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奇葩说》第六季结束,詹青云众望所归,成为了新一季的BBKing。
书单君注意到,这一季的关注度特别高,每期辩题都冲上了微博和知乎的热搜榜,相关的微信文章,已经有近百篇十万加。
大家可能知道,书单君是《奇葩说》的铁杆粉丝,这季结束了,我还是有些感想想和你分享。
确切来说,追了《奇葩说》六年后,我终于明白这样一档“不传统”的辩论节目,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到底有什么意义和价值。
争议是被“看见”的必然
《艺术与错觉》中有句话:世间根本没有无偏见的眼睛,看见即解释。
观点也是一样,世间根本没有无偏见的观点,思考即解释,而解释的过程本身就是主观的。
所以,在成为全网最火综艺的同时,《奇葩说》不可避免也引起了广泛讨论。
比如,“美术馆着火,救画还是救猫”就是个热度和争议度双高的辩题。节目播出当晚,李诞就因为那段金句频出的发言被刷上了热搜:
“比蒙娜丽莎更美的,是正在燃烧的蒙娜丽莎!”
“近处的哭声你都不管,你管得了远处的哭声吗?”
“正是这些为了所谓宏伟的事业,远大的目标,不计后果牺牲别人的人,频频让我们这个世界陷入大火。”
有的人对这段发言拍案叫绝,称赞为“脱口秀式辩论”,也有人认为这种观点太过轻浮,忽视了艺术的价值。
很多不同行业的人也对这道辩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消防专业的人说,着火后最优选择是谁都别救,自己先跑(生命第一)。非要救一个,就救那个能一下抓住的小猫(位置低,浓烟少)。
艺术行业的人说,当然救画,而且美术馆的保安连先救哪一幅画都训练好了。
伦理学专业的人说,这是一个“道德两难问题”,类似“电车难题”,没有确切答案。
……
虽然众说纷纭,没有定论,但书单君觉得,这场讨论的价值已经超过了辩题本身。
在节目中,两队有胜有败,但在节目之外,这道题却让很多人了解到了平时不曾关心的消防常识、艺术甚至伦理学知识。
救画还是救猫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选择的过程中如何思考,以及这种思考是否给你带来了新的启发和反思。
主张“救画”的人,可以反思自己是否轻视了生命的价值,“救猫”的人也可以反省自己是否对艺术不够了解。这种反思本身,会让我们从更高的层面和更多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才是最重要的。
《奇葩说》的价值从来不是辩论出一个“正确答案”,而是让我们在所谓的“正确答案”面前,保持思考和反省的能力。
就像“‘妈妈是超人’是赞美吗?”,让我们看见了母亲辛苦背后的无奈与无助,“‘对事不对人’真的OK吗?”,让我们看到理性选择背后的温度。
蔡康永老师那句话说得特别好:“《奇葩说》的意义,其实不是认同已经认同的价值,而是开创新的价值。”
开创的过程就是一个频繁输出观点的过程,所以《奇葩说》一定会产生不同价值观的交锋,而由此带来的争议更是一档六年老牌网综的宿命。
接受更多“声音”,是被更多人“看见”的必然。
你小时候有没有被问过这个问题——弯弯的月亮像什么?
妹妹上幼儿园的时候,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五花八门:像咬了一口的饼干,像没剥皮的香蕉……
但上了小学之后,我只能从她嘴里听到“小船”或“镰刀”这种“标准答案”了。
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就像这轮月亮,明明答案有千百种,我们最后却只记得最“标准”的那个。
马薇薇之前总是最后一个选持方,并且愿意站在少数人那边,因为她理解这个社会的少数派有自己的不得已,交锋带来多元。
网上从来不缺争论,而且我们往往对自己的观点深信不疑,并对居然有人持相左观念而感到匪夷所思。
其实,人与人之间,最不缺维护自己的坚定和理由,最缺乏的,是不带成见的倾听与理解。
而《奇葩说》带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很多事情没有绝对的“正确错误”之分,看似完全对立的观点,其实都有很大的表达空间。
所以请你相信,任何问题,都有一个与一望而知不同的答案。
这种不同,来自我们对同一个词语的差异化理解,来自我们立场决定的角度,来自思考的不同维度。
如果自己的立场不坚定,往往会被辩手的语言动摇,相信一个“听上去有道理”的答案。所以有的人看《奇葩说》时,感觉自己像根墙头草,正方说完觉得很对,反方一张口马上就倒戈了。
其实赢的那一方更多是辩论技巧的胜利,不一定是观点的胜利。
拿“‘对事不对人’真的OK吗?”这道辩题来说,大家对“人”和“事”这两个词语的理解不同,得出的结论可能截然相反。
比如罗振宇老师说,他之前总会责怪同事迟到,后来学会对事,他说的是“你这周迟到了三次,我们一起想想该怎么办”。
