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上来写书评了。不是没有看书,而是总有些书你无从下手去写,比如最近刚看完的《极简宇宙史》,又或者是阿加莎的《无人生还》,还有别的比如葛亮的《北鸢》。
书是看了不少,触动心灵的也有很多。然而总缺了那么一种冲动去写下自己的想法。
但是保罗的《当呼吸化为空气》(when breath becomes air),还是让我很有冲动一写。
这本书已经是很出名了,台版的繁体竖版出了,英文原版的也有,当然大陆版本的也出来了。本来是痛下决心少买各种畅销书的,至多买电子版来看,但是在某瓣上买了电子版之后,我就疯狂扫荡各种版本了……这本书实在是过于震撼,会让人疯魔。
虽然用的是第一人称,但我总觉得保罗已经抽离了自己的一部分灵魂,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去叙述。
这让这本书看起来更加“冷酷无情”。以一种旁观者的姿态去回顾自己的一生,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超脱?
不,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害怕死亡的到来的,我们知道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死亡的一天,只是如果你预计你自己还有10年寿命的时候和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活过3个月或1个月的时候是有不同的。
还有10年时间的话,你可以计划许多事情,但是如果只有几个月你又会做一些什么?
彷徨、无助、迷茫,失去人生的目标和追求这是肯定的,然后你会怎么样?继续虚度剩下来的光阴又或者站起来继续前进?
保罗选择了后者。
作为一个神经脑科医生,他无疑热爱自己的工作。你很难想象一个连大学都是读文科和哲学的人在完成了自己的学位学习之后,转而又去读医。
在国内,我觉得这是根本无法想象的事情。
我们从小就被限定了长大了要做什么事情,一旦做下了决定可能就无法更改。
然而保罗并没有给自己设立界限,他在本书第一章第一句就写到他永远不会想到自己会当一个医生。
英语原版的句子更能让人记住:I knew with certainty that I would never be a doctor.
语气这么斩钉截铁,但命运终于还是和他开了个玩笑。
为了致力找到“人与人之间那种紧密的联系”,他决定弃文从医,从我们的大脑从我们复杂的神经还有各种神经病症去寻求结果,思考人生的意义,这听起来很形而上学,人的意识和想法本来就是虚幻的东西,试图找到实质的东西去证明它们的存在,想一想都觉得荒谬。
然而保罗还是坚持己见,去考了医学生,便开始了长期的学习和实习生涯。
在他成为医学生之后的经历明显是寻常人无法遇到的,不论是解剖尸体、进行各种实验和试验又还是在产房里接生,告诉一名刚刚生产完的母亲你的儿子天生没有脑部,可能活不下去等等这样的事情……你会觉得他给你打开了另外一个新的世界,这是除却文学之外另外一个世界。
有残酷的也有让人令人安慰的,更有挑战和兴奋,作为一名医生虽然辛苦,但是乐趣无穷。
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在手术台上一站可能就是一整天,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保罗持续了整整6年,在第6年快要结束,他将要从医学院里顺利毕业,光明前途等待着他的时候,噩耗突如其来,他被诊断为肺癌第四期。
当时他还只有36岁,而在这个年龄患上肺癌的人少之又少,几乎是不可能存在,但他却是其中一个被上帝的馅饼砸中的人——
触手可及的光辉人生全部重新翻牌,你瞬间失去了人生目标。
保罗自然有迷茫过,我清楚记得他在知道自己得了肺癌时,在火车站里痛到尖叫翻滚的片段,保安嫌他扰乱秩序,让他离开——
是啊,他得了肺癌,痛得死去活来,别人却叫他离开。
那种感觉无法想象。
这本书真是很戳人泪点,前半部分看得你畅快淋漓,希望他多说一些病例给我们听,但是到了后半部分极致压抑,开始更多地讨论生与死、哲学、文学等等的事情。
保罗在确诊为肺癌之后,停工了一段时间最后还是选择回去医院继续工作,每天12小时以上的高强度工作,他又坚持了9个月,然后癌症彻底恶化,他没能活多久,便离世。
我不明白他回去医院工作的意义是什么,是因为责任?找回真正的自我?又还是继续思考人生?本来症状有好转,也许再努力一把他就能好起来,但是他选择回去,唉,他居然选择回去。
简直无法想象。
即使是尊重他的选择,仍旧为他感到遗憾感到痛心。
他还有父母妻子和刚刚出生没有多久的女儿啊。
他见证了他女儿的出生,但是他见证不了她更多的成长。
文章没有写完,断在一个地方,断在他对自己女儿写下的期许写下的愿景,然后便与世长辞。
下面放一些选段上来,本来是看电子版,后来终于忍不住买了实体书,一并将英文原版的电子版给买了下来,还有音频附赠。因为台湾的版本没有正版的,而外国的原版又太贵,所以最后还是选了大陆版本。
再则便是,说说我自己真正的感受吧,在所有理想和梦想面前,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说什么都是瞎扯淡。
童鞋们,少熬夜吧。