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编号 096 BY刘璕
这两年,我身边的中年职场人甚至于28+就开始大呼自己老了的人,不胜枚举。于是“饿了,困了喝H牛”、“年轻就要醒着拼,DP特饮、”脉动一下,马上回来。诸如此类的广告语,我女儿都耳熟能详。职场人亚历山大是常态,不管你承认与否,大家都是拖着疲惫之躯或超然、或默然、或欣欣然地前行。教练在当下的中国,在各种场合、被各种人群奉为圭臬,就像一根稻草。比尔盖茨有句话“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教练”,更是将教练热引爆中国。那什么是教练呢?又能如何让你“教练一下,马上回来”?为什么教练是人性善良的最大激发者呢?本周5天的集中学习,让我对教练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这也是这三年教练学习的系统升级的进阶。
作为一名培训、咨询师,无论如何都不会忽略的管理三杰 德鲁克、韦尔奇、巴菲特。而被形容为“思如德鲁克,行如韦尔奇”,两位大师有一段佳话。当年,杰克·韦尔奇出任通用电气总裁伊始,他去求见德鲁克,咨询有关企业成长的课题。德鲁克送给他一个简单的问题:假设你是投资人,通用电气这家公司有哪些事业,你会想要买?
这个大乎哉的问题对韦尔奇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经过反复思考,韦尔奇作出了著名的策略决定:通用电气旗下的每个事业,都要成为市场领导者,“不是第一,就是第二,否则退出市场”。
说的就是咨询顾问的提问力,而提问力不仅是商业顾问,更是教练的核心能力。德鲁克的问话就是教练的假设提问,德鲁克老先生当时就切换到了教练状态,大师是非常自如地运用了这些技巧,但了无痕迹。
那什么是教练呢?我最喜欢的定义是:教练是一个支持客户全面成长的过程、重点在于激发行动、引发学习、发挥潜能,使其拥有更为圆满、平衡、自我实现的生活。教练是立足当下,面向未来,发挥潜能,让我们有着人人无比憧憬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生活,最终自我实现。
那如何能达到让你最终能“教练一下,马上回来”的状态呢?用咨询师共识的使命观和价值观,听得最多的都是“助人自助”,最终是希望人人都能自我教练。俗话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德鲁克大师般的教练状态也非一日之寒所能及。
作为普通人,我就想调节一下状态,让我在滚滚红尘中不被裹挟而去,我又能做什么呢?我怎么才能离我的目标近一点,更近一点,触手可及呢?教练工具很多,也很系统,在此,主要介绍入门者的小工具,神奇的“成功五问”,这是自我教练的非常便于操作的工具,人人都能上手,拿来就能用,也能激发你人性中最善良的部分,帮助你探寻行动背后的力量。
Q1:我要什么?
Q2:怎样得到?
Q3:我现在所做的是否有利于得到我想要的?
Q4:我愿意为之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Q5:如何持之以恒?
