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石成金的魔法——结构思考力

  开篇需要声明,本文内容大多来自于李忠秋的《结构思考力》一书。最近读完此书,深感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如果将一个人比作一辆前行的车,思维方式就好像地上的路,思维方式不同,人生的道路就不同,路上的风景也不同。同时,也自觉思考方式不够结构化,事情复杂一点就会一团乱麻理不清楚,抓不住重点,自知需要多学习,多实践。

  本文即是通读《结构思考力》后,用一种与原文不同的结构,对书中内容的重新构化。一为内化吸收,二为磨练思考。

  PS:本文有约70%内容用语音输入法输入,还真是挺快的。
  

点石成金的魔法——结构思考力_第1张图片
封面

目录

  • 点石成金——为何学习结构思考力?
  • 试金石——我有结构思考力吗?
  • 神奇金字塔——何为结构思考力?
    • 结构思考力特点
    • 纵向结构
    • 横向结构
  • 点金有术——如何运用结构思考力?
  • 明确基本要点
  • 接收信息
    • 信息归类
    • 寻找关系
    • 总结概括
  • 分析信息
    • 纵向分析
      • 自上而下
      • 自下而上
      • 结合
    • 横向分析
      • 演绎
      • 归纳
      • 结合
  • 表达信息
    • 确定目标
    • 设定主题
    • 确定架构
    • 形象包装

点石成金——为何学习结构思考力?

  为什么听别人说话总是听后一半,忘记前一半?为什么我看书总感觉学不到东西?为什么同样一个问题,别人总是考虑的比我快还比我全面?为什么每天的规划总是乱七八糟还完不成?为什么我的提案总是不如别人好?为什么总是找不到最好的解决办法?为什么总是抓不住问题的核心?

  因为思维方式不对。

  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规律。我们面对的大多数事情和问题,本质一定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由几个事件组成,而这几个部分又可以拆分为更小的事件,每个事件之间都会互相关联,可能是因果关系、递进关系、总分关系等等。这些拆分事件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是事物规律。

  假如大脑是一台机器,输入它的是一些杂乱无章的信息,它从中快速准确的找到事物的规律,通过规律认识事物的本质,找到关键问题和解决办法,最终输出一个井井有条的事件分析和解决方案,能做到这点的大脑是一台理想中的高效的处理机器。但大多数人通常无法做到这一点,这也是咨询公司如此赚钱的原因。

  结构思考力的作用就是帮助我们建立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能让我们的大脑接近这样一台理想中的高效机器:有效接收大量垃圾般的杂乱无章的信息,迅速在脑海中建立其内在规律,并给出金子般有效的分析和建议。

  结构思考力能帮助你有效的接收信息,帮助你全面的分析信息,帮助你准确的表达信息。因此,每个希望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都应该学习并实践结构思考力。实践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学习结构思考力不会让你迅速变成思维大师,也不能让你瞬间看透一切,你需要不断的、有意识的去练习,将结构化的思维方式变成一种思维习惯,并且不断检验和校正它。

试金石——我有结构思考力吗?

  首先要明确一点,思维方式不是一个“是非”问题,而是一个“多少”问题。其实每个人多少都是有结构思考能力的,因为世间万物是如此的规律,以至于你潜移默化的便学会了结构思考。比如去超市买东西时把要买的东西按照熟食、洗护、蔬菜、饮料区分,出去玩按照交通、住宿、饮食来记录账单,都是很结构化的思考。但有些人结构思考力更强一些,优秀的CEO能够从纷繁复杂商场为公司指明方向,优秀的咨询顾问能够一针见血的指出客户的问题。

  所以说,“我有结构思考能力吗?”这个问题的回答一定是“有”。而“我的结构思考力够用吗?”这个问题就因人而异了。

  我的建议是:用实践去检验自己的思维。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如果你面对任何事物都能有效的接收信息并建立起认知,快速找到其关键和本质,然后清晰准确的将自己思考的结果讲给别人听,那我认为你的思维能力已经足够强了。结构思考力就像一块磨刀石,能够让思维这把剑变得更加锋利,但对于削铁如泥的宝剑,就没必要再花时间打磨了。

神奇金字塔——何为结构思考力?

