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3年6月13日,托马斯·杨出生,是家中十个孩子的老大。
有的人的一生注定是开挂的一生,比如小杨同学。所以,打他生下来,就在通往牛逼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岁可以阅读
4岁熟背英国诗作和拉丁文诗歌
6岁已将长长的圣经看过几遍,并开始用拉丁文创作
14岁前,掌握10多门语言,包括希腊语、法语、意大利语。
是滴,就在你初中还没毕业,小杨已经在语言领域达到了你一辈子都到不了的高度。
之后,也就是在20岁前,又把魔爪伸向东方,轻松学习了希伯来语、波斯语、阿拉伯语等古老东方语言。
如果不出意外,杨同学的人生剧本将是:成为一个语言学家,然后随随便便享誉全世界。
可,上帝是淘气的,当他偏爱一个人的时候,绝不会让那个人轻易止步。
当托马斯像小火车一样徜徉在语言世界的同时,他还一不小心,展示了自己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天赋。
9岁掌握车工技术,可以手工制作望远镜和显微镜。
中学时,通读大神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化学大牛拉瓦锡的《化学纲要》以及其他一些科学著作。
可以想象,夏夜微风、烛光绰绰,伏案下的托马斯·杨饥渴地学习着牛顿,并不时表达出对神的崇拜,虽神已经离开人间近百年。当读到《光学》中:光的本质应该是实体粒子时,小杨眉头微蹙。。。。。。
1792年,杨同学19岁。可能是为了继续展示自己的天赋,也可能是受那个医学博士舅舅的影响,小杨同学任性的选择了去伦敦学医。
受专业影响,他对人的眼睛开始感兴趣。在小时候制作显微镜时,杨同学就知道,为了能看清楚,光学仪器都需要对焦,而对焦就需要改变镜组间的距离。可人的眼睛中似乎没有空间来实现光学仪器般的对焦,却拥有最强的对焦能力。
天才的杨同学,第一次发现原来才华也有解决不了的难题,他陷入了长期的沉思。
如果说,学医之前,托马斯·杨用掌握已知来证明自己的聪明。那学医之后,他才知道,对未知的探索才会激发出真理。
同时被激发的,还有他的热情。他解剖了牛的眼睛,发现了晶状体附近的肌肉结构。并发现,该肌肉收缩能改变晶状体的曲率,实现眼睛的对焦。他成为第一个知道人眼对焦原理的人,顺手也研究了散光。
也正是那年,杨入选了英国皇家学会,刚刚21岁。
相比自己的医学专业,托马斯·杨更喜欢研究“光“。不务正业的杨,在跑偏的路上越走越远。
他吸收了牛顿的色散理论,进一步研究发现了几乎所有颜色的光都可以通过红、绿、蓝合成,这个理论也就是后世所说的“三原色”,RGB。
1795-1801年,杨一边进修医学这个主业,一边继续着各种不务正业。
1796年,取得医学博士学位。
1797年,当时在剑桥的伊曼纽尔学院,荣获“奇人杨”外号。
1799年在振动弦上提出自己理论,后来他发现该理论已被其他数学家提出过。
1800年起在伦敦行医并致力于科学研究。
1801年在皇家学院任自然哲学教授,后任皇家学会秘书。
在此期间,发生了一件悲伤的事情,杨同学的舅舅去世了,留给他巨额的遗产。从此,杨就更可以肆无忌惮展现自己的才华,生计啥的俗事就不用去考虑了。
进入十九世纪后,杨对光学的兴趣有增无减。
甚至对科学泰斗牛顿爵士的理论产生了质疑,以牛顿为首的光粒子派已经统治了学界百年,虽然人们已经发现了粒子说无法解释所有光学现象,但是却人人噤若寒蝉,三缄其口,在当时人眼里,牛神的光辉依旧闪耀。(关于牛神的介绍,请查看本公众号历史消息《牛逼顿的一生》)
托马斯·杨自然也是发现了不少端倪
牛顿的理论中,光是光粒子高速移动产生的粒子流,反射和折射都遵循自己的经典物理体系。
可是杨认为光和声音一样都是一种波,光的不同颜色对应着声音的不同频率于是开始着手设计实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注:现代物理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一次,杨观察到水中的两个波纹会发生互相影响,在对声波进行实验后也能发现声波互相叠加复合的效果。杨这次无限地接近真相,就差一个揭示真相的实验了。
经过不断改进,一个简单有效的实验被设计出来了,杨通过小孔得到来自光源的一部分光线,再让光纤通过平行且距离很小的两个小孔,通过两小孔频率相同的光会发生互相影响,投射出明暗相间的图案。
这就是光的干涉现象,干涉这个名词也是杨首次提出的。
实验的成功让杨欣喜若狂,但同时学界带来了很大的冲击。活生生地给了在天堂的牛顿一记响亮的耳光。当然这是世人不能允许的。
人们似乎还是更愿意站在牛顿的肩膀上,对于杨的实验结果予以否认,并称之“荒唐”,甚至有人讥讽他为疯子。
“这个社会的人怎么了?”杨不停地问自己。“为什么他们不愿意接受事实真相?”
