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入坑。
因为里马斯·图米纳斯执导的《叶甫盖尼·奥涅金》终于巡演,因为《德龄与慈禧》里卢燕、濮存昕、江珊、郑云龙等两代爱豆同台飙戏,因为《老式喜剧》里的李幼斌不再找意大利炮,而是携爱人史兰芽之手寻找温柔,因为不时爆出的剧场黑马:《四张机》《每一件美妙的小事》《永不消逝的电波》……
有人被坑。
因为随票赠送的“豪华俄餐”吃起来像快餐,因为葛大爷和倪大红都没救回来的中文版,因为毫无体验可言的浸没式,因为不爆笑不减压的喜剧,因为各种假先锋和傻经典……
所以,想了解戏剧圈到底发生了什么,最好的方式就是问问这些用生命在看戏的人们。
文周开年戏剧专题,特此邀请20+全国各地的资深戏剧观众,讲讲对2019年上演剧目的安利、吐槽和争议。
这篇文章挺长,但值得你看完,因为文中涉及剧目很大概率近年都会再演,希望这些剧迷用真金白银换来的真情实感,能变成你今后的观剧指南。
请您尽快对号入座
把手机屏幕调至合适亮度
我们的剧评即将拉开帷幕
第一幕
坑,还是不坑
这是一个争议
seven
乌镇版里一些对《茶馆》原剧本的演绎,在陈明昊演王利发的巡演版里去掉了,结构和人物都清晰了。
孟京辉的《茶馆》是更加关注“人”的茶馆。他更加深度地挖掘了王利发、常四爷、秦二爷的内心世界。陈明昊打电话那段freestyle式大独白,感觉就更像是王利发的内心真实独白了。
原来的《茶馆》像瓶中世界,我们隔着玻璃看里面时代巨轮的碾压。孟京辉这版《茶馆》,我感觉巨轮要压到我头上了。
@seven,坐标上海,2019观戏82场
▲▼服用这部戏,像是走进了一家怕被时代抛弃而强行开办的分子料理餐厅,以为把一些无聊的东西砸碎,用荷尔蒙和形式感就可以堆砌出一件艺术品。
陈明昊在唯一一段还算有趣的表演中说“我们在巨人的肩膀上蹦迪”。蹦迪可以,临走时把垃圾从他老人家肩膀上捡干净就好。
也不知是钟情于这种风格,还是没有其他的把戏了,陈明昊对这种路数简直玩不够。
图源:北京保利剧院
其实,文本的力量、形式的力量、情绪的力量,应该像是三组相辅相成的拳法,拳拳打在观众心脏最坚硬和最柔软的地方。而这版《茶馆》之中,三种拳法仿佛是石头剪刀布的猜拳,相互纠缠,自己在内部就把所有愉悦观众的激素消耗尽了。
戏剧人,是为观众体会不同生命,再加以展现的肉身。演员可以在舞台上对观众灌输信息,也可以予取予求,只是不能自己玩得高兴,却任由观众神游天外。
过场的视频、后台的实时摄像、背景滚动的铁架子,这些都是技术手段,得用在不得已处、堆砌情绪处、高潮爆发处,而每次这些手段用在陈明昊这里,就好像参加一场“戏剧舞台手段博览会”,看到的只是商家搭建出来的展示场景。
@朱5爷,坐标北京,2019观戏129场
(以上内容原载于公众号“戏剧主义”,有删节)
2019“柏林戏剧节在中国”邀请剧目
克里斯托弗·卢平导演
《夜半鼓声》
图源:歌德学院
他来了,他来了,他带着第四堵墙走来了!34岁的年轻德国导演卢平带来了布莱希特24岁时演出的成名作,还排演了自己和布莱希特的双结局,成为国内罕有的看到原汁原味的布莱希特作品的机会。
这部戏从内而外都在演示什么叫“间离”,用机械的表演、异常的声音、强烈的光和雾等各种方式去打破人们习惯的观感,甚至直接在剧场里用几国语言贴满标语:“可别太动情了。”
Julian Baumann
《夜半鼓声》最大的优点,在于让中国观众知道了布莱希特式的戏剧到底是怎么样的, 知道什么样的戏剧才能被称为清醒的、间离的、战斗的, 而不是某个演员走下台跟观众尬互动就是什么打破第四堵墙了。我的感觉是,卢平导演根据布莱希特剧本所导的新版本,不是我认为的布莱希特了。剧场里到处贴着“不要太动情”的标语,而我确实毫无情感地看完了。难道这就是标准的布莱希特的间离、陌生化?
