新概念时,你要在一天之内就再次复习,以免刚接触的新概念随风而逝,但结果往往是有太多事情挤在那里,要过了几天甚至是更久之后才会开始再次复习。你是否制订出一种行动计划,来保证自己及时复习新知识?

创造力是数量上的竞争。最能显示我们一生中创意作品量的,就是我们的作品数量。我有时候会觉得,下定决定把自己的作品公之于众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但这么做往往都会有最好的收效

战胜恐惧。

接受分歧。创新和认同度通常是成负相关的,那些最不受认同的观点很可能会是最有创意的一个。现在回想起来,有好几次发现“新大陆”,都是因为我质疑了既有答案。所以我相信,每当我们把一个问题追根溯源到达本质,然后去质疑自己的设想(以及别人提出的设想)创造力就会更上一层楼,以此循环往复


第四章 组块构建与避免能力错觉

*“口默念而心得解” 的秘决

*聚精会神的时候,大脑在做什么

专注模式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让注意力把大脑各部分连接在一起。有趣的是,注意力触手会在紧张状态下推动部分连接能力。这就是当你愤怒、紧张或害怕时,总觉得脑袋有点不够用的原因

专注的练习和重复是创造记忆痕迹的过程

组块是什么?所罗门的组块难题

所罗门的超人记忆并非完美,相反,其中有着惊人的缺陷。他的每一条记忆痕迹都包含着鲜艳的色彩和丰富的情感-也就是意味着极其丰富的连接,而这妨碍了所罗门对记忆痕迹进行整合,进而创造概念性的组块。

组块是根据意义将信息碎片组成的集合。不管是名词缩写、想法、还是概念,都依赖于复杂的神经活动,将我们简化而抽象的思维组块捆绑在了一起。可以说,思维组块都是绝大多数科学、文学和艺术知识的构成基础。

要熟练地掌握数学和科学知识,就要创造一些概念组块-这是通过意义将分散的信息碎片组合起来的过程

*构成组块的基本步骤

构建组块:能帮你利用意义,组合起信息碎片,这是一种心智上的飞跃。新的逻辑整体更便于人们记住组块所包含的信息,也便于将其融入更大的学习背景

1进行组块的第一步,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需要组块的信息上

2组块活动的第二步是理解 要把基本概念打包成组块,首先要理解这个基本概念,暂时只要求基本理解,即合成信息得出关键要义就好。

理解力就像强力胶,能把基础的记忆痕迹黏合在一起。它铺展出各种各样的痕迹路径,将记忆痕迹联结起来。

3组块的第三步,最获取背景信息。你所看到的将不仅是如何进行组块,还有何时何地使用它们。背景信息意味着跳出初始问题,用更宽广的视角看问题。要相关或不相关的问题上反复推敲、练习,使你不仅能了解组块的用武之地,也能清楚它何时派不上用场。这将有助于你在更大的宏观图景中定位新组块。练习可以增加神经元网络的带宽,这样连接到组块的神经线路不仅稳固,而且它会成为我条痕迹路径上的一站

有些组块同时与概念和流程相关,相辅相成。一旦理解了基础概念,就算出错也更容易找出问题所在。理解基础概念,也让人更易于把知识用到新问题上,这种现象叫作迁移。

从下至上的组块过程,是指学习过程中的练习与重复可以帮助建立和加固每个组块。这样如果你需要信息,就可以轻松地从记忆中获取

从上至下”纵览全局“的过程  

两个过程对熟练掌握学习材料都有重要的作用。而背景环境正是两个过程的交汇之处。

*该洗洗睡了

快速浏览章节,或去听一场条理清晰的演讲,都能让你获得宏观图景,它会指引你看到自己构建的组块在宏观图景中的位置。

*能力错觉和回想的重要性

试着回想学习材料,即提取练习,效果比单纯阅读材料好得多

所以,确实许多人求知若渴,也费时费力,却没学到什么东西,:只有用对了学习策略,求知心才不会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惊讶:那就是划重点和标下画线一定要谨慎,否则你不仅会效率低下,而且会被误导

