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读懂《西游记》四种心态,不足以谈人生

不读懂《西游记》四种心态,不足以谈人生_第1张图片

作者:洞见Neo

人生过的是心情,生活活的是心态。

林清玄说,他这一生最想拥有四颗心:

“以欢喜心过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软心除挂碍,以清净心看世界。”

此语道破了现代人最缺的4种心态。

而这四颗心,吴承恩早在500年前,用一部《西游记》告诉了我们。

01

猪八戒:以欢喜心过生活。

知乎上有一个热门话题:“看过《西游记》原著后,为什么那么多人开始喜欢猪八戒?”

网友们各抒己见,提到最多的一个词,便是“乐观”。

就连猪八戒的扮演者马德华老师也曾说过:

“猪八戒最可爱的一点是:不会装,绝不装,敢爱敢恨,猪八戒还有一点就是能解决就解决,解决不了明儿再说,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非常乐观的心态在探索着追寻着。”

猪八戒没有因为自己丑陋的外貌感到自卑,无论是广寒仙子嫦娥,还是小家碧玉高翠兰,只要他喜欢,即便吃尽苦头,也会努力追求。

他也不会因为遭遇的困难而感到沮丧,虽然经常打退堂鼓,但是他始终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从未真正想要半途而废,嘴里吐槽一下之后,依旧马不停蹄,一路向西。

他还懂得如何过好当下的生活,连畏惧讨厌他的岳父也不得不夸赞道:

“一进门时,倒也勤谨,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昏去明来,其实也好。”

无论是威震八方的天蓬元帅,还是被贬猪胎落难高老庄,猪八戒永远都不曾有过半点落魄的模样。

他勤劳肯干,以幽默乐观的态度处世,很容满足,也很容易获得快乐。

拥有欢喜心的人,既能放得下过去,也珍惜得了当下,更憧憬得了未来。

心之所向,非利非权,而是开心和快乐。

正如马德华说的那样:

“《西游记》不再是一个剧本,更是人生的感悟,猪八戒也不止是一个角色,而是智慧的领悟。”

在八戒心目中,生活有山路水路,没有绝路。

不读懂《西游记》四种心态,不足以谈人生_第2张图片

02

孙悟空:以平常心生情味。

有人问,那个顶天立地,不屈不挠地大圣是什么时候消失的?

是在大闹天宫失败的时候吗?不是。

是在五指山下风霜刀剑的500年吗?也不是。

是在他戴上金箍,成为孙行者的那一刻。

小说中,孙悟空刚刚被唐僧解救的时候,始终按捺不住内心那颗战天斗地的好胜之心。

唐僧只是一个凡人,孙悟空一个跟斗就能抵达的西天,他连一个两丈宽的深沟都无法跨越。

虽然心怀感恩,但是也难免有些看不上他这个名义上的师父。

从齐天大圣到普通沙弥,孙悟空显然无法用一颗平常心接受这种巨大的落差。

这一章的回目别有深意:“心猿归正,六贼无踪。”

当一个人无法用平和的心态对待当下的处境,就会心生杂念,甚至于人性中的阴暗面不断翻涌。

六名突然出现的强盗,其实说的就是悟空未净的六根。

当他击杀六名盗匪,被唐僧戴上金箍,经历了一番铭心刻骨的阵痛之后,这才真正接受了行者的身份,踏上了斗战胜佛的征程。

每个人最初的时候都像孙悟空一样以为自己是天地的主角,后来懂得了自己的无能为力,也便真正走向了成人的大道。

就像作家今何在的那句名言:

“每个人出生时都以为这天地是为他一个人而存在的,当他发现自己错的时候,他便开始长大了。”

人生本就不可能完全称心,生活也不可能处处如意,总要走过一些路,才知道会辛苦,总要经过一些事,才会攒些经验。

《悟空传》里有一段发人深省地提问:

如果失去是苦,你还怕不怕付出?

如果坠落是苦,你还要不要幸福?

如果迷乱是苦,该开始还是结束?

如果追求是苦,这是坚强还是执迷不悟?

