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5充分发挥轮岗教师作用,提升乡村学校教育质量

充分发挥轮岗教师作用,提升乡村学校教育质量


轮岗交流教师是指在国家实行教师轮岗交流政策的背景下,由城镇或优质学校交流到乡村或薄弱学校从事一定时限教育工作的教师。国家实施教师轮岗交流政策,目的其在于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且有质量的发展,缩小城乡、区域及校际差距,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实现有质量的教育公平。

国家教师轮岗交流政策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关键在于轮岗交流教师(以下简称轮岗教师)的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

一、充分发挥轮岗教师作用

轮岗教师派出学校一般为城镇优质学校,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较高,教师的整体业务素质较好。根据政策规定,学校选派轮岗教师,需要有一定比例的骨干教师。轮岗教师到了支教学校,除了从数量上可以缓解支教学校学科教师短缺问题之外,更重要的在于发挥其对学生、学科组、学校的示范、带动、引领作用。

一是改进学生学习。轮岗教师到支教学校从事一线教学工作,首先接触到的是所带班级的学生。轮岗教师可以通过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服务。轮岗教师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改善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学习正确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树立远大的个人理想,坚定学习的信心和决心,为学生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是改进教研方式。轮岗教师通过参与支教学校的学科教研组活动,把派出学校的良好的教研做法引进支教学校,通过交流研讨、集体备课、研课磨课、诊断示范和师带徒等途径,改进所在学科组的教研方式,提升学科组整体水平,形成学科组特色和优势。

三是助力学校工作。一方面,轮岗教师自身作为骨干教师,可以为支教学校开展全校性的学生发展活动和教师发展活动,如为学生开办学法讲座、励志教育讲座,为教师举行教师专业发展讲座、学科备考复习讲座、课程教材教法解读、读书报告会等;另一方面,轮岗教师又作为派出学校到支教学校的“友谊使者”,可以为两所学校牵线搭桥,促进建立结对帮扶关系。通过不同层级和较高频次的交流互动,发挥派出学校的资源优势,为支教学校注入外部教研力量,提高学校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二、提升乡村学校教育质量

轮岗教师通过支教活动,丰富了教学经历、历练了教育能力、积累了人脉资源,有力地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发展。同时,轮岗教师作为一种优质资源流入到支教学校,提升了轮岗教师所教班级的课堂教学质量,改善了学生学习风气,为支教学校和教师带入了校外教研力量和机会,有助于提升乡村学校的整体教育质量。但是,轮岗教师毕竟属于“外来的和尚”,我们更希望通过优化教师轮岗交流政策,为乡村学校培养一支“留得住”的、本土化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全面提升乡村学校教育质量,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且有质量的发展。

一是实现双向交流。教师轮岗交流不仅要“从城到乡、以优扶弱”,还要“从乡到城、催弱学优”,要建立双向交流机制。乡村教师外出培训的机会少,且大多属于短期集中培训,此类培训的侧重点主要在理论和理念方面。选派乡村教师到城区优质学校跟岗交流,是一种实践层面的全方位、浸入式培训。通过全面深度参与优质学校的一日教学活动和各项教研活动,以及听课、师徒结对等方式,乡村学校教师将会最大限度的提高个人专业素质以适应优质学校的教育教学要求。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快速提升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另一方面也为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榜样和方向,激发内生动力,形成自我发展影像,为回到乡村学校后的后续发展奠定良好的认知、情感和意志等方面的基础。

二是提高教师薪酬竞争力。当乡村教师的薪酬更有竞争力时,更容易吸引和留得住优秀教师。根据现行国家政策规定,轮岗教师到支教学校工作,一般都有支教补贴。支教补贴高于乡村教师津贴。这样可能会产生一种现象:某农村优秀教师竞聘到城区优质学校,然后以轮岗教师的名义回到原乡村学校任教,薪酬待遇就会增长许多。教师薪酬竞争力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在比较中产生的。只有让乡村优秀教师留在乡村学校具有薪酬优势,薪酬竞争力就比较高,否则薪酬竞争力较低,就不利于优秀教师的稳定。

