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教孩子研究苏轼?要真诚,不要炫技!

如何正确教孩子研究苏轼?要真诚,不要炫技!_第1张图片

国庆之后,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一篇叫《当小学生遇见苏轼》的文章刷屏了。这篇文章的内容,是北京清华附小2012级某个班的同学在国庆期间做的作业。他们的作业是研究报告,而且研究的是苏轼!

看看研究报告的题目就可以想象大家的震惊之情:

《大数据帮你进一步研究苏轼》

《今人对苏轼的评价和苏轼的影响力》

《苏轼的朋友圈》

《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

一时间,大家感觉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一万点伤害。人们纷纷赞美当下时代的这些小学生逆天的能力,纷纷赞美大数据的作用和意义,再一次将“别人家的孩子”供上神坛。

然而在我看来,这对苏轼所谓的“大数据分析”结果,没有什么价值和意义,纯粹是家长、学校和孩子的一场炫技罢了。

1、完全没有必要为了“大数据”而“大数据分析”。

文章大量的所谓“大数据分析”结果,都可以很容易地在各种苏轼生平传记里找到。

就像报告中有一个结论:“数据证明苏轼是一名高产作家”,同学们学着媒体传播的技巧——多使用数字,于是边列举了一串与苏轼作品有关的数字(精确到个位数),最后得出的不过是这样一个毫无意义的结论。

如何正确教孩子研究苏轼?要真诚,不要炫技!_第2张图片

唯一让人记住的,估计只是“大数据”这个词了。

再举个例子,对于苏轼与弟弟苏子由的手足之情,家长和老师难道不能从字里行间和当时的背景去让学生自行感受理解,加以讲解和辅导吗?

难道非要用通过所谓“苏轼的诗词里,‘子由’一词出现高达229次”,才能机械化地得出一个显而易见的无用结论——“原来苏轼和他的弟弟子由之间手足情深,这样的高频词汇,印证了苏轼还是一个好哥哥”吗?

拜托家长和学校,这真的可以令你们获得极大的满足吗?这真的对培养孩子“自由之意志,独立之思想”有帮助吗?

2、语言风格网络化,不应该是一个小学生研究课题上学习的技巧。

从前些年火爆一时的《明朝那些事儿》到如今的《六神磊磊读唐诗》,都采用将严肃的历史网络化,这的确是打开了一扇从现代通往历史的门,对于人们了解久远的文化和年代,这是非常好的写作手法和技巧。

但是,无论是《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还是《六神磊磊读唐诗》的作者王晓磊,他们无不是翻遍了正史资料,读透了无数史学书刊,在对历史人物和他们的精神事迹感同身受之后,结合当下的流行用语,成文出书,既尊重历史事实,又通俗易懂。

而小学生却不一样。他们没有经过理解历史人物必经的过程,就直接依靠“大数据分析”,组织筛选既定的观点,配上“苏轼的朋友圈”、“商业价值”,充斥着成年人的陈腐。除了博人眼球引人一笑,对他人,对孩子自己的成长,又有多少意义呢?

就拿苏轼来说,他为何屡次遭遇贬谪,却总能在被贬之地做出一番成绩,受人追捧和爱戴呢?这些学生都知道他“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放与自信,但是有多少学生懂得他“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脱俗,又有多少人明白他“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淡然呢?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难道我们不该教育孩子,让他们多了解一下这样的苏轼吗?

靠着互联网的背景,加上高大上的前沿热词,家长和学校为了一厢情愿的“炫技”,已经偏离了教育的本来方向。

而这样的“炫技”现象,又何止一个“当小学生遇见苏轼”呢?

想想看,在我们身边,多少家长让孩子从小背诵《新华字典》、《唐诗三百首》、《三字经》、《弟子规》···先不说孩子们能否真正理解,就说这样背诵的意义又在于哪儿呢?

最常见的意义,似乎就是当孩子在所有亲朋好友面前一口气背下几十篇诗词时,来自长辈的赞美,这极大的满足了家长们的虚荣心。

可对于孩子,真的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吗?

我理解在当下快速变化的时代,家长和学校的焦虑。拼搏了半生就想给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落后于别人。

于是,焦虑下的逼迫,各种兴趣特长班,各种假期补习班,作为受教育的主体人物——孩子,却从来不会被问到是否喜欢。

最后,我想说,我不否认家长们对孩子望子成龙的期盼,不否认当下时代残酷的竞争压力。但我不能认可父母打着“过来人”和“为你好”的旗号,将自身的焦虑转移到孩子的身上,进而靠着孩子的“炫技”,成为家长自信和虚荣的来源。

因为,炫技只能保证孩子的下限,而热爱才能让孩子无所上限。

如果以后有家长和学校教育孩子研究“李白”,请让孩子多一些真诚,少一些炫技!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正确教孩子研究苏轼?要真诚,不要炫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