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中卖了个小关子,火车票买了是到终点站--敦煌,我乌鲁木齐坐火车从哈密走到敦煌。
上车时已经是晚上,写了一下旅行日记,之后基本一路睡觉的节奏,早上到的,下了火车,寄存了行李,在敦煌市内走了走。
“敦煌”地名的词源,为汉朝以前当地少数民族的语言之汉译。
敦煌市是甘肃省酒泉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处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处,总面积3.1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8万,敦煌因曾经的辉煌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敦煌位于古代中国通往西域 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 —— 丝绸之路上,曾经拥有繁荣的商贸活动。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和阳关的所在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汉武帝继位后,于建元二年(前138年),首次派遣张騫出使西域,联络月氏、乌孙夹击匈奴。汉元鼎二年(前115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开通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
汉代丝绸之路自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到达敦煌,继出玉门关和阳关,沿昆仑山北麓和天山南麓,分为南北两条道路。
南线从敦煌出发,经过楼兰,越过帕米尔高原而到安息,西至大秦(古罗马);北线由敦煌经高昌 龟兹 越帕米尔高原而至大宛。汉唐之际,又沿天山北麓开辟一条新路,由敦煌经哈密 巴里坤湖,越伊犁河,而至拂林国(东罗马帝国)。
汉宋之际,丝绸之路是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敦煌也由此成为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四个文化体系在丝绸之路上汇流,共同谱写出一首壮丽的文化大曲。
敦煌之路国内段
沿着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及先进技术不断向西传播到中亚、西亚甚至欧洲,而来自西域的物产亦传播至中原地区。
丝绸之路上,各国使臣 将士 商贾 僧侣 络绎不绝,而敦煌成为“咽喉锁钥”,据丝绸之路之要冲,成为中西方贸易的中心和中转站。西域胡商与中原汉族商客在此云集,从事中原丝绸和瓷器、西域珍宝、北方驼马与当地粮食的交易。
与此同时,中原文化、佛教文化西亚和中亚文化不断传播到敦煌,中西不同的文化在这里汇聚、碰撞、交融,使得敦煌成为“华戎所交,一大都会”,人文荟萃,文化粲然,这些繁荣的景象在莫高窟第296窟窟顶的壁画上有着生动的记载。
后来因为外族侵犯,敦煌一带曾被废弃,无人居住,因此哀败,后来再移民,又重新开始有人居住,延续至今。
现在看城市建设就是一个很普通的甘肃小县城,当年的辉煌和灿烂早已是过眼云烟,但是莫高窟却是敦煌留给全世界的一枝文化瑰宝。
风沙掩埋了岁月,掩埋了古老的丝路,却无法湮灭这里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那凝聚着千年人类智慧的莫高窟,将会不断吸引后来者的想像与探寻,一代又一代 。。。。。。
莫高窟
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 隋 唐 五代 西夏 元 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莫高窟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
1987年,莫高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莫高窟景点入门
之后进入这样一排石窟
每个讲解员带领一定的游客入内参观
洞内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没有任何光源,每次讲解员在黑暗中解说,只有在必要时短暂地打开手电筒照一下壁画,这么做完全是为了保护壁画,防止它们被氧化而剥落。同时洞内严禁拍照,也是为了保护文物。
如果你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再次加入其他讲解员带的小组,去看其他的洞窟。
在我参加的这一组洞窟中,有幸看到了敦煌飞天,异常漂亮,马上被强烈地吸引,虽然只能看数秒,它的美姿,已然深入内心。
最后这张照片中间是 反弹琵琶的飞天。。。
画界朋友介绍,她的表叔高山,是留学日本的知名画家,将工作室就开在敦煌的画家村,画过不少莫高窟飞天题材的作品。
他笔下的飞天,具有一种空灵的美,这是在敦煌的飞天的基础上的绘画再创作,甚是喜欢。敦煌的这个画家村,集中了一批被敦煌辉煌艺术吸引的绘画艺术家。亦已成为敦煌的特色,喜欢艺术的小伙伴们值得逗留一番。
莫高窟具有众多品类的艺术作品,在此择最有特色的飞天来谈一谈。
佛教中飞天是乾闼婆和紧那罗。乾闼婆的任务是在佛国里散发香气,为佛献花、供宝,栖身于花丛,飞翔于天宫。
紧那罗的任务是在佛国里奏乐、歌舞,但不能飞翔于云霄。后来,乾闼婆和紧那罗相混合,男女不分,职能不分,合为一体,变为飞天。把早期在天宫奏乐的叫“天宫伎乐”,把后来持乐器歌舞的称“飞天伎乐”。
