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为心画,字如其人"——记二班书法讲座

4月23日周一,二班邀请了有十多年书法教授经验的陶老师来到班级,给孩子们上了一堂书法课。


陶老师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给孩子们娓娓讲述了书法的发展史。

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是先秦时期的文字,为了记载史实,把长篇文字用刀刻在甲骨上,保存下来。许多文字刻在一片甲骨上,大大小小,错落有致,不仅能看出并理解文字表达的意思,也能看出文字的排列组合之美,此即为书法艺术的萌芽阶段。书法艺术是将书写放入了审美范畴,不仅仅局限于文字的实用性,更追求书写的美观度。


  比甲骨文稍晚出现的是金文,金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以,金文即为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较之于甲骨文的纤细,金文稍粗,古朴,有金石气。后来又产生了石鼓文。石鼓文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称“石刻之祖”。



文字多了,有了较一致的造字原则和风格,书写也更加讲究美观,逐渐形成大篆体。秦朝时期,秦始皇统一文字,改进大篆体,统一为小篆体。后来,从篆体又发展出隶体,也得到秦始皇的肯定和赞赏,从而得到广泛地采用。


  汉朝是隶书大盛的时代,更是汉字书法发展史上关键性的一代。汉代四百多年间社会稳定繁荣,文化艺术得到空前发展,于是两汉时期成为了书法史上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朝着使用简便、字体美观方面发展,书体流派纷呈、风格多样。在隶书成熟的同时,又出现了破体的隶变,发展而成为章草,行书,真书也已萌芽。到了三国时期则是隶楷并存。魏晋时期楷、行、草三书盛行,奠定了现代书体的格局。晋代后书法理论发展起来,推动了书法艺术水平的提高。


纵观书法的发展史,陶老师说,其实就是从不规范到规范,从懵懂到成熟的过程。这点跟学生们练字一样,就孩子们的练字,陶老师给出建议:注意写字姿势、临帖、以良好的心态投入,不骄不躁,不气不馁。

孩子们的知识面也明显震惊了陶老师,陶老师每给出一幅字,孩子们都能准确回答出是何字体,王羲之、怀素和尚等的事迹都能娓娓道来,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四十分钟的讲述很快结束,在最后,陶老师 鼓励孩子们好好练字,“书为心画,字如其人”,没必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艺术家,但是优美的书写对孩子们的一生还是很重要的。

孩子们意犹未尽。但愿孩子们在以后的日子中,德才兼修,琴棋书画走天涯。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为心画,字如其人"——记二班书法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