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906

杂阿含经906_第1张图片

法相坏经:迦叶叹昔制戒少,比丘却乐学习,今制戒多,却不被乐受。佛乃说正法之退减、五浊、像法等因。

(九〇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尊者摩訶迦叶住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晡时从禪觉,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世尊先為诸声闻少制戒时,多有比丘心乐习学;今多為声闻制戒,而诸比丘少乐习学?」

佛言:「如是,迦叶!命浊、烦恼浊、劫浊、眾生浊、见浊,眾生善法退减故,大师①為诸声闻多制禁戒,少乐习学,迦叶!譬如劫欲坏时,真宝未灭,有诸相似偽宝出於世间;偽宝出已,真宝则没。如是,迦叶!如来正法欲灭之时,有相似像法生;相似像法ⓐ出世间已,正法则灭。譬如大海中,船载多珍宝,则顿沉没;如来正法则不如是渐渐消灭ⓑ。如来正法不為地界所坏,不為水、火、风界所坏,乃至恶眾生出世,乐行诸恶、欲行诸恶、成就诸恶,非法言法、法言非法、非律言律、律言非律,以相似法,句味炽然ⓒ②,如来正法於此则没。

「迦叶!有五因缘能令如来正法沉没。何等為五?若比丘於大师所,不敬不重,不下意③供养;於大师所,不敬不重,不下意供养已,然復ⓓ依倚ⓔ而住④。若法、若学⑤、若随顺教⑥、若诸梵行,大师所称叹者⑦,不敬不重,不下意供养,而依止住,是名。迦叶!五因缘故,如来正法於此沉没。

「迦叶!有五因缘令如来法、律不没、不忘、不退。何等為五?若比丘於大师所,恭敬尊重,下意供养,依止而住,若法、若学、若随顺教、若诸梵行,大师所称叹者,恭敬尊重,下意供养,依止而住。迦叶!是名五因缘如来法、律不没、不忘、不退。是故,迦叶!当如是学:『於大师所,当修恭敬尊重,下意供养,依止而住;若法、若学、若随顺教、若诸梵行,大师所讚叹者,恭敬尊重,下意供养,依止而住。』」

佛说是经已,尊者摩訶迦叶欢喜随喜,作礼而去。

[校勘]

ⓐ 「相似像法」,巴利本作 Saddhamma paṭirūpaka。

ⓑ 「灭」,宋、元、明、圣四本作「减」。

ⓒ 「然」,圣本作「燃」。

ⓓ 「復」,圣本作「后」。

ⓔ 「倚」,大正藏作「猗」,今依据宋、元、明、圣四本改作「倚」。

[註解]

①大师:在经中通常指佛陀。

②句味炽然:

③下意:谦逊。

④然復依倚而住:然而仍留在僧团中糊口。

⑤学:学处,即所学之处,一般指戒律。

⑥随顺教:老师所教授的内容,因為是随著次第而顺序教学,因此称作「随顺教」。

⑦诸梵行,大师所称叹者:佛陀所称讚的这些清净修行人。

译文

九〇六、法相坏经:迦叶叹昔制戒少,比丘却乐学习,今制戒多,却不被乐受。佛乃说正法之退减、五浊、像法等因。

像如是的经教,乃结集者的我们,都同样的听过的: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于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

那时,尊者摩诃迦叶,住于舍卫国之东园鹿子母讲堂。他在晡时(申时),从禅觉醒,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在一边。他白佛而说:「世尊!到底是甚么因,甚么缘,世尊从前为诸声闻少制戒时(戒条很简单),有好多的比丘,都心乐习学。现在为诸声闻制定好多的规戒,而诸比丘却少乐习学呢?」

佛陀说:「像如是的,迦叶啊!由于命浊(寿命缩短)、烦恼浊(贪瞋痴等诸烦恼盛起)、劫浊(饥馑、疫病、战争等恶业兴起)、众生浊(人间果报渐衰,众生心钝体弱,苦多福少)见浊(邪见恶见盛行)等五浊,而使众生的善法退减之故,大师才会为了诸声闻多制禁戒,然而都很少乐于习学。」

迦叶啊!喻如劫将坏时(世界成立后,会存续一段期间,然后会破灭-坏劫),真宝仍然未灭。然而却有诸相似的伪宝会出现在于世间。伪宝出现后,真宝就会隐没(喻相似的像法出于世间,正法则灭)。像如是的,迦叶啊!如来之正法欲灭之时,就会有了相似的像法(相似于正法的像法)会产生。相似的像法出现于世间后,正法就会灭。喻如大海中之船,如载了太多的珍宝时,就会顿时沉没。如来的正法,则不如是,乃为渐渐的消灭的。如来的正法,不为地界所坏,不为水、火、风等界所坏,乃至恶众生之出世,而乐行诸恶,欲行诸恶,成就诸恶,将非法说为是法,将法说为是非法,非律为律,律说为非律,以相似之法,句味炽燃之故,如来的正法,乃于此而隐没。

