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影评|浅谈《斯托克》

在自己的十八岁生日那天,得知父亲死亡。在丧礼上,她从没谋面的,一个散发着阴冷气质,但又有着完美笑容的叔叔查理不请自来。

随后三个人生活在了一起。

查理和被父亲冷淡多年的母亲之间关系暧昧,但又对女孩殷勤照顾的无微不至,充满了挑逗的情愫。


他用精神病人超脱常人的敏锐触觉,去窥视女孩的内心,用皮带、冰箱里的尸体,一点一滴的试探她在看到死亡时的反应,终于确定少女体内尚未完全打开的,源自斯托克家族的嗜血和变态杀戮基因,接收到自己发出的信号,并在缓缓苏醒。


于是,查理开始用鲜血浇灌这朵恶之花,女孩也从对查理一开始的拒绝,到喜欢,再是怀疑,最后是依赖并成为亲密的同谋。

他一层层的敲碎女孩父亲为遏制她体内恶基因,而用狩猎筑起的围墙;而女孩却也用父亲锻炼她的洞察力、耐性、准确迅速的判断力和出击力度,以及在和叔叔近乎畸恋的精神沟通中,最后完成自己从少女到踏入成人的转变。只是这样的蜕变,是用蜘蛛和高跟鞋作为象征,用叔叔的鲜血进行最后的洗礼。


于是,斯托克家族的继承人正常的情欲,最终还是输给了兽欲。

这样的故事情节上来说非常简单,但是从编剧到导演到演员,统统沉得住气,将一部不小心就很可能拍成低俗,无味,纯粹追求感官刺激的电影,演绎成骨感冷艳,宿命,沉沦,优雅,浑身散发着哥特式文学和充满艺术气息美学构图的,具有符号学特质的电影。

故事结构明暗线交织。从明线上来说,是少女英迪亚从青春期到进入成人的过程。暗线则是叔叔查理的一步步诱导,以及母亲伊芙琳,在斯托克家族变态基因控制下的悲剧人生。

一碗影评|浅谈《斯托克》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三个人的关系,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关系,查理的表演者马修古迪几近完美的将人物撑起来,把查理具有自毁,和自治邪恶,以及视英迪亚为邪恶接班人的病态美学的妖魅感觉完美演绎出来。英迪亚的表演者米娅,用含有象征意味的道具:母亲给的睡衣,父亲的墨镜,叔叔给的鞋子,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最终,用叔叔的皮带来打碎这紧绷着的一切现状。可以说,英迪亚这条明线,至始至终都是在查理的暗线引导下进行。


而母亲伊芙琳,就是斯托克家族旁观者的角色。妮可·基德曼用自己神经质的表演,将一个“被老公冷淡,走不进女儿世界”的怨妇演绎到位。同时,她也留有空间,将自己角色伏于暗线下,将虽有波澜不惊,但实则暗潮汹涌的剧情,一步步协助马修推到高潮。


虽然,电影在开篇就和传统的悬疑结构有别,它是直截了当的告知观众,少女英迪亚不对劲;但是整场电影,还是能调动观众情绪,在一种阴谋论的氛围中,让我们领略到导演要表达告知的一切。


正如《斯托克》最后的台词,“花无法选择自己的颜色”,英迪亚也无法选择自己血液中流淌的基因,于是她在最后,将无辜警察的白衬衫染上鲜红的血花,在坚决的意志中绽放自己邪恶的花朵。


如果剔除了华丽惊艳的拍摄风格,电影当然会逊色一大半,然而它并非空无一物。《斯托克》哥特却不苍白,实际上,它暗黑的风格之下烟火气十足,除开性暴力、父权、男权等等按下不表,依然回归到最为永恒的两个问题上——自由与爱。


当然,到了《斯托克》这里,自由与爱也不能用普适的价值观来衡量,不然三观有问题,一大波网友要骂街的。

自由。英迪亚在死亡阴影的笼罩下获得成长,这个过程足够血腥、义无反顾。这同样是她的天性获得自由的历程。比起父亲,显然阴森、邪气十足的查理叔叔与英迪亚更加相像。想必她父亲也看出这一点,所以才从小教她打猎克制杀戮之心:“人有时候不得不作恶,是以免自己做出更坏的事。”

讽刺的是,正是打猎的经历给了India对死亡的漠然以及等待猎物的耐性,父亲试图另辟蹊径,偏偏是这里埋下了祸根。


至于爱,也是令人胆战心寒的爱。比如Charlie虽从未见过India,多年来却总坚持给她写信,默默关怀自己的侄女——只是在这样的温情里,不难看出Charlie也只是渴望一个朋友,一个继承者。India与他如此相似,爱最终指向自身。

由于偏执的设定,电影当然有它的局限性,不过也不至于被称为一场“畸形秀”。从极端往回走,它所延伸出的分支也只是人类永远在困惑、在探讨的几个命题罢了。


退一万步说,只为了Matthew Goode时而温柔时而机械阴冷的眼神,我就敢打五星。

少女眯起眼睛持枪射击,表情像极了一个微笑。

新一代的杀手,你的教父给你示范过一条路的方向啦,那么你又要去往哪里呢?

一碗影评|浅谈《斯托克》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碗影评|浅谈《斯托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