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周六。对于很多人而言,这只是北京又一个闷热的普通日子,空气混沌,大雾弥漫,酷暑难耐。
但与窗外寂静的北四环截然不同的是,鼎好大厦10层的创新工场却在这个周末迎来了2016年最热闹的一天:在创新工场即将迎来7周年生日的时刻,那些曾经在创新工场创业过、和李开复一起并肩战斗过的工友们再一次回到了工场。在创新工场崭新的希望树会议大厅里,他们重聚了。
重逢
凡是在创新工场工作过的人都知道,一旦加入工场,即为“工友”,而今天,这些重聚在一起的老工友们又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工场老泡儿。因为从创新工场诞生之初,代表着idea、创新、发光发热的灯泡一直就是工场的logo,所以,工友变成老泡儿,也就不但是一种资历,一种光环,更是一种精神的延续。
在搬入鼎好之前,创新工场先后在清华科技园以及第三极办过公,这次回到工场的基本上都是在这两个时期就加入工场的工友,是名副其实的老泡儿。在工场里,久别的老泡儿们开怀相聚,倍感亲切。
老泡儿是本次聚会的主题,也是老工友的又一个称谓
老泡儿为了聚会,还特地找出来当年的T恤
欢聚
合影
交流
叙旧
分享
久别重逢,忆苦思甜自然是最让人打开心扉的环节,大家先是观看了当年一起工作的影像,不用多说,大家感慨最多的是:哥们当年也瘦过。
然后,在工场联合创始人王肇辉的主持下,大家先后登场,讲述起在创新工场的那些美好的创业岁月,那些与开复等人一起工作的经历。坐在最前面的开复则在每个人分享完之后接过话筒,分享一两段他所秘密掌握的当年趣事儿。
包炬强
布丁的联合创始人包炬强说,创新工场像是创业的黄埔军校,在这里走出了不计其数的创业者,而这些创业者在走出去之后,又将工场的创业精神带到了其他地方。他说,在工场的经历让他认识到,人生和创业总会有高潮和低谷,但最重要的是要学会思考,要不断学习。
令人欣喜的是,在工场中的他不但收获了事业,也觅得人生的伴侣,收获了爱情。创新工场不但是创新的工场,也是创造“爱情”的工场。不信?以下站着这几位的人生大事可都是和创新工场相关联的。所以,要找投资来创新工场,找导师来创新工场,找爱情……也来创新工场吧!
“爱情”工场
陈天
从美国赶回北京的陈天则带着行李和时差来到工场,上台讲述起他离开创新工场之后开复给予他帮助的一段往事:
对我而言,他是个良师益友。我和开复老师交集仅限于创新工场,作为途客圈的 founder,我们的交流多在公司层面,私底下的交流并不算多。在 2013年途客圈被收购后,我离开了创业的圈子,回到 Juniper 蛰伏,而后又到了美国。2015年我被一家旧金山的 startup adRise / Tubi TV 看中,要帮我办理 O1 签证, 以便我换工作。办理 O1 需要几封重量级的推荐信,当时我和开复老师两年多没有联系,忐忑发邮件询问他是否能够帮忙,他二话没说,签得很爽快。这份推荐信是我拿到 O1 的一个重要砝码,而O1对我的身份问题无比重要,因为我可以有很大机会走 EB1A(今年我成功办下了 EB1A),不用苦苦等待排期。
我不知道开复有多少这样的「举手之劳」帮助了多少年轻人,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然而,途客圈的经历,L1 赴美,O1 进入创业公司,是我人生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三个转折点。这三个转折点的两个,和开复直接相关。
陈彧堃
曾经是创新工场项目友盟创始成员的陈彧堃,如今正进行着一次全新的创业,他的产品已经在印度市场上打败了多个竞争对手。谈起工场,他说这是自己在清华与微软亚洲研究院之外的第三个母校。在前两个地方,他知道了人外有人,学到了如何做研究,但是只有在工场,他才深入了解到从研究、技术到商业的奥妙。
如今的他谈起工场,也不忘感叹开复与创新工场的品牌号召力,而正是这种号召力,使得创新工场在创始之初就能吸引一大批的优秀人才。
张亮
曾经是创新工场第一位投资经理的张亮如今也加入了创业大军,而在加入工场之前,张亮是一位做了9年记者的媒体人。他在现场不无感慨的说,是创新工场和开复改变了他的人生:当年,在他毫无投资经验的时候,正是开复的一句话,让他从媒体人变成了投资人。
在现场,张亮特别讲到了pay it foward(让爱传出去)这个概念,而这个概念也正是开复在无数场合强调的一种理念:你帮助别人,为的是让别人帮助更多的人,而不是要求得到回报。作为创新工场的导师,他的职责是帮助别人成为更优秀的人,而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这种精神扩散,而不是说必须得到物质回馈。
分享与聆听
一个下午,关于创新工场的故事一段又一段,总感觉怎么也讲不完:
有人揣着4500块的offer,从广州坐20个小时的火车来到创新工场,看到工场第一眼就觉得来值了;
有人大学没毕业,为了加入工场创业团队,“假冒”应聘实习生,被发现后要求按正式员工申请职位,在一天四轮面试之后终于如愿以偿;
有人从工场实习后去到大互联网公司,却发现整个氛围与自己梦想不符,最终选择了创业之路;
有人为了致敬当年在创新工场对移动互联(安卓)的追寻,给自家宝宝起名“卓安”;
甚至还有人自诩内向,说自己在厕所里与开复的时常偶遇,提升了自己的心理素质……
而现在,他们纷纷连续创业,成为各自新项目的ceo,其中很多都已经估值过亿。
创新工场的COO陶宁兼职起摄影师
聚会总是显得短暂,原定从下午4点到晚上6点的聚会,一直到晚上9点仍有人不肯离去。大家坐在一起聊天,吃饭,喝点小酒,完全忘记了时间。对于工场老泡儿来说,重聚的机会不易,毕竟大家现在仍然走在创业的路上,仍旧很忙碌。而对于开复和工场而言,这样与故人重逢的机会也是难得,正如开复在聚会上所说:
“我待过很多的大公司,但到如今最让我难忘的,还是在创新工场的岁月。”
聚会,少不了来一张自拍
最后,借用一位参与聚会的老泡的话结束本文:
转眼快7年,一句“老泡儿“,戳中太多人的笑点,泪点。创业路漫漫,感动、感恩常弥漫于心,伴随我们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