第一到第三幕据说复刻了当年的版本。演员的脸敷着白霜,像僵尸一样行走,这种表现主义的没有什么情绪变化的呈现手法让我感觉很无聊。
四五两幕,画风大变,强光,烟雾,巨大的音响效果和演员的煽情独白还是丝毫不能打动我。(有好多人在这两幕沦陷了,心中大喊这个剧有多牛X)如果说这个导演缺什么,我觉得他缺乏的就是想象力,把前三幕导得单调乏味,把后两幕表现得简单粗暴。
@夜愿,坐标北京/天津,2019观戏40+场
里马斯·图米纳斯导演
《浮士德》
杨威利
《浮士德》北京演出版个人认为还是有不少可圈可点的地方。
首先是灵魂布景——书架。书架是歪的,似乎暗示着人类的理性成就并不坚实,这也是浮士德内心世界的写照:忧郁、无趣而缺憾。
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曾经说过上帝其实是人类理智的异化物,我想舞台上坐在书架上的上帝也就是这么个玩意儿。为何这么说呢?书架上有个小机关,梅菲斯特必须给书架上发条,上帝才能继续与之对话。看来,那个代表黑暗的梅菲斯特更加真实而具有活力……而让浮士德苦恼的就是这个人类理性臆造的神灵,可那个能够为全人类接受的终极真理又在哪里呢?不在理性和理想之中,会在感性和现实之中吗?这就是梅菲斯特和浮士德进入滚滚红尘的目的了。
《浮士德》改编框架就有些简化。
浮士德的十字架是他的书本,墨菲斯特的十字架是浮士德,他们最终都各自背上了自己十字架。浮士德因追求真理与理性最终获得了救赎,墨菲斯特追求欲望与沉沦获得了虚无,连带着两个女性角色也一样对应着,这种对仗关系图米纳斯太惯常采用了,《叶甫盖尼·奥涅金》里的老年与青年也是类似的,但是哪还有这么一分为二的哲学。
2019乌镇戏剧节邀请剧目
李建军导演
《人类简史》
四面舞台上方的屏幕不断出现各种“人”,有爱因斯坦也有超级玛丽。屏幕下的素人演员模仿图像中的pose。如此一个半小时在剧目宣传中是这样定义的:一部在剧场里表演的“人类进化论”,但是,愤怒离场和打出差评的人类明显不接受他们被这样归纳总结。
有人说它探讨问题的态度很真诚,有人说它很不真诚,不负责任地呈现了一次浮皮潦草的实验。
有人觉得它是戏剧,
有人觉得它是戏剧的反义词,
当代剧场正在重新修订“戏剧”的含义——
我觉得李建军特别真诚地呈现了一群人对一个问题的集体创作。
有些人会觉得,没有答案或者完成度不高是一种不真诚。但我会觉得,找不到答案就展露困惑是一种真诚。
@孙小雯,坐标上海/西安,2019观戏22场
▲▼说是“图像卡拉OK”,我觉得不OK。 全程用模仿图像、符号的方式去召唤“身份”“规训”“集体无意识”等等宏大概念,但我只看到了浅白的对应。
摄影:塔苏
《三姐妹》是根永远顶花带刺儿的好黄瓜,有人洗洗吃了,有人拍了吃了,有人跟花生米拌一起吃了。布图索夫和他们都不一样,他给我端上来了一条龙,一盘蓑衣黄瓜。
@没头脑也很高兴(),坐标北京/上海,2019观戏30+场
图源:乌镇戏剧节
一种很“契诃夫式”的讲故事的方式——彻底打破故事线,碎片化小品的呈现让情绪更突出,整个剧场充斥着无声的呐喊与无法击破的悲伤。
@DyingPunk,坐标北京/天津,2019观戏30+场
如果世界上有两种契诃夫的戏剧,一种就是正统的契诃夫戏剧,另外一种就是布图索夫的契诃夫戏剧。他不做加法也不做减法,他做的是线性代数的矩阵运算和复数的拉氏变换。他是直接达到了契诃夫的本质状态。看他的戏,像玩魔方。
@夜愿,坐标北京/天津,2019观戏40+场
以色列卡梅尔剧团版
《安魂曲》
孙小雯
2019“三奥”
《叶甫盖尼·奥涅金》
《里里奥姆》
《奥德赛》
前两“奥”是美丽与忧伤并存,让人看到生活中的希望、爱、失望、还有现实的残酷,但是结束后对美的感受和令人久久无法释怀的惆怅让人至今记忆如新;
而《奥德赛》是猝不及防的冲击带来的崭新体验,从莫名其妙甚至有点愤怒到渐渐转为惊讶、目瞪口呆以及最后鼓掌得无法停下来,甚至有些期待还能再看到类似的演出。
@killer飞,坐标北京,2019观戏75场
金士杰导演、主演
《演员实验教室》
图源:国家大剧院
舞台上最令人动容的一是少年老成,二是资深演员一片赤诚,《演员实验教室》则为后者。不摆谱不假谦虚,明白多少就演多少,眼里流的是泪,心里淌的是血。生活里真情实感已然不易,舞台上真情实感更难!
