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外地人眼中的潮汕是这样的···


一个外地人眼中的潮汕是这样的···_第1张图片
潮汕真的好适合吃货

今年国庆与中秋假日叠加,成了今年最长的假期。很多新人都选择利用这个假期完成人生大事——办喜宴。有新闻报道一女8天国庆长假,6天参加婚礼,份子钱包到砸锅卖铁,过了今年最穷的假期。

我也收到了红衣原子弹,潮汕人口颇多,高铁一票难求,抱着抢不到高铁票就买(jie)汽(kou)车(bu)票(qv)的必死之心,我竟然“幸运”地在前一周抢到了来回车票,看来这份子钱是藏不住了。既来之则安之,借此机会,我也在潮汕游了一圈。

一个外地人眼中的潮汕是这样的···_第2张图片

潮州、揭阳和汕头因历史原因、风俗文化相似,常被人合并称之“潮汕地区”(下面简称“潮汕”)。这是我第一次来潮汕,如果以后抢不到高铁票,将可能是我最后一次——我真是受够了9个小时的汽车了。在广州求学、工作,遇到的潮汕人比广州本地人还要多,如果让我用三个词来代表潮汕,我想应该是传统习俗、潮汕话和功夫茶。

“老爷”习俗传承

潮汕人在习俗保留和继承上,相比广东其他地区要好。我十分担扰那位新任揭阳媳妇能否学会“拜老爷”——潮汕传统祭拜仪式,“老爷”作为潮汕人的信仰,没有具体的形象,可以是各路神仙,也可以是各姓祖先,在传统仪式日渐式微的今天,潮汕人依然保留着其特色民俗,坚持初一、十五祭祀。

这次喜宴,我惊奇地发现新郎竟然是半夜迎亲(也因为这样,我提前一天坐了9小时汽车过去),后来了解到,潮汕一般是在前天晚上11点到次日凌晨5点之间择最好的时辰迎亲,次日一早准备迎宾、摆宴席,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传统。我不明白让一对打着呵欠,顶着黑眼圈的新人招待客人是有什么寓意,这是新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时候,不是应该好好休息,精神抖擞才是正道吗?怀着对先人的敬意,我请教了朋友的妈妈,然而阿姨应该是个假的潮汕人,用茫然的眼神告诉我她不清楚。

百度了下,原来这与古代礼制有关。旧时,结婚日迎亲的时刻,多避开白天,选择在日落之后或日出之前。在古籍中,婚姻常作“昏”。《仪礼·士昏礼》:“士娶妻之礼以昏为期,固而名焉。必以昏者,阳往而阴来。”其中,“阳往而阴来”指的是白天即将过去,夜晚即将来临,也指男(阳)往迎女(阴)到来。

这是天人合一思想在婚姻礼制中的反映,非常有意思。

一个外地人眼中的潮汕是这样的···_第3张图片

潮汕民居常在门额镶嵌着“某某旧家”的横幅,也称为之”丁号“(丁为男丁、传宗接代之意)。朋友家门额上是“颍川旧家“,据说颍川群(今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自两汉开始,便是士族大家云集之地,其中陈氏为颍川巨姓望族。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南迁,如今广东潮汕、梅州等地有不少“颍川旧家”,有此丁号,大多为陈姓之家。

一个外地人眼中的潮汕是这样的···_第4张图片

潮汕人有很强宗族意识,族谱作为宗族繁衍的文字载体,一直备受当地人重视。揭阳喜宴结束后,我便在一位潮州的朋友家里落脚。奶奶叔叔阿姨都非常热情,喝茶闲聊时多次自豪地向我展示他们家的族谱,一开始以为会是本极具历史感、宣纸装钉的旧册子(电视里的不都这么演的吗),出乎意料地看到的竟是两本印刷年份并不久远的厚册子——一册为村里的陈氏各族,一册为自家族谱。潮汕人注重传宗接代,重男轻女观念无可避免的,族谱各支点均为”男丁“,女儿是不能上族谱的,但嫁人后可以以小字写丈夫傍偏下方处,潮汕人对此有一定讲究。

“家己人”式团结

很多在潮汕生活过的朋友(非本地人)告诉我,潮汕人严重排外,本地人与外地人,得到的待遇差别很大。我没有在潮汕生活过,不知如何,目前来说,我遇到的潮汕人都非常热情好客。

