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导读:
一、腰方肌
1.起止点
腰方肌是腰部的一个重要的深层肌肉,因其外形像一个方形面得名。它连接着肋骨、腰椎和髂骨。按其的纤维走形,它可以分为三束:
①髂肋纤维
几乎垂直向下附着于髂嵴和髂腰韧带,向上连接至第12肋
②髂腰纤维
向下经过同侧髂骨附着点,向上经过上方4个腰椎横突,对角穿过并延伸至髂肋纤维内侧
③腰肋纤维
向下跨越 L2—L4或L5横突,向上附着在第12肋,并对角穿过并延伸至髂腰纤维形成交织结构
2.功能
①单侧收缩
单侧腰方肌收缩时,会拉长对侧腰方肌产生同侧侧屈的动作;在吸气和被动呼气时,这块肌肉也能稳定第12肋骨,辅助被动呼气
②双侧收缩
两侧的腰方肌同时收缩,使躯干伸展
③维持骨盆稳定
腰方肌能与对侧臀中肌、臀小肌共同维持骨盆的稳定,当臀中肌无力时,对侧腰方肌就会过度收缩
④影响骨盆状态
腰方肌单侧缩短会引起骨盆的高低问题
二、腰方肌的重要性
1.连接胸廓与骨盆
凡是动作涉及到胸廓或骨盆,都会有腰方肌的参与,比如脊柱的侧屈和呼吸运动
我们的呼吸运动,每天的总量可以达到2万次,每一次的呼吸运动,腰方肌都会参与
2.连接脊柱
腰方肌位于脊柱的侧方,维持脊柱在侧向的稳定
哪怕是最基本的行走或站立,或者负重,脊柱都需要保持侧方稳定
例如,超市购物后,单手拎着很重的购物袋,脊柱会像重物一侧侧屈,为了维持脊柱稳定,另一侧的腰方肌就会发力,保持脊柱不倒
3.与臀肌关系密切
腰方肌与臀部的臀大肌、臀中肌以及髂嵴有密切关系,当臀肌无正常发力时,腰方肌就会代偿
举个例子,我们在行走在需要维持骨盆的稳定,需要臀中肌发力,但由于现代人大多久坐,臀肌无力,腰方肌就会代偿,来维持骨盆的稳定
三、腰方肌为何“总受伤”
1.代偿
很多腰背疼痛,酸困与颈椎疼痛酸困是因为核心肌群肌力太弱。核心肌群太弱,则脊椎稳定性就差,脊椎负荷也过重!
在之前的很多篇文章中都讲过核心肌群,核心肌群太弱,很多肌肉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为了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则必然有另外一些肌肉“出力过多”
还是上文的例子,行走中维持骨盆稳定是臀中肌的工作,但臀中肌无力,同时还要进行“走路”这个动作,那脊柱周围的竖脊肌和腰方肌等维稳肌肉就要超负荷工作了
2.解决方向偏差
臀中肌比腰方肌更容易通过运动强化,腰方肌也比臀中肌更容易受伤。但在伤痛治疗中,往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腰痛了只会折腾腰,各种扎针拉伸熏疗,只针对腰方肌,却不去想强化臀中肌以减轻腰方肌的负荷...
当然,本文介绍腰方肌的强化方法,但绝不是为了增强它的“代偿能力”,在整体训练中,当臀中肌无作为时,首先要强化臀中肌!
四、腰方肌常见疼痛原因
1.长短腿
导致骨盆侧倾,左右腰方肌肌力失衡
2.脊柱侧弯
习惯性地向一侧歪着,久而久之,腰方肌就收缩而变短了
3.腰椎前凸变大
若腰椎前凸变大,无论是腰大肌、竖脊肌还是腰方肌都被长时间牵拉
4.运动平面
长时间在斜面上散步或跑步,可能会激活腰方肌的激痛点或加重其负荷
5.卧床过软
长时间躺在软床中,如睡吊床或躺在软床上。这样,腰方肌处于短缩或被拉长的位置。久而久之,便会激活其激痛点
6.不良走姿
由于中风,或臀中肌麻痹等原因,导致行走时,每一步都向患侧倾斜,从而导致腰方肌过度收缩,从而形成激痛点
7.应激性运动
突然地扭动腰部,比如坐姿办公时,弯腰捡椅子后方掉在地上的笔,很容易“扭”到腰
或者在没有热身的状态下,快速做侧方挥舞类动作,也会造成肌肉拉伤
五、腰方肌强化方法
强化弱势一侧的腰方肌
1.水平侧拉
2.侧卧V字两头起
3.斜向下45°侧拉
4.坐姿转体
5.雨刷式转腿
6.反向卷腹(臀离地)
7.侧平板支撑
六、腰方肌拉伸方法
拉伸过度紧张一侧的腰方肌
注意:腰部不适,不建议自己“摸索”着随便练练,一定要及时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最好进行面对面进行肌肉和体态等评估监测,在进行拉伸或强化时,更需要专业人士的个性化一对一指导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表的所有文章仅作为科普知识分享,不能取代专业的医疗建议,如有病患不适,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