杨想起了少年时那个夏夜,他崇拜地读着偶像的著作,幻想着长大能成为神一样的男人。但现在他清楚地认识到,即便是神一般的偶像,也会犯错。
杨在论文中勇敢地反击:“尽管我仰慕牛顿的大名,但是我并不因此而认为他是万无一失的。我遗憾地看到,他也会弄错,而他的权威有时甚至可能阻碍科学的进步。”
杨在这样闭塞保守的科学氛围中苦苦喘息了近20年,他顶着压力撰写的论文发行,但只印刷了一本。
“ 在这之前,我们看到的是一位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的杨,他是那么高傲而遥远。在此之后,我们知道,再牛逼的人,也有无奈。”
可喜的是,杨对这不合理的世界,竖起了愤怒的中指:他决定退出对光的研究。对于杨的物理生涯来说,这是一次无奈的妥协,但对于他的整个人生来说,将是另一笔浓墨重彩。
牛逼道路1被封死了,那就开启牛逼道路2吧。
虽然经历着人生的低谷,杨仍竭力保持着乐观。这位不务正业的医生想起了童年,学习各种光怪陆离的奇妙语言,那是最快乐的。
于是,1814年,拾起了语言的兴趣,杨打算转行研究古代语言。
早些年,拿破仑率军征战埃及,法军在埃及的一个小镇五一发现了一块古埃及石碑。石碑上用三种语言记录了同样的一段诏书。后因海上战败法国撤离埃及,而石碑经历了一段曲折的故事。
最终辗转来到英国,而法国只有可怜的一个抄本
古埃及文字是人类最早的文字系统,比中国的甲骨文还要早近两千年,这是一种非常生动象形文字,精妙绝伦。
英法两方都在如火如荼地对古埃及文字进行破译工作
石碑上的三种语言中有欧洲人熟悉的希腊文,可是学者们读懂了诏书的内容,却找不到与古语的任何联系。法国以语言天才商博良(Champollion)为首,认为这种石碑上的世俗体(草书)是表意文字,另一派则认为世俗体应该是和拉丁语一样的拼音文字。但十几年过去了,他们谁都没有关键性的突破。
1813年,托马斯·杨投身到破译工作当中,他从诏书中国王名字入手,指出了这是一种表音与表意共存的文字。经过没日没夜的艰苦破译,杨已经破译了很多字母。然而,因为杨所使用额度对照材料有抄写错误,导致他误以为自己破译的字母表有关键性谬误。最终对于古埃及文字的研究工作就此搁浅。
可是商博良在读到杨已发表的成果后,茅塞顿开。结合他对科普特语(古埃及语言的演变),真正破解了这两种古文字。而杨的突破性发现竟然被掩盖了。商博良坚称自己的所有成果都是独立研究的结果
后来,有好事者扒出商博良以前写给哥哥的一封信,信中明晃晃地写道让哥哥赶紧注意杨所发表的关键性结果。这桩文字学史上最著名的案件终于告破。
自次杨在人们眼中变得更加不像一个医生了,而是全才。
晚年的杨已经成为举世闻名的学者,为大英百科全书撰写过40多位科学家传记以及无数条目,包罗万象。同时他还为一家重要的保险公司担任过统计检查官,并被任命为《航海天文历》的主持人,做了不少工作以改进实用天文学和航海援助。就在他去世前还在编写一本埃及字典。
托马斯·杨的一生只有短暂的56年
但却过的极其丰富精彩,令人赞叹
被称为“最后一个什么都知道的人“
他除了对光学和文字学的巨大贡献之外
还定义了材料力学中的弹性模量概念:“杨氏模量”
其实,除了在科研方面造诣深厚
杨还擅长骑马,能耍杂技走钢丝
几乎会演奏那个年代所有的乐器
甚至在美术领域也颇有一番见解
托马斯·杨一生成果涉及光学、声学、流体动力学、船舶工程、潮汐理论、毛细作用、力学、文字学、生理学……
哦,忘了说一句,与其在学校学习,杨说,他更喜欢自学。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