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我远嫁的故事

我是浙江的,老公是安徽的。

我们在我的家乡一家公司里的同一条流水线上认识的,他在第一个工位,我在第二个工位。当时的我21岁,他24岁。

24岁的他在安徽农村是大龄青年了,他的小学同学18岁当爹的有几个了。他因为上大学而没有找对象。

大学毕业后,他和大学同学一起进了这个公司,老家的亲戚或媒婆都是纷纷上门,女方有护士,教师,大多数的女方体谅他上大学,花光了家里的钱,表示不要任何彩礼,还陪嫁一笔,嫁给他。

而我呢,在家乡名声很好,尤以才气,善良出名,我小哥的一位同学,青年企业家,比我大三岁,托了很多人找我爸,甚至找了那种正式媒婆,说只要我嫁过去,那个公司的财政全归我掌权,我爸恼羞了,以为人家说我们要攀富贪财的,拒绝了。后来,那个企业家的舅舅专门到我爸面前说:“我外甥啊,又办厂,还被评为优秀青年企业家,娶的老婆是市某局的女儿,权势财势都有啊!”把我爸气死了。

我和老公居然在流水线上日久生情了,我带老公去见父母了,父母见老公老实憨厚,就问了一个问题,家中长辈是多大年纪去世的。老公说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是80多岁去世的。父母就同意了,也没计较老公是千里之外的安徽了。原来我爸没同意那个青年企业家,真正的原因在于那人的爷爷,爸爸都是没活过四十岁的,那个企业家是他妈妈和姐姐带大的。

老公的父母当时心里很不是滋味,老公可是他们的骄傲,他们还没好好地挑儿媳妇,儿子都给找好了,还是千里之外的浙江,他们当时是没同意的。

老公说:“不同意也没关系,反正我在外打工,以后连过年也不回家,你就当没我这个儿子,何时想通了,何时我带老婆回家。”

经过半年的软磨硬泡,双方父母同意了。

订婚仪式是在我家乡举行的。我们只买了一条项链,买了两件新衣服,一双鞋子,将双方的积蓄,并加上借了钱,买了三万块钱的糖果(我家乡的习俗,不管男女,订婚必须将糖果分给全村庄,家家户户都要有一份的,正常的是订婚那天,男的下彩礼和送糖果,糖果女方留一半,回给男方一半,男方分给男方村里的家家户户,代表婚姻向大家昭告)。当帮忙的人拉着一车的糖果,家家户户分,每户是半斤装的糖和糕点。很多人在那里说我,好人家不嫁,偏嫁外地,眼都瞎了。

当天订婚,老公是和几个同学,还有公公一起来的,公公居然上礼一千块,搞得我们尴尬死了,给他回了个五百块,酒席是哥哥承担的。

订婚后,我跟老公马上去领了结婚证,在公司附近租了一间小平房,住一起了。

后来怀孕了,过年的时候,婆婆从安徽过来了,向房东学习浙菜,在次年,我生了女儿,婆婆无微不至,一天七顿不带重复,弄花样给我吃。我没有奶水,夜里都是婆婆和老公起来泡奶粉。

女儿一百天了,婆婆独自带着女儿,坐车回安徽。

女儿快一周岁,我才第一次去安徽,那条件简陋的是没有卫生间,没有房间,房间与房间的隔离是用窗帘,村里没有水泥路,屋里也没铺水泥,是砖头地,到家的时候是晚上,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地踏过雪地,浑身是泥的到家。

过年,随老公走亲戚,亲戚们就会指着那些小辈们说,学学老公,自己谈的老婆,一分钱也不用花,那有尴尬。

后来,我为了安公公婆婆的心,我们在老家市区首付了一套商品房,告诉他们,我们以后还是在老家生活的。

当更多的人说婆婆一分钱也不花,找个外地媳妇时,婆婆很生气:“我也就一个儿子,百般宠爱养大的,我也想给他们风风光光办一场婚礼。”这时的我们也有了点积蓄,就在老家补办了一个婚礼,也吃了三天的流水席,也是婚纱摄影全程跟踪。

再后来,我生二胎,婆婆又来侍候月子,儿子满七个月带回老家,养到三岁,又送到我们,这时公公婆婆都到浙江生活了,渐渐地,老家的亲戚邻居到浙江也多了,节假日里两三桌还是没问题的。

再后来,老家统一规划,公公婆婆回家盖房子了。

现在在新房里,写着这篇文章。

你可能感兴趣的:(聊聊我远嫁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