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第一风尚自媒体 |
范主说:失误归失误,还是想要。
(文|正义的花生,授权商务范发布)
这幅美丽的图片,就是红极一时的Tesla电动车Model S的内景。
然而你有没有发现,其中有一些不大对劲的地方?虽然我看好电动汽车,它们环保,安静,运动敏捷,然而我发现Tesla的这款Model S,其实有一些严重的设计失误。
纵观Model S的内景,你会发现这车里面怎么光溜溜的,就没看到几个按钮。确实如此,Model S内部设施的控制,基本上完全靠中间那个很大的触摸屏。
顶棚上有一个天窗,却没看见天窗的开关。通常说来,当人们看见门或者窗户,他们期望有一个开关,设在旁边顺手的地方。
然而你在Model S里面一抬头,却看不见任何可以按下或者掰动的开关。顶棚上面几乎是光溜溜的一片:
有些人可能觉得这样的设计,比其它车子更加美观,简洁。我不想跟你讨论美学的问题,就算它更加美观吧。然而你可能没想到,这种“美观”其实有很大的代价。
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是:你怎么打开天窗?
答案:你必须使用触摸屏!
你只要在触摸屏上找到一个叫“Controls”的页面,然后从左边的控制栏选择“Sunroof”,然后在右边会出现一个车子的图片,和一个滚动条。你把滚动条往下拉,天窗就打开了。就是这么简单!
然而,我并不认为这叫“简单”。相反,它其实让简单的问题变复杂,变麻烦了。
一个很明显的现象是,其它车的天窗开关都是很明显,不需要“找”的,而Tesla的天窗开关,你要找一会儿,甚至找到了还要琢磨一下,才会知道该怎么用。我现在把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详细分析如下:
1.天窗控制器不在天窗旁边
触摸屏跟天窗,处于风马不及的位置。这违反了一条基本的设计原理:控制器应该很容易找到,最好在它所控制的东西上面或者旁边。如果用户想打开天窗,他应该能够在天窗旁边,找到一个明显是用来打开它的开关。
几乎所有其它车子,天窗开关都在顶棚上,不知Model S的设计者,为何要抛弃这种久经考验的设计。
2.触摸屏上干扰信息太多,不容易找到正确的按钮
触摸屏太大,上面显示着所有控制器的信息。这些控制器的位置,本来可以分布在车的各个部位,现在却集中到了一个仅十几寸的屏幕上面。这当然显示不下,只有放到好几个菜单里面去。
这些“软件控件”的位置,也不是很符合逻辑。例如,为什么有些控件(比如天窗)在tab里面藏着,而另外有些(比如门锁)直接露在外面?以至于你一眼看去,会不知所措。
相比之下,大部分其它车的硬件天窗控制器,附近没有很多干扰信息:
这个控制器在顶棚上,而且处于控制板的中央位置。旁边只有几个顶灯的开关。这些开关,对应着灯在顶棚上的位置。后面的灯,控制器在后面;前面的灯,控制器在前面;左边的灯,控制器在左边;右边的灯,控制器在右边……
这种排列方式,在设计学上叫做“自然映射”(natural mapping)。你不需要多次的摸索和记忆,甚至不需要看开关上的标记。只根据开关的相对位置,你就知道哪一个开关控制哪一盏灯。
3.查找天窗控制器的“逻辑路径”太深
从最开头的触摸屏界面,直到找到打开天窗的控件,你需要进入至少两层菜单。如果菜单之前停留在另外的状态,你还需要点击某个按钮,回到“主界面”,然后还要从上往下进入两级菜单。
这种设计所需要的“逻辑路径”,长度>=3。这种多层的“间接访问”,很容易把人搞糊涂。对年纪大点的人,几乎是不可用的。
就算是年轻人,恐怕也需要摸索一阵子。如果在紧急情况下,或者事先没熟悉过这车的情况下,需要找到控制器(比如通过天窗逃生),恐怕会不知所措。
比较一下其它车子的设计吧。其它牌子车的顶棚上,一般有一个比较大的,明显是用来打开天窗的开关。不管车子当时处于什么状态,直接伸手就可以摸到这个开关。这种设计所需要的“逻辑路径”,长度=1,也就是说是直接的。
4.触屏的界面并不直观
仔细观察触屏上的控件,它们的操作方式并不是那么直观的。看到那个滚动条一样的东西,我该是点击呢,还是拖动呢?
