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

一、要想真正做到以结果为导向,首先得避开这三个思维误区。

1.任务不等于结果。

什么是任务?

例行公事,该走的程序都走了。

完成差事,领导要办的都办了。

敷衍了事,差不多就行了。

很多人觉得完成就万事大吉了,但完成任务不等于拿到结果,完成任务是对程序和过程负责,而收获结果是对目标和价值负责。二者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充分必要关系,甚至有时候根本毫无关系。

举个亲身经历的例子,学英语。

刚刚毕业的时候,我很想学好英语,因为我希望以后能去欧洲旅游,并且和当地人自由的交谈。

于是我下载了一个APP叫百词斩,每天抽半个小时背单词,并且日复一日的坚持。每次背完之后都自我感觉良好,仿佛我离成为英语大神又近了一步。

但是坚持了几个月之后,我发现我的英语似乎并没有进步,生活中碰到很多东西依然无法记起对应的英文单词,也说不出几句简单的口语。

可是我明明坚持学习了很久呀,为什么没有效果呢?这就是典型的没有以结果为导向。

2.态度不等于结果

再来看一个70颗撞钉的故事。

广东顺德纺织集团在9月份接到了一个订单合同,有一款衣服需要打五种撞钉,共70颗。其中有两种撞钉打破衣服的机率特别高,成功率只有60%。当时有个跟单小郑主动承担了这项工作。

1.他去协调客户看方案是否能改动,客户说70颗撞钉的拼图是卖点,不能改。

2.选了三家合作厂家,做撞钉模具来实验,选定一家后,派了专门的技术人员来解决其中两种撞钉的问题。

3.就在最后出货的时候,其中一种原本以为没有问题的撞钉出了问题!导致交货延期,造成损失18000元。

如果你是小郑的领导,你会怎么处理?

两种选择:

(1)批评一下,但是鼓励他的精神,不做其他处罚。

(2)要他承担着责任,给他一定的经济处罚。

通常情况下,中国的老板会选择第一种方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更加科学理性的管理方式是第二种,由于小郑的个人原因,给公司造成了经济上的损失,理应按照公司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罚,尽管他是出于好心。

态度和结果是两个独立的系统,我们表扬勇于承担责任的人,同时也要处罚没有提供结果的人,这样公司才能健康良性的发展。

3.职责不等于结果

职责是对工作范围和边界的抽象概括,没有结果意识,职责就是一纸空文。

举个例子,小明长了颗智齿,去医院拔牙。结果是一个实习医生,一不小心把拔掉的牙齿掉进了小米的喉咙里。

于是牙医说,“先生,非常抱歉,你的牙齿现在在喉咙里,不属于我的职责范围了,你应该去找喉科医生。”

接着,小明就去找了耳鼻喉科的医生,结果医生检查完发现牙齿已经掉入了胃里,于是告诉小明说,“非常抱歉,你的牙齿已经掉入胃中,不属于我的职责范畴,你应该去找胃病专家。”

胃病专家给他检查完后,称:“先生,非常抱歉,你的牙齿已经进入了肠道,你要去找肠病专家。”

到了肠病专家这里,医生又说牙齿已经不在肠子里了,你需要去看肛门科。

等到了肛门科,小明摆了个屁股朝天的姿势,让医生好好检查了一番,医生吃惊的叫道,“啊,你这里长了颗牙齿,赶紧去看牙医吧,这不属于我的职责范围。

相信你听这个故事,一定会捧腹大笑。没错,要是忽略结果单单去谈职责,恐怕永远也找不到事物的根本,只是在病急乱投医。

你可能感兴趣的:(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