  结构思考力是指以结构的视角从多个侧面全面而清晰的、强调先总后分的分析事物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通过横向和纵向两种思维结构,达到全面深入的目的,熟练以后,面对任何问题都能根据轻重缓急自如的把握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结构化思维是可以通过后天训练培养的,金字塔原理是有效的训练工具。金字塔原理由芭芭拉明托提出,这是她在麦肯锡工作时总结的一套有效的思维矫正工具。其核心可以概括为“纵向结构上,每一组观点都是其下一层观点的概括总结,横向结构上,每组观点互不重叠且有一定的逻辑顺序。”

四个基本特点

  结构思考力总结起来四个字“论证类比”。什么意思?

  一句话,“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这事结构思考力的四个基本点,是心法要诀,万变不离其宗,牢记并灵活运用这四点,就能提高结构思考力。

  结论先行。接收信息时,尝试找到对方要表达的核心观点和结论,这样能在接收大段信息时抓住重点信息。分析信息时,注重简化信息,将客观事实整理成结论,将结论整理成更高层次的结论,最终达到一句话概括所有信息的目的。表达信息时,先将结论抛出,让听众瞬间抓住重点,紧跟你的思路。

  以上统下。任何时候都要保证:每一个结论下的观点或事实都是用来支撑这个结论的论据。

  归类分组。接收信息时,要快速找到信息之间的规律,将它们进行分类,者能够使信息接收更高效,记忆也更加从容。分析信息时,归类分组能帮助你快速抓住问题的核心,不同的归类分组方式能帮助你从不同角度全面分析问题。表达信息时,归类分组能让你的听众更容易接受。归类分组要尽量符合“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原则。

  逻辑递进。分组的方式有许多种,但最好的是分组之间有明确逻辑关系的分法。比如按照时间关系分“前、中、后”或 按照重要性程度分“主要、次要、补充”等分发,组和组之间有清晰的关系。没有逻辑关系的分法可能会错失重要信息。

点金有术——如何运用结构思考力?

接收信息

信息归类

  我们在接收信息时,通常都是未经整理的信息。观点、事实、结论混在一起,时间顺序颠倒,主次颠倒等等情况都可能出现。如果不能快速找到这些信息的特点并将它们归类分组,信息多起来完全记不住,也会错失重点信息。

  因此,识别信息的特点并进行归类非常有必要。我们可以将所有的信息分为三类:事实、理由、观点。

  其中,着重寻找观点,也就是我们说的结论先行,如果对方先说出了观点,我们就能围绕观点组织他接下来要说的信息,有的放矢更加从容。如果对方先表达的不是观点,那么可以先将表达的内容记下来,待观点出现后在进行整理。但是,如果对方说了很多都没有出现观点,那你就需要主动出击,用“为什么?”“所以呢?”“你想说的是...?”等问题引导对方概括自己的观点。在众多观点中,要寻找结论性的观点,有些观点可能只是情绪发泄,可能是别人的观点,也可能是之前某个观点的补充。这些观点都不是核心,核心是结论性的观点,只有掌握了结论性的观点才能将大段信息有目的的组织起来。

  观点之下就是理由,人们通常不会只表达自己的观点,尤其中国人,更习惯先做一些铺垫。这些铺垫其实就是理由。理由是为了解释自己的观点,证明自己的观点,也就是以上统下。在有了结论作为基础之后,我们就可以寻找支撑这个结论的理由,并将他们纳入结论之下。这样,即使你走神或者忘记了一些理由,也不影响理解信息的关键。

  而理由之下,会有一些事实。可能是一件事情,可能是一个例子,可能是一组数据这些事实都是客观存在的,不含有任何个人感情,也没有经过主观处理。

  我们经常会吧注意力放在事实上,因为这是最具象的东西,最好理解也最能引起我的注意。但这些事实却不是关键,要知道对方并不是新闻播报员,转述一堆事实并没有什么用,即使是闲聊的时候起码也会加一点个人的观点。所以,要从大段的描述中找到核心观点,就必须结构化的接收信息,将注意力放在结论上,你会发现令人昏昏欲睡的大段信息,就像瞬间有了灵魂一般鲜活起来了。

寻找关系

  接收到信息后,将这些信息按照关系整理起来画出结构图。这件事情通常和上面的寻找观点理由,事实是同时进行的,当一开始不熟练的时候,你可能需要纸笔和一些其他的辅助工具来完成,熟练了以后您可以直接在大脑里面完成。

  当你根据别人的信息完成了自己的结构图以后,你会发现你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不会再做人云亦云的新手。

总结概括

  信息接收的终极目的就是用一句话来概括整段的信息。为什么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呢?一个原因是可以准确表达。麦肯锡有一个法则,叫做30秒电梯法则,指的是,如果你在电梯里遇到你的老板,他希望你在30秒钟之内总结你最近做的事情,你是否能说清楚。这个时候一句话概括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你可以从容不迫的先把结论说出来,然后再罗列结论之下的理由和依据,这样即使在出电梯的时候你没有说完,你的领导也大概清楚了你最近在做什么。

