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笔】一个人“种植”

    《植树的牧羊人》是一个虚构的故事,阿尔卑斯山地根本没有一个叫艾力泽·布菲的人,可那又怎么样呢?它一点儿也不影响人们把艾力泽·布菲当英雄一样敬仰。

      艾力泽·布菲从五十二岁到八十七岁用自己整整三十五年的生命创造了普罗旺斯不毛之地变绿洲的神话,他只是个普通的牧羊人,却完成了神一般的伟业。他像《列子·汤问》中的愚公,像《山海经》里的夸父,他们都矢志不移地相信——人定胜天。但他植树比愚公移山遇到的困难大一百倍,一千倍一万倍,比夸父逐日的意义重要一百倍,一千倍一万倍,他甚至比进疆种柳的左宗棠还要让人敬重。移山的愚公有强大的支援后盾,逐日的夸父不过是个人的英雄主义,左宗棠毕竟是朝廷重臣,格局之大理所应当。 

      艾力泽·布菲却是靠着自己坚定不移的信念,心无旁骛的专注,无私无畏的奉献,单薄微弱的一己之力,三十五年如一日做着一件造福世界、造福人类的事。

      即使这个人物是虚构的,那又怎样?人类需要这样的精神风标,人类需要精神向导。 “自己的事情……”“充满自信的……”“任何事都能安然面对”“摆脱掉孤独,走向高地”“以最单纯的想法,按部就班地执行计划”,即使是神的伟业,只要具备了以上特点,人定能创造。 

      更重要的是,这个人在荒凉的不毛之地,在失子丧妻的孤独生活中,活得有滋有味,活得认认真真,活得纯纯粹粹。他一边辛苦地劳动,一边认真地生活;他一边种植着树木治愈自然,一边用绿意葱茏的梦治愈着自己的孤独;而最终治愈着所有需要治愈的——人类,尤其是当下越来越浮躁、心灵荒芜,急需“种植”的我们。 

      梅子涵说,我们都是可以一个人种植的,如果我们懂得“种植”的意思的话。

      像植树的牧羊人一样去做一名老师吧,播下种子,浇水灌溉,因材施教,一生如一日,默默耕耘,无问西东,“一切自然生成森林”,这是一条幸福之路!   

      像植树的牧羊人一样去做一位母亲吧,默默陪伴,用爱守护,内心笃定,静等花开,不苛责,不抱怨。母亲有母亲的责任,孩子有孩子的使命,各司其职,绿水清风明月自来,这是一条幸福之路!   

      像植树的牧羊人一样去经营自己的精神世界吧,在自己喜欢的一方田地里“种植”,持之以恒,初心不改,走一步,再走一步,走出个柳暗花明,这是一条幸福之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学随笔】一个人“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