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广场》:在黑暗中寻找光亮的出口

书评|《广场》:在黑暗中寻找光亮的出口_第1张图片
《广场》

前段时间,和同学出去玩,走在人来人往的大街小巷,有的擦肩而过,有的脚步匆匆,有的气喘吁吁地追着已经发动的公交。总而言之,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去的地方,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做的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要征服的人生之巅。

当我们在一个路边摊坐下吃早餐时,我方才四处游离的目光被不远处一个场景深深地锁住了,仿佛暂时没有钥匙可以打开锁住的这一幕一样。

一个上班族斜挎着背包,坐在擦皮鞋人的对面,右腿悠闲地放在一个小凳子上,低着头漫不经心地玩着手机。对面擦皮鞋的人双手拉开有些破旧的抹布,在他的皮鞋上左右擦动。一点一点地,只见那人的皮鞋越来越明亮,就像新的一样。当那个人起身离开那里之后,擦皮鞋的人又静静地坐在那里,目光呆滞地等待着下一位客人。

无论你做什么,那都是你生存的一个手段,就像《广场》里说的那样:“任何职业,都是立身之道,都是为了有口饭吃。”

这本书写的是两个人在广场上聊天的内容,一个普通的广场上,两个普通的人,说着再普通不过的话,但作者把这个镜头捕捉了下来,足以看出作者细腻的观察力以及对生活的关注。

他们是包揽家务的女佣,在巴黎火车站下车的不计其数的布列塔尼女人。
他们是乡村集市的流动小贩,卖点针头线脑,零七八碎。他们不名一文,唯有一个死亡的身份。这些人唯一关心的是如何生存下去:不要饿死,每晚都要找到栖身之地。还要不时地,在友人的相遇中,聊聊天,聊聊他们共同的不幸与各自的艰辛。

人的快乐,大同小异;而不幸的遭遇,却各有千秋。作者用朴实的对话,自然地记录了这段底层劳苦大众所经历和渴望的事物。那一句句发自内心最迫切的声音,流露出了普通人生活中不普通的人生哲学,淋漓尽致地揭示了他们面对生活的胁迫时所背负的包袱。那些夹缝中前行的人们,激活了我们对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对生活的重新考量。

书评|《广场》:在黑暗中寻找光亮的出口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书中的人,面对生活的讨伐和步步紧逼,背井离乡开启了四处漂泊之旅,坐上火车去每个能够到达的地方销售货物。他们最大的奢望就是有口饭吃,每天夜幕降临的时候有个容身之地。他们没有因此而怨声载道,他们认为这种经历充满无尽的乐趣,可以趁此机会去没有去过的地方看看。坐一辆火车,随遇而安,没有愤世嫉俗的抱怨,在每一个到达的地方,维持着生计。

在孤身一人的奔波中,他们马不停蹄地向前走,向前走。虽然有时候感觉到压力大,但是他们认为,正是有了这样的契机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而这种思考却是孤独的,旅程终归只有一个人。当被问到,怎么不去想着改变一下?他说时机总会有的,生活是很美好的,相信总有一天会从困境中醒来,找到自己更适合的职业。

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好或者绝对的坏。他说,他去到遥远的地方,看到了许多不断发生的不幸,在那里也存在着像他那样的人在等待,等待一个机会,等待一个出路。

无论世界的哪个角落,都有正在遭受苦难的人。有的人选择随遇而安,有的人坚持不懈地与命运做着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面对生活的责难,我们应该想办法摆脱所面临的困境,努力走出一片新的天地。

无论遭遇什么,做一个淡雅不惊的人。学会不抱怨,学会忍受孤独,学会寻找希望。快马加鞭的节奏中跌跌撞撞的你,不妨找个时间,停下来思考一下你的现状以及想要的未来。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你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书评|《广场》:在黑暗中寻找光亮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