  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总结成一句话,可以帮助你很好的理清思路。如果没有总结成一句话的习惯,而是总结成一段话,或者是几段话,那你其实在总结的过程中进行了妥协,并没有将信息提炼到最高层次的结论上去,久而久之会形成不好的思维习惯。

  不要觉得那么多信息用一句话无法表达,有这种感觉是因为还没有将信息结构理清楚,其实大多数事情都是可以向上概括成一句话的。长篇新闻和学术论文都能用短短的摘要和标题来概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事情有什么不可以呢。

分析信息

纵向分析

  分析信息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你的心中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第二种是你面对未经整理的信息,需要从中找出关键点。

自上而下

  针对第一种情况,我们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分析信息。所谓自上而下,就是不断问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过程。

  假设你现在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也就是结论。这个结论可能是你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可能是从别人的信息中总结出来的。你要做的是将这个结论有力的表达出来,或者分析这个结论是否合理。现在将这个结论拿出来,摆在你的面前,然后开始提出问题。如果这个结论是你自己的结论,那你就要站到别人的角度去提问。如果这个结论是别人的结论,那么你就要站在自己的角度来提问。

  怎么提出问题呢?你可以从任何你脑子里蹦出来的问题开始。但是我建议按照5w2h的方式来提问。5w2h指的是看到事情的7个不同角度:
  why:为什么?
  what:是什么?
  when:时间如何?
  who:谁来负责?
  where:在哪里发生?
  how:怎么做?方法如何?
  how much:做到什么程度?检验标准如何?

  它是一种思想的工具,它可以帮助你在提问的时候,全面而不遗漏。但仅仅5w2h次是不够的,当你需要说服别人的时候,你还必须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提出问题。我们都知道员工和老板,创始人和投资人,男人和女人,不同阶层不同地位的人,考虑问题的角度大不相同。如果你提出的问题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别人可能并不关心这些问题,那么你所做的表达也就显得苍白无力。
  
  接下来是回答你自己提出的问题。记住我们结论先行的原则,针对每一个问题的回答都应当是一句话,而且是结论。这个结论必须有力的支撑它的上层结论。如果你的结构体系有很多层,那么必须保证除了最后一层外,每一层的节点都必须是结论。

  最后要根据你的听众的不同来调整你的结构顺序。即使是同样的主题,同样的内容,面对不同的听众,也应该用不同的顺序。对自己的同行讲,对自己的老板讲,对自己的属下讲,对完全不懂行的人讲,对业内专业人士讲,目的不同,听众的背景不同,听众关注的重点也不同,因此你的顺序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别人看来你可能讲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其实你自己心里很清楚你讲的其实是同一个结构下的内容。

自下而上

  第二种情况我面经常遇到,比如做年终总结的时候,比如做汇报的时候。这种情况其实和上面讲到的接收信息完全相同。就是接收信息,分类整理,总结概括。

  具体方法就不再多说,这里只补充两点。第一,自下而上做总结的时候一定要确保,每一个结论都是有中心思想的,是你自己经过分析以后得出的结论,而不是对大段事实的概括。第二,总结的时候要善于适当的做修饰,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语言说出来,达到的效果可能完全不同。

两者密不可分

  这两方式没有高低之分,针对不同的情况各有优劣。现实中不可能只用一种方式来完成信息的分析,大多数情况都是需要两者兼而有之,即自上而下又自下而上。具体在哪一种情况下该采用什么方式,就需要大家多多的练习,自己去体悟了。

横向分析

  刚才我们讨论了结论先行和以上统下的纵向分析方式,接下来讨论归类分组,逻辑递进的横向分析方式。

演绎

  第一种方法我们称之为演绎。纵向分析将信息分为多层结构,上下层次分明,但是同一个结论,下层常常有多个理由或事实支持,对于这些同级的信息,是否需要按照特定顺序排列呢?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先看一个例子:炭能取暖。这是一个结论,如果你需要给一群不知道炭能取暖的人讲解你会如何讲解?一种方式是:“火能取暖”->“物体燃烧能产生火”->“炭能燃烧”->“炭能取暖”。同样的几个支撑论据,我们换一种顺序“炭能燃烧”->"火能取暖"->"物体燃烧能产生火"。这两种方式显然是第一种更加清晰。其实第一种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三段论结构,先说大家普遍认同的大前提(火能取暖)在逐步讲出小前提(炭能燃烧),逐步求证,直到结论。对于这种分类方法,我们称其为演绎。

