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知识需要管理》读书笔记—用知识来打造个人品牌

《你的知识需要管理》读书笔记—用知识来打造个人品牌_第1张图片

没有任何一本突然出现在你生命中的书or人,总觉得书里说的“工作问题“很适合目前的我,嘿嘿!

斜体文字为本人个人加入的观点或联想。

拿到这本书,马上看了下出版时间:2010那年3月第1版,2014年6月第9次印刷

这个信息传递了2个内容:1、本书写于6年前,可能有些知识有些过时,事实的确如此,作者还处于博客热起来的那个阶段。不过书中的内容与思路还是给我们提供了不错的方向;2、市场很受欢迎,4年印刷了9次,说明购买的人多。

以上为大学老师教的挑书方法,的确很好用。

本书作者如果修改一下,加上微博微信时代,用自媒体如公众号的形式来“共享”你的知识,会更适合当下阅读。

本书讲了“个人知识管理过程”:学习知识、保存知识、共享知识、使用知识、创造知识。


学习知识:

工作的第一个十年,用到前3项更多(学习知识、保存知识、共享知识),工作的第二个十年会用到后三项(共享知识、使用知识、创造知识)。

作者在2010年就认清了:必须终生学习这个事实!(我最近才清楚认识到!

作者表示学习本身不是目的,在高中后基本上个人性格以及定型,就可以有选择的去学习知识了。35岁之前的职业试错都是可以尝试的,也举了作者同学在国企六年的“幸福生活”(钱多活少工作清闲)使他竞争力丧失殆尽!非常可惜(思考自己!)。的确,今天的“好单位”很可能是你个人发展的陷阱,如果单位不能给你提供个人知识与任务和项目结合的空间,应该毫不犹豫的跳槽。

但,必须尊重你现在的工作,即使有诸多抱怨,也不该用公司的消极面惩罚自己,而应该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成为公司独当一面的人,那么无论是升职还是跳槽,都会有更多的选择。

作者强调要建立学习模型,恰巧看到查理·芒格的演讲稿,他也说到:生活无非就是一个接着一个的联系,我们要分清知识所拥有各种模型、效应、关系。掌握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思维框架,在随后的日子里能自动的运用它们!

不过作者学习新知识的方式似乎太过于学术了:阅读入门书籍、关注搜索引擎前50页+与同行人士交流、跟进行业专家、研讨会交流等、回顾总结+显化你的知识(写或说你的观点)

《你的知识需要管理》读书笔记—用知识来打造个人品牌_第2张图片
瘦掉十斤又被形象改造的自己

个人认为,学习一样新东西的方法最简单的是:听有关讲座,免费的到收费的,再亲近这方面的专业人士,付费获得更高效的结果。师父@KK英语大爆炸说:“要找训练,就要找自己能承受的最顶尖的!”比如我的形象管理课程,至今都是我认为最超值的一项付费投资:一件衣服的钱让我遇到了太棒的心灵导师@Jane何简单+十位正能量的小伙伴同学,不仅仅我对自己的形象有了明确定位和自信外,我现在根本不需要花时间去买衣服!!!导师会推荐啊!导师不推荐的我绝对不买!看到我最近的形象大改变了吗?!我都觉得我老公换了个老婆!OMG,他太TM幸福了!如此算来我一年只需要4次在导师工作室购物就能完全hold住全年衣服哎,省银子省时间还能趁机倒倒心灵上的苦水寻找寻找新的方向,太爽啦!正面反馈又让我继续进步,再减肥十斤也不是问题!(之前十斤就是在导师和同学们的鼓励(吐槽)下轻松减掉的,so easy!)

搜索引擎使用中的10个技巧(非常有用,值得保存)

1、关键词组合:将多个关键词用空格隔开

2、用“-”减号去掉不需要的:通过“关键词1   -关键词2”的方式来更加精确的定位

3、用OR表示或:关键词1 OR关键词2 OR关键词3

4、用引号搜索短语或句子:将要搜索的短语或句子用引号包裹起来,能搜索出包含完整短语或句子的网页

5、指定网站:当我们想搜索某一网站的内容是,可以通过site:网址的方式来搜索

6、搜索某一类文件:使用filtetype:xxx如filetype:ppt

7、限定范围在标题中:使用intitle,如写真intitle:杨幂就可以搜索出标题包含杨幂的写真的网页

8、突破限制下载:使用index of,如试着在Google搜索栏输入"index of/"  pdf经济学,看看会搜出什么结果来

9、目录检索

10、打开一个搜索出来的网页前,先思考,并尽量先用网页快照打开。

学习的具体方法:1、阅读经典书籍(专业人士推荐、豆瓣);2、隐形知识学习,建立自己的人际网络;(包括和自己迥异的人交朋友,我们所欠缺的有可能是制约你进步和成功的东西。)3、在工作、生活中学习,每天增长一点点(总结、体悟);4、学习你的企业;5、四象限知识的学习法。

学习的工具列表

Yahoo目录式搜索网址:search.yahoo.com/dir解决自己“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问