三是提倡本土培养。乡村优秀教师能否留得住,既与薪酬高低有关,同时,也与乡村本土文化的融入程度有关。作为乡村教师,一方面受制于乡村学校文化环境,另一方面也会受学校之外的乡村文化的影响。正如轮岗教师可以通过发挥自身的优势改善乡村学校的文化环境,乡村教师也要积极去参与学校之外的乡村文化建设,主动融入当地文化,积极构建和谐健康向上的乡村文化。如果乡村教师不愿意走出学校围墙,不积极主动对接乡村文化,就会产生社会性孤独。如果这样,就算在乡村学校从教十多年,也永远是一幅“外乡人”的心态,有“走心”没有“守心”。但是,那些原本就在乡村长大的教师,当他们回到当地任教时,则更容易融入当地文化,也更愿意为当地教育和文化发展贡献力量,更容易继续留在乡村从教。因此,乡村学校一方面要经常组织教师参加当地各项文化交流活动、深入村社走访学生家庭,要怀着开放的心态去积极参与乡村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努力使学校成为乡村文化建设中心和乡村文明中心;另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要在乡村教师培养和招聘时,把注意力放在本土教师培养上,要为乡村优秀学子积极提供学习机会。作为回报,他们毕业后将回到家长学校从教较长的一段时间。

四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在于入职初期。对于新教师而言,教学和专业上的无助,是他们在职业生涯早期遭遇的最大困境。乡村学校如果不能及时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帮扶,则会让这些新入职教师错过专业成长的关键期,陷入教师专业发展的恶性循环当中:入职初期遭遇职业危机——对教师职业不认同——对乡村学校不认同——学生对教师不认同——教师遭遇职业危机。这样的循环,往往会造成负性情绪。这种情绪一旦在学校蔓延,则不利于学校文化建设。乡村学校要针对新入职教师,充分发挥轮岗教师和派出学校的作用,为其提供适切的专业支持,促进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五是选强配好学校校长。乡村学校最需要的是具有教育家情怀和乡土情怀的校长。“一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句话在乡村学校体现得非常明显。近十多年在全国课堂教学改革有影响的农村,无不与其改革校长有关。好的校长可以让条件一般的乡村学校成长为全国名校,好的校长可以让濒临倒闭的乡村学校绝地重生。成功教师决定是否留在学校的首要原因是行政支持的质量。越是贫困的学校,如果教师对学校的校长高度不认同,其流失的比例越高,而那些认同学校校长的,教师流失率相对就会低一些。由于学校的工作环境,尤其是学校校长的领导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师能否留任,因此选配好一名好校长,就是改善教师工作环境的首要条件,是造就一支素质优良、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的关键因素。

教师轮岗交流政策的实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政策设计的初衷与实行执行肯定会有一定的偏差,如有些城区优质学校,出于维护自身利益考虑,往往不愿意派出骨干教师,派出的可能是存在较大缺陷的教师,这样的教师到了支教学校,不但起不到正面的引领作用,反而会起负面效应;还有一些轮岗教师,功利性太强,学高但身不太正,唯利是图。……等等,乡村学校并没有因为轮岗教师的到来而有所改观。因此,如何充分发挥轮岗教师作用,提升乡村学校教育质量,需要我们不断反思问题,不断改进工作,才有可能不让政策偏离本意,促进教育均衡而有质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沈萍霞.论专业发展取向的县域校长交流轮岗[J].教育评论,2019年第5期.

[2]黄小丽,任仕君.论乡村学校应成为乡土文化的传承中心[J].当代教育科学,2019年第5期.

[3]贺文洁,李琼,叶菊艳,卢乃桂.“人在心也在”:轮岗交流教师的能量发挥效果 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学报,2019年第2期.

[4]刘丽群.乡村教师如何“ 下得去”和“ 留得住”:美国经验与中国启示[J].教师教育研究,2019 年第1期.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8-15充分发挥轮岗教师作用,提升乡村学校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