但以我与潮汕人的接触,对不会讲潮汕话的人“不那么友善”是真的。

我(讲普通话)和几位潮汕朋友一块坐地铁,潮汕人与潮汕人碰撞在一起,会发生奇妙的化学反应,无论男女老少,无论村头村尾,互相只会讲方言,上一秒潮汕话,下一秒转向我时,马上变成普通话,其切换之速度,舌头之灵活,让我叹为观止。

然而,潮汕话无形中也形成了一面屏障,我的普通话显得格格不入,这种情景我经常遇到,即使我“抗议”多次,也不起作用,事遇多了,我也懂得怎么做了。

你也可以称之为他们的“团结”,对,是“他们的”,潮汕人对“家己人”讲义气、重感情,这是我非常佩服的地方。

一个外地人眼中的潮汕是这样的···_第5张图片

坐着城镇公交穿过一个个镇,就如同在琶洲参加中国产业展会,现在看到公路两边招牌基本都是陶瓷,过会便是五金不锈钢,再来就是食品……以潮安县为例,每个镇的产业发展都有着鲜明特色:

凤凰镇——“中国乌龙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

彩塘镇——“中国五金不锈钢制品之乡”

庵埠镇——“中国第一食品名镇”、“中国印刷包装第一镇”

凤塘镇——“中国陶瓷重镇”

比比皆是。

看到招牌就知道自己到了哪个镇,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坐过站了。

根据叔叔说,初期只要有人发现某个行业的商机,便左手带着亲人,右手携着朋友,没有同行忌讳,互相扶持,齐齐投入这个行业奋斗,亲戚带亲戚,朋友带朋友,圈子慢慢扩大,逐渐地便形成成熟的专业的商圈。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潮汕人绝对是邓小平理论最好的践行者之一。

东方的“犹太人”

要说犹太人擅于经商而闻名天下,那么潮汕人就是擅于经商而闻名广东,甚至是东南亚,要知道,华侨中,祖籍在潮汕可不少。

没有人生下来就会做生意,之所以说潮汕人会做生意,我想大概是生意氛围使然。

我住在潮安县的一个小镇,小镇以自建房为主,通常一楼都建得特别宽敞高大,大门足足有3米多高,最多是在其中弄个夹层,面积不超过地面的1/2,可以将一楼一切收入眼底。根据当地人说,小镇基本没有田地,家家户户要么是去打工,要么是去做生意,面临大街、或人流大的房子,会利用一楼做些小买卖,偏僻的则会在一楼做小作坊。可以说,家家户户时刻都为做生意而准备着。

潮汕盛行功夫茶,家家户户都有个茶盘,每日每夜必喝上几轮。如果你在广州,看到一家店里放着个大茶盘,那么店家十有八九是潮汕人,不准不赔钱。功夫茶,沏泡品饮皆出学问。功夫二字,要在水、火、冲三者中求之。亦因喜好喝活火活水的功夫茶,潮汕成为食管癌、口腔癌的高发区。聪明的潮汕人深谙泡功夫茶的道理,并将其运用至生意上,几个人围绕一小桌,泡上一壶茶,喝着一小盏,互相探讨市场经济,发现商业机会,这样一个信息网互相交织,生意自然做得风生水起。功夫茶没有日本茶道繁复的仪式,却创造了茶最大的附加值——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

在这种氛围中成长,“擅经商”也不足为奇了。


一个外地人眼中的潮汕是这样的···_第6张图片

结尾

各位潮汕朋友请将你们的狼牙棒流星锤放下,我并无黑潮汕之意,只想真实还原我对潮汕的感受。

没去过潮汕之前,我对它的了解大多来自潮汕人的话语间,相比起赞美,咱中国人更爱挑刺,听多了,便对潮汕这个地区无感,甚至有些偏见,所以这一行我才惊喜万分,连喝个白粥都像发现新大陆。

要说有什么要吐槽的,就是那难度高达五颗星的潮汕话。与潮汕室友在学校相处了四年,学会“喔唔着落打米鸡”,这次国庆之行,掌握了“着呵”,真是质的飞跃。希望下次再和一群潮汕朋友聚会时,大家能体谅体谅,照顾我这个不会讲潮汕方言的人,一起“煲冬瓜”。

一个外地人眼中的潮汕是这样的···_第7张图片

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外地人眼中的潮汕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