在佛教初传不久的魏晋南北朝时,曾经把壁画中的飞仙亦称为飞天,是飞天、飞仙不分。后业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深入发展,佛教的飞天、道教的飞仙在艺术形象上互相融合。
敦煌飞天就是画在敦煌石窟中的飞神,后来成为中国敦煌壁画艺术的一个专用名词。
敦煌飞天从艺术形象上说,它不是一种文化的艺术形象,而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飞天的故乡虽在印度,但敦煌飞天却是印度文化 西域文化 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
它是印度佛教天人和中国道教 羽人 西域飞天和中原飞天长期交流、事融合为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飞天。
敦煌飞天的风格特征是不长翅膀不生羽毛、没有圆光、借助云而不依靠云,主要凭借飘逸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
这是在本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外来飞天艺术的成就,发展创作出来的敦煌飞天形象。敦煌飞天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家最天才的创作,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一个奇迹。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在洞窟创建同时出现,从十六国开始,历经十个朝代,历时千余年,直到元代末期,随着敦煌石窟的建成而消逝。
在这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朝代的更替,政权的转移,经济的发展繁荣,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等历史情况的变化,飞天的艺术形象,姿态和意境,风格和情趣,都在不断地变化,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艺术家,为我们留下了不同风格特点的飞天,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敦煌早期飞天多画在窟顶平棋岔角,窟顶藻井装饰,佛龛上沿和本生故事画主体人物的头上。北魏时期飞天所画的范围已扩大到说法图中和佛龛内两侧。飞天形象虽然还保留着西域飞天的特点,但已发生了变化,逐渐向敦煌飞天转变。
如北魏226窟北壁后部说法图西侧上方的一身散花飞天,脸型由椭圆变为长条但丰满,鼻丰嘴小,五官匀称,身材修长,衣裙飘曳,横空飞翔,豪迈大方,势如飞鹤,鲜花飘香,姿势优美,动感特强。
隋代飞天正处在融合、探索、创新时期。主要表现在体型不同,身材修长,比例适度,腰姿柔软,绰约多姿。
脸型有的清秀,有的丰圆。服饰不同,有上身半裸的,有穿大袖长袍的,有穿短衬长袍的。飞态不同,有单飞的,有群飞的,有上飞的,下飞的,逆风飞的,顺风飞的……
到了唐代,敦煌飞天已完成了中外吸收、融合的历程,完全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达到了艺术的顶峰。
唐代洞窟的四壁画满了大型经变画。飞天不仅画在藻并、佛龛、四披上,大部分画在经变画中。佛陀在极乐世界正中说法,飞天飞绕在上空,有的脚踏彩云,徐徐降落;有的昂首挥臂,腾空而上;有的手捧鲜花,直冲云霄;有的手托花盘,横空飘游。
那迎风摆动的衣裙,飘飘翻卷的彩带,使飞天飞得多么轻盈巧妙、潇洒自如、妩媚动人。
五代、宋以后的飞天,在造型动态上无所创新,逐步走向公式化。飞天的风格特点虽不同,但一代不如一代,逐渐失去了原有的艺术生命。
敦煌地区石窟保存从公元4世纪(十六国)到14世纪(元代)历时千余年的飞天形象,是民族艺术的瑰宝,是佛教艺术中璀璨夺目的一枝奇葩。
飞天一千余年间的发展变化过程,亦是莫高窟多项艺术作品演变的历史,其演变史同整个敦煌艺术发展史大体一致。
中国的近代,随着西方列强用枪炮强行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敦煌也惨遭各方的大肆掠夺,以下是敦煌的被掠夺的情况记载: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王道士发现“藏经洞”,洞内藏有写经、文书和 文物四万多件。此后莫高窟更为引人注目。
1907、1914年英国的斯坦因两次掠走遗书、文物一万多件。现多数存于大英博物馆
1908 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拣选文书中的精品,掠走约5000件。现存于法国博物馆
1910 藏经洞中的劫余写经,大部分运至北京,交京师图书馆收藏。
1911 日本人橘超和吉川小一郎从王道士处,掠走约600件经卷。存在日本民间买卖
1914 俄 奥尔登堡从敦煌盗走一批经卷写本,进行洞窟测绘,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
1924 美国人华尔纳用特制的化学胶液,粘揭盗走莫高窟壁画26块。
莫高窟的被掠夺史,就是祖国母亲,因为贫弱腐败,被各种欺侮凌辱,被各种豪取强夺的一个宿影。
这些让我想起那年我站在圆明园遗址上,想象着八国联军在现场的烧杀抢掠,那时的情感就和现在的心情是一样的 :痛心!这些活生生的历史,总会激起强烈的爱国强国情感。
这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比单纯地背政治考试,效果要好得多。这些令人痛心的历史事实,总在提醒我们:中国人要自强,国家要强大,民族要强大!