@Yang,坐标上海/杭州,2019观戏39场
曹阿灯
“我这一生,就是在慢慢地接近您”,深沉内敛、真挚坦诚的心灵,经过伤痛的洗礼,一定会找到归宿。她明白战争的创痛,于是她温柔而宽容地替他保有最初的最珍贵的那段记忆。
“李云龙”真是“文武”双全,除了那句“他娘的意大利炮呢,给我拉来”,我又记住了一句“您知道吗,刚才我差点死去”。很少喜欢温暖的情感戏,泪目了。(夫妻档的演员演夫妻,真的不一般)
@曹阿灯,坐标北京,2019观戏100+场
江珊、黄慧慈、郑云龙主演
卢燕、濮存昕 特别出演
《德龄与慈禧》
图源:天津人民艺术剧院
卢燕老师在《末代皇帝》里是可怕狰狞的慈禧,而在30年后,90多岁的卢燕奶奶的演绎又让我看到了一个可爱但又悲凉的慈禧。
给我感触最深的一点——“少年感”。90多岁的卢燕老师演70多岁的慈禧、60多岁的濮存昕老师演30多岁的光绪,都让人没有任何违和感。
重点提一下濮存昕老师的表演,无论是认识德龄后喜笑颜开走起路来的青春感,还是坐在地上无奈的孩子模样,都让我们忘记了这是一个已过花甲的演员。
舞美方面同样可圈可点,舞台上通过屏风、珠帘和圆形立柱都成为分割舞台的道具,而配合着灯光的移动,立柱的影子仿佛日晷一般缓缓走动。背景里时针、火车的声音和蒸汽机的响动,历史的车轮缓缓碾过,一个时代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
@段王爷,坐标北京,2019观戏68场
话剧九人出品
朱虹璇导演
《四张机》
图源: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开场前导演讲了个故事,大意是说在一个美术馆里,他看到了一组作品,开始描绘的都是各种“灵感”,越往里面的屋子走,作品变得越复杂,最后一间屋子里,作品变成了一幅黑色的画。
在我看来,《李尔之歌》就是一幅黑色的画,观众对《李尔王》的理解或者对当下生活的理解,就是这幅画之前的那些“灵感”,演员在台上用情绪和声音,将这些“灵感”完全融化,最终重绘成了一片黑色。
演员的声音让我特别感动,有几段声音直接就让我鼻子酸掉,没有台词,没有舞美,没有“演技”,就让我感受到一股悲怆,大到考狄利娅,小到我自己。
那之后几天每当我回想起那些声音,就会被再次感染,蹙起眉头,好像分到了山羊之歌的圣餐。但如果和作品达不到共鸣,这只是一副黑色的画,只是阿卡贝拉。
但这也是艺术作品的特点,一个很轻易被解开的谜题不是一个好的谜题。我被声音感动之余也在想为什么会被感动,常规的戏剧冲突用台词来表达,用表演来表达。但这一次,音乐和声音不是突出戏剧矛盾的载体,本身就是戏剧矛盾,这很有意思。
导演只截取了片面的《李尔王》突出了他要表达的内容,这样的表达也许片面,但更容易引导和感染到人。豆瓣7.2分也很公允,这个戏很主观,我很喜欢它。
@橙子,坐标北京,2019观戏39场
上海 “2019表演艺术新天地”
西班牙泽维尔·波比导演 物件叙事剧
《为了忘却的记忆》蕾
在「屋里厢」一间漆黑的房间,我们五位观众围坐在小圆桌前,艺术家营造这私密幽暗的小小空间,用数千件家常物件及照片杂志资料,为我们近景表演这出物件叙事剧。
仿佛打开尘封的记忆,一路“穿越”时空,从2019回到1942年的巴塞罗那,我们跟随艺术家追溯世界-国家-家族-亲人的历史,倾听祖辈父辈的故事,竟一时忘却身处繁华魔都。