在学习中进行回想-让大脑提取关键概念,而非通过重复阅读被动地获取知识,将让你更加集中高效地利用学习时间。

别扔太久之后才去练习回想,那样你每次都得从头开始 巩固概念。特别是对初次学到、还颇有挑战性的知识、最好是24小时内就和它们亲近一下。建议,如果可能,要在听过课程的当晚再写一遍笔记。这样有助于巩固新形成的组块,所能揭露自己理解上的漏洞

*让知识成为你的第二天性

*理解能力错觉

从笔记里挑一个数学或科学概念,或者从书中某一页挑都行。读一遍,然后拿开,看看自己能回忆多少内容,同时,试着去理解你正在回忆的内容,然后再把目光转回来,重读概念,再试着回忆一次

在练习的最后,你可能会惊讶,仅凭这样简单的回想就能大幅度地增进你对此概念的认识

如果你想要熟练掌握材料,以此考出好成绩或是在此基础上创造性思考,你就必须让它们牢牢地钉在记忆里

专注与发散的思维过程经过长年累月地细火慢炖,产生创造性的突破。

慢直觉的关键就是要用多角度思维感知一个概念。那样概念的方方面面会临时而随机地组合在一起,直到最终,你的创意如出水芙蓉般诞生。

头脑中馆藏的组块思维越丰富,解决问题对于你来说就越容易,而且组块经验越丰富,你越会发现自己可以创造出更大规模的组块-丝带越来越长。

搭建组块资料库的过程,也是训练大脑的过程。你的大脑不仅要能识别某个特定问题,还要能识别不同形式和类别的问题,这样才能自动快速地对症下药。

解题的途径有两种:第一,是按顺序逐步推理。第二是更多跟随整体直觉。序列式思维是与跳跃式思维相对的思维方式,每一个小步骤都明确指向问题的答案,这也正是专注模式的用武之地,而直觉通常由看似不同的聚集模式思维 联结而成,需要的是创造性的发散模式发挥作用

大部分难题都是由直觉解决的,因为它们与你熟知的事物截然不同。要记住,发散思维会以半随机的方式创造联结,所以你需要通过专注模式对它给出的答案仔细验证,直觉并不总是对的!

*理解困难怎么办

*常练不忘

一天之内再次强化学习模型,在构造神经模型的起始阶段至关重要。如果不强化,学习模型很快会从脑海中消失。

*构建组块的重要性

提升宏观思维,你可以把它放进大脑的仓库里,需要时就能快速完整提取,并直接运用到其他思维过程,根本不需要再逐步重来一次,浓缩的思维让人获得洞察力。

重复与练习的背后是大脑在创造回化组块,难点就在于它们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

如果想对学习材料了如指掌,那么从上至少的宏观视角和从下至上的组块能力都不可或缺。我们都喜欢创新,以及能够纵览全局的学习。但在数学和科学的学习中,必须进行适量的练习和重复,否则就无法构建组块来支撑专业技能

相同时间内,仅靠对材料的练习和回想,学生的习得内容和学习深度都远远超过了其他方法

*到书桌外的世界回忆材料:散步 的意义

让自己的身体活动一下,在难以理解关键问题的时会特别有帮助。

离开平时的学习地点,到别处回想材料,可以让人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增进理解。

内化解题办法的真正美妙之处就在于:练得越多,题目就变得越简单,对你的帮助就越大

*整理,组块:战胜自己

在帮助那些在学习苦海中挣扎的学生前,我总会先问他们是如何整理课堂笔记和阅读笔记的。往往第一次面谈中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探讨如何整理并对信息进行组块,而不是我对着学生解释概念上。一星期后,他们会带着已经梳理好的材料,再次回到我面前,他们都没想到自己竟记住那么多内容。