  演绎有两种常见的形式:标准式和常见式。
  
  标准式就和上面的例子一样,用“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方式来分析结论。这种方式的特点是说服力非常强,只要每一个环节都能让对方认同,最后就一定能够得出你想要的结论,这是人类理性思考的根本。但它的缺点是如果任意一个环节对方不同意,那论证就无法继续下去,整个理论链条就会奔溃。讨论严谨的学术问题时,我们通常采用这种方式,就像数学论证一样严格,一方面能确保结论的严谨,另一方面也方便其他人验证或反驳。
  
  常见式采用的逻辑是“现象-原因-结论”。说它是常见式是因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能见到它,大多数人表达自己观点时都会采用这种方式。之前我们说的5w2h方法中what-why-how就是典型的常见式。常见式因为暗含了5w2h的技巧,所以通常会将一个结论研究的非常透彻,是非常实用的方法。另外,常见式各部分之间的过渡可以没有特别强的逻辑关系,在面对质疑时相对标准式更容易继续下去。

  在采用常见式时,有两点需要非常注意。

  第一,区分现象和原因。有时候我们看到的只是事情的表象,并不是根本原因,就像吃感冒药并不能消灭感冒病毒而只是让你的不适感缓解一样。如果把现象和原因混淆,可能会得出错误的结论,甚至会闹出笑话。

  第二,确保每一层都符合纵向结构。常见式不像标准式,所有论据之间都有联系,你几乎不可能把不同层或不相干的论据加入到其链条中去。而常见式没有这样强的逻辑关系,在归类时就有可能将不相关的论据摆在一起,甚至将不在同一层的论据摆在一起。因此要特别注意。

归纳

  第二种方法称之为归纳。还是“炭能取暖”这一例子,除了上面的三段论证明方法外,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当然有,比如:“炭能生火”,“炭燃烧持久”,“炭烟尘比木头小”。显然,刚才的三段论变成了“炭能生火”的这一论点的子论点了,而和“炭能生火”这一论点并列的另外两点与它并没有递进关系,但他们都服务于顶层结论,不光从可产生热量,还从可产持续、不会对人造伤害等方面来证明炭确实是能用来取暖的东西。对于这种分类方法,我们称其为归纳。
  
  归纳是从许多个别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性概念、原则或结论的方法。我们小时候做的找规律数学题就属于归纳。它的模型是“要素1,要素2,要素3->结论”。
  
  归纳法符合人类思维习惯,相对与演绎法更容易产生共鸣。中国古人的智慧几乎都是用归纳得来的。归纳法中,每一个结论由几个平行并列,互相没有逻辑递进关系的论据组成,从这些论据的共同点中抽象出结论。所以,选择论据时应当重点关心与结论相同的部分。
  
  这里有一个小经验介绍给大家,叫做“神奇的7”。研究发现,大脑在段时间内最多可以记住7±2个互相不关联的东西。在短时间内,一般人大概最多能记住7个数字,记忆力好一点的可以记住9个,而有人只能记住5个,一般人都能轻松记住的是3个,最容易记住1个。这意味着,当你归纳时罗列的论据太多,很可能会给你自己和听众造成困扰。
  
  归纳可以用三种顺序来罗列论据:时间顺序,结构性顺序,重要性顺序。
  
  其他两个好理解,这里着重说一下结构性顺序。结构性顺序主要针对某个事物有明显的天然结构,比如公司部门从上到下划分,电影人物特点分析由外而内划分等等。
  
  这三种顺序,每组思想只能选择一种,不要在同一个论点下选择2种顺序,否则会显得结构混乱。
  
  归纳的另一个小技巧叫做“MECE”(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原则。中文意思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这其实是一个分类原则,指的是我们对事物进行分类时要尽量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在分析问题时采用EMCE作为准绳可以确保考虑问题全面清晰。MECE对于归纳法有很大的帮助,但它不仅针对归纳法,对于纵向结构也有帮助。总之,但凡分类均考虑MECE原则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没有错的。
  
  如果你不能确定自己的分类是否符合MECE,你可以尝试采用一种更简单的工具,叫做二元矩阵。二元矩阵运用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如最常见的“紧急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的时间管理矩阵,“高意愿高能力,高意愿低能力,高能力低意愿,低能力低意愿”员工意愿能力分析。