但在李诞的理解中,“一起想想怎么办”这种行为,最终还是落到了对这个人上:“对人不对事是本能,对事不对人是本领,最终把这个事情,落到人上是根本。”
蔡康永老师则是把人和事做了一个比较,他发现很多成功人士都在后悔没有做好关于“人”的部分,这种后悔甚至冲刷掉了他们做好“事”带来的喜悦。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有人爱我”比“我做好一件事”要重要的多。
蔡老师的发言当然不算是严谨的辩论范畴,但也算是给这个问题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路。而书单君最佩服的,还是这期里马东老师的发言,因为他理清了人和事的关系:
“双方把人和事放在了对立的位置,但实际上,事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所以事一定大于人。没有人就没有事,这一点就是人在事中。
所以当我们去讨论人和事的时候,我们是在讨论还没有发生的人和人的关系。”
在事情发生之前,制定规则的时候,要对事不对人,事在人先。但事情发生之后,我们当然要考虑到这个事情里的人。
情况不同,思考的重点也应该发生变化。
除了辩论,书单君也很喜欢《奇葩说》的开场环节,导师们总会针对一个小问题,给出让人意外的答案。
有一次开场,节目组放出了导师们的童年照片,马东说:“我们在长大的过程中,因为我们爱的人,因为我们遇到的事,会变成各种各样不同的人。但是退回到童年,我们本质上是一样的。”
看到这一段的时候,书单君在想,不同的经历确实会塑造差异的人生,但是有些人经历过的事情明明十分相似,为什么最后的结果还是天差地别呢?
这个疑惑,书单君在最近读到的一本书里,找到了解答——《学会幸福》。
书里回答了人生的十个基本问题,其中有一篇文章的题目,叫做《如何重写一个更好的人生故事》。
作者李明是一位心理咨询师,他听过很多人讲述自己的故事,而这个讲述的过程,其实就是来访者把自己生活的片段裁剪重组后,重新呈现出来。
相同的人生事实与经验,随着距离、视角以及剪裁方式的变化,可以被讲述为完全不同的故事。
曾经有一个来访者,说自己的一生都很失败,于是李明老师和他有如下的对话:
“你这个‘一生’指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从大学以后。”
“那你大学以前的人生呢?”
“那还是非常好的,我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好,长得帅,人际关系也好。”
“那么这个阶段不算是很失败,是吗?”
“那不能算失败,可是我的人生一直都是很失败的。”
“这个‘一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从大学毕业以后。”
你看,这个来访者仅仅是因为毕业后的几份工作不太顺心,就把之前的人生全盘否定,然后沉溺在自己裁剪的“失败”片段中不可自拔。
李明在书中提到了一种心理治疗的方法,叫“叙事疗法”。这种方法其实就是重新剪辑人生的片段。
因为讲述人生故事的时候,我们貌似是在讲过去的事情,其实是通过讲过去的事情来构造一种不同的未来。
“一个失败的我”指向了灰暗的未来,而“一个成功的我”则指向了更积极的未来。
这两种讲述方式都是基于事实,但你愿意相信哪一种,决定了人生的不同走向。
接受不同的讲述方式,其实就是对生活的理解保持开放的,充满弹性的态度。这种态度让我们面对生活的磕碰时,有一个缓冲的空间。
其实《奇葩说》的辩论,就是每位辩手站在自己的角度,重新建构了故事。
就拿“伴侣在大城市找到了好工作,要不要放弃一切和他去”这个辩题来说。
有的人认为,跟着伴侣去,姿态太不优雅了,这不是吃软饭吗。——这是一个关于亲密关系里权力争斗的故事。
而詹青云却说,这是大城市对我们两个人的邀请,我们要一起面对风雨。——这是一个关于亲密关系的能量的故事。
还有的人认为,父母年纪大了,需要我们留在身边照顾,不能丢下他们不管。——这是一个传统的关于孝顺的故事。
然而金靖却说:“父母年纪那么大了,大家放过他们好不好?把父母在生下你的时候,放下的那一切,还给他们吧!”——她给出了一个全新的,关于老年人追求自由幸福的故事。
生活中,我们总是会和别人有争论。有时候,共识那么难达成,就是因为每个人都处在被不同故事建构成的世界里。
有人觉得这个故事很有趣,也有人觉得这个故事是假的。觉得有趣的人,站在更高的地方看到了生活的可能性;觉得虚假的人,站在原来的地方看到了生活的局限性。
故事没有对错,只是主题不同。
所以,如果我们以故事的眼光,去看待分歧、冲突,也就对这个世界,多了一分理解与宽容。
同样,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也都是一个漫长的故事。
每当面对那些看起来像《奇葩说》辩题一样的人生难题时,你也可以多一分轻松释然。
因为无论如何抉择,它都可以是一个故事,你只需考虑,你更喜欢,哪一个故事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