“VENT”,“OPEN”那几个字的位置,到底表示什么呢?我如何让天窗向上倾斜通风(tilt)?真是有点莫名其妙的感觉,恐怕要看说明书,摸索一会儿才能知道这到底怎么用。
相比之下,其它牌子汽车的硬件开关的设计,其实非常的直观。开关向后一拉,天窗就打开。向前一推,天窗就关闭。有些车子的天窗可以向上倾斜一定的角度(tilt),所以你可以把这按钮向上一推,天窗就进入倾斜通风的状态。
这种硬件开关的设计,符合了“自然映射”的原理。天窗的开关,成为了天窗的一个“模型”(model)。开关的位置,正好跟天窗平行。开关的运动方式,跟天窗的运动方式,产生一种“自然”的对应关系。开关向后,天窗也向后。开关向前,天窗也向前。开关被向上推,天窗也向上倾斜。这是非常好的设计。
触摸屏缺乏触感和“力反馈”,无法进行“盲操作”。由于触摸屏是平的,所以它无法提供触觉和力反馈。
你无法光靠手就摸到按钮的位置,而必须用眼睛看屏幕。当你找到并且拖动屏幕上的滚动条,你的手指不能得到任何力和振动的反馈。你不能立即感觉到,是否已经真的触发了“开天窗”这个操作。只有当天窗开始移动,你才知道刚才的操作是否成功。
相比之下,硬件天窗开关具有很大的优势。有些车子的天窗开关,设计得符合人体工学,正好符合你的手指的形状。摸起来容易,掰起来舒服,有感觉。手往上一摸,就能找到天窗控制器,之后不用眼睛就能操作。
像天窗开关这种“盲操作”,在开车的时候特别重要,因为开车时你的眼睛应该随时注视前方的道路。如果眼睛开小差去看屏幕了,就可能出车祸。这就跟开车时用手机发短信一样危险。触摸屏看起来很酷,而其实是降低了汽车的安全性。
仔细观察一下Model S,你会发现它的内部几乎没有硬件的开关。几乎所有的设施:天窗,空调气孔,窗户,门,后备箱,充电盖,…… 全都是用这个触摸屏来控制。
从系统设计的角度来看,这个触摸屏就是一个“中央薄弱环节”(single point of failure)。只要触摸屏一出问题,你就会失去对几乎所有设施的控制。
根据这篇文章,有的Tesla用户报告说,他的Model S在12000英里的时候,触摸屏突然坏掉,以至于门把手都没法用了!
Just before the car went in for its annual service, at a little over 12,000 miles, the center screen went blank, eliminating access to just about every function of the car…
相比之下,其它汽车的硬件开关位置是分散的,它们的电路逻辑是相对独立的。
一个开关坏掉了,另外一个还可以用。其它车子的屏幕,一般只用来显示倒车摄像信息,以及音乐娱乐等无关紧要的东西。Tesla用这个屏幕来控制所有的配件,真的是发挥过度了。
Model S的门把手设计也有问题。它的门把手是电动的,而其它车的门把手,都是机械的。
在停止的状态,Model S的门把手会自动缩回去,不漏一点缝隙:
当你接近车子的时候,门把手内部的电机会让门把手“浮出来”,这样你就能拉开车门:
按照Tesla设计师的思路:
“当你第一次接近这部车的时候,你首先接触到的是门把手:这需要是一个记忆深刻的经历…… 当你走近的同时,门把手伸出来—就好像是这车已经开始,想起你……”
As you approach the car for the first time, the first contact you have with the vehicle is through the door handle: it needs to be a memorable experience […] The idea of this door handles that protrudes from the car as you approach it – [it’s like] the car is already thinking for you.
多么浪漫,多么诗情画意呀,一部会想得起你的车…… 然而就像这位设计师所说,它恐怕只会给你好的第一印象。
实际用的时候,问题就来了。在寒冷的地区,车停在外面,缩进去的门把手会被冰雪覆盖。等你要开门的时候,才发现门把手被冻住,出不来了。
另外上一节也提到了,有人的触摸屏(软件)出了故障,也会导致门把手出不来。一旦出了这些事情,你就完全失去了打开车门的能力。
没有任何另外一个牌子的汽车,采用像这样的门把手设计。由于它们的门把手是机械的,就算上面有点冰,一拉把手,冰就碎掉,门就开了。如果实在冻得严重了,你把冰稍微凿一下,一拉就开。
Tesla别出心裁,搞得门把手完全跟车门平齐,连个可以用力的地方都没有。由于把手和车门之间的缝隙很小,冻在里面的冰没法凿开。很多人发现这是个讨厌的问题。
看看这篇讨论,你就会发现人们为了这个门把手,费了多少脑筋,想出五花八门的解决方案:
提前远程启动车子,让内部温度起来,化掉把手上的冰
往门把手上泼热水
放热水袋放在门把手上
停车的时候在上面贴一块透明胶,早上起来把胶布撕掉
用电吹风吹
... ...