适当选择

  同样,演绎和归纳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适用的情况不同。你可以尝试用演绎和归纳去分析同一个结论,并选择你觉得比较好的一种。也可以在同一个主题下根据情况混用演绎和归纳。但是有一点要注意,不论哪一种方法,必须要保持完整性,不可以演绎到一半又变成归纳,归纳到一半开始演绎。

  演绎和归纳的选择,不光和分析的内容有关,也和预期结果有关。如果你希望严谨验证事情的真伪,说服他人,演绎分析会合适一些。如果你希望找到关键问题,给出解决方案,归纳会合适一些。

  演绎和归纳的选择,和听众也有关系。对于不同立场、不同性别、不同地位的人,可能也需要根据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

  总之,这两种方法的使用情况没有严格的限制,需要大家多练习和实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才能找到最合适的组合。

表达信息

确定目标

  表达信息前应该明确表达的目标。其实不光是表达,我认为做任何事情前都应该明确目标。比如玩游戏,如果清楚的知道目标是放松心情,缓解学习和工作带来的疲惫,就不会沉迷其中玩到半夜,使自己更加疲惫。
  
  确认目标,首先要确定的是场景。你将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面对谁进行表达,对方是什么立场,你是什么立场。在一切开始之前,一定要构建起这样一个场景,这个场景越具体越好,你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椅子在哪,桌子在哪,对方听的时候是什么姿势,和你的距离等等,越详细越好。如果有条件,你可以提前去现场观察,或者把现场布置成你想象中的样子。要知道,设想的场景不同,表达的内容可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确定场景后就要确定目标。表达的目标是什么?就是对方的行为。对方在接收了你的表达之后,所做出的思想变化和行为变化,这就是目的。通常来说,目的可以用一个标准化的格式来表述:who(谁)-where(在哪里?在什么条件下?)-what(发生了什么行为)-how much(做到了什么程度)。

设定主题

  设定了清晰的目标以后,我们需要设定表达的主题。记住我们结论先行的原则,主题是整个表达最先出现的部分,所以主题一定是一个结论,一个为目标而服务的结论,在通过完整表达证明这个结论以后,对方就会产生预期的行为。但我们常常见到许多主题并不是结论,比如“产品介绍”、“销售总结”、“产品体系规划方案”等等。这些只是内容的概括,并不是主题。我们前面也说过,同样的内容,场景和目标不同,表达可能完全不同。我们要的是“XX产品同类最好”、“XX方案实现多方共赢”这样的主题。
  
  主题不仅要用结论型的表达,还要进行外形包装。主题一般是一个短句,最能吸引人的短句是什么?广告。为什么广告能吸引人,因为广告说出了你内心的渴望,引发了你内心的欲望。我们包装主题就要像广告语一样:简单、准确、利益。
  
  简单准确自不必说,洋洋洒洒几百字的主题估计也没人会用。利益很重要,这个利益一定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比如给领导解释一个新方案,你不能说“XX能让我升职加薪”,应该说“XX助公司日进斗金”,虽然这个方案确实也能让你升职加薪,但这不是听众想要的,主题定的不好,可能你的整个表达从一开始就已经输了。
  
  但是,不要为了包装而包装,要永远牢记,你的所作所为,所言所行,都是为了达成目标。
  
  主题确定之后,还需要完成序言。为什么要序言?序言是主题的延伸,是主题的解释说明。主题能准确的告诉别人你的结论,但这个结论层次较高,通常比较抽象。序言在主题和正式内容之间做一个缓冲,一个是对主题做解释说明,让主题的背景、来源、结论更加明确,另一个是引出接下来要表达的内容,让过度不那么突兀。

确定架构

  主题和序言完成后,就要开始正式内容的搭建了。搭建正式内容的方式很简单,还记得我们的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分析问题的方法吗?只要把分析问题的内容,根据目标和场景进行适当的调整,我们就有了一个基本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中,每个节点都是一个结论,我们将每个节点都看作一个小主题,用刚才确定主题的方法:“结论表达-简单准确利益的包装-设计序言”,去确定每个小主题,以及小主题下一层的小主题,直到最后一层。你会发现,超多想要表达的内容,就这样一步步被分解确定了,只要纵横分析结构设计的好,表达将非常清晰明了,有说服力。
  
  最后不要忘了,将你的整个表达润色包装。这里面就有很多方法了。但不论用什么方法,原则就是让你的每个论点,每个结构都变得好记、有趣,从而调动听众的积极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点石成金的魔法——结构思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