拿我自己举例,因为1年前转型至细分领域排名前列的培训咨询公司工作,培训师、咨询师是我的目标,但因为公司排名靠前,服务的客户都是中国的名企,对我们员工的要求是远远大于市场的平均水平,可以说是引领者的要求,市场要求80分就可以拿全款,而我所在的组织要求拿到120份,也就是超出客户预期,出现复购,这才是客户真正的嘉许和认可。可想而知,各种严苛的考核、轮训,就是常态。通常坚持不了三个月,就会会到自己的舒适区,多者半年,就会因为家庭等原因选择其他的道路。而我待了一年,大家都问“你怎么样?”我通常的答复是“挺好的,一切OK,除了钱少一点。”这是在我预期之外,俗话说“转型穷三年”,这才一年,我不止于丢盔弃甲。
描述了一大段背景,回到这个“成功五问”的运用上。
我要什么?——专业的培训师和咨询师。
怎样得到?——按照公司目前的训练计划前行
我现在所做的是否有利于得到我想要的?——在正轨上,80%都是吻合的,偶尔也出现“将军赶路,追追小兔”的画面。
我愿意为之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孩子陪伴时间减少,改成高质量、全息陪伴,临在当下;经济继续吃紧,买买买的剁手习惯,一个转型就治好了;家人的支持与理解,有可能会有某件事突发事件带来的手忙脚乱;休闲娱乐、偶像剧的时间;小资装文青的爱好割舍掉;节假日都在磨课中度过;终身学习者,而不是舒适区的躺赢者。选择了培训、咨询,永远要比别人更高、更严苛的要求,甚至被虐哭是常态,我所在的团队,含合伙人都哭过,只是虐多了,就不用眼泪表达了,心里苦。谁做谁知道。。。。。。
如何持之以恒——设定目标,签订心理契约,公司考核,不进则退,严格的进出制度,规定期限内不达标者,逐出师门。
我也用我自己的例子顺便解答了我身边朋友,想转型从事咨询或培训的工作,省了职业规划中的一对一职业访谈。不是奇葩,不是爱折腾的人,别轻易尝试转型,这是一条不归路。否则,回头是岸。
那我们解构一下,这五问究竟在说什么呢?如何做到教练一下,马上回来呢?
我要什么?-目的、目标,以终为始。
怎样得到?——有哪些资源?
我现在所做的是否有利于得到我想要的?——现状评估,教练不纠结于过去,立足当下,放眼未来。
我愿意为之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风险把控,你是否能承受生命之轻?
如何持之以恒?——保障机制是什么?人类都是趋利避害的,你的愿望如何能如期而至,如你所视,或奖或惩,或者某些机制让监督人爽一下,自己伤一阵。比如,我朋友因为脂肪肝影响健康,100天瘦下来,监督机制就是减重群的30人,每人一个5000元超级大红包。最终他提前完成了!
最后,再聊聊为什么说教练是人性善良的最大激发者?此前提及的德鲁克老先生的教练状态,这是最高境界,已经超越问题本身,更无关乎工具、流程、技巧和专业。而是你在那里,客户就安心,就感到安全和信任,愿意敞开心扉,积极探索。说到底就是教练一直强调的中立、全息聆听、抽离于事件之外的第三视角。
不评判是对人最大的尊重。学习了三年教练,加上做了一年多的培训、咨询工作,我们都会有假设,在我们的工作中都会或多或少对某人贴标签。咨询和教练目的和出发点都不同,就是解决问题,无关乎好坏,最后你会发现,纯教练、纯咨询都不利于客户解决问题,就是组合拳方能致胜,无关乎门派。但是我这里重点聊的是对人意图的妄加揣测。这是常态,你会发现尊重不容易,但我们可以习得。我们可以避免,通过行为硬生生贴标签,得出行为背后的意图,又通过意图,随意和行为画等号。
举个例子:在地铁上口停放着很多单车,横七竖八,难免影响行走的通道,用教练的原则,人人都是OK的,背后都是有正向期待,也就意味着人人的善意都会被激发。那行自己之便,挡别人道,背后的正向期待和意图是什么呢?他可能有一件非常紧急的事情需要处理,或者是接一个久别重逢的老友,亦或是接到老板加班的指令,希望赶紧完成,回家陪伴自己的家人孩子。。。。。。匆匆的脚步及乱停乱放背后,我少了些看不惯,我尝试着接纳,我也不是刚正不阿的包青天,于是我少了大白眼,少了指责,少了道德绑架,少了贴标签,少了把乱停乱放等同于低素质的身份标签。
就是这个成功五问的小工具,让我们转念一想,世界和生活正朝向我们想要的方向徐徐走来。
2020年,鼠你最棒。本命年的我,逐渐走向不惑。我却比任何时候更坚定,因为我知道运用自我教练的工具,能让我马上回来。
期待你也如此,在升级打怪的路上,”教练一下,马上回来“,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