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附近是赫赫有名的中关村创业大街,从前的书店都摇身一变成了XX风投、YY孵化器,在附近的咖啡厅坐上一杯茶的时间,互联网、APP、IOT、O2O、可穿戴、AI 、VR、流量、入口、体验、变现、云、大数据等词语就像雾霾一样弥漫在你的周围。
太多人想挖互联网金矿了。
谈何容易?现今互联网的马太效应如此明显,财富集中、资本集中、注意力集中、强者愈强,富可敌国,赢者通吃,那些掌握话语权的政府和企业在利用手里的金钱和权力加紧对互联网的控制力,同时尽可能扩展自己在互联网上的势力范围并对竞争对手进行扼杀和围剿。
互联网曾经是开放的,从起初的准军事网络到学术网络到INTERNET,开放造就了今天的互联网繁荣,从1969年最初的阿帕网4台机器互联到今天连接整个世界,推动了信息化时代和数字化生活的繁荣,方便了人们的沟通和生活,无数的idea,无数的商机,知识和财富的流动,以及大公司们都在夸夸而谈的digital transformation。
但互联网开始被越来越紧的控制在某些人手里。基础设施、信息、流量、隐私...
基础实施始终被控制在少数人/公司手里,DNS、BGP这些互联网胶水是这样,通过对根DNS服务器和BGP AS路由的控制,可以轻易的从互联网版图上抹去一个国家;
服务器、路由器、CPU、芯片是这样;
操作系统、数据库、办公软件、PKI/CA是这样;
互联网主干流量是这样,流量通常不是走最短最快的路径,而是走最便宜的路径,比如全球1/4的流量会走英国,流经美国比例则更高,所以棱镜门(prism door)才会有实现的基础。
用户体验被控制在少数CDN厂商手里,不用他们的CDN加速,你的游戏网站就容易卡,电商网站就容易被DDOS;
社交入口被控制在少数公司手里,无论是使用电脑还是手机,而通过你的注册信息、分享信息、社交信息,这些网站甚至比你的家人更了解你;
流量入口是这样,大部分人上网首先打开的是什么网页?当然是搜索引擎,在国内,你用的是哪个引擎?有没有选择?
各种公司都在拼命的想控制流量入口,各种网站的注册信息希望你的信息暴露的越多越好,但关于如何保护你的隐私、是否不经你的许可就不会利用你的隐私进行商业活动却模糊含混。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INTERNET,短短20多年时间里我们的生活因为网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享受网络的同时,安全、隐私、伦理等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凸显。
不知不觉中,我们的行为和思维开始被少数公司所控制。这些公司以各种名义、各种手段或公开或私下的获取你的各种信息,操纵你的网络行为,并借着道德、法律和伦理所存在的空白地带和灰色空间利用你的信息来挖据你的商业价值以谋取利益,有的行为可能会直接伤害你的身体甚至生命,你用网络用的越多,给他们贡献的价值就越多,你的隐私就暴露得越多,他们对你的生活影响就越大,而你面对这些问题,完全没有话语权甚至人权,你的生活笼罩在少数互联网巨头构筑的乌云里,你无可奈何但又不得不从。
他们一方面信誓旦旦的告诉你绝不会滥用你的隐私信息,一边转手肆无忌惮的去挖掘出售你的信息;一方面给你秀各种ISO 27001/PCI-DSS/HIPAA/GLBA/SOC1/SOC2认证证书来证明他们对你的安全和隐私是多么的重视,投入是多么的大,一方面各种信息泄露和骇客入侵事件层出不穷。而在做到所谓due diligence后,他们可以免责,哪怕你因为信息泄露被骗钱、被人肉。
如果事物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那么互联网的刘易斯拐点和边际效应可能很快就会到来,就是在经历爆发式的发展后,互联网给人带来的便利和正面价值已经开始递减,而负面的影响如安全、隐私、控制等问题越来越大,无法继续吸引人们更多的投入和使用网络,人们也厌倦了没有选择余地的选择,所以干脆不再选择。直到人们在现有的网络基础上解决了安全问题、隐私问题、伦理问题,或者是采用类似clean slate这样的意图重塑互联网的解决方式。
20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只是一种warm-up,更大的还在路上。
局域网控制在网管手里,广域网控制在CXO手里,互联网控制在一干寡头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