@蕾,坐标上海/杭州,2019观戏100+场
图源:佛山大剧院
“人生流流长,原地踏步一两年又何妨。”
谢帅导演
杨皓宇主演
邓肯·马克米兰原作
《每一件美妙的小事》
图源:国家大剧院
摄影:痒痒斯基
图源:上海美琪大戏院
格鲁吉亚第比利斯国立剧院
《麦克白》
图源:西戏
而格鲁吉亚版《麦克白》,只是把服装、道具简化掉了,原剧本的内容几乎一字不差,甚至被简化掉的东西,都要靠无实物表演让它“再现”。
灯光切分现实与内心戏、做作的道具设置……说实话,编导是有诚意的,风格也与《麦克白脱》很是相近,但仿佛一场命题作文,两个学生写了风格类似的文章,只不过一个是文采卓然,另一个胸无点墨。
图源:大麦网
槽点极多!搞得人边看边内心不停吐槽倒是也不寂寞。
Floating Moment戏剧工作室
《人造孤独》
Yang
人造《人造孤独》。“xx主义”大概有两种用法——指导人的生活;完成presentation。《人造孤独》属于后者。这是一场从表达到表演都比较失败的演出。
@Yang,坐标上海/杭州,2019观戏39场
王梦凡导演舞蹈剧场 《该我上场时,叫我,我会回答》乌镇彩排照 摄影:白白
宣传说两位中央芭蕾舞团的退役舞者各自找到了另一种舞蹈的可能性。
然而这两个衰老的身体在舞台上啥也没干,仅仅含糊其辞地抛出记忆碎片,二人顾影自怜而已。
@DyingPunk,坐标北京/天津,2019观戏30+场
图源: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欧丁剧团一个女演员的独角戏,没有字幕所以完全没有办法融入进去……即使给发了剧情简介(对,就是A4纸黑底白字的剧情简介,甚至都不是节目册)也完全没有办法和舞台上演的东西联系起来。
这个戏想做成一出恬淡的one man show,需要很了解文本然后细品的那种。但是我看到的就是一种文化上的居高临下,不给字幕尚且可以被解释为欧丁的一贯作风,但是默认全世界人都对圣经故事烂熟于心真没必要吧?
@没头脑也很高兴(),坐标北京/上海,2019观戏30+场
图源:广州话剧艺术中心
例如这次导演介绍里谈到“不应该完全当做一部传统的喜剧去处理,而应该在搞笑和阴暗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但实际上看到的是把低俗搞笑当幽默。
剧本翻译开场译制片风格严重,后面为了接地气用了诸多低级笑梗,枉费顶着皇莎剧团“莎剧舞台本翻译计划”项目的名号。
演员每个人都在自顾自地演,配乐也很难听,为演出新创歌曲的诚意都不能打动我。
朋友推荐的时候说“这个戏特别符合广话的气质”,我了解了。继续将广话拉小黑屋,等什么时候能排个粤语剧目再来看看吧!
童道明编剧《一双眼睛两条河》
图源:剧有趣
班赞导演《老式喜剧》
图源:北京人民艺术剧院
- 福利时间 -
在本文下方留言分享
“ 2019你最喜欢的一出好戏”
我们将看眼缘挑选2位读者
随机送出
文周每周末荐书互动栏目中的
精选好书1本
截止时间:1月18日 23:00
## 在参与人数较多的情况下
优先抽取转发此文到朋友圈
并截图给我们的读者 ##
- 往期推荐 -
- 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