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注重生态环保,现在基本得到了全世界的共识。其实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美国就有了一批生物学家抛出了这样的话题,但是却遭到了一些经济学家们的激烈反驳。保罗.萨宾写的这本《较量:乐观的经济学和悲观的生态学》将当时两个派别的争论描述的淋漓尽致。
保罗.萨宾是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讲授美国在环境与能源、政治与法律方面的历史。他进入耶鲁之前,曾任非营利组织环境领导力项目的创办执行总监。他的著作有《原油政治:加利福尼亚原油市场》以及本书《较量:乐观的经济学和悲观的生态学》。
在六七十年代的美国,以艾利希为首的一批生物学家们对地球的生态环境和人口激增表示出深深的忧虑,他们大力呼吁政府注重环境保护,保持生态平衡,采取措施降低人口出生率。艾利希甚至为此出版了书籍《人口炸弹》,引起了全美人民的关注,他不断出现在各大电视台、广播电台谈论、呼吁抵制高消费、人口无限增长,提倡节育和堕胎合法化。他们成立了“人口零增长”组织,以此来推动、影响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政府的政策制定。
而以西蒙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则认为艾利希他们过于悲观,他们由质疑“人口零增长”组织会给美国的经济带来负增长到激烈反对、抨击嘲讽艾利希他们的一切提议。
本来艾利希和西蒙只是学术上的争端,只是生物学家和经济学家对社会发展、环境生态抱有不同的见解而已。但是随着他们争论的不断升级,各自的互不退让,并且加入各方阵营的人越来越多,为了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得到更多人的认同,他们将触角伸向政府,伸向政策制定者。
艾利希利用自身的名气和影响力,公开致信给参选的总统尼克松,而尼克松为了获得他们的支持,在竞选期间承若他们一旦他当选总统肯定会大力支持环境法案。而当时正值石油问题、核电泄露问题发生,所以尼克松一上台就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去推动保护环境,公开发表人口增长过快对不利于社会,对全球的危害等。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以艾利希为首的生物学家们成功的裹挟了政府。但是他们对尼克松的所作所为并不是十分满意,他们认为政府的力度太轻。实质上艾利希他们自己已经走入了极端化,但是他们自身并没有意识到。
西蒙其实原本也对生态环境保持关注,但是渐渐地他发现,人口增长并没有出现食物供给不足的现象,于是他开始怀疑直到反对艾利希的《人口炸弹》一书,认为他言过其实,制造恐慌。本来如果只是这样的观点也无可厚非,但是随着双方的针锋相对,以西蒙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们认为人口增长的越多代表着社会发展的越好,而环境污染也没有任何问题,能源也不会消耗掉。这样,西蒙这一方也走入了无限的极端。
两个极端的人于是公开的进行了一场十年赌约:以他们指定的五种贵金属为例,十年后,如果这五种贵金属价格上涨,则艾利希胜,反之则西蒙胜。
十年期满,西蒙收到了一张艾利希寄来的支票。到这里貌似西蒙赢了,然而年西蒙自己都意识到这样赌约毫无意义,说明不了任何问题。
但是他们双方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根本,艾利希认为自己错在不该以十年为期限,他相信世间再长一点,肯定是他赢。
实际上问题在于他们的观点都太过极端。一方代表的是“太空人经济”,也即循环经济,另一方代表的是“牛仔经济”,即资源无限,可无限消费。
两种极端的思想使得本来只是学术争端的问题,到最后上升到政治问题。因为每一个参选总统的参选者,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都在观望,都在评估,到底支持哪一方的观点会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得到更多的选票,而社会本身真正存在的问题却不能得到解决,这种独特的政治角逐反过来又让争论的双方变本加厉的去争取更多的信众,以此来裹挟每一个当政者。
现在回过头看看艾利希和西蒙他们本身最初的出发点其实并没有错,生态环境确实需要所有人去关注,节约也是一种很好的提倡;同时西蒙认为的人口不会随着经济发展而猛增也没有错,现在富有国家的年轻男女,很多都已经不愿意生孩子了。
他们双方之所以会走入极端,我认为主要原因是自私在作祟。为什么这么说呢?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出,双方后来发表的言论都是越来越极端,目的已经变成了哗众取宠,吸引大众眼球了,已经脱离了他们本身的学术争论。
作者在这本书里,对美国当时的社会环境和民众心理抓的特别到位,每发生一件大事,像石油断供、核泄漏等,都会影响到人们已经脆弱的心里。作者所写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每一个观点,都有明确的出处,文字处处透出严谨。
《较量:乐观的经济学和悲观的生态学》写出了两个偏离原有轨道的人相互较量,隔空打赌,双方阵容豪华,却只是一场没有赢家的豪赌,目的只是为了吸引更多人的关注而已。如此严肃的学术争论最后变成了娱乐花边新闻一样,可笑、可叹又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