如果组块越来越多,而你又疏于练习,拼凑宏观视图会难上加难,因为拼图的碎块已经暗淡不清了

*穿插学习法,解决混杂交错的各种问题,而非在同一个问题上过度学习

过度学习会浪费你富贵的学习时间。

你需要让大脑逐步接受这个道理:仅知怎样使用特定的解题技巧还不够,还得知道何时何地去使用才行。

你可以制作一些索引卡片,问题写在一面,题目和解题步骤写在另一面,然后洗牌,随机抽出一张,让大脑从各种解题技巧中找出一个合适的来。

与其过度学习,不如穿插学习

最好是用手把这些最初的解题方法、图表或概念写下来,。事实证明,手写输入能让人更轻松地记住概念

在不同章节材料中跳跃着复习题目,有会让你感到学习变得更加困难,实际上,它帮你加深了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避免照猫画虎:练习改变思维

切换思路:如做9.4的作业,做完一些后,回头做9.3的,再做9.4的再回头做一篇9.1节中的题目

本章小结

练习有助于构建强壮的神经模型——那就是,形成理解的概念组块

练习能带给你流畅而敏捷的思维,这正是考试中需要具备 的

构建组块的必需品:专注力、对基本概念的理解、练习帮助你获取宏观背景信息

简单回想,记着关上书回忆要点,是促进组块形成的最好办法之一

某种意义上说,回想有助于形成神经挂钩,这样就能把思维悬挂在上面。

学习提升

1组块是怎样与记忆痕迹联结起来的?

2挑一个与你热衷的话题相关的组块,描述一下,要求是,它最初让你焦头烂额,现在却胸有成竹了

3从上至下和从下至上的过程在学习中有什么区别?两种方有优劣之分?

4单凭理解足以形成组块? 请解释能或不能的原因

5你在学飞中最常遇到的能力错觉是什么?在未来你有什么策略来避免再次陷入这种错觉之中?

