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蜗居在东北国企的年轻人

那些蜗居在东北国企的年轻人_第1张图片
留在东北国企的年轻人,继续努力奋斗以求改善生活

我生活在东北一座资源型城市,这里盘踞着体量巨大的国有企业,地方经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些庞然大物。民间认为,年轻人如果不在市政单位或者国企工作,就是打工的,属于没正经工作。即使收入高,也没有社会地位,连介绍对象都困难。为了给孩子一个体面的身份,在体制内工作了大半辈子的父母们会托关系、找门路想尽办法把孩子送进国企。

三种身份代表三种阶层

国企员工通常有三种身份:工人、一般干部、领导干部(指副科级以上干部),代表了三种阶层。三种阶层在工资奖金、福利待遇、工作环境、工作内容上差别巨大,几乎决定了不同的人生轨迹。能够获得工人身份还是干部身份在入职时由个人学历、社会背景和当时的企业政策决定,日后想实现阶层跃升,难度极大。

年轻人刚参加工作时,积极性很高,上进心强。不过时间一长,会发现能否进步与工作干得好坏没有太大关系。那些极少数完全靠自身努力完成阶层跃升的年轻人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

1、自身业务能力突出,通晓人情世故;

2、遇到一个知人善用领导;

3、在恰当时机,高阶层中出现一个竞争并不激烈的岗位。

同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的概率之低可想而知。

公平的上升通道几乎堵塞

东北人曾深受体制影响,形成了全国最讲求人情关系的社会,工作进步的关键不是能力,而是人情关系。这种现象在大型国企尤甚,其中裙带关系盘根错节,近亲繁殖比比皆是。十八大以后,跑官买官不再像过去那样明目张胆,而是具备了更强的隐蔽性。有背景的年轻人入职后可以立刻占据重要岗位进行锻炼,在上级领导力捧下,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几年下来,该得的荣誉都得了,积累了足够政治资本,阶层跃升自然是顺理成章。而没有背景的年轻人只能在普通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做着重复性劳动,不但自身能力难以得到锻炼,也很难在岗位上取得突出成绩, 985、211大学的毕业生工作多年后仍旧原地踏步的也大有人在。

这些年,国企推行所谓竞聘上岗,很多时候,只是为实现“组织意图”批上了一件“公平竞争”的外衣。首先,被允许参加竞聘的人员条件由领导制定。其次,领导手中那一票具有很高的权重。再次,领导会利用自身影响对下属进行“暗示”。所以,多数情况下,竞聘结果很难违背“组织意图”,而“组织意图”总是和“领导意图”不谋而合。同时,国企从未真正建立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只要不违法乱纪,通常是下不来的,所以不作为的、混日子的大有人在。这导致了人才上升通道堵塞,干部岗位难有空缺。

总之,“关系”和“背景”是东北国企内年轻人进步的捷径,甚至已经变成唯一途径。权利的私相授受并不少见,很多时候“人情关系”比能力有用得多。

为什么蜗居在国企

在东北,国企显然无法提供凭借个人能力实现价值的机会,但是多数年轻人只能蜗居在此。

从经济因素上看,国企的福利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如同温水煮青蛙,让人吃不饱也饿不死。收入虽然不高,但在东北来说是够用的,生活水平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况且,年轻人工作后不久,就进入了娶妻生子的人生阶段,伴随着父母年纪越来越大,辞去国企工作重新择业的风险对大部分家庭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国企内的工作岗位往往专业性极强,工作几年后,知识体系已经成型,此时想在民营企业中找到专业对口的职位很难,择业面狭窄。而且部分年轻人已经把国企慢节奏、低压力的生活作为“舒适区”,他们不敢离去,害怕自己已经失去了驾驭新环境的能力。

多数年轻人无法解决来自家庭的压力,或者是缺乏足够的勇气去迎接未知的挑战。他们没有离开,也无法离开,只能寄希望于国企工作长久稳定,不要再出现曾使父辈们颠沛流离的下岗潮。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决定离开

改革开放后,东北逐渐被贴上了观念落后、经济不振、人口流失的标签,国企员工收入与关外地区相比差距逐渐拉大。虽然脱离国企体制会面临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巨大压力,但是仍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离开国企,离开东北。

一方面,他们认为在这个国家的其他地区经济更具活力,社会环境更具公平性,付出的努力会得到相应的回报。离开东北的国企,对于青年人而言,可以使能力在公平竞争中得到展现,会有机会得到更高更好的平台开阔视野,实现提升。

另一方面,年轻人难以在东北进行创业。根源在于这里极度缺乏现代的商业文明,初创且没有任何背景的小微企业生存困难,步履维艰。对于东北的年轻人来说,这又是一扇打不开的门。

如果把东北比作一个舞台,这个舞台没能让大多数年轻人演出自己喜欢的角色,反而束缚了年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了扮演期待的角色,年轻人只能重新选择舞台。

后 记

百年前,山东和直隶的关内人兴起了闯关东,对于他们来说,即是一段艰苦的岁月,也是一个奋斗的征程。如今,留在东北国企的年轻人,在祖先耕耘过的土地上,继续努力奋斗以求改善生活;不愿蜗居在此的年轻人,继承了祖先的开拓精神,试图躲避历史车轮的碾压。

前路漫漫,道阻且艰,我希望这仍是年轻人可以用拼搏改变命运的时代。


对世界的表象和本质充满好奇,可以很严肃,也可以很活泼。

微信公众号:伊塔洛     Wechat ID:youweiqingnian1874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些蜗居在东北国企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