微软推出的人立方关系搜索(renlifang.msra.cn) 检索关系 解决“知道谁知道”

goolgle学术搜索scholar.google.com

google图书搜索books.google.com

百度新闻搜索:news.baidu.com

百科型网址:维基百科 百度百科 互动百科

问答型网站:百度知道 雅虎知识堂 新浪爱问知识人 搜搜问问 知乎

在线论文库:中国知网:[http://www.cnki.net]

信息订阅工具:Google Reader(RSS订阅平台)、iGoogle

保存知识

该保存哪些知识:别贪,少即使多。若知识没被处理(阅读、思考)过,根本不可能成为“你的知识”

别懒惰:清爽你的电脑:分门别类和一个好名字

原则:三层 文件夹---子文件夹---孙文件夹

个人文件命名体系:标题-来源-类型-日期

网站和文章的收藏:百度收藏(收藏部分内容或整篇文章试用后 无法搜索 而且只可以保存网址)、Google Notbook(现在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更好吧,即可以记录想法 也可以收藏文章或文章内的内容最方便的是可以快捷搜索)

作者还介绍了Google桌面搜索、Mybase、TC、Outlook等软件,对目前来说用处似乎不大。


共享知识

“不在于你认识什么人,而在于什么人认识你;不在于什么人影响了你,而在于你影响了什么人”

能共享出来的才是真正掌握的,(“教是最好的学”)

结识高质量的朋友

建立个人品牌的最简单的方式:做知识共享,让社会知道你,了解你,认识你,并且让人信任你,就是形成你个人品牌的过程;

越来越明白自媒体的打造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导师@Jane何简单 的好朋友、也是形象管理老师@晓一 也在分享课中表示:她的第一笔投资来自自己很走心的写自己的微博,朋友才觉得她可靠专业,肯给她投资。在如今这个时代,任何人都可以轻易发声,文章的质量和自身学识、感悟能力是很关键的。当年在博客时代,自己写的东西也没什么人看,也觉得“会写”并不是什么优点,甚至觉得当年会写人实在太多了:”一巴掌拍过去,十个人有8个人在网上混是能写段子的!”但没想到,如今,不会写的人是很吃亏的,几乎是缺少了一种梳理思考自身和分享的能力,可以说已经发展成如今的必备技能。深深的认同导师的又一句话:珍惜每一次输出!!!是的,任何输出的场合都不能马虎对待,无论是一篇笔记还是一次提案,更不用说演讲和与专业人士的交谈。

作者提到了一个我最近感受到的点:在所有的共享中,在单位内部做的知识共享是你个人发展的基础。如果热衷于去影响不相干的人,不在单位中帮助别人却在组织外包装自己,反而是本末倒置。单位才是你的发展本源,即使你想找新工作,对方考虑的最多的也会是你现在单位的表现。积极去共享、愿意去共享,到处都可以共享

书里介绍共享的工具:单位IT系统(单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讨厌可以离开,但在岗位上就一定要尊重它,用你的知识和行动帮助它,主动共享自己的知识来与它共同成长)、正式出版物、博客、维基、Twitter、微博。(现在是比较成熟的渠道,还有自己的朋友圈。)


使用知识

百无一用是书生——把才华应用于实践之中,才能本身毫无用处

仅有显性知识是不够的:不仅要注重显性知识的学习,更应该注意通过人际交往、通过事后的回顾与总结、实践去学习和掌握隐形知识。智者视知识与实践一体,真正知识使用的高手都是在摔打中成长的。

胆识:无知才能无畏

做任何事都是有风险的,若没胆量,做任何事情都怕风险,很可能最终仍将一事无成;

唯一让我们感到恐惧的是恐惧本身。胆识,并不是蛮干,而是更多的体现为你有能力去承受为了职业发展或个人理想所付出的代价、知识的积累和经验总结。

合作;执行力强的人和善于规划的人合作;不擅长发现机会和对机会敏感的人合作;

使用你的知识的三种方式:

把知识与公司项目或机构结合;

把知识表现为专利形式,通过销售专利向全社会提供知识服务;

把个人知识产品化,直接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

能实现产品化或服务化的知识必须是相对成熟的知识,你必须对某个领域的知识及其外围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而且要善于合作能够找到各个领域的合作对象;

培养个人的市场意识和市场思维,书里举例了你掌握0-3周岁养育小孩的知识,可以做成课程向怀孕的父母推广

突然想到我有很多零碎的育儿知识经验分享文章,应该好好整理下,也发布在,总有它特定需要的人群,以后发给怀孕的姐妹、客户也会非常方便,增加自己的价值。(已写入计划)

《你的知识需要管理》读书笔记—用知识来打造个人品牌_第3张图片
还是这张表清晰

提升个人价值的方法

个人知识的价值由两个因素决定

1、你的知识的独特性:专,在某个方向上深入;第二是综合优势,即整合资源的能力;

2、社会对知识的需求。

让你升值的三个绝招:

第一:向后看三年,看此领域知识的需求;