驻足与回顾

第五章 预防拖延

*化“坏”习惯为好帮手

*分心与拖延

*拖延与不安

*大脑是如何拖延的

*改变的可能

*水滴石穿

*本章小结

*驻足与回顾


*学习提升

第六章 小恶魔无处不在

*深入理解拖延的习惯

*驾驭习惯(小恶魔)为你所用

*好日子在后面

*通过关注过程而非结果进入思绪

*用X标出位置

*分解工作量才能细嚼慢咽:专注而简短地工作

*行动

*隔绝干扰

*本章小结

*驻足与回顾

*学习提升

第7章搭建组块对抗发懵

*如何增进专业知识 并减轻焦虑

发明只有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考验后,人们才有机会发现它的不足,然后改进它。

你还得记得?略读并直接跳到章节的最末查看问题,有助于你着手搭建理解的组块。

*如何搭建强有力的组块

学习数学、科学中的基本概念可是比需要大量死亡硬背的科目容易得多。

+搭建强大组块的步骤

1、全程在纸上解决一个重难点题目

2、重做一次,要格外注意关键步骤

3休息一下

4睡眠,在睡觉前,把这个问题再过一遍。如果卡住了,那么就反过来去聆听问题的声音。你的潜意思会告诉你接下来该做什么。

5再来一次,再把这个问题南做一遍。多关注问题中最困扰你的那个部分。这种持续关注难点的做法,叫作刻意练习

6给自己添新题。再挑一道重难点题目,用这前做第一道题的相同方法来解这道题,本题答案会变成你组块资料库中的第二个组块。

7主动 重复

如果时间紧迫,你可以在一些重难点问题上采用生成的方法,把它作为一种刻意练习,进而强化学习内容,提高学习速度,同时帮你加速掌握解决问题的技巧。

|*机遇的法则

先专注于攻克一些关键概念,你会惊喜地发现以上的”组块搭建步骤“是多么有用

相比纯粹的重复阅读,回想才是学习过程中最好的刻意练习方式。

低段数玩家和大师级玩家的区别就在于,大量级玩家会花更多的时间来找出自身弱点并克服不足。

记住:提取练习是最强效的学习方式之一,效果远好简单地重读材料。

*组块桌面 太棒了

工程学生:分别类的大型组块——热学、机械设计、编程等项目

*遭遇瓶颈:突然间你的知识结构就要崩塌

*让一切进然有序:梳理你的学习材料

*测试是一种强效的学习经历:时常给自己来场小测验

测试本身就是一种强效的学习经历。它可以改造你已有的知识体系或是为其添砖加瓦,同时可以显著地提高你记住学习材料的能力。

*建一个思维方案库

培养灵活专业的思维,关键在于构建属于你的思维文案库,这是一个能快速读取的数据库,在紧要关头总能派上用场。这个方法不仅可以解决数学和科学问题,还适用于生活方方面面

*本章小结

搭建组块是指将某个概念整合到某个联结流畅的神经思维模型当中

搭建组块有助于增加工作记忆的可用内存

搭建一个含有概念和解题方案的组块资料库,可以形成解题直觉,增加解题速度

当你在搭建组块资料库的时候,要刻意关注那个最棘手的概念和解题环节。刻意练习有难度的事情才能成长,在学习区学习

*驻足与回顾

*学习提升

第8章  工具、建议与小技巧

*最好用的学习应用与方法

*克服拖延的正面手段

*自我实验: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关键

*孤军奋战与组队合作:另再苦思冥想,拖延行为需要差别对待

*终极小恶魔联盟:行动日志——你的个人实验记录册

*你的日程你做主

*规划你的成功

*避免拖延:工业工程系学生乔纳森。麦考密克的感悟

*有了待办清单,重要的是说做就做

*科技小贴士:最好的学习应用和程序

*从时间的海绵里挤时间:防止浪费时间的网站

*本章小结

*驻足与回顾

*学习提升

*试试:设定合理目标

*用神奇数学浸泡法克服生活难题:玛丽、查的故事

*我的学习过程

第9章拖延的小恶魔总结篇

*你得和拖延症较劲

*长期在“高压区”工作的利弊

*明智的等待

*拖延问答

*要想改变我的拖延习惯需要多久呢?

*来自一个患有注意力缺失症的学生的观点

*本章小结

*驻足与回顾

*学习提升

第10章增加你的记忆力

*大脑虽小,空间无限

*还记得餐桌在哪儿吗?你自带的超大视觉空间记忆

*助记的视觉图像

*记忆殿法

*唤醒记忆的曲调

*顶级教授特雷西的记忆秘诀

*本章小结

*驻足与回顾

*学习提升

*空间认知能力也能后天习得:远见卓识的工作学教授雪莉。索尔比的故事

第11章 记忆技巧多多益善

*打造生动形象的比喻或类比

*用光点亮的学习梦境

*科学中的比喻和形象化的想象

*间隔重复有助于向记忆存储概念

*间隔重复:对学生和教授一样管用

*创造有益学习的比喻

*创建意群

*另把记忆窍门与真正的知识混为一谈

*编故事

*动笔写写

*肌肉记忆

*自主自语

*真正的肌肉记忆

*记忆决窍帮你更快成为高手

*记忆窍门效果非凡

*试试:一边唱歌一边学

*本章小结

*驻足与回顾

*学习提升

第12章 学会自我欣赏

*开成直观认识

*不必羡慕天才

*是什么并不重要,如何思考才是关键

*触碰无限可能

*不要小看自己

*本章小结

*驻足与回顾

*学习提升

*从迟钝的笨孩子到人生赢家:尼克。阿普尔亚德的故事

第13章 塑你的大脑

*改变思维,改变人生

*改变思维,改变生活

*搭建深层组块本章小结

*驻足与回顾

*学习提升

第14章:借方程的诗歌打开心灵之眼

*解开标准方程下每一句话的含义

*简化学习内容并对其拟人










所谓学习,就是把进入大脑的短期工作记忆的内容强化吸收,写进长期工作记忆之中的

过程。所谓创新,就是把长期工作记忆中的相关内容调出来,放在短期工作记里跟新信

息形成配合的过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之道》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