不管这些方式有没有效果,你都可以看到,这门把手的设计,其实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这样的门把手设计,除了看起来很“未来”,很“可爱”,几乎没有任何实用价值。哎,买了辆酷车,活得可真累。
另外,我发现Model S的触摸屏,其实在一个很不舒服的位置。如果我靠在司机的座位上,我的手是无法顺利地碰到屏幕右边的。我必须启用我的腹肌,稍微坐起来一点,努力伸出右手,才能够得着那个位置。
如果触摸屏的位置稍微往下放一点,倾斜度降低一些,就会方便很多。另外,这个触摸屏真的不需要做那么大。
另外一个奇葩的地方是,触摸屏下方,直到座位中部,有一片很低的,光溜溜的平面,像个微型的保龄球球道 :P
这貌似是用来放随身物品的。然而这个空间,由于位置和形状的问题,恐怕不会得到有效的利用。
由于平台位置太低,几乎到了地板上,如果往里面放置物品,拿起来会非常的不顺手,甚至需要弯腰下去,而且恐怕会被不小心踢翻。因为整个平面是光滑的,中间也没有挡板,车子加减速时,东西可能会到处乱跑。
从艺术的角度看,这个区域的边界,在视觉上跟触摸屏没有形成线条的连接,感觉不美观。
另外有用户反映,Model S的咖啡杯座,被设置在一个很容易被手肘碰翻的位置。某些Tesla的“专家用户”对此的建议是,去买“防溅”的咖啡杯。
有些聪明人甚至自己设计,并且用3D打印机山寨了一个架子来放咖啡:
我对此举动非常的无语。本来Tesla的设计师应该做好的东西,居然需要自己动手 :P
虽然这篇文章里面,我只想指出Model S的设计问题,它其实也有很多可靠性的问题。
最近的一些报道指出,由于动力系统的问题,2/3以上的早期Model S,动力系统的寿命都不会超过6万英里。
Consumer Reports也报道,Model S的可靠性“低于平均水平”。报告指出Model S的各种质量问题:电池,传动系统,天窗漏水,各种部件“咯吱”的响声,等等。
另外一篇Consumer Report的文章,对所有的电动车进行了排名,Model S名列倒数第一。
Tesla的总设计师Franz von Holzhausen,在一个采访中自豪的解释,Tesla是如何在“完全没有汽车设计经验”的背景之下,“从零开始”(from ground up)设计出了Model S。
可是从上文我们已经看到了,这种盲目的对前人经验的藐视,给用户带来的,是潜在的麻烦甚至危险。
以“没有经验”而自豪,盲目相信自己的“新想法”,是非常愚蠢和危险的做法。另外,有传言说Model S最早的设计,很多是Elon Musk自作聪明提出来的,后来其中特别不好的一些,被设计师给去掉了。
汽车的设计,很多方面是关系到人命的。车上的各种设备,为什么是那个形状,为什么在那个位置,很多都是有理由的。
不是你想它是个什么样子,就可以是什么样子的。很多这些经验甚至可能是用生命换来的,经历了战火和恶劣环境的考验。这真的不是一个新的公司短短几年就可以摸索清楚的。
有些设计貌似很新,很酷,很未来,像科幻电影里面的一样。直到你开始用它,才发现是有问题的。很多人把Elon Musk比作Iron Man,最后才意识到,科幻和现实是有很大区别的。
以Elon Musk的背景,也许可以做出高性能的电动机,然而一辆汽车除了发动机,还有很多很多关键的方面。忘记历史就等于毁灭未来,不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把好的东西学过来,新的设计是很难成功的。
我觉得Tesla这些严重的设计失误,以及他们对于设计的态度,是不可原谅的。
汽车是昂贵而关系人命的东西,它的设计不像软件设计,它是不允许你重复前人的错误的。我怀疑Tesla的设计师,到底有没有上过基本的设计学课程,因为他们貌似一些很基本的设计原理都不知道,盲目地抛弃前人的设计,似乎很想做得跟别人“不一样”。
“没有经验”不能成为被原谅的理由,就像“没有上过医学院”,不能让人们原谅你导致的医疗事故一样。
用户不会因为Tesla是年轻的公司,或者因为Elon Musk的大名,就容忍如此的设计失误。没有人愿意花其他品牌两三倍的价钱,成为Tesla的试验品(或者牺牲品)。
(本文经授权商务范发布|来源:简书;原文链接:http://www.jianshu.com/p/e942fa4cffcd?utm_campaign=hugo&utm_medium=reader_share&utm_content=note&utm_source=weixin-friends)
『 圈子 』
只谈风月,不谈国事
加入商务范的family?回复“0”,看入群须知
每日逼格养成计划请长按此QR码:
投稿、商务合作,联系邮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