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去世了,年仅34岁。
他是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早的示警者之一,网友称他为“疫情吹哨人”。
2019年12月30日下午5点多,他在微信同学群里发了条消息:华南市场确诊了7例SARS!一个小时后,他补充说,最新消息是“冠状病毒感染确定了,正在进行病毒分型”。
2020年1月3日,他被警方训诫。
2020年1月7日,李文亮开始收治肺炎病人,1月10日中午开始咳嗽、11号发烧、12号住院。1月14日他被转往呼吸科隔离病房,2月1日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他,真的救了很多人。
昨晚波叔彻夜无眠,仅向小菠菜推荐这部纪录片——《中国医生》。
徐晔是毕业于中山大学的医生博士,纪录片拍摄时,他28岁,年轻帅气,就职于南京鼓楼医院整形烧伤科,入行三年。
徐晔进入医院,是从住院医师做起的,工作内容除了本科室内的常规治疗,还要在值班时处理急诊科的相关病例。
他每天要面对的,是层出不穷的疾病花样,事无巨细的行政程序,以高强度的工作内容,来帮助他作为一名年轻医生迅速成长。
只有在住院医师的岗位上得到充分的锻炼,并且取得一定的学术成果后,他才有可能成为一名出诊的主治医师。
整形烧伤科接收了一名从重症监护室转来的病人。
患者老刘,59岁,因煤气爆燃导致全身皮肤的的95%重度烧伤。
徐晔与主治师生仔细了解了患者的情况。
原来,煤气爆燃时,老刘和老伴一起都受伤了,老太太站在他身后,情况没那么严重,已经送回当地医院。
作为管床医生,给老刘换药,是徐晔每天的一项重要工作。
他先要将伤口全部打开,然后上药,再包合,整个过程花费2个小时。
换药要求医生手法娴熟,小心谨慎,这个过程对病人来说简直就是折磨。
徐晔描述:
基本上临近不可忍受,跟酷刑差不多。
但是没有办法,就算加了镇痛剂,病人依然会疼。
徐晔的办法,就是一边哄一边换。
他认为,最难的事情就是“将心比心”,没有人能真正感同身受,但还是要尽量换位思考。
第一次家属谈话,老刘的儿子最关心的,就是费用问题。
老刘的右手暂时覆盖了转基因猪皮,还需要进行植皮手术,而且手术还不止一次,估算下来整个手术和恢复的过程,至少需要一百几十万。
家属表示扛不住,他们实在负担不起,想打退堂鼓,把老爷子转回县医院,走一步算一步。
作为年轻人,又是一名医生,徐晔有自己职业坚持。
他耐心地向家属解释,老爷子现在的情况如果不替换成自己的皮,猪皮是不相容的,迟早要去除,到时候它就是一个创面,曝露在空气中很容易感染,到时候连抗生素都压不住。
给老爷子换药时,他发现背部皮肤保存比较好,如果换药换得好,完全有自愈的可能,不需要手术。
但是如果换到下面的医院,不能保证有这样的技术和设备。
家属勉强答应了给老爷子做植皮手术。
手术被安排在四天后,徐晔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医生其实是最不想患者出问题的一方,我觉得这句话基本上是永远都成立的。
为了减轻家属的压力,徐晔代表整个科室向医院的基金会申请了两万元的援助。钱不多,但除了医疗手段以外,这是他唯一能为患者做的事情了。
徐晔的想法是,这位患者是有希望治好的,他不希望在最关键的时候放弃。他想帮助患者渡过最关键的时期,哪怕最后还是转院了,他治愈的机会也会大一点。
你可以做到,但没有给你机会,和你拼尽全力没有遗憾,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感受。
援助款下来之后,他马上把好消息告知了家属,希望能增加他们的信心。
他再三强调手术的重要性,鼓励家属坚持下去。
然而,他得到的回复还是模棱两可:走一步算一步。
站在家属的位置,有他们的难处。
他们已经把所有积蓄拿出来,亲戚能借的都借过了,也在公益平台上发起了众筹。手术迫在眉睫,但是他们不想提前将公益平台上的提出来,因为还要考虑后续的治疗。
发现家属还没有下定决心要做手术,徐晔心里着急又无奈,他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做的到底是不是正确的。
我肯定不希望他死,我希望他痊愈,但是什么叫“好”?你把他治愈,出院,但是他浑身是瘢痕,他的生命质量下降,他的家庭也会因此而受到拖累,这个是不是真的“好”?
最终,老刘原定的植皮手术还是在家属的要求下推迟了。
家属还是寄希望于保守治疗,通过换药来让老爷子自愈。
徐晔再次苦口婆心向家属解释,植皮关闭创面的重要性。植皮的话,两周就能见到效果。
但是,家属表示实在拿不出钱,他终于向徐晔交了底:
他有房子、有工厂,但是他认为卖房子亏大了,卖厂子不现实……
得知家属的“苦衷”之后,徐晔不禁仰天长叹。
年轻的他,第一次亲身感受到人性的复杂。
人性这个东西是最复杂的,我没有办法去给出一个评价,我需要很长时间去消化,去琢磨。
在家属的要求下,患者老刘被强行出院了。
望着空荡荡的病床,徐晔心里只有失落和沮丧。
一是自己之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白费了,二是他感到惋惜,他坚持认为老爷子的救治希望蛮大的。
他想起刚入行时,前辈就告诉过他,烧伤,尤其是特重度烧伤的病人,到最后有可能医术都还没有碰到瓶颈,就已经遇到人心的瓶颈了。
徐晔说,人生本来就是一场修行,更何况是医生呢。
每一次人性的碰撞,年轻医生的极限就被抬高一点。
有常人说,医生总是看起来很冷酷。
徐晔说,那不是冷酷,而是冷静。
经历过无数次的人性瓶颈,体验过太多的失落和沮丧,再热血的年轻人,也会有热量耗尽的那一天。
在苦难中升华,疼痛过后柔软依旧,不染一抹尘埃……这就是医生。
关于医生的故事,看了总让人心疼,但波叔想推荐给大家一本书:
《绝对笑喷之弃业医生日志》
这是英国一位男妇产科医生亚当·凯整理的自己从医6年,从实习医生一步步做到副主任医生的日记,非常直观地记录了一名年轻医生的成长过程。
如题,它会让你笑喷,但笑中带泪。幽默如他,最终也受不了这个职业的苦涩滋味,最终弃业,去当了喜剧作家和演员......
大灾面前,希望更多人能够理解医生这一职业。
中国有医生,他们——
是和死神抢生命的可爱的人,
是无硝烟战场上的英雄,
同时,他们也是普通的、平凡人。
我们需要彼此理解、相互信任、共同抗争。
今日心情 敬佩
生死两忘,冷暖不休。
更多精彩内容,后台回复下方数字
【119】异地恋好苦!未来看不到头,现在看不到你
【120】为什么是伍佰?“比起很多人,我更适合当偶像”!
【115】打架之前为什么要掰手指?50年,他掰手指36500次,掰出个诺贝尔奖
【114】第一次去女友家吃饭,吃多少适合? 【118】你妈过年烫头了吗?一言难尽...... 【 116】不穿胸罩的香港女郎,徐克爱了36年:好女人是一个世界 【 117】 科比走了,英雄是一时的,传奇是一世的为防走失,请扫码关注
码字工:波叔
微信号 : bookface
你想对白衣天使们
说一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