莫高窟出来后,打车到鸣沙山,走进风景区有一段挺长的路,途中碰到一拨朋友一起来旅游的,听说我一个人来的,都挺意外,和我分享了水果 --当地的梨(当时口渴了,感觉味道挺不错),大家一起说说聊聊地就进入敦煌的浏览区。
敦煌鸣沙山全由细沙聚积而成,沙粒有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晶莹透亮,一尘不染。沙山形态各异:有的像月芽儿,弯弯相连,组成沙链;有的像金字塔,高高耸起,有棱有角; 有的像蟒蛇,长长而卧,延至天边;有的像鱼鳞,丘丘相接,排列整齐。
自古以来,由于不明敦煌鸣沙山鸣响的原因,产生过不少动人的传说。相传这里原是一块水草丰美的绿洲,汉代一位将军率领大军西征,夜间遭敌军的偷袭,正当两军厮杀之际,大风突起,漫天黄沙将两军人马全部埋入沙中,于是这里就有了鸣沙山。据说,现敦煌鸣沙山的沙鸣,就来自他们拼杀之声。
敦煌鸣沙山沙峰起伏,金光灿灿,宛如一座金山,像绸缎一样柔软,少女一样娴静。在阳光下一道道沙脊呈波纹状,黄涛翻滚,明暗相间,层次分明狂风起时,沙山会发出巨大的响声,轻风吹拂时,又似管弦丝竹,因而得名为鸣沙山。
敦煌鸣沙山在汉代称沙角山,又名神沙山,晋代始称鸣沙山。敦煌鸣沙山在晴朗的天气,即使风停沙静,也会发出丝竹管弦之音,成为著名的甘肃旅游景点敦煌八景之一:“沙岭晴鸣”。
落日的鸣沙山
月牙泉
月牙泉风景区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5公里鸣沙山北麓,月牙泉南北长近100米,东西宽约25米,泉水东深西浅,最深处约5米,弯曲如新月,因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称,自汉朝起即为“敦煌八景”之一,1994年列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月牙泉,古称沙井,俗名药泉,泉内生长有眼子草和轮藻植物,南岸有茂密的芦苇,四周被流沙环抱,虽遇强风而泉不为沙所掩盖。因“泉映月而无尘”、“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为奇观。
夜幕下的月牙泉
还有这两个地方,当时时间关系,我没有去,事后有朋友去了,发了照片,在此分享如下,如果小伙伴们去旅游,建议喜欢的话也值得去看看。(尤其是带着孩子去旅游,可让他们看到古诗词中玉门关和阳关的所在地)
玉门关
又称小方盘城,建于公元前111年左右。为丝绸之路通往西域北道的咽喉要隘,位于敦煌城西北90千米处戈壁滩中。关城为正方形,黄土垒就高10米,上宽3米下宽5米的城墙保存完好,东西长24米,南北宽26.4米,面积633平方米,西北各开一门。
阳关
位于敦煌市西南70公里外的阳关镇境内,为汉武帝开辟河西,“列四郡,据两关”的两关之一,自古为丝绸之路西出敦煌,通西域南道的必经关卡,西部边境之门户。
唐代诗人王维“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使阳关名扬千古。
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指出:“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 印度 希腊 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敦煌是个文化旅游的好地方,回到上海后,看了一些敦煌的书籍,学习了敦煌的相关知识。出于兴趣的学习,本身是很快乐的,带来知识的增长。
总觉得与其让孩子一开始就学习枯燥的课本,不如可以带着孩子旅游,有了感性的认识后,提起了兴趣,再理性地来学习,这样更符合人的认知心理过程。
去了想去的地方,欣赏了美景, 晚上回到火车站,安安心心地买了火车票去酒泉,在火车上有个美丽的相遇,正是这个美丽的相遇,将我渐渐引入全新的旅程。。。。。。
我仿佛可以听见小伙伴们会说:这个小坏蛋,又卖个小关子!(我听见了哈,还偷偷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