人这一生,本就不可能完美。

以平常心生情味,就是告诉我们,生活的酸甜苦辣咸,都要用平常心去对待。

心在平处,生命的质量才在高处。

只有不苛求生活,生活才不会为难我们自己。

03

沙悟净:以柔软心除挂碍。

师徒四人中,沙僧的存在感是最弱的。

并非因为他出场的时间太少,而是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他的“软弱”。

十足的好好先生,不是沉默,就是充当和事老的角色。

但是作为前天庭最高领导人玉皇大帝的贴身侍卫,沙僧真得是一个愚笨不堪的人吗?

孙悟空第二次被驱逐之后,沙僧去花果山寻人,有一大段独白:

“上告师兄,前者实是师父性暴,错怪了师兄,把师兄咒了几遍,避赶回家,一则弟等未曾劝解,二来又为师父饥渴去寻水化斋。

不意师兄好意复来,又怪师父执法不留,遂把师父打倒,昏晕在地,将行李抢去。

后救转师父,特来拜兄。若不恨师父,还念昔日解脱之恩,同小弟将行李回见师父,共上西天,了此正果。

倘怨恨之深,不肯同去,千万把包袱赐弟,兄在深山,乐桑榆晚景,亦诚两全其美也。”

一番话,言辞恳切,井井有条,说得悟空无言以对,这哪看得出是一个拙嘴笨腮之人?

粗犷的外表下,沙僧有一颗细腻柔软的心。

平时的沉默,只是一个厚道人的自我修养罢了。

苏轼曾言:“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至贵无轩冕而荣,至仁不导引而寿。”

智慧越高的人,越不露锋芒。

大战红孩儿那一回,大圣一听说红孩儿是牛魔王的儿子,便大喜过望,要去认亲。

沙僧却一语道破了其中的关碍:

“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你与他相别五六百年,又不曾往还杯酒,又没有个节礼相邀,他哪里与你认什么亲耶?”

正如他所言,孙悟空和猪八戒高高兴兴地上门去,却吃了红孩子一顿三昧真火,大败而归。

虽然没有悟空的勇猛,八戒的开朗,但是沙僧却看透了人情世故。

柔软不代表软弱,有柔软心的人,很少会受到伤害。

因为他们就像水,该圆能圆,该方能方,世间万事,他们懂得以柔克刚。

不读懂《西游记》四种心态,不足以谈人生_第3张图片

04

唐三藏:以清净心看世界。

虽然我正当少年

虽然我面慈心软面慈心软

为求真经不怕难

多少回面临生死险

战兢兢口念弥陀置之度外心也安

……

奋进远行登佛地

哪能够意马心猿

松岭花仙情切切女儿国主意绵绵

怎奈我心如月朗全无染

浓情蜜意也枉然

望佛祖坚我意志壮我胆

保佑我功德圆满取经还

……

86版《西游记》中,一曲《唐僧抒怀》是对三藏法师那颗清净之心的最好注解。

西行之路何其艰难?

唐僧肉体凡胎,不仅要面对崇山峻岭、大河大漠,还要遭受魑魅魍魉、妖魔鬼怪的觊觎。

但是,哪一回你见到了他的仓惶?即便要被架在火上烹制,也只是口念阿弥。

尤为重要的是,雄关易闯,情关难过。

但原著中女儿国这一节,也并不像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那般情意绵绵。

那女主喜孜孜欲配夫妻,这长老忧惶惶只思拜佛。

一个要洞房花烛交鸳侣,一个要西宇灵山见世尊……

女帝真情,指望和谐同到老;圣僧假意,牢藏情意养元神。

与其说唐僧凭借坚定的信念西行,不如说其保持一颗清净心对待世界。

最终,唐僧也兑现了他最初的承诺:“不求得大法,誓不东归一步。”

拥有清净心的人,失意事来能治之以忍,荣宠事来能视之以淡,烦乱事来能处之以静,忧悲事来能平之以稳。

当你的心安静了,你的世界也就宽广了。

仓央嘉措说:“你要成为怎样的人,你期待怎样的世界,这一切都由你的心决定;人生是场修行,苦乐全在心境,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人生过的是心情,生活活的是心态。

中国几千多年的历史,当出现西游师徒四人这样的人物时,强大的文化底蕴,告诉了我们:

人生的得与失,成与败,荣光还是落寞,都不过是过眼云烟。

可以永远陪伴我们一生,如影相随,不离不弃的只有当下的生活、此刻的心境。

愿我们都能拥有这四颗心,找寻到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读懂《西游记》四种心态,不足以谈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