第二:持续提高你知识的独特性;充分掌握你的行业,你的领域的隐性知识,多实践,多总结,包括你的经验,体验,和操作的知识更难被别人复制。第二条是整合资源的能力,你能将相关的资源整合起来发挥更大作用,这种综合实力更难以复制,创造的价值更大;

第三:通过知识共享树立个人品牌;

创新知识

最高层次的竞争是不竞争,是通过创新颠覆原来的模式

创新的三性:新颖性,实用性和可行性;

新颖性:只要在某个较小的范围和领域内,以前人没有的视角和方法解决问题就是创新;

实用性:考虑需求,需求可能是显性的,也是隐性的,是当前的或潜在的

可行性:是否可操作

藐视一切不可能,敢以怀疑;

知识工作者90%以上的创新其实是重复工作,因为这些知识已经在其组织内部和外部了。——IDC报告

学习是创新的前提

在创新之前你要广泛学习,要掌握尽量多的背景知识,行业进展,和你所在领域的前沿状况,学习无疑是成本最低的方式;

需求是创新的最大动力:找到需求,发现需求,挖掘需求;

创新最大的动力来源于未被满足的需求:完全和产品无关。任何创新需求都源于顾客对性能表现更加出色的渴望,即使是自欺欺人。

需求的来源:一方面来自外部的压力;一方面来自人的内心,对理想的激情与追求

如果沉溺于自己的现状,认为已经足够好;或虽然有理想却没有强烈追逐理想的愿望;或因为个人懒惰而缺乏追求,不可能创新!

知识创新的“三心二欲”:好奇心、怀疑心、进取心、求知欲、创新欲(不满足于现在的思想,观点,方法或产品,方案的功能独特性

左脑+右脑助力个人知识创新

右脑是创新的来源;

在知识社会里,有两类国家:一类是“头脑国家”,是产生知识,输出知识的。一类是“躯干国家”是接受知识,运用知识的;

开发右脑,左右开弓;

如何开发右脑?你要认识到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的重要性;

练习一:音乐训练法调动想象力:放松状态下选择一段舒缓影月,然后想象音乐表达的景象。在想象中尽量不用语言,而用图像来填充你的大脑。音乐、美术等形式的欣赏对人右脑的激发和锻炼,对右脑开发很有价值。

真的是30岁以后才发现了艺术的神秘与生命的连结。以前总觉得真正的艺术啊,绘画啊、美学欣赏啊、音乐啊,旋律对音盲来说真是离得好远好远的。因为我们小时候学习艺术也只不过是大人炫耀的工具活着为了加分而已。网上有艺术工作者说,中国有个现象就是考艺术系的孩子都是学业成绩不好而不得不转学艺术,这点可以看出中国对艺术、美学的培养放置在一个如此不堪的地位云云。事实就是如此。

只能说我们这一代太可怜。我想我们养育的下一代应该会幸福一点吧!

这几天利用在车上的时间听了轻音乐,和娃一起。贝多芬致爱丽丝、蓝色多脑河之类的。渐渐感受到音律还是挺神奇的。我小时候家里没有这方面的培养,有一次和妈妈朋友的小孩(她妈妈是医生,爸爸是大学老师)一起看电视,里面有蓝色多瑙河的音乐,对方马上说出来了。我妈很没面子的说:我家兰兰都不知道。我内心很奇怪,从来没人教我听过啊?我怎么会知道?可能妈妈是无心的,但我记了这么多年

希望我们慢慢的给儿子灌输一些美学,他能真的融入他的生活生命中去。

而且最近很逆天啊,我不但用绘画来排解情绪,居然用绘画来表达创意了!图1从右至左看哦,原稿为图2。请叫我Artist!

《你的知识需要管理》读书笔记—用知识来打造个人品牌_第4张图片
图1从右至左看哦
《你的知识需要管理》读书笔记—用知识来打造个人品牌_第5张图片
原稿

练习二:发散联想促进发散思维形成:随意找到一个物品,思考其其他的可能性

练习三:词汇情景联想训练让你的思维走得更远;随意找到n个词汇,连成一句话,其场景是什么样的?

知识创新工具介绍

奥斯本核表法,两本书:《思考的方法》《创造性现象》

思维导图激发创新,专家:托尼·巴赞

思维导图软件和工具:Mindmanager、在线制作思维导图网站Mindpin www:mindpin.com

外行的忠告

若你想做一个善于创新的人,一个捷径是你需要尽量多接触非专家圈子里的人和事物,兴趣更广一些,心态更开放一些;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意识的结交各个领域的朋友,有意识的拓展自己朋友的多样性(行业 智能 年龄和背景等的不同),然后定期跟这些多样性的朋友去交流;要有意识的去扩展自己的交际圈(朋友数量、年龄8岁以上、分布在不同智能岗位)

外行的忠告还来自书籍、电影、电视和你的生活等。

其实作者最后说的就是混社群的概念啦!庆幸有趁早有行动派有知行社有水果捞!!!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的知识需要管理》读书笔记—用知识来打造个人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