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报的新闻报道,遍地开花的儿童情商课,不仅费用高,效果也未必好。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温方认为:想在根本上提高所谓的“情商”,父母的行为才是关键。
父母在家庭中的沟通模式,塑造了孩子的沟通方式。罗纳德•B•阿德勒与拉塞尔•F•普罗科特合著的《沟通的艺术》,从三方面教你如何沟通,“看入人里”从沟通者的角度,解析沟通的本质;“看出人外”,详细分析沟通信息;“看人之间”,不仅描述了关系的演变,也给出了具体解决冲突的方法。不同的人,阅读《沟通的艺术》有不同的理解。《沟通的艺术》中,对于家庭沟通,给出了很好的解说。培养孩子的高情商,就如温方所说,父母的行为才是关键,不如从家庭沟通方式入手。
家庭沟通四模式
一致型家庭
多元型家庭
保护型家庭
放任型家庭
四种家庭沟通的模式,是由两方面决定,即谈话取向和遵从取向。《沟通的艺术》这样定义谈话取向和遵从取向:
谈话取向:家人在讨论各种各样的话题时有多开放。
遵从取向:家人强迫彼此的态度、价值观和信仰保持一致的意愿有多强。
一致型家庭的沟通模式,谈话取向与遵从取向都高,也就是说,孩子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但是最终由父母拍板决定。
多元型家庭,如果大家的情绪都控制得到位,那么这种沟通方式的家庭,会是比较温馨的沟通,在某件事上的讨论,可以达成共识。
保护型家庭,孩子不会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父母决定一切。
放任型家庭,谈话取向与遵从取向都很低,看似什么都是孩子自己做决定,很独立的样子,实际上,家庭的联结会很弱,父母对于孩子的处事方式,相当于“随便你”。
看出来了吗?这四种沟通模式,哪种更好?《沟通的艺术》中指出,相比较而言,多元型家庭的沟通模式下成长的孩子,在以下三方面表现更好:
在倾听上更自信
在智力上更灵活
更少用言语攻击他人
家庭沟通影响孩子情商
为什么家庭沟通模式,可以影响孩子的情商?可以从三方面理解。
一、重要他人
对孩子来说,老师、家长就是孩子的重要他人。毕淑敏老师曾经分享过,她不唱歌,是因为小时候参加学校合唱团时,因为走调,被老师点名批评。为了团队的整体效果,老师让毕淑敏只张嘴不发声,这一件事,让毕淑敏从此不敢发声唱歌,哪怕是毕业考试需要,也发不了声。老师是孩子的重要他人,父母更是。
《沟通的艺术》:家人就是重要他人最典型的例子,由他们释放的破坏的自我信号也格外伤人。
先天性失明的盲人女孩胡启莉,生活独立,发微信发的是文字,出去旅游,会玩蹦极之类的极限运动。这些都离不开胡启莉父母从小对她的鼓励,她爸爸的一句话,成了她的人生信条:她只是眼睛看不见,又不是傻。这句话,给了胡启莉做一个正常人的力量,即使是盲人,也依然过得很精彩。
作为孩子重要他人的父母,你可以在孩子的内心,埋下自卑的阴影,也可以种下梦想的种子。
二、期待
《沟通的艺术》:期待会影响我们看待别人的方式,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并且这种期待会导致自我应验预言的发生。
期待能给人力量,也能摧毁一个人。电影《可爱的你》中,小男孩害怕完成不了父母的期待,觉得自己的能力有问题,怎么都考不到100分,产生了厌学情绪。
李维榕老师在《家庭舞蹈中》提到过这样一个案例:父母是成功人士,举止优雅,但是他们有一个自暴自弃的儿子,因为暴饮暴食,被父母拉过去做咨询。即使是在做咨询的时候,儿子当场就拿起零食吃,吃得一片狼藉,这似乎是对优雅父母的一种权威挑战。儿子一开始并不暴饮暴食,是因为长期满足不了父母的期待,儿子看到了父母眼中的失望,逐渐变得对自己失望,最后,丧失了努力的动力,也就索性自暴自弃。
电影中也好,李维榕老师的案例也好,这都是负面期待,有积极的正面期待吗?当然有,先天盲人王子安,他的爸爸就对王子安有做个正常人的期待,鼓励他去完成他的梦想——当一名音乐家。
因为父母是孩子的重要他人,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期待,孩子都看得见。适当的期待,能给孩子力量,期待过量,又会成为孩子的压力。
三、自我应验预言
《沟通的艺术》中对自我应验预言的定义:
如果个体对事件的发生有所预期,并且他接下来的行为是建立在这些预期上的,那么这件事的发生会比没有预期更可能成真。
自我应验预言,有四个步骤:
对自己或别人有期待
行为表现得与期待一致
期待真的发生
强化期待
曾有人做过研究,对某些军人说,他们具有更高的潜能,这些被贴上标签的军人,他们更快达到新的要求,也更愿意接受新的挑战。
自我应验预言有两种类型:
自我强加的预言
他人强加的预言
就如李中莹老师《重塑心灵》中,提出提高自信的方法,一种就是来自他人的肯定,一种是自我肯定。这种方法与自我应验预言是一样的。
李中莹:最能帮助一个人提升自我价值的方法是制造机会,让他多做、做好、因做好而得到肯定。
因为父母是孩子的重要他人,所以父母对孩子的期待,也就变得很重要,而这种期待又会形成孩子的自我验证。三者环环相扣。
父母的言行,就是一个家庭的沟通模式,而这种沟通模式又决定了孩子的一言一行。
想让孩子具有高情商的人生,父母不如从生活中的点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