迦叶啊!有五种因缘,能使如来的正法沉没。那五种呢?如果比丘于大师之处,不恭敬、不仰重,不下意供养(态度不恭顺),在大师处,不敬不重,不下意供养后,然而又依猗而住。或者对于法,或者是对于学,或者对于随顺教,或者对于诸梵行-大师所称叹的人,不敬不重,不下意供养,而反依止而住。这名叫做,迦叶啊!由于此五因缘之故,如来的正法,于此而沉没(1.大师,2.法,3.学,4.随顺教,5.所赞之梵行人,都不敬重供养,为之五因缘)。

迦叶啊!有五种因缘,会使如来之法与律不没、不忘、不退。那五种呢?如比丘在于大师处,恭敬尊重,下意供养,依止而住。或者是对于法,或者是学,或者是随顺教,或者诸梵行-大师所称叹的人,都能恭敬尊重,下意供养,依止而住。迦叶-这名叫做五因缘,能使如来法与律不没、不忘、不退。因此之故,迦叶啊!应当要如是而学:在于大师之处,应当修习恭敬尊重,下意供养,依止而住。或者是法,或者是学,或者是随顺教,或者是诸梵行,为大师所赞叹的人,都恭敬尊重,下意供养,依止而住。」

佛说此经后,尊者摩诃迦叶,欢喜而随喜,作礼后离去。

[对应经典]

《别译杂阿含经》卷六第121经。

南传《相应部尼柯耶》〈迦叶相应16〉第13经像法经。

十三.虚假法义

  

  这是我所听见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的祇树给孤独园。

  这时候,大迦叶尊者前往世尊那里,对世尊作礼,坐在一边,然后对世尊说: “大德,是什麼原因和条件,以前少学处但多比丘建立究竟智;是什麼原因和条件,现在多学处但少比丘建立究竟智呢?”

  “迦叶,是这样的,当眾生的质素减退,正法开始消失的时候,便会多学处而少比丘建立究竟智。

  “迦叶,在虚假的法义还没有在世间出现的时候,正法是不会消失的;当虚假的法义在世间出现的时候,正法便会开始消失了。

  “迦叶,就正如假金还没有在世间出现的时候,真金是不会消失的;当假金在世间出现的时候,真金便会开始消失了。

  “迦叶,同样地,在虚假的法义还没有在世间出现的时候,正法是不会消失的;当虚假的法义在世间出现的时候,正法便会开始消失了。

  “迦叶,地界不能令正法消失,水界不能令正法消失,火界不能令正法消失,风界不能令正法消失4,而是由於有愚痴的人出现,这样便会令到正法开始消失。

  “迦叶,正法消失是不会像沉船那样迅速的。迦叶,有五种东西会导致正法混浊和消失。这五种东西是什麼呢?

  “迦叶,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不敬顺导师,不敬顺法义,不敬顺僧团,不敬顺修学,不敬顺禪定。

  “迦叶,这就是会导致正法混浊和消失的五种东西了。

  “迦叶,有五种东西会带来正法久住、清晰、不会消失。这五种东西是什麼呢?

  “迦叶,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敬顺导师,敬顺法义,敬顺僧团,敬顺修学,敬顺禪定。

  “迦叶,这就是会带来正法久住、清晰、不会消失的五种东西了。”

注  4这里的地界、水界、火界、风界是指地震、水灾、火灾、风灾四种自然灾害。

[读经拾得]

本经中能令佛法不没的五因缘是对於以下五者的恭敬、尊重、下意供养,依止而住:

大师:佛陀。

法:佛法。

学:戒律。

随顺教:教学。

诸梵行,大师所称叹者:清净修行人。

在各对应经典中,这五者表列如下:

杂阿含经906_第2张图片


除了「随顺教」在南传作「定」外,其餘意义都相同。

由本经也可见,在佛法中「尊师重道」和「依法不依人」不相违背。

(因為五浊,因為眾生善法退减,所以「今多為声闻制戒,而诸比丘少乐习学」。另 evan 认為:这一经表面上是在问「制戒和学习」的关係,而实际上是在探讨更深一层面的问题。